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輕視《論語》,“中華第一書”到底講些什麼?

大家好,這裡是蟬大俠國學頻道。上一期我們聊了道家第一經典《道德經》,今天再聊聊儒家第一經典《論語》。

永遠不要輕視《論語》,“中華第一書”到底講些什麼?

在歷史上,《論語》的地位非常獨特。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其威力可見一斑。然而兩千多年來,對於《論語》存在太多誤解。接下來,老蟬將以親身的閱讀體驗,跟大家聊聊《論語》到底寫了些什麼,為何對人類那麼重要?

文章比較長,耐心看完,相信您對《論語》會有不一樣的理解。

一、讀《論語》的困惑

好,第一個問題:讀《論語》最大的困惑是什麼?

是不是發現書裡講了很多很好的道理,可是卻抓不住它的核心精神?就像散落了一地的珍珠,卻找不到一條合適的線把它串起來。

所以,給過《論語》差評的,並不只是黑格爾這樣的外國人,對吧?

永遠不要輕視《論語》,“中華第一書”到底講些什麼?

曾幾何時,我也以為《論語》沒什麼了不起,儘管自己一直在讀,也教孩子讀,但充其量只是記住了一些句子,到底有沒有用,有什麼用,不知道。

另外,說實話,我一度也不太理解《論語》裡的孔子。他老人家帶著弟子周遊列國,不就是在四處求職嗎?那他這種行為,置他的父母之邦魯國於何地呢?這還不算,《論語》裡至少有兩處,寫到叛亂的家臣請他去就職,他居然也很有興趣。而當時聲名狼藉的美女南子想見他,他也去見,惹得子路都懷疑他的動機,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有很多。

永遠不要輕視《論語》,“中華第一書”到底講些什麼?

發現“《論語》之眼”

被孔子的行為之“謎”困擾很久後,我才漸漸從《論語》裡發現了一些解謎的線索,最重要的是以下兩句話: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衛靈公》)

在《里仁篇》裡,孔子對曾子說:“吾道一以貫之”,曾子則理解成“忠恕”兩字。

在《衛靈公篇》裡,孔子又對子貢說,你以為我是那種博學多識的人嗎?子貢說,難道不是嗎?孔子說,不是,我是“一以貫之”。

這兩個“一以貫之”,我稱之為

“《論語》之眼”

,我想,透過它們,是不是能看透《論語》的靈魂呢?

孔子“一以貫之”的,到底是什麼呢?

讀《論語》,首先要搞清楚這個問題。

相信有很多人把“忠恕”當成答案,但曾子的理解一定對嗎?未必!

也有人說這個問題不難,孔子一以貫之的,就是一個字:“仁”。

永遠不要輕視《論語》,“中華第一書”到底講些什麼?

“仁”到底是什麼?

那麼,“仁”又是什麼呢?

別說我們不知道,當年孔子的弟子們也糊里糊塗,所以孔子在《論語》裡給出了各種定義,集中出現在《顏淵篇》裡。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對樊遲,他說,“仁”就是“愛人”;

對顏回,他說,“克己復禮”就是“仁”;

但是對司馬牛,他的說法又換了,叫“仁者,其言也訒”,意思就是說話遲緩一點,謹慎一點,這就是“仁”。

司馬牛一聽也懵了,又追問了一句:“難道這就是仁嗎?”孔子說,“做起來很難,說話怎麼能不遲緩謹慎呢?”

其他例子還有一些,不多列舉了。

雖然孔子對“仁”的定義,每次都不一樣,但我隱約感覺,這裡邊是有共性存在的,但共性又是什麼呢?仍然是百思不得其解。

永遠不要輕視《論語》,“中華第一書”到底講些什麼?

助我參悟《論語》的一部書

再後來,偶然讀到另外一本書,我才參悟了這個“仁”字的真正內涵,並進一步理解了孔子一以貫之的道,到底指的是什麼。

幫助我參悟《論語》的這部書,看上去好像跟《論語》沒多大關係。

這是一部現代心理學名著,叫《自卑與超越》,出版於1932年。該書作者阿德勒,是和弗洛伊德、榮格齊名的西方心理學大師。

阿德勒和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似乎沒什麼共同點,如果非要說有的話,唯一的共同點,他們都無心插柳地成為了大教育家。

永遠不要輕視《論語》,“中華第一書”到底講些什麼?

阿德勒創立了“個體心理學”,這一學派極為重視人和人之間的合作。在阿德勒看來,“合作”是人類最核心的能力。離開合作,人類社會將不復存在。而合作能力的缺陷,則是各種心理問題和社會問題的總根源。

在《自卑與超越》裡,阿德勒說:

“我們人類最大的問題和目標就在於:在我們居住的星球上,和我們的同類合作,以延續我們的生命和人類的命脈。”

此外他還說:

“站在我的觀點,任何人類的努力,只要是以“合作”為最高目標的,我都完全贊同。”

我想,同樣意思的話,如果從孔子的嘴裡說出來,一點也不意外。

總之,讀《自卑與超越》,我的腦海裡不斷浮現孔子的形象。

在我看來,阿德勒只是從心理學的角度,為孔子一以貫之的“道”做了註解罷了。

融精神分析、腦科學、社會學及海量案例為一爐,阿德勒完成了他的巔峰鉅著《自卑與超越》,而其中的諸多“創見”,在兩千多年前的孔子那裡,卻早已是洞若觀火。

永遠不要輕視《論語》,“中華第一書”到底講些什麼?

