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瑟餘音:觀貴州漢墓的樂舞文物,品漢人娛樂生活

中國喪葬禮俗歷史久遠,至遲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就已開始出現;到新石器時代至商周之際,原始的靈魂不滅觀念盛行不衰,厚葬之風盛行,葬禮已包括祭奠、追悼和居喪等內容,除隨葬豐厚的明器和實用器之外,甚至出現了人牲和人殉。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社會進步和生產力提高,中國傳統的儒家喪葬禮儀開始形成,等級森嚴的禮制規定漸趨成熟。秦漢時期,傳統靈魂不滅觀念有了進一步發展,雖出現了薄葬理論,但厚葬仍為時人最崇尚的喪葬習俗,他們普遍持有“人死輒為鬼神而有知”的觀念,王充在《論衡﹒薄葬篇》有曰:“謂死入生。閔死獨葬,魂孤無副,丘墓閉藏,穀物乏匱,故作偶人以侍屍柩,多藏食物,以歆精魂”。這種“生不極養、死乃崇喪”的觀念在社會上流行使得漢墓的建造亦多“積土成山、列樹成林”,一方面在墓室形制和結構上力求模仿現實生活中的地面建築,另一方面在隨葬物品方面亦種類繁多,可包括生人所用的一切物品和器具,為“事死如事生”觀念的極致體現。由此我們在墓葬的隨葬品中就能發現種類和造型繁多的俑,如上所說的“故作偶人以侍屍柩”,就為其體現。偶人即俑人,從東周開始就已出現用偶人代替活人殉葬的現象,《說文通訓定聲》載:“偶,相人也,相人者像人也,一名俑”。

隨著秦漢時期中央王朝對西南夷地區的開發,大量漢人的遷入,使得西南夷地區在東漢時期地主莊園經濟亦日漸發達;漢人和漢文化的傳入使得其漢式墓葬的大量使用,反映漢文化的器物亦作為其隨葬品不斷出現,這些漢式隨葬品中,俑作為其一在貴州的漢代墓葬中不斷被發現,包括撫琴俑、俳優俑(說唱俑)、聽樂俑、舞俑和吹樂俑等,這種泛稱為樂舞百戲題材的器物多在東漢中晚期墓葬中出土。

琴瑟餘音:觀貴州漢墓的樂舞文物,品漢人娛樂生活

圖一 撫琴俑(交樂)

撫琴俑。在黔西M12、仁懷合馬M2、赤水復興馬鞍山M13和興仁交樂M6各出一件。興仁交樂出土撫琴俑,跪坐,作撫琴狀,頭著平巾幘,蠶眉杏眼,高鼻大嘴,唇上留短鬍鬚,面帶笑容,嘴角上翹。身穿右衽寬袖服,內著圓領衫,上身微向右斜傾,作聆聽沉思狀,雙膝並跪,身前置一古琴,琴身一端斜伸向左前方著地,另一端擱於右腿上,雙手挽袖於肘部,左臂前伸,右臂內曲,以掌沿及中指、無名指、小指觸琴面,拇、食二指捏作圓形撥絃弄琴,猶如一種正在彈奏的感覺(圖一)。

另三件分別出土於黔西、赤水和仁懷的撫琴俑其形態則相對簡略。黔西漢墓的撫琴俑亦作跪坐狀,身穿右衽長袍,琴置於雙膝之上,低首,左手置於琴上作撥絃狀(圖二:左)。赤水復興馬鞍山撫琴俑則身穿交領長袍,跪坐,膝前置琴,雙手挽袖,手置琴上作彈琴狀(圖二:中);仁懷合馬的撫琴俑頭著巾幘,身穿寬袖長袍,盤腿而坐,琴平置膝上,雙手撫琴,口微張,面帶微笑,一副怡然自得模樣(圖二:右)。

琴瑟餘音:觀貴州漢墓的樂舞文物,品漢人娛樂生活

圖二 撫琴俑(黔西:左;赤水:中;仁懷:右)

