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郊區三個唐墓的發掘簡報

西安郊區三個唐墓的發掘簡報

《考古通訊》 1958年01期 馬得志 張正齢

中國科學院考古硏究所於1956年12月至1957年2月間,在西安東郊和西郊一帶淸理了一部分唐墓,其中有三座墓(東郊出二座,編號東郊1號、2號墓;西郊出一座,編號西郊1號墓;三墓皆有墓誌)形制比較宏大,隨葬物也豐富,尤其西郊的一座唐墓所出的三彩馬、,駱駝及人俑等都非常精緻,它們的形制在過去是比較少見的。因此,將這三座墓的材料提前初步整理一下,先行發表,以供讀者參考。

東郊1號墓是“唐朝散大夫行定王府掾獨孤思敬“及夫人“元氏”合葬墓。2號墓為獨孤思敬的繼室夫人“楊氏”墓。西郊1號墓是“唐故云麾將軍右領軍衛將軍鮮于庭誨“之墓。為敘述的便利,今按其時代早晚和地區的不同分別敘述如下。

一、獨孤思敬及楊氏墓

獨孤思敬與楊氏墓在同一墓地,位於今西安城東三十餘里之瀾橋區洪慶村南的地內。墓地的東邊緊傍起伏不平的驪山餘脈,西鄰瀰水,北近隴海鐵路(圖一)。據墓誌記載,這一區域是唐代萬年縣銅仁鄉(楊氏志為銅人原)所屬之地。

西安郊區三個唐墓的發掘簡報

這二墓是1956年12月中淸理的,其中獨孤思敬墓儲存較好,但早期已被盜過。

出土東西較少,是否亦被盜掘過,不詳。墓的結構及所出遺物等均與獨孤思敬的相同,因此從略。

(一)墓葬形制

獨孤思敬墓是一豎井斜坡長墓道的土洞墓。墓南北向,北偏東22度。墓分墓道與墓室。

墓道在墓室南偏東處,東壁與墓室的東壁近乎平行,通長11。5米。墓道分豎井與隧道兩段,豎井部分在南端,長3。1,寬1。4米,墓道口距地表0。9米。由豎井的北端向牝長8。4米的一段,為拱形土洞隧道。隧道南端寬1。2米,向北較寬,至北端是1。55米,隧道高1。6米。墓道底距地表深南端為2。06,北端8。57米。底呈漫坡形,坡度是29度。隧道的上面開有三個長方形的“天井”,向上直通嘗時的地面層。三個天井的間隔不一致,最北邊的一個,是開在緊挨墓是門之外。

墓室在墓道的北端,墓門用大小不一的磚封閉著,這可能是因合葬時曾開啟所致。封門磚上部巳為盜者破壞,磚都堆在擾土中。由封門磚向裡(北邊)為甬道,長3。14,南端寬1。26,北端寬1。34米。甬道上部呈拱形,高1。7米。甬道與墓室底平,均有平鋪磚一層。墓室正方形,長、寬各3。14米。墓室頂部已坍塌,形狀不詳。在墓室的西側有以磚砌的棺床,高出墓底0。23,南北長2。5,寬2米。西邊與墓室西相接,南、北兩端各有一段間空。

人骨架及葬具因經擾亂及塌土的破壞,其位置、形狀等已不詳。僅在棺床上及墓底淤土中有零散的骨塊。兩個人頭骨一在墓室的西北角處,一在棺床中部的西壁處。葬具僅在棺床上撿得鐵棺釘數枚。

器物位置非常紊亂,所出的48件俑類及陶罐等,大部已不是原來的位置了,如馬俑(16)的底座在墓道西側的壁籠中,而馬身卻在墓室內。僅大駝俑(19)還貼著墓室東壁的南端站立著,可能是原來的位置。另外獨孤思敬的墓誌立在甬道南端西壁處,志蓋已倒在一邊。元氏墓誌位於墓室東北角的一個磚臺上,但墓誌蓋卻在下邊的墓底上。這兩個墓誌除志蓋外仍是原來的位置,其餘各器都是散亂在墓室各處(圖版捌,1),已無法求得原來放置的位置了。

