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玉山古茶場保護規劃的古建理論研究(三)

論玉山古茶場保護規劃的古建理論研究(三)

玉山古茶場

萬凡攝

玉山古茶場

萬凡書

論玉山古茶場保護規劃的

古代建築理論研究

萬凡(2008年1月)

摘 要

玉山古茶場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許多專家一致認為玉山茶場廟古茶場建築古蹟是全國唯一現存的反映集古代祭祀、管理、交易等功能於一體的茶葉交易市場建築古蹟。現存的建築古蹟包括茶場廟、巡檢司、茶場院三大部分,建築面積為1500多平方米,歷盡千年風雨不衰而永存,實屬中國傳統建築奇蹟之一。1700多年前,作為道教四大天師之一的淨明教教主許遜,是為何選擇大盤山山脈之玉山為傳道和教民製茶之地的,及其至宋以來建修形成的建築格局,實是中國傳統建築理論風水學術思想指導下產生形成古蹟建築文化的一枝奇葩,只有深入研究中國傳統建築理論,才能更好地做好包括玉山古茶場在內的築有精神文化靈魂的古蹟建築文物保護工作。

關鍵詞

玉山古茶場 保護規劃 風水理論

論玉山古茶場保護規劃的古建理論研究(三)

玉山古茶場

萬凡攝

第三卷

五、茶場建築、古蹟新韻

隨著傳統民俗宗教文化二十世紀來在中國的復興,茶場廟、巡檢司廟宇古建築,由當地七都百姓助款集資於1992年從供銷社收回並進行初次修繕,於1993年塑像,1994年開光恢復了茶場廟以祭拜茶神“真君大帝”為主旨的民俗宗教文化活動。2001年8月被批准為“縣保”,同年12月又民間捐助集資從原酒廠贖回“茶場院”古建築及後院,並進行了簡單的保護性修繕,在擴大完善了院落後,自然形成了“

前窄後寬,高貴如山

”的聚氣宅形。2002年在茶場乾位立灶,以傳統建築理念分析,茶場廟從此形成了新時代中完美的宅法格局,《陽宅三要》卷四言“

天地否,乾灶配坤門土金相生,陰陽互配,四五年即發達,已、酉、丑年會合金局,必生應瑞。”

從此也越來越引起當地政府的關注和重視,其玉山古茶場的文物保護工作作為一項主要的政府行為。“

茶香不怕高山遠

”,在2005年這一年迅速博得了省市許多主要領導和我國著名文物專家群體的高度重視蒞臨現場考察及各大媒體的關注,於2005年3月批准為“省保”並晉報為“國保”(2005年剛好是乙酉年)似是應合了“

己酉丑年會合金局必生應瑞

”的易理預言,2006年5月晉批為“國保”。茶場廟為載體的祭茶神、樹大旗、迎亭閣花燈、迎大涼傘的趕茶場等茶文化活動,逐漸被確定為省級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案,“真君大帝”威靈昭著,古茶場喜事連連,是不是在某種程度上與茶場廟的風水寶地,完善的宅法格局,存在著神秘而必然的聯絡。有待我們的古建築專家學者作深入的研究發揚。

論玉山古茶場保護規劃的古建理論研究(三)

茶場廟2007年前現狀環境圖

萬凡繪記

六、修繕工程,宅法評析

玉山古茶場自2006年5月25日,被晉批公佈為“國保”後,因其獨有的文化價值,急需搶救性的保護,由省政府拔鉅款保護維修,第一期於同年7月開始,第二期也於2007年12月竣工待驗。在有關領導和專家及相關部門人員的共同辛勤努力下,玉山古茶場建築古蹟文化的修繕保護效果總的是好的,就不一一述說了。為了更好地保護好茶場廟、古茶場的建築古蹟文化,很有必要以她原所傳承的傳統建築理論,對其保護工程中的不足和錯缺及水準進行一番研究和評析。

論玉山古茶場保護規劃的古建理論研究(三)

