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該怎麼研究韓非——評《韓非與法治》

先秦思想史的天空群星閃耀,韓非即是其中的一顆。韓非是先秦法家集大成者,他構建的法家思想,與儒道兩家共同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形成了外儒內法的傳統政治格局。然而兩千年來,韓非及其思想備受爭議。今天,如何辯證認識評價韓非及其思想,汲取精華,剔除糟粕,是當代韓非思想研究的意義所在。近年來,以解構和建構的方法研究韓非思想,對比觀照中西文化,貫穿古今、融會中西、還原韓非真面目,發掘法家精神,逐漸成為韓非思想研究的創新方法。

創新經典解讀正規化,闡發義理。

創新經典解讀正規化的顯著特點在於,突破以往長於考訂文字而疏於思想詮釋的註釋體,秉持一貫的解構建構寫作方法,重在義理闡釋,力求經典思想的貫通解讀。如中華書局出版的夏海的《韓非與法治》,立足經典文字,以法、術、勢為綱領,搭建全書框架,分章節探討了韓非思想中的人性論、法治思想、術治思想、勢治思想,透過對比先秦儒家、道家、墨家諸子思想,分析韓非思想興起的淵源和歷史背景,展現了戰國時期思想繁榮、百家爭鳴的時代特徵,進而對韓非及其思想作出整體評價。

《韓非與法治》

作者夏海注重“知人論世”,開篇專章介紹韓非所處的歷史環境及生平活動,將韓非的言論、主張置於具體歷史情景之中,有助於讀者真正讀懂、理解韓非。在寫作理念上,作者遵循學術性和通俗性相統一的原則,在學術與普及之間實現平衡。專業研究者讀後不覺得淺,可以從中得到啟發,進一步推進韓非及其思想的學術研究;普通讀者看了不覺得深,深入淺出的解讀、典雅通俗的文風,將讀者帶進了一個豐富多彩、複雜多變的韓非思想世界,推動韓非思想研究進一步走向深入。

以貫通中西的學術視野研究韓非思想。

將韓非思想放在世界文化大背景中考察,有助於在中西觀照中尋找異同、比較優長,豐富認知視角,增強認識問題的層次和深度,從而更好體現高度的學術自覺。當今中國是個開放的社會,無論學問還是實務,都應有寬廣視野,在世界範圍內進行觀照,在比較研究中找到定位;對於思想學術而言,比較中的同一,使我們對不同文明能夠和諧共處有信心,而差異則是不同文明進步和共同發展的動力。

以《韓非與法治》為例,其所秉持的創新研究方法即遵循這樣的思路,從時間和思想內容兩個維度分別將韓非思想與古希臘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三傑”思想和馬基雅維利思想進行對比。在時間維度上,按照雅斯貝爾斯“軸心時代”理論,古希臘文明是研究先秦諸子思想最好的參照物。在思想內容維度上,義大利政治學家馬基雅維利及其《君主論》的政治思想是研究韓非及其思想很好的參照物。因此,這種創新研究方法得以聚焦哲學、政治學研究中最基本、爭議最多的人性論,深入探討韓非及先秦諸子思想與古希臘“三傑”的異同,分析了中國重人文、西方重自然的文化傳統,啟發讀者思考中西政治思想文化差異之大的根源,從思想前提、主題內容等多方面對韓非與馬基雅維利進行對比分析。這兩位思想大家時間上相隔千年、地域上相隔萬里,思想卻息息相通,有異曲同工之妙,令人感嘆人類思想的偉大共通。

今天該怎麼研究韓非——評《韓非與法治》

韓非畫像

以韓非思想為主線,卻又不侷限於韓非思想。

在歷史長河中,任何思想學術流派都是在同一與差異的對立統一中發展進步的。研究韓非思想必然要研究與之相關的諸子思想,看到他們的同一與差異,既立足韓非看韓非,又跳出韓非看韓非,這是思想學術發展的必然規律。創新的研究方法致力於建構先秦思想史的大廈,整體把握先秦思想史,瞭解傳統中國治道。

以韓非與法治立論,對比儒道墨諸家相關思想,推衍出諸多關於中國古代人物思想與政治文明的基本觀點,講清韓非與法家外部諸子繼承和創新的關係,講清韓非與法家內部商鞅之法、申不害之術、慎到之勢的承繼和超越關係。以此揭示出,韓非思想形成的最大特點是在方法論上既批判又吸收前人的思想;韓非思想源自先秦法家不同派別;諸子百家思想是韓非的根基,道家、儒家、墨家思想也是韓非的重要源頭。

辨析先秦政治思想中的關鍵概念及其相互關係。

概念是思維的基本要素和單位,反映客觀事物的一般屬性和本質特徵,是研究思想家及其理論體系的入門路徑。研究韓非的法治思想,首先要釐清先秦政治思想中的法治、德治、禮治、人治等概念,迴應對韓非之法與現代法治關係等備受關注的問題。比如,從政治制度、政治權威、政治平等方面分析現代法治與韓非之法的不同,指出韓非法治的缺陷。儘管關於韓非之法是否要求君主不得凌駕法律之上、法家的法治本質是否為人治等問題在學術界仍存有爭議,但以時代的視角解讀韓非思想,將更好地為這一學術爭論提供更全面的認識視角。

今天該怎麼研究韓非——評《韓非與法治》

圖書實拍圖

《韓非與法治》分析了現代民主的淵源、古代民主與現代民主的差異,比較了民本與民主思想,指出民主不僅是理念,更是一種國家形態和政治制度。這種創新的研究方法對概念的理析並非簡單釋義,而是注重概念的起源與流變、相似概念間的同一性與差異性,善於抓住概念的本質特徵,構築起理解中國政治思想的概念框架。

秉持“瞭解之同情”的態度。

韓非學說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很多思想確實缺乏人文精神和人道關懷。然而,韓非集法家、性惡和好利於一身,歷史上經常處於被批判之列,即使有些合理思想,也常常被忽視,就像西方諺語所言:倒洗澡水連孩子也倒掉了。

今天該怎麼研究韓非——評《韓非與法治》

圖書內頁展示

《韓非與法治》對韓非思想中的糟粕給予了深刻批判,同時也對誤讀韓非之處進行了辨析。如在人性論方面,世人常常將韓非的人性好利觀視為唯利是圖、放任好利,但事實上,韓非是跳出善惡評價的分析框架,以比較客觀冷峻的眼光洞悉人性好利,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法家人性論,並不主張放任好利的本性任由其像脫韁的野馬狂奔亂跑、恣意妄為。因此,在批判揚棄韓非術治時,應更深入地解析其思想中的合理因素,並有分析有比較有批判地加以借鑑,將這些合理因素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條件下,重視其所蘊含的智慧和理性,對先賢思想予以辯證取捨。

研究韓非思想的創新方法是開啟韓非思想世界大門的一把鑰匙。以嚴謹公正的治學原則以及謙恭之心研究先賢原典,摒棄偏見、從容淡定、客觀冷靜地評價韓非及思想,顧及韓非所處的時代環境和身世背景。這將帶領我們重新認識韓非多面、複雜、深刻的思想,進一步探尋先秦思想文化資源和中西文化異同,進而認識中國傳統社會,認識中國古代政治,從先賢思想中汲取營養和智慧。

(本文原載於《學習時報》2021年8月27日第7版)

今天該怎麼研究韓非——評《韓非與法治》

《韓非與法治》

夏海 著

簡體橫排

32開 精裝

978-7-101-15293-7

68。00元

(統籌:陸藜;編輯:白昕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