(二)出土遺物

出土器物除墓誌外,共誇48 件,其中俑有文官俑、武士俑、牽駝、牽馬俑、紅陶男女俑、馬俑、駝俑和鎭墓獸等31件。日用器只有陶罐二件。開元通寶錢12枚及貝3枚。此外還有鉛質器一件已成碎末。以上各器除墓誌完鑿及三個駝俑和幾件馬俑比較完整外,其餘出土時都成碎片,經過修整後,除了個別殘缺的以外,大部分已復原。

西安郊區三個唐墓的發掘簡報

西安郊區三個唐墓的發掘簡報

1。俑類31件俑類中僅9件是紅陶小型俑,其他22件都是體形龐大的單色釉陶俑。

(1)文官俑2件都是胡人像。一件俑(1)雙手執圭,拱舉於胸前。頭戴帽,帽兩側各飾一綠釉鳥。身穿圓領對襟的綠色衣,腰繫寬頻,下著裳垂地,足穿方頭覲。通高75。5釐米。另一件俑(2),形狀、衣著等與前俑同,只是手中無物,帽上只在前面飾一綠色鳥,鳥作展翅若飛狀,頭下垂,鳥嘴襲俑的額部相抵。通高74。3釐米。

(2)武士俑2件(3,4)形式等相同,成一對。足下踏一跪臥的

力士,身穿甲,頭戴盔,與一般常見的武士勇相似,惟面貌及所踏力士的形制,則又與所謂“金剛”者相同。二俑體形高大,通高為103和106釐米。

(3)騎駝胡俑1件(7)出土時騎在駝俑(19)的背上(圖版玖),高41。6釐米。

西安郊區三個唐墓的發掘簡報

(4)牽駝俑和牽馬俑7件因出土時位置散亂,二者很難弄淸。但從駝、馬的數目(駝(19)有騎俑則無牽俑)及這7俑的形式來看,其中8,12,13號3件可能是牽駝俑。9,10,II及14號4俑可能是牽馬俑。7件都是胡人俑,除12號牽駝俑嘴上有須為老人俑外,其他都無須。他們的姿式也與一般常見的相同,都是握拳舉手作牽扯狀。3個牽駝俑的高度79。4至82。4釐米不等。4件牽馬俑通高51。3至52。9釐米。

西安郊區三個唐墓的發掘簡報

(5)馬俑4件二件(15,16)高大,形式相同。馬的頭部都沒有轡飾,僅背上著鞍。15號的鞍上並搭有綠色毯子。16號在鞍下的墊振(鶏)上有彩繪的黑、紅、白三色紋飾(圖版拾,2)。17號除無鞍飾外,形狀等與前二俑同。18號低頭俯啃左腿,背上有鞍飾,與俑16號同。以上四馬俑均是灰白色釉雜以黑、白斑點。各俑的通高(依編號次序)為94。1,91。3,59。1和50。3釐米;首尾長為86。6,87。5,52。7和59釐米。

(6)駝俑4件19號,體形高大,在過去還是比較少見的。四腿直立,揚首、張口作麻?鳥狀:c背上騎i柄入俑c駝全置為荻終r色釉,通頭高11。3釐米,首尾長88。7釐米(圖版玖)。20號,前腿跪臥,後腿斜立作起立狀。釉色與前俑同。21及22,兩件形式與19略同,惟無騎俑。各俑的通高為113,86,78。5和78。2釐米,首尾長為88。7,57。1和51。2釐米。

(7)鎭墓獸(題頭)俑2件(5,6)形式相同,都是坐立的怪獸,是一般較早期的唐墓中所常見的一種。頭上有錐形的角二,其中6號的四足為蹄形,通高85。2,5號則為爪形,並在前爪內持一蛇,通高89。7釐米(圖版拾,1)。二俑的表皮是綠釉。以上22件全是釉陶俑。

西安郊區三個唐墓的發掘簡報

(8)紅陶俑9件其中8件為男俑,形式一樣,是一般常見的所謂-‘‘風帽俑“。通高20。5釐米。高髻女俑一件,通高23釐米。

2。紅陶罐僅2件,形與西安一帶唐墓中常見的所謂“塔形‘’罐同,惟罐底與下部喇吸形的高圈足連線在一起,不是活動可以拿下的。二罐的形制、大小相同,通高54。5,口徑12,腹徑25。5釐來。

