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文虎工筆作品品鑑

施文虎工筆作品品鑑

施文虎,出生1975年,安徽淮南鳳台人,現居壽縣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

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新文藝群體書畫家工作委員會委員

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安徽省青年美術家協會會員

安徽省書畫研究會會員

淮南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2013年作品《羽翠香凝圖》入選2013安徽青年美術大展

2014年作品《晴露凝翠鳥聲喧》入選輝煌丹青。第二屆合肥經濟圈美術作品展

2017年作品《樂在其中》入選“鄉風墨韻”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並收藏

2017年作品《家園》入選“翰墨青州”2017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17年作品《清音》入選首屆“白山黑水。美麗四平”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17年作品《清音》在“我們的沃土我們的夢”安徽文藝界2017年“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暨“大淮河”主題採風創作成果優秀獎

2018年作品《冬日》入選“入蜀方知畫意濃”全國美術作品展

2018年作品《融》入選“江海門戶通天下”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18年作品《驚夢》入選升庵詩畫——全國中國畫作品展獲獎並收藏

2018年作品《輕霜薄霧過荷塘》入選品真格物——全國青年工筆畫作品展

施文虎工筆作品品鑑

依微顯真情 靜溢褪鉛華

——淺談施文虎工筆畫與中國文化

依微顯真情,靜溢褪鉛華,這是對畫家施文虎工筆畫作品的最好詮釋。從他的作品中,我們很容易就會沉醉於畫中的景象,這是一種非常高妙的繪畫語境,是畫家將自身的心靈感知去無限擴大並描繪,由細入微,由微而極,其所呈現出來物像和意蘊,那是超越了客體本身的時空性。由此可見,意境深邃的塑造表現力,是他一貫作畫的主流風格,這是融合了畫家對自然界的情感體會和探索認知,是用內心的感觸去靜思和營造屬於自己的另一個微妙世界,朦朧幽遠,靜溢和諧。畫面的效果很巧妙的透過視覺去柔和一個人的內心,吸引著對方,從而使對方毫無抗拒地深陷其中。這是一種有意味的變化形式,注重變化微妙的色彩以及線條,力求深厚有力的筆觸,靜溢幽遠而又不缺乏靈性的畫面感官,從而給觀眾傳達一種多思、博大、豐富而完美的視覺愉悅感。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作為一位精神和毅力都正處於巔峰時的畫家,本就是該奮不顧身去追求和展現自我的一個最佳時期,這才是一位有毅力、合格的工筆畫家所具備的精神,這才是真正的藝術家。這樣的藝術,值得我們去追尋,去珍藏,去期待……

施文虎工筆作品品鑑

其實繪畫本身就是一種非常有趣味的表達形式,蘊含有自身的文化意義。中國畫更是代表了中國的文人思想和精神,同時也表現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修養和內涵,高度體現了中國文化的特點,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國之魁寶和驕傲。但很多人並沒有弄清楚中國畫的本質特徵,從而影響了從文化的高度去欣賞國畫。在畫家施文虎的畫中世界,最注重的就是自身的心靈體悟,於靜寂觀照中,求返於內心深處的心靈節奏,以結合宇宙內部的生命氣息,再以自身的藝術語言去描繪和展現出來的靜態語境,這是一種微妙的表達形式,由靜中世界去反映物像本身在畫家心靈深處的個體感觸。

施文虎工筆作品品鑑

因此,要了解畫家施文虎的語境,弄懂中國畫的本質特徵,首先就是要感受畫家個體的心靈體悟。如果這些作品,畫家都放棄了自身的語言和體悟,勢必會落入俗套當中,由此從作品中不難看出,畫家本身時刻都在真實世界中尋找最直覺的感受。或者說,越是遠離正常視覺的作品,就越具有本質意義上的真實,越是在物件中直接感受到的情感符號,就越是觸動人的內心。畫家要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就需要熟悉各種不同的語言表現方法,才能使胸中的意蘊變為可視的藝術形象。

施文虎工筆作品品鑑

中國畫之所以被稱作中國畫,本身就是因為中國文化的宇宙觀是它的理論基礎。人的精神文明受不同的宇宙觀制約,就會產生不同的民族精神,產生不同的審美觀和藝術觀,從而產生不同的藝術表現方法和效果,這是民族藝術發展的生命路線。中國先哲幾乎從一開始就力從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探玄求奧,而不看重人與“天”(神)、人與“地”(物)的關係,從而在中國文化中,宗教文化貧乏,在人與物關係上,強調感情色彩的“以萬物為人所用”。中國文化思考方式是整體性的,所謂“天人合一”就是中國文化信奉人與自然合一的觀念,而畫家施文虎的藝術理念,恰恰好就體現到了這一本質上的特徵,遵從人與自然合為一體,將自身融入自然,再讓自然界反饋到畫家本身的一種內在感悟,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而作為一位繪畫創作者,一旦他的內心體驗和思想感情相結合,相交融,就會使他的作品產生深邃誘人的魅力和感染力,能使觀賞者如身臨其境般。

