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有奇異知覺的人

那些有奇異知覺的人

黎荔

那些有奇異知覺的人

有些藝術家,確實可以在混沌的潛意識裡,對於這個世界形成一種特殊的知覺力。比如張愛玲,她就覺得音符是有顏色的,越往高音處越淺淡,越明亮,桃紅這個顏色是香的,又有什麼字形,看上去就髒相,不乾淨。張愛玲在八歲時,母親留洋回來,像一束新奇而強烈的光,照進前朝遺老的張家,藍椅套玫瑰紅地毯的新家,讓小愛玲覺得一切都是“美的頂巔”,甚至連帶喜歡上英格蘭,因為這三個字讓她想起藍天下的小紅房子。張愛玲說“法蘭西”這三個字是潮溼多雨的,“英格蘭”就感覺清爽潔淨。其實英國是多雨的國度,但即使多雨,偶有晴天,英國的天空也每每藍得坦蕩,藍得讓人心醉,尤其是雨後初晴的日子。為什麼看到“法蘭西”、“英格蘭”就可以直接感知呢?這是一種很奇妙的直覺力,沒什麼道理可講,別人很難複製模仿。

說到通靈般的奇異知覺,怎麼能不提19世紀法國天才詩人蘭波呢?

《母音》蘭波

A黑、E白、I紅、U綠、O藍:母音們,

有一天我要洩露你們隱秘的起源:

A,蒼蠅身上的毛茸茸的黑背心,

圍著惡臭嗡嗡旋轉,陰暗的海灣;

E,霧氣和帳幕的純真,冰川的傲峰,

白的帝王,繁星似的小白花在微顫;

I,殷紅的吐出的血,美麗的朱唇邊

在怒火中或懺悔的醉態中的笑容;

U,碧海的週期和神秘的振幅,

佈滿牲畜的牧場的和平,那鍊金術

刻在勤奮的額上皺紋中的和平;

O,至上的號角,充滿奇異刺耳的音波,

天體和天使們穿越其間的靜默

噢,奧美加,她明亮的紫色的眼睛!

那些有奇異知覺的人

這首《母音》是詩歌史上最著名的迷之一,蘭波將母音字母賦予顏色、味道、聲響、動感、畫面、情緒等一系列意義,就像一場感官和想象的盛宴,蘭波用自己的方式要“看破母音字母的隱秘”。對於這首詩,直到今天依然眾說紛紜,爭論不休。高母音E、I聲音明快、輕盈,低母音A、U、O平緩低沉,與此相對應,白色和紅色明快、輕盈、耀眼,而黑、綠、藍卻平緩、低沉、柔和。白雲、霧氣、冰川、鮮血、朱唇作用於人的視覺器官而給人的感覺,與E、I作用於人的聽覺器官而給人的感覺十分相似;碧海、牧草、黑蒼蠅和紫眼睛給人的感覺與A、U、O給人的感覺也大致相同。這是將不同感覺聯絡起來的、使人產生幻象的文字,那種充滿了鍊金術、酒醉的朦朧張揚和少年浪漫不羈的文字使人進入一個全新的“靈”的世界,神秘而美麗。當然,也肯定會有人說這首詩不知所云、晦澀難懂,藝術所製造的是一些陌生的事實,習慣性的理解方式總是在藝術面前碰壁。藝術家力圖使受眾以非常的方式接受他所創造的陌生事實,而受眾卻更願意以正常的方式把它轉換為熟知事實。受眾總想拒絕藝術品的非常創意而替換為正常的理解,這是藝術家和受眾的一個永恆矛盾。

那些有奇異知覺的人

蘭波的本質,是如同熱帶雨林瘋長的植物般肆意妄為、瘋狂而柔情的自然生命。蘭波特殊的知覺能力,使他的詩句如幻覺,太過偏愛對內心幻影的描摹;使他的人生亦如幻覺,介乎象徵主義和超現實主義之間,太過隱喻和超前。那個母音有著顏色(A黑,E白,I紅,O藍,U綠)、每個子音都有特定形體和姿態的世界,當然是蘭波自己的發明與個人知覺。蘭波對此宣告,“我確信,我看見了(這些),有時我確信感覺到這一方式,我說出它,我敘述它,因為我發現它像別的一樣有趣。”可事實上,我們每個人觀察到的並不是自然本身,而是自然對我們的觀察方法做出的迴應。我們每個人所採取的感知習慣和感受態度,可視為構建世界的一種方式。如何才能如蘭波、張愛玲那樣,對氣味、聲音、顏色,對一切感覺進行奇妙的錯位和創造性的融合,以豐富的“未知”發現,去不斷重新整理這個世界呢?

此刻窗外,正是農曆二十八的月亮,月底(三十日)月光都盡,謂之“晦”,二十八,近晦也,天空上是一彎韭菜葉似的殘月。開啟窗,痴痴的望,我覺得這纖薄的月,很像一個逗號。逗號不像句號,將意義鎖死在它渾圓的靜止裡。逗號,是一個不易察覺的停頓,一種閃爍著,而又被隱藏的猶疑姿態。圓月是一個句號,啟示錄般嚴正地高懸天空,朗照大地,有一種雄辯滔滔的高昂調子。此刻,開啟夜晚這本書,在無邊無際的深藍裡,在春天的一個章節裡,天上的月亮還只是一彎逗號,似乎有許多話沒有說完,似乎有很多意義有待加添。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