3。其他有開元通寶錢12枚,出於棺床上。貝3枚(天然貝),出於墓底上。另有鉛質器?一件,因腐蝕已成碎末,器形不詳。

除上述俑類、陶罐、銅錢和貝等外,獨孤思敬及元氏墓誌二合,另於後文敘述之。

楊氏墓在獨孤思敬墓的東邊稍偏北,相距僅十米許。此墓的形制、大小等與獨孤思敬墓同,惟隨葬品不如上墓豐富。人架及葬具已無存,出土器物除墓誌外,僅有紅陶俑11件,武士俑2件及一些動物俑的殘片等。前文已說過,此墓我們到現場時,大部已被掘掉,只淸理了墓底部分,因此不知原來是否有盜洞的痕跡。但從器物的凌亂及殘飮不全的情祝來看,疑此墓也被盜掘過。

11件紅陶俑與上述獨孤思敬墓所出的相同,2件武士俑因殘缺太甚,已不能復原。在殘器片中僅可辨出的有馬俑的腿及陶羊等殘片。此外墓誌一合,與獨孤思敬及元氏墓誌等合述於後。

(三)墓誌

墓誌三合,獨孤思敬、元氏和楊氏各一。

獨孤思敬的墓誌高、寬各67。5釐米,志與志蓋的四邊均刻有菌案形花紋。志蓋上面有篆書“大唐獨孤府君墓誌銘”九字。志文楷書,計31行,每行32字(以滿行者計)。因,墓誌石部分殘毀,志文缺損數字。

志載:獨孤思敬曾為“唐朝散大夫,行定王府椽“,於唐景龍(中宗)三年(709年)八月十五日,“終於京師之醴泉裡第”。於同年十月二十六日,(與元氏)“合葬於雍州萬年縣,銅仁鄕之舊墮“。

元氏墓誌高、寬各46。8釐米。志與蓋的四邊刻有圖案花紋,惟志蓋無字。志文楷書,計23行,每行23字。志石儲存較好,僅於第十四行中缺損一字。志文併兼用武則天所創之新字11個。

據志載:夫人姓元氏,河南洛陽人。於唐儀鳳(高宗)二年(677年)八月三日“遇疾終於慶州司戶參軍第”,大周長安(則天朝)三年(703年)二月十七日“遷窪於夫氏之舊壑“。

楊氏墓誌高、寬各46釐米。志石除四邊刻有花紋外,於志蓋上也滿飾花紋。蓋上有篆書”唐故獨孤府君墓誌銘”九字。志文楷書,共26行,每行25字。志文僅第一行第一字(大)缺損。

志載:楊氏於大唐垂拱三年(687)四月十日,“終於豊泉裡之私第“大周長安三年二月十七日葬於雍州萬年縣銅人原舊壑“。

如上所述,獨孤思敬、元氏、楊氏先後死於儀鳳二年、垂拱三年及景龍二年等,則元氏早死於楊氏11年,先於獨孤思敬33年。而楊氏則先於獨孤思敬22年。元氏與楊氏同於長安三年二月十七日葬於銅仁鄕獨孤氏舊筌,而獨孤思敬則於六年後的景龍三年合葬於元氏墓。

我們從以上志文的記載得知了他們死、葬的絕對時代和日期。同時從他們志上所記的家世、出身來看,在當時說來也是所謂仕家之族了。現在僅就各志所列的世系,從文獻中檢得與他們有關的一些史蹟略作比較說明。

1。據獨孤思敬志載,曾祖子佳,祖義順,父元愷等官職,自北齊以至盛唐可以說都是身居顯官,但在史書中卻無他們的自傳,僅於新唐書(卷七十五下,表第十五下)宰相世系表中有獨氏世系表。據表載:(獨孤)冀(字希烈)子永業,永業子子佳,子佳子義順等,孫元愷等。元愷子僅載思莊、思行二人,而無思敬之名。這志可補表的缺佚。永業在北齊書(卷41)和北史(卷53)中有傳。思敬及其子垣、煜等一支,宰相世系表中不載,如果不由於表有所漏佚,或由於思敬附於武氏(攸暨)門,為後人所不齒。志中“定王府掾”的定王,卽指武攸暨,在李唐宗室中無封“定王”者。武氏為則天姪,尙太平公主,天授中封定王,坐太平公主之禍,墓被夷平。新唐書卷206有傳,舊唐書附於卷183武承嗣傳內。

