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中英:《易經·乾卦》陽剛精神的發揚——從“韜光養晦”到“奮發有為”

成中英:《易經·乾卦》陽剛精神的發揚——從“韜光養晦”到“奮發有為”

成中英 世界著名哲學家、易學家、管理學家,美國夏威夷大學哲學系終身教授

黃田園 美國夏威夷大學國際關係學博士,英國社科院下屬全球中國研究院副研究員

文章來源:《易經文明觀 : 從易學到國際政治新思維》(2017年5月 東方出版社 出版)

黃田園:您對文明的比較,可以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啟發呢?您的意思是不是說中國的傳統有時“太被動”,還要“有所作為”?

成中英:對。古代有些文人在亂世裡面,不求聞達於諸侯,只求苟全於亂世,我不去惹別人,也不要求聞達。這是很多文人的心態。雖然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確是不得不“韜光養晦”,有一定合理性。但在一定可能的條件下,也要實現從“韜光養晦”到“奮發有為”的積極轉變。從《易經》來說,一種持續的創生,需要不斷地激勵和奮發,自強不息,奮發圖強。作為君子,要不斷地去開發。《易經》裡面談到陽剛的精神,是生命的精神。《易經》觀察什麼?觀察天地裡面有人,人是要弘道的,孔子是有弘道精神的。西方人是傳道,我們是弘道,我們弘什麼道?在歷史上,真正弘道的很少,往往是先要求自己,為什麼呢?因為外界權威太強,對天地精神就理解得很小。自我修身的目的還侷限於不求聞達,不敢聞達,所以一旦有聞達,那當然就感激涕零。

黃田園:變成僅僅是自我修身了。

成中英:對,無法做到不斷地持續發展自強不息,開物成務那種《易經》的精神。

黃田園:我想您在前面尤其強調“新新儒學”與儒家思想的“開顯”,可能是跟這個有關吧?

成中英:現在我講儒學,就是要把《易經》的陽剛精神弘揚出去,以積極的態度,真正地持續不斷去發揮、發展,去面對問題。中國就是沒考慮到它的問題在什麼地方,世界那麼大,還有別的國家的人,要怎麼對待這些人呢?明清中國居然曾經施行海禁,你們不要出去,不要管外面的事,自己也不想了解。一個有為之君,應該是心向天下。而在明清時代,尤其是清代這一塊,你看有幾個人說:我要了解一下對方在幹嗎?這個世界怎麼那麼多人哪?這個世界有多大呀?

黃田園:中國歷史上,先是漢武帝使張騫通西域,開闢絲綢之路,後有明成祖朱棣派鄭和七次下西洋,建立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業績,都是具有世界大國戰略眼光的壯舉,充分發揮中國的綜合國力,特別是道義優勢去經略天下。非常遺憾,我覺得由於某些原因,這兩個偉大事業都沒有很好地發展,發揚光大,並且能夠作為國策歷代傳承,導致中華民族喪失了多次奮發振興的歷史機遇。我想其中極為重要的因素,就是《易經》思想的陽剛精神,進取開創精神,這種華夏民族真正的精神,沒能持續地發揚,缺失了奮發有為的求知和探索。您上次講儒家在一個階段上,大家忽略了這個“知”,就是這個意思,對嗎?

成中英:中國人對這個世界好像沒有特別的興趣。再一個就是常自我反省,怕有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過去的功臣,往往被認為功高蓋主,尤其是宋代以後,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像徐達這批人結局並不好。在晉代還有八王之亂。當初孟子擔心的利義之辯,全部變成利了,變成私利了。我認為的確是從秦始皇以後,大道就失落了。春秋時期,諸侯爭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齊桓公、晉文公,這些都是霸主,孟子不屑去談他們,因為他們已有私心了。孔子說,我們要“憲章文武,祖述堯舜”。把堯舜、文武,視為政治的典型、典範。一個是為正義而革命,一個是為實現天下大治而犧牲、而奉獻。這種精神是孔子當時提出的,但是後來就失落了。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中國從秦以後,基本上是每況愈下。當然中國的土地在增長,主要是外來力量增長的,我們不好過分地強調這一點。除漢武帝西域開拓之外,明朝的版圖、清初的版圖,是原始力量的增長,是自然力產生的結果,但中國是否曾真正去統合周邊這些部落,使之能夠為我所用,用文明的力量使之成為文明受惠的國家,讓王道真正在陽剛的基礎上施行,使之成為備受我們影響的文化環境,很少有人真正去思考這些問題。

黃田園:或許可以理解為:消極被動。

成中英:從希臘亞歷山大到羅馬,西方人一貫奉行擴大、擴充,擴張主義,而中國人似乎找不到一個基本的積極面,很被動。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別人來打我,我才抵抗,永遠維持現狀,缺少積極的精神。儒字本來就有“柔”的意思,跟懦弱的“懦”字有相同的地方,人有很“柔”的這一面。原始的《易經》的那種陽剛精神,並沒有在儒家思想中完全表達出來。

孔子主張積極地去追求正義,他甚至叫子路去打一個奸臣,說他建築了一些宮殿,好像他自己是周王一樣,因此可以去攻擊他。這還有點陽剛,不對的時候還可以攻擊,可以伐而攻之。

孟子說:“雖千萬人,吾往矣。”這也是一種大無畏的精神。但我們也可以看出中國文化有文弱的一面,沒有把《易經》那種陽剛精神充分發揮出來。因為《易經》有個特點,它強調陽剛,陽剛的發展,引起陰柔的支援和豐富,然後再形成平衡,平衡之後,陰可以有消長,陽也可以有消長,形成發展的機遇,然後再產生和諧,在發展中把功能性力量發揮出來,形成和諧體。陰陽也不只是平衡,而是相互支援,相互結合,最後創新。陽剛陰柔一體,創生出一種新的文明或者生命,這是《周易》的精神。

儒家也不是沒有體現陽剛精神。孔子在《論語》十六章中講到“天下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那麼你要“均”、要“安”,就要積極地去作為,要發展文德,能夠“老者安”“近者悅”“遠者來”“既來之,則安之”等等。可惜後來儒家在政治上,卻很少發揮這種精神,陽剛精神少了,陰柔的東西多了,就被動,缺乏開拓的精神,宋、明、清都是。

本文摘自《易經文明觀:從易學到國際政治新思維》(2017年5月 東方出版社出版)。《易經文明觀 : 從易學到國際政治新思維》是世界著名哲學家成中英教授與其弟子黃田園博士的最新作品。作者提出《易經》是中國人的《創世紀》,“易經文明觀”就是中國文明觀,是“謙遜的文明”。要文明的互鑑,不要文明的衝突。發揚《易經。乾卦》陽剛精神,從“韜光養晦”到“奮發有為”,古為今用建構文化的“一帶一路”,將助力“中國夢”的實現,也將促進人類文明的發展與世界和平的永續。第一本,也是目前唯一將千年易經哲學運用於國際關係學領域的理論書籍,是對“建立中國國際關係理論”議題的一個迴應。作者指出:《易經》是中國哲學思維的“源頭活水”,《易經》也將成為建立“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的“源頭活水”。作者提出“知易行易”、“道德力”、“儒家全球領導力”、“和諧化辯證法”、“一部易經和天下”等新論述,並與美國“軟實力先生”約瑟夫。奈博士展開了關於中美興衰等問題的文明對話。原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滕文生親筆題字“易經文明觀”。紐約州立大學資深教授熊玠作推薦序。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