施文虎工筆作品品鑑

莊子雲:“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也就是說人與自然始終處於一種和諧的,融為一體的關係之中。由此形成中國文化中的“以和為貴”、“中庸之道”等精神品質,滲透到審美意識中就是“萬物靜觀皆自得”、“無為”、“不著意”、“以人之天而合天之天”,崇尚自然優美。由這種理論所產生的審美意識一旦用於藝術創作,必然會產生獨特的事物觀察方法和表現方法,而結果展現的這種藝術往往有區別於其他藝術的本質特徵,這就形成了中國畫是最具心靈化的藝術。總之,境界越開闊,藝術品味就越高。畫家施文虎在藝術創作中最重要的不是呈現外部世界,而是傾聽自身心靈深處的聲音,感受靈魂的觸動。只有用心靈去勾勒每一條線條,用情感去渲染每一筆顏色,才能賦予畫面擁有靈魂,使作品充滿魅力,熠熠生輝。

施文虎工筆作品品鑑

由此可見,中國畫並不是物照其畫般的純客觀描繪。畫家施文虎把繪畫的客體作為傳達感情的載體來抒發內心的情感,以墨色的濃淡,點線的交錯去描繪意境深遠的胸中畫面。他作畫的首要是觀察自然,感悟自然,並讓自身融入景物當中,做到“物”即“我”,“我”即“物”,只有這樣才能使自身感悟到最佳的情意與物象,衍生適合自身且獨特的表現手法,不苛求於客觀事物的合理性,畫家並不以描繪眼前所見的景物為滿足,而是憑自己的思想、感觸去發揮想象,追求對自然界的全面感受,只要能感覺到就能以繪畫的語言去表現出來,然而畫中的景物已不再是客觀的物像,而是畫家主觀意願所感受到並表達出來的繪畫語境。所以說自身的心靈體悟,是詮釋中國畫本質特徵的首要因素。

施文虎工筆作品品鑑

從中國文化上去解讀中國畫,中國畫並不只是呈現人物、山水、花鳥、走獸和蟲魚等形象,還有詩句、書法和印章的相互搭配。這就表現出中國畫本身具有豐富的文化元素,這在世界繪畫史上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再看畫家施文虎的作品,大多數都是在畫面題上僅有的書名並蓋上印章,這是傳承於宋元時的作法。宋朝時的畫家在畫面上書名不用印,用印不書名,二者用其一。到了元朝時,畫面上既書名又蓋章,一直沿用至今。所以說,畫家施文虎的作品在整體上,畫面效果還是很有復古的意蘊存在。中國畫除了用筆墨、詩文主體語言作畫,還用印章的語言去進一步調節畫面的意境和思想感情,在古雅文氣的畫面上加蓋一方朱印,能起到畫龍點睛的特效。詩書畫印的調理搭配,形成了中國畫獨特的藝術風格,給中國文化增添了一筆濃重的色彩,呈現了豐富的中國文化內容。

施文虎工筆作品品鑑

再者,在中國的文化史上,中國畫的思維是擁有獨特性的,從構思、造型、線條、色彩和時空性上面,客體的科學性永遠服從於主體的藝術性,是不能完全用科學的標準去衡量的,進入畫面的客體都是經過了畫家的主觀改造,藝術性的拉伸是非常的渾厚的。從構造上看,在於形意而非形似;從線條上看,中國畫的線是高於生活的。然而不管是哪一方面,都是以意為主導,但中國畫的線條內涵卻是極其的豐富,線的陰陽頓挫、枯溼濃淡、輕重快慢的節奏變化,都能清晰地表達畫家的思想、感情、學識、修養等,這是綜合了“意“,故此要高於生活,這也是中國畫區別於其他畫的基本特徵。而基於中國文化的宇宙觀,自然為我,我為自然,呈現在畫面上就是模糊了時間、地點和空間,打破了時空的界限。那麼,再觀畫家施文虎的作品,我們一般很難從他的作品中能夠捉住線條的變化,這又是為什麼呢?

施文虎工筆作品品鑑

從中國畫的傳承史上,中國畫可以把紛繁複雜的客體,如自然的色彩、明暗、體積等都過濾為“空白”,而中國畫又恰恰是以空白為基色,在空白中大做文章。空白就成了意象的重要內容,不僅可以成為意象的空間,還可以成為其他意象的物體。空白可以在畫面中作為意象的江河、大海、平原、山川、煙霞、雲霧、瀑布、衣服、面板、器皿等一切客體,只要畫面需要,都可以把客體中豐富的色彩、濃淡、明暗、體積等過濾成空白,從而達到意象性的目的。空白不僅可以當做烈日炎炎的白晝,也可以當做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隨著畫家給畫面主體限定的範圍而變化。它既是無形,也是有形,這形存在於觀賞者的聯想之中。空白是人的心理空間,它的價值在於虛勝於實、無勝於有、簡勝於繁。因此,要解讀畫家施文虎的工筆畫作品,就要從他的色彩構造和心靈變化去透析。在畫家作品的整體畫面上,呈現最多的是色塊的漸變構造,其中並不是沒有線條的構造存在,而是畫家特意用色彩去把線條模糊、淡化,內藏於畫中色塊間,然而在色彩上更好的去和諧整個畫面,使時空的穿透性更加的強烈,在空白中染變空間虛實,在模糊的無形中塑造有形,以達到自身感受之中的意象空間,這樣的意象充滿穿透性、可變性和塑造性,演化高層次的意境。

施文虎工筆作品品鑑

施文虎工筆作品品鑑

施文虎工筆作品品鑑

施文虎工筆作品品鑑

施文虎工筆作品品鑑

施文虎工筆作品品鑑

施文虎工筆作品品鑑

施文虎工筆作品品鑑

施文虎工筆作品品鑑

施文虎工筆作品品鑑

施文虎工筆作品品鑑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