2。元氏志載曾祖巖,祖弘,父義端(義端四世孫卽穆宗時宰相元稹),均見宰相世系表。隋書卷62和北史卷72都有巖傳,可以算是當時的豪門大族。

3。楊氏志載曾祖文偉、祖纂,父守愚。楊纂在舊唐書卷77有專傳,新唐書附楊弘禮傳(卷106)內;纂傳載祖儉,查北周書卷22楊寬傳及北史卷29楊敷傳,均附有儉傳。可見她也出於世家大族。

二、鮮于庭誨墓

鮮于氏墓,位於西安市西郊南何村的村北偏西,約百餘米處,距今西安城約14裡。墓地西邊緊鄰皂河,所處地勢平坦,乃屬唐代長安城西郊地區(圖二)。

西安郊區三個唐墓的發掘簡報

此墓於1957年二月初,在基建工程的起土中發現。當時由張瑞荃同志前去淸理,及到現場時墓室與墓道已大部分被掘掉了。此墓在早期已遭盜掘過,墓室周壁上有許多盜洞,似乎不止被盜過一次。墓門口處還有近代枯井一個,,已將封門磚打掉,所以墓的形制已很難全部復原了。

(一)墓葬形制

墓的平面形式與上述獨孤氏的墓大體相同,是豎井斜 坡長墓道的土洞磚室墓。墓亦南北向,北偏東10度。墓道在墓室之南,稍偏於東,墓道長15。2,寬1。5米。墓道底的南端距地表深約1。8米,北端深6。8米。墓道底的坡度約24—25度左右。由於墓道的上部已被掘掉,是否有隧道及天井等則已不詳。僅在墓道的東西兩壁上各有對稱的壁籠三個。各對北距墓室門為L8,4。4及6。1米。六個壁籠除西壁南邊的二個已被工程起土挖掉其形狀大小不詳外,其餘都相同。都是平底、直壁,高、寬為1 X 0。9,進深1米,底部高出墓道底都是0。4米左右。

墓室南端的鶴道其溼,寬米甬道上部已被破壞,高度不詳。

墓室成正方形,長、寬均為4。9米。從四壁底部殘存的碑壁來看,此墓是在掘好土洞後又砌起磚室(圖版捌,2)。鋪地磚僅中部尙殘存四、五塊。因擾亂太甚,是否有棺床則不得而知。墓頂的形式及高度亦不詳。墓室的東西壁大部已被盜洞穿破,墓室底部已塡滿了碎磚及擾土,同時還雜有許多三彩的碎陶片。葬具及人骨架也已被破壞無存。

此墓雖遭盜掘等破壞,然殘存的器物尙頗豐富。計三彩俑21件,紅陶俑103件,及墓誌一合。它們出土的位置,除墓誌及一件殘三彩俑是出於墓室之外,其餘的俑類都是出於墓道南部兩壁的四個土龍中。惟西壁南邊的二籠已被建築工程掘掉,裡邊的器物也都被搬出;我們去淸理時才全部交囘。這120餘件俑類其中有50件紅陶男、女騎馬俑及馬、駝、牛等俑,是出在東壁最南邊的一個籠中,它們大部已殘碎,並重疊在一起,原來放置的位置已看不出(圖版捌,3)。4件三綵女俑(7—10)和一件三彩男俑(11)出在東壁中間的一個籠中。其餘15件三彩俑和53件紅陶俑是工程部門交囘來的。據說15件三彩俑全出於西壁中間的一個籠中,53件紅陶俑則全出在西壁最南邊的一個籠中。而北邊靠近墓室門的二個籠內未出任何東西,僅在淤土中有少許木板灰痕和一些極薄的紅漆皮。