《論語》:合作之道,一以貫之

這樣再讀《論語》的時候,我發現,孔子講的所有話,以及他做的所有事,確實無不以“合作”為最高目標。

以前我們讀《論語》,都知道它講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但到底什麼關係?

“合作”這個詞,用得很貼切。

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先秦儒家,正是這樣一種積極的合作的姿態。

有人說了,《論語》應該不是光講“合作”吧,裡邊還講了很多“修身養性”的問題啊。

永遠不要輕視《論語》,“中華第一書”到底講些什麼?

別急,《自卑與超越》也解釋了這一點,阿德勒說:

“假如一個人在他賦予生活的意義裡,希望對別人能有所貢獻,而且他的情感也都指向了這個目標,他自然會把自己的人格塑造到理想狀態——一種對他人、對社會都有貢獻的狀態”。

“人格塑造到理想狀態”,這不就是說的“修身養性”嗎?

好,藉助阿德勒的論點,我們再回過頭看什麼叫“仁”。把“仁”放進現代語境,我認為它有三方面含義:

一、合作精神(心)

二、合作能力(力)

三、合作成果(果)

這個結論怎麼得出的呢?

首先,我們看孔子對“仁”的幾種解釋:

對樊遲,他說的“愛人”,當然是指合作精神;

對顏回,他說的“克己復禮”,把合作精神、合作能力、合作成果三方面都包括了,按我的理解,在所有對“仁”的定義中,“克己復禮”可能是最接近孔子原意的。

永遠不要輕視《論語》,“中華第一書”到底講些什麼?

比較費解的,是孔子對司馬牛說的“仁者,其言也訒”,說話遲緩、謹慎一點,這就叫“仁”,說不通啊!

但從合作的角度理解,就完全說得通了。

你說話太快了,別人聽不清楚,或者你說話不過腦子,別人聽著不舒服,是不是妨礙你們的合作呢?

歷史上的司馬牛,口才很好,但性子急躁,所以對不同的學生,孔子從不同的角度解釋“仁”,也是因材施教的體現。

而且這也充分說明了,“仁”不像我們以前理解的,一個直指內心的純道德規範,而是一個內外兼顧、很接地氣的行事指南。

永遠不要輕視《論語》,“中華第一書”到底講些什麼?

關於“仁”的涵義,我們再看孔子和子張的一段對話: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陽貨篇》)

子張向孔子請教怎麼做到“仁”,孔子說了五個字,叫“恭、寬、信、敏、惠”,然後他解釋說,“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意思是說,莊重就不會受辱,寬厚就能得人心,誠信就能被人重用,勤敏就能卓有成效,慈惠就能用人之力”,這五個字說的都是人我關係,涵蓋了我們前面提到的心(不侮)、力(得眾、人任、使人)、果(有功)三個方面,可作為我對“仁”的現代解讀的一個輔證。

永遠不要輕視《論語》,“中華第一書”到底講些什麼?

《論語》裡的四類人

好了,在分析完“仁”的涵義之後,我們再深入一步,看《論語》裡孔子把人分為哪四種類型,這是理解《論語》的另一關鍵。

孔子眼中的四類人,仁者以下是君子、小人,仁者以上則是聖人。

前面說了,所謂的“仁”,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合作精神、合作能力、合作成果,這個標準極高,真正夠得上的並不多。

就算是顏回,孔子在《雍也篇》說的是: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我們知道,顏回的合作精神、合作能力都沒問題,但卻欠缺實際的成果。所以孔子只說顏回的心不違背“仁”,而不是直接定義他為“仁者”。

永遠不要輕視《論語》,“中華第一書”到底講些什麼?

再看孔子對管仲的評價: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憲問篇》)

當子路質疑管仲不合“仁”的時候,孔子說,齊桓公九次召集諸侯,不依靠武力,這都是管仲的功勞,可以勉強算得上“仁”。

像顏回、管仲,都只是“其心不違仁”、“如其仁”,至於其他的人,包括孔子的得意弟子,像子路、子貢、冉求等等,就更談不上“仁”了。

孔子對“仁”的判斷和表達,可以說是很準確的。

永遠不要輕視《論語》,“中華第一書”到底講些什麼?

“仁者”再往上,是“聖人”。那什麼叫聖人呢?我的理解,聖人是仁者的“加強版”。

何以見得?咱們看《雍也篇》裡一段話: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子貢問孔子,如果一個人能對民眾廣施恩惠,把大家都管理、照顧得很好,這個人能稱為“仁”嗎?孔子說,何止是“仁”,可以稱為“聖”了。

在孔子看來,“聖人”在合作精神、合作能力、合作成果三個方面都做到了極致,跟“仁者”有程度上的差異,這就是仁與聖的關係。

永遠不要輕視《論語》,“中華第一書”到底講些什麼?