俳優俑。又稱說唱俑,為我國古代表演滑稽戲的俳優造型,以詼諧、幽默的方式多單人進行說唱。該類俑在黔西、仁懷、赫章和興仁等地皆有出土,其中詼諧幽默表演最為誇張的當屬興仁交樂M19出土。該俑頭戴瓜形圓帽,臉微上揚,張口吐舌,左腳半弓於前,右腿斜撇向後,上身袒露,大腹便便,肚臍隱現,褲略下墜,足穿翹頭靴,一副動作滑稽、面部表情笑態可掬的形態。

聽樂俑。在仁懷合馬M2、黔西M12和興仁交樂M19皆有發現。興仁交樂M19出土聽樂俑頭戴介幘,著圓領衫,外罩右衽長袍。跽坐,右手撫腿,左手捂耳,作聆聽狀,臉略前仰,面露微笑,恍若聽樂至酣(圖三:左)。仁懷合馬M2出土的聽樂俑則顯示另一種形態,該俑為一女性,髮髻高束,身穿寬袍長袖,身體向前傾斜,頭向左歪作側耳狀,面露微笑(圖三:右)。

琴瑟餘音:觀貴州漢墓的樂舞文物,品漢人娛樂生活

圖三 聽樂俑(交樂:左,合馬:右)

舞俑。在仁懷合馬M2、黔西M12和興仁交樂M19皆有出土,交樂M19出土舞俑作舞蹈狀,著對襟長袍,左手上舉,右手叉腰,手中持一帶,左腳半弓,鞋尖微露。

吹奏樂俑。在畢節和黔西南皆有發現,交樂M19:20吹樂俑跽坐,雙手執簫,上端與唇相連,下端置於兩膝之間,著圓錐形尖頂高冠,濃眉大眼,雙耳懸有環狀耳飾,猶如胡人裝扮(圖四:左)。畢節雙樹灣東漢墓出土的吹樂俑則站立,雙手持簫,上端連於唇,作吹奏狀。(圖四:右)。

琴瑟餘音:觀貴州漢墓的樂舞文物,品漢人娛樂生活

圖四 吹樂俑(交樂:左;畢節雙樹灣:右)

除以上撫琴俑、俳優俑(說唱俑)、聽樂俑、舞俑和吹樂俑等表現漢代樂舞百戲的偶人之外,同類形的題材還見於畫像石和畫像磚上。1995年在金沙清理的一座漢畫像石墓第四至六石亦表現了樂舞百戲類題材,第四石舞蹈圖畫像右方一男子面左側跽坐,頭戴冠,雙手捧竽吹奏,左側一人坐於矮几之後,雙手伸展作舞蹈狀(圖五:左);第五石為弄丸百戲圖,圖中兩人進行執桴擊鼓伴奏和擲丸表演(圖五:中);第六石擊鼓圖畫像呈長方形,左側一男子手執雙桴作擊鼓狀(圖五:右)。

圖五 金沙畫像石墓的舞蹈圖、

弄丸百戲圖和擊鼓圖(左、中、右)

而在赫章可樂文管所1992年徵集的一件畫像磚上體現出了更為複雜的樂舞圖,塑歌舞伎五人,長裙闊袖,各具姿態,畫面生動形象。影象上方顯一座房屋的半邊屋簷,簷下有五人進行舞樂表演,最右側一女子膝上置古琴,低頭注目進行彈奏,左側四個女子則進行舞姿各異的舞蹈表演,生動再現了當時的樂舞生活。(圖六)

琴瑟餘音:觀貴州漢墓的樂舞文物,品漢人娛樂生活

圖六 赫章可樂徵集畫像磚上的樂舞圖拓片

以上滑稽說唱、競技舞蹈和民間各種音樂技藝等散樂雜技統稱為“百戲”,這種最早見於春秋戰國時期典籍的樂舞活動,在漢代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它的空前發展離不開“文景之治”後漢代繁榮的經濟及統治階級的推崇。地主莊園經濟的大發展使得人們可以把自己的喜、怒、哀、樂等情感透過歌舞的形式表達出來,而在兩千年後我們也有幸能透過這些千姿百態、色彩紛呈、題材豐富的百戲俑和畫像石及畫像磚上的影象來領略漢代繁榮的民間音樂文化,這些絢爛多姿的遺物亦是古人留給我們的珍貴藝術遺產,是我國古代文化藝術重現的一種重要載體。

作者:楊 洪

編排:方 芳

編審:趙小帆

審定:張興龍

轉載自:貴州考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