西安郊區三個唐墓的發掘簡報

墓誌出於墓室內,因盜掘的擾亂,志與志蓋已分放在二處。志石在墓門內的甬道中,志蓋則在墓室的東北角處(圖版捌,2)。一件武士?俑頭(11)及一件三彩男俑身(12)和一些三彩的碎陶片等,是出在墓室內擾土中。另外在擾土中還撿得以灰綠色滑石製成的男生殖器殘塊三塊(屬一器),已不能復原。此物因出於墓底擾土中,究竟是否是此墓的隨葬品,已無法肯定。墓室中除上述器物外,別無他物。

(二)出土器物

所出器物除墓誌之外全是俑類,已編號者共124件。此外還有些碎片已不能復原,不計在內。俑分兩類,卽三彩俑與紅陶俑(小形的)二種。

1。三彩俑共21件,計文官俑1、女俑4,男侍俑3、牽馬胡俑4、男俑身1(無頭)、馬俑4、駝俑2、鎭墓獸2O以下分別簡述之。

(1)文官俑。寬袖黃袍,袖口鑲綠邊,袍長至膝間。內襯圓領藍色衫,下襟稍露出,內著白裳,長垂至地。腰束寬頻。,帶於身後下垂至足根。通高72釐米(圖版陸,3、4)。

(2)女俑4件髻形都是鬟發高髻,髻在頭部正中向前垂。10號,雙手拱舉胸前,身微向左側立,面向右斜視。身穿窄袖綠色衣,袒胸,著*黃色長裙。上披敞領藍色大衣,兩袖側垂。神態安然(圖版伍,1、4)。8號,頭稍右偏,雙手於胸前捧一盛著桃的果盤。身穿寬袖綠色衣,著綠色白花裙,長垂至地。通高45。3釐米。9號,兩手也在胸前作捧物狀,但手指已殘缺。左肩搭一長巾,向後垂至膝上。此外與8號俑同。通高44。5釐米(圖版伍,2、3)。7號兩手在胸前拱舉,衣皆綠色。通高45。3釐米。

西安郊區三個唐墓的發掘簡報

以上四女俑,足均穿尖靴荊尖上卷似鉤形。

(3)男侍俑3件俑4和5號二俑的服飾等均同,頭戴軟巾,身穿圜領窄袖綠色長衣,腰繫帶;足穿長筒靴。面帶愁容。4號身微向右側,二手拱舉胸前(圖版柒,2、4)。5號則身微向左側,兩手圜垂腹下(圖版柒,3)。高均46釐米左右。11號是胡人俑,兩手握拳屈向上舉,與牽馬俑之狀相似,頭戴巾,身穿大翻領窄袖的淡黃色衣,領是藍色。腰中繫帶,足穿長筒藍色靴。高42。7釐米(圖版柒,1)。

西安郊區三個唐墓的發掘簡報

(4)牽馬胡俑4件1號二手在胸前作握拳牽馬狀,頭裹巾,後邊捲起。穿圜領窄袖黃色衣,長至膝部,腰繫帶,後邊凸起似包裹形。足穿長筒靴。通高42。5釐米(圖版陸,1)。2號頭裹巾,在兩耳間各結一扣,形似女俑的雙髻,其他形像、服裝顏色等與前俑同。通髙39。8釐米(圖版陸,2)。3號,此俑除頭帶帽,有長鬚,面作老人像外,衣服形狀等與前二俑同。通高45。2釐米。6號,衣綠色,此外與2號俑同,逋高45。3釐米。

西安郊區三個唐墓的發掘簡報

(5)無頭男俑身1件(12)出自墓室擾土中,是碎片拼對起的。身形高大,穿綠色寬袖衣,長至膝下,腰束帶,足穿長筒靴。衣襟及寬袖如風吹搖擺狀。高57。2釐米。

(6)馬俑4件可分成兩對。它們的形像、裝飾和生動逼眞的樣子,在一般唐三彩馬中還是比較罕見的,可以說是精品了。

15—16號馬俑成一對,身為橙黃色,頸部兼有白斑紋,蹄白色,鬃作淺黃並微透白色,祭上數留“一花”。“三花”或“五花”航瞄見血這馬“一花”尙屬少見。馬頭的轡飾俱全,嘴角兩側各有錐形鑑1個,