當然,現實中,仁和聖都極為罕見,所以孔子有段自我評價: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述而篇》)

也就是說孔子不敢稱聖稱仁,但他一直在努力,沒有懈怠。可能孔子認為,自己在合作成果的方面,還是有欠缺的。畢竟,恢復周禮的大業始終沒有實現。

所以我們就能理解,《論語》裡反覆出現的,是“仁者”以下,君子和小人的對比。

那什麼叫君子呢?君子就是富於合作精神,但未必有足夠的合作能力、合作成果的人。也就是說,君子比起仁者,要麼缺能力,要麼缺成果,要麼兩樣都缺,但合作精神是一定要有的。

永遠不要輕視《論語》,“中華第一書”到底講些什麼?

那什麼叫小人呢?小人就是缺乏合作精神的人。當然,缺乏合作精神,也未必就是壞人。小人,只是對人生的理解比較狹隘而已。

《憲問篇》有這樣一段話: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孔子說,君子而不仁者是有的,但沒有小人能成為仁者,涵義非常明確:有沒有合作精神,是君子和小人的分界線。

所以我們常看到這樣的表達,如: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里仁篇》)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述而篇》)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篇》)

等等等等,小人總是從自身利益出發,完全不顧及他人,君子則相反。

所以孔子如此告誡子夏:

“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雍也篇》)

在當時,儒只是一份職業,從事這個職業的有君子,也有小人,其實不管哪個職業,不都是這樣嗎?

永遠不要輕視《論語》,“中華第一書”到底講些什麼?

重新認識孔子,認識《論語》

說到這裡,我們應該可以更好地理解《論語》裡孔子的言行。

為什麼人們眼裡的叛臣、蕩婦,孔子並不排斥,因為:

這些人都是可以“合作”的!

為什麼他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他把想從事農業勞動的樊遲斥為

“小人”

;為什麼他說

“君子不器”

,為什麼他說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

, 為什麼他說

“以直報怨,以德德”

,甚至於為什麼他說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

,放在孔子那個時代的“合作”主題之下,這些都有充分合理的解釋,有機會我們再聊。

總之啊,以後我們讀《論語》,或指導小朋友讀《論語》,把握了“合作”這個關鍵詞,自然能理解更透,收穫也更大。

永遠不要輕視《論語》,“中華第一書”到底講些什麼?

比如,我們來試著解讀《論語》第一句話: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篇》)

以前,我會認為這段話說了三件事:學習、交友和品德培養。那現在按我的理解,這段話其實只講了一件事,就是“合作”。

“學而時習之”,這裡的“習”不是溫習,而是實踐,等於說你學習了之後要實踐,要把所學用於造福人群。只有這樣,你才談得上快樂,“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的“朋”,是指了解你、和你心意相通的人。

“人不知而不慍”的“人”,則指不瞭解你、和你意見相左的人。

所以這段話我總結成“學以致用,求同存異”這八個字,可歸於“合作精神”的範疇,這是人與人合作最基本的前提,放在《論語》開篇,是再合適不過了。

永遠不要輕視《論語》,“中華第一書”到底講些什麼?

八、結語

最後總結一下,《論語》的精髓是“合作”。孔子說的“吾道一以貫之”,可理解為合作之道。“仁”這個概念,則是合作精神、合作能力與合作成果的結合,以這三點為標準,孔子將人分為小人、君子、仁者、聖人,並希望所有人立足於君子,向仁者努力。這,可以說是《論語》為代表的儒家經典共同的主旨。

孔子之所以偉大,《論語》之所以重要,就在於孔子畢生奮鬥的事業,是以“合作”代替“對抗”,這無疑是關係人類生存和發展最核心的問題,而《論語》則忠實記錄了孔子的心路歷程。

永遠不要輕視《論語》,“中華第一書”到底講些什麼?

今天,如何更好地“合作”,仍然是擺在人類面前的大課題,大到國家、小到個人,都需要充分領會“合作之道”。孔子為了實現他那個時代人們之間的合作,選擇的方案是“恢復周禮”,那我們今天的方案又是什麼呢?

也許,可以從大家一起讀《論語》開始。

《論語》塑造了我們民族個性中最開放、最包容的部分,為何歷來中國人都崇尚合作、共贏,反對戰爭、霸權?因為這就是我們的傳統。《論語》裡孔子的一言一行,他和弟子們之間的互動,為我們提供了最生動、最標準的示範,這在古今中外的所有經典中是絕無僅有的。

永遠不要輕視《論語》,“中華第一書”到底講些什麼?

對我們個人而言,熟讀《論語》,我們把握的是合作的精髓,而合作是一個人最硬核的能力,能透過合作來造福人群的人,他(她)的人生一定是充實的、精彩的、喜樂的。

對此您怎麼看呢?歡迎點贊、評論、轉發,咱們下期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