李玉剛:在“男兒身”與“女兒妝”之間切換,更注重對靈魂的審視

李玉剛:在“男兒身”與“女兒妝”之間切換,更注重對靈魂的審視

頑童,多數人會想起那些未經世事、憊懶貪玩的孩童面貌。無論他們做什麼,怎麼做,皆出自天性,無所拘束,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孩子變成了大人,也學會了囿於社會的準則。但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逆向前行,世界上最偉大的魔術師——時間亦未能將其改變。

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和探索欲,“天真”是他們對付人生的辦法,不扭捏作態,不趨附於世俗之眼光,不被功名榮譽所束縛。他們多少用“赤子式的叛逆”讓世界不再呈現一種答案,也給更多後來者以勉勵或啟迪。

鳳凰網文創頻道出品

李玉剛:“貴妃”的戲外人生(下)

以下內容摘編自作家出版社《玉見之美》:

李玉剛:在“男兒身”與“女兒妝”之間切換,更注重對靈魂的審視

我是地地道道的農村孩子。小時候,一到冬天,父親總是愛用家裡那隻掉了瓷的搪瓷缸子喝茶。我們那兒的供銷合作社只賣一種茶,那種茶特別香,就是茉莉花茶。印象中,只有過年,爸爸才喝茶,也總是讓我去買。因為家窮,每次只買一小包。茶買回來,我就靜靜地在旁邊看著父親沏茶。他用手抓上那麼一把,扔進搪瓷缸裡,迅速倒進熱水,一股清香便在房間裡飄蕩開來。父親端起搪瓷缸,吸溜喝兩口,臉上便露出心滿意足的表情。

有時,我也央求父親給我喝兩口。可茶一到我嘴裡,就變得又苦又澀,小時候真不理解,父親怎麼會喜歡這種又苦又澀的味道呢?

長大之後,我才逐漸明白。生活中並沒有絕對的苦澀,只要你懂得品味,苦澀中自然會升起別樣的香韻。茶如人生,初嘗苦澀,再品香醇,最後才能體會到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完美境界。小小的一片茶葉,卻凝聚著千百年來茶人們的智慧和汗水,承載著古往今來厚重的文化積澱。

李玉剛:在“男兒身”與“女兒妝”之間切換,更注重對靈魂的審視

……

初識茶道,準備學習如何泡茶。茶席佈置得極為簡單,茶席巾、紫砂壺、水方、公道杯、茶杯,瞬間構建了一個壇城般的存在。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一個茶席,表達的亦是一個泡茶者對茶的理解,以及他的精神世界。

資深茶人柳兄說,習茶的要義首先在於心境。心境平和,泡出的茶湯便平和。心境散亂,泡出的茶湯也便散亂。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人與茶之間,其實有一種難以言說的默契關係。要理解這一點,全靠日久天長的練習,並不斷感悟。

八十年代的陳年普洱已經備好,在斑竹材質中的茶則靜待被喚醒。泡茶的第一步是取水煮水。水是當地山上的山泉水。泉者,石為上。在《茶經》裡,陸羽將山泉水列為泡茶之水的首選。為其有活性,味道甘美,能最大程度體現出茶的特性。接下來,潤杯、投茶、注水、分湯。將公道杯內溫潤、醇厚的茶湯為朋友們一一斟入杯子。

斟茶的要義是要倒七分滿,不可全部倒滿。這大概也是一種茶道思想。如同繪畫,高超的藝術家總不會將畫面畫得大滿。一方面,讓畫面能自由呼吸;另一方面,要給觀看者以想象的空間。人生要留白,倒茶也要留白。茶若倒得太滿,飲茶者舉杯便不方便。人生如果太滿,則亦不便進退。

儘管是初次習茶,我內心卻很是平靜,未感到絲毫戰戰兢兢,內心深處從容自若。一方面,曾經無數次看過身邊喜歡喝茶的朋友泡茶;另一方面,隱隱感覺,或許我的前世中的某一世也曾是一位茶人,令我此生對茶有著天然的親近與執著,給大家斟茶時,心情感覺微微異樣,好似迴歸到一個“人”的狀態。

李玉剛:在“男兒身”與“女兒妝”之間切換,更注重對靈魂的審視

茶之於無,茶之於空,一定存在某種禪學密語吧。我本是安靜之人,卻進入塵世間最浮光掠影之地,而此行中,擁抱古樹的我,靜心茶道的我,彷彿才是那個生命中最想遇見的真正的自己。而人生就是如此吧,有得必有失。正因為它的不圓滿,我們才要持一顆修行之心,敬畏前行。

尋茶雲水間,我見證了“茶”從山間到味蕾的全部過程。一個生命的本質就是走向它的消逝。但消逝不代表頹敗,而是為了在彼處更恣意地綻放。一片茶,養育了故鄉人,陶冶了遠行人,溫暖了有情人。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像時光一樣美麗的碎片,它們如茶,隨水漂浮沉澱,終在我們心底蔓延出之於人生的了悟。

《頑童時代》預告片

由鳳凰網文創頻道推出的人物紀實節目《頑童時代》,區別於主持人與嘉賓對談的傳統訪談類節目,以發掘人物本真一面作為內容核心的強觀點類人物紀錄片。節目每期捕捉主人公最具特色的個性故事,展現每位嘉賓鮮明且迥異的精神風貌,並傳達他們不拘一格的精神主張,他們不是規矩的定義者,亦不被規矩所定義。

《頑童時代-第一季》共三期/6集,出鏡嘉賓分別是國家一級建築師張克群,奧斯卡“最佳美術設計”獎得主葉錦添和國家一級歌劇演員李玉剛,已經在鳳凰網文創頻道及騰訊、優酷、愛奇藝等各大影片網站上線。目前第二季正在籌備中,敬請關注。

主編:宋觀

特約記者:張丹丹

海報:尹志

策劃:付饒、劉瑞祺、孫銘魚

運營:高曉晨、陳子君

助理運營:張倪僥、穆楠

往期精品文章回顧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