背上附鞍,鞍下有墊褥(鞭)兩層,鞍上披一藍色薄毯,兩側各扎一結,其結形與毯的摺紋等非常自然。在馬的胸前、股後,均絡以皮帶(紂或轍),上邊飾以黃色蘇紋,兩側垂有藍、黃、綠色的花形飾。由於這些莊顏六色的裝飾,將馬襯托的格外華麗、壯觀。馬通頭高54。3釐米,首尾長53釐米(圖版肆)。

西安郊區三個唐墓的發掘簡報

17—18號又自成一對。馬全身通白,但微帶銀灰色。鬃有“三花”。鞍上披以綠色絨毯垂至腹下,當卽所謂‘’障泥“。轡飾及前、後鞭的裝飾較上述二馬更為華麗,胸前、間飾有金鈴(黃色),後轍上部(股上)也網路以皮帶,上面滿飾金花。馬的神臨也較前馬更為生動。通頭高54。6,首尾長54。5釐米(圖版參)。

西安郊區三個唐墓的發掘簡報

(7)駝俑2件一為臥駝騎俑,一為駱駝載樂俑。臥駝騎俑(19),四腿平臥,揚首。身作金黃色,背上墊氈,囲峰露出。盟為黃、綠二色,上邊劃有稜形格紋。駝背騎一胡俑,頭帶會帽,身穿圓領、窄袖淺黃色衣服,足穿長靴,兩手作牽犠趕駝的樣子。這俑的製作和造形都很精緻。通駝頭高37。7,通騎俑高39。4釐米。(圖版貳)

西安郊區三個唐墓的發掘簡報

駱駝載樂俑(20),駝揚首站立,駝的顏色見本期卷首彩色版和圖版壹。駝背上除與19號同樣墊氈外,上邊還架成平臺,並鋪有長氈。在臺上左右兩側各坐樂俑二個,面均向外,中間立一歌舞俑,面向前。左側的二樂俑,一個手託琵琶作彈狀,一個兩手舉於頸問,類似持管樂器作吹奏狀。右側的二俑,兩手均於胸前作拍擊的樣子,但手中無物,不知原持何樂器。中間立俑是一老年胡人俑,右手向前屈舉,左臂後撤,手藏袖內,作歌舞的形狀(圖版壹)。駝通頭高58。4,首尾長43。4釐米,立俑高25。1釐米。這種載有雜樂的駝俑,在過去出土的俑類中還未見過,故今暫名為”,駱駝載樂俑“。

西安郊區三個唐墓的發掘簡報

(8)鎭墓獸二件(14,116)形狀與獨孤思敬墓出土的鎭墓獸稍為不同,足均作蹄形(無持蛇),體形較小,製作精巧,通身為黃、綠、藍三色。頭上多角,這可能是因時代略晚,在造形上有所改變的一點區別。俑1:14,通高67。5;俑1:116,通髙63。2釐米。

2。紅陶俑共103件,其中有風帽俑、男騎馬俑,女騎馬俑、小馬俑、小駝俑、小牛俑及鷄、羊、豬俑等。這些俑的形狀與一般盛唐墓中出的紅陶俑大體相同,關於它們的形狀描述從略,僅將每種的件數、大略作。21。6釐米。(2)男騎馬俑約19件(頭部大都殘缺,身形有的與女騎馬俑相似,很難辨淸),完整的10件。高均在34釐米左右。(3)女騎馬俑16件,完整的只4件,高度與男騎馬俑同。(4)馬俑16件,完整者4件,無任何轡絡的裝飾。高18。6—20。3釐米不等。(5)駝俑10件,全部完整,無裝飾,高17。3—18。3釐米。(6)牛俑11件,均完整,無裝飾,高度相同,全為9。2釐米。另有鷄俑2,羊俑2,豬俑1,因已殘缺,高度不詳。

(三)墓誌

墓誌成正方形,高、寬各71。5釐米。志石的四邊刻有花紋圖案。志蓋的四邊除有與志石相同的花紋圖案外,還在四邊的圖案中刻有“四神”(靑龍、白虎、朱雀、玄武)像。志蓋中部光平,楷書“大唐故縦於將軍墓誌“九字。志文楷書,共23行,每行24字。志文後附有“開元十一年歲次癸亥八月甲午朔九日壬寅‘’等埋葬的日期一行。