古茶場2007現場圖

萬凡攝

巡檢司旁管理用屋小園,修繕工程的設計有誤,它改變了古建築原有的宅法格局,把原來門出巡檢司觀音院並與茶場院金後依連,棟丫交織的古建築格局,改造為滴水為界,金後分離的建築格局,其效果一是增加了建築修繕成本,違背了勤儉的傳統文化。二是人為地減少了風水寶地的使用面積。三是減弱了管理上的方便度。四是會有一種茶場廟與古茶場滴水為界,各自為家相分離的心理效應,其他宅法效應有待進一步研究分析。

後園及改建的文保管理用房,雖然從表面式樣看是一棟仿古建築,其改裝所用的成本卻比新建還大,但從傳統建築理念評析,它的方位佈局、大小規模、房屋結構等並沒有按照茶場廟古茶場古蹟建築格局精神修建,

而是東西宅相混而建,違背了真正的傳統建築理論精神

。再從現實的文物保護目的需要,具體管理使用效果分析,也恰如省考古研究所專家李小寧副所長在考察玉山古茶場修繕工程時所指出的:“

此設計的管理用房不能形成與原古建築觀察呼應方便的實際管理保護作用”

。坐東南朝西北的房屋所產生的是冬冷夏熱氣溫效果,有待專家們多角度的深入考察研究。在一二期工程中,還有消防池塘、自然山體的修復等原先的設計都沒有按照傳統的建築理論和茶場廟實際歷史古蹟及承載的傳統文化要求進行設計。

論玉山古茶場保護規劃的古建理論研究(三)

古茶場巡檢司原狀圖

萬凡攝

從1996年開始實施保護性修繕工程實際過程情況分析,其錯缺和不足,主要出現在東陽古建園林設計有限公司的工程設計這一環節。一是作為古建築設計者只懂得一些劃劃線條,畫畫方圓,生板硬套某個樣品的簡單技能,沒有修習中國優秀的傳統建築理論最基本的知識。二是在設計準備過程中,只對茶場建築的大小、長短尺寸進行簡單的測記。古代建築是有語言資訊的,設計者並沒有深入的調研和用心體悟解讀。三是設計的企業性質決定,因為辦企業的目的是贏利賺錢,設計畫圖只是一種賺錢的手段和職業方法,而不是企業的宗旨目的,其宗旨是化最小的投入賺取最大利潤。因此,在其設計中,不只是缺少傳統建築理念,其起碼的圖樣尺寸也不夠詳細,錯處較多,造成在具體施工過程中,誤工返工浪費也較多。其修繕工程雖然在某些環節上出現一些問題,但在有關領導和專家的關注和共同努力下,總體是成功的。

論玉山古茶場保護規劃的古建理論研究(三)

古茶場巡檢司修繕後圖

萬凡攝

論玉山古茶場保護規劃的古建理論研究(三)

玉山古茶場

萬凡攝

附    目

第一卷

一、研究的依據

二、中國古代建築的指導理論是什麼

第二卷(上卷)

三、探龍尋脈

四、宅法遺韻

第三卷(本卷)

    五、茶場建築,古蹟新韻

    六、修繕工程,宅法評析

第四卷(下卷)

七、略說古建保護規劃之理念

八、茶場廟會,日月同輝

第五卷

九、古茶場保護規劃的設想意見

1、應注重建築古蹟的環境古蹟保護

2、茶場廟傳統農耕文化區的保護規劃

第六卷

3、文化廣場的選址、規模和形式

4、民俗宗教活動膳宿用房和茶文化展館建築

第七卷

5、玉山古茶場與浙中村的規劃

6、周邊歷史遺蹟和茶亭的保護

第八卷

7、古村旅居山莊的開發性保護規劃

8、社會組織的保護規劃

第九卷

參閱文獻

一  參考書籍文章

二  參考法律

三  參考技術性資料

四  參考社群訪談意見主要人員

論玉山古茶場保護規劃的古建理論研究(三)

玉山古茶場

萬凡攝

編輯排版:厲益凡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