鮮于庭誨是於開元十一年(723年)六月一日死於“京兆安定裡”,同年八月九日埋葬於長安城西郊。文載:‘‘享年六十四歲”。

據志文載:鮮于庭誨的官爵是“雲麾將軍,右領軍衛將軍,上柱國,北平縣開國公“,死後又贈為‘’右領軍衛大將軍”。文載:“公諱廉(?)字庭誨,漁陽人也”。他的曾祖名標,官至“同開府儀同三司“,“諡曰襄公”。祖名“緖‘’官至“使持節騁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大都督懷州刺史”,“諡曰景公”。“父仁敏,高尙不仕‘’等。志文雖未說明他的曾祖等的官職是哪個統治王朝時代的,但從志文可以看出,鮮于庭誨的家世至少從南北朝晚期以來就已是統治階級的官僚貴族了。但檢查各史書卻無他們的傳記,唐書內也無庭誨之傳,因此對他的家世、關係等尙待考證。

從志文中可以看出,庭誨是出身于軍伍中,而且是從一個低階的軍官——一“右衛翊府隊正長”(唐代府兵制是:衛士以三百人為團,團有’‘校尉“,五十人為隊,隊有“長”(正副長)),直升為“右領衛將軍‘’之職,在當時來說這也不是一件容易事。他為什麼能夠達到這樣的地位?從文中也可看出,如志文第八行至第十二行中所說:“……頃者,豊生宮掖,動感雲雷,君子建侯之秋,聖德龍飛之日;公畢心禦寇,錫莫重焉。拜雲麾將軍、佈政府折衝。尋遷右領覺衛將軍,仍河源電(該軍在當時隴右質都州)話擊副使。……有制,追入仗內供奉,遷北軍使親掌兵符“。從這段文字來看,鮮于庭誨在玄宗先天之初(710年)是參與平定內難的一個功臣。所謂”疊生宮掖“,當是指”韋后之亂“(或及太平公主之事)了。所以他是玄宗忠實的親信,死後還有制追悼,並準他”眼燧器物每優恆典“等。由此看來,我們在他的墓中所得到的這些珍貴的遺物,在當時也不是一般常制所能有的了。

三、結束語

上述獨孤思敬、楊氏、鮮于庭誨等三墓的材料,無論是器物或墓誌,在一般唐墓中是很難遇到的,如說它們是一批珍貴的歷史資料,並不過份。

獨孤氏與鮮于氏兩墓的時代雖相距僅僅十四年,但在器物的作風和形式上還是有一些區別的。如獨孤氏的俑類以形制宏大為著,其中一米多高的大駝俑在過去還是少見的。它們的製作都比較粗糙,全是單色的釉陶。以該墓的二個鎭墓獸來看,它的頭上是二角,而鮮于氏墓中的卻是多角的,這可以說是顯示在器物上的多樣化和時代早、晚的一點標誌。在俑的種類上也比鮮于氏的單純(當然也與他們的官職、地位等,是有一定的關係的)。作風上也似樸實,這與時代和社會的風尙不能說無關。

鮮于氏墓中出土器物,以精緻、華麗為特點,尤其是在過去尙未見過的‘’駱駝載樂俑”的造型上,別創一格。兩對三彩馬的形式也極華麗。這些東西雖然是隨葬的明器,但它還是區映著當時社會生活的。以馬的裝飾來看,明皇雜錄中(華淸宮條)說:“以黃金為銜轆,組繡為障泥“等,奢侈淫逸的情有,並不是什麼誇張了。同時透過這些東西也可看出當時的太平盛世的一種景象。

各俑的服飾和裝束都顯示得非常細緻,尤其文官俑(朝服)和幾件女俑的服裝、形式等,對硏究唐代的服飾來說也提供了很好的資料。

四塊墓誌不僅說明了他們本人的歷史和身份,同時對於史書的補證也有相當的價値。

這三個唐墓的材料是非常可貴的,簡報為篇幅所限,不能詳盡。現正準備編寫正式發掘報吿。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