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戲曲振興,《稀有瀕危劇種傳承保護工程》刻不容緩

前言

根據省委宣傳部《2021年振興武漢戲曲“大碼頭”》的工作部署,實施《湖北省稀有瀕危劇種傳承保護工程》刻不容緩,該工程將以各地方劇種的知名老藝人為核心,採用錄影、錄音、攝影等方式對劇目、劇本、口述史進行採錄和蒐集,並進行標準化建檔。該工程以保護傳承為切入點,深度記錄各稀有瀕危劇種的藝術元素與傳統文化基因,在為我省稀有瀕危劇種留下寶貴的影像、文字資料的同時,也是我省振興戲曲全覆蓋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該工程由湖北省演藝集團作為責任單位,高度重視專案推進情況,湖北微觀視界作為專案實施單位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影片拍攝、製作,紮實推進專案實施。

7月19日,湖北省演藝集團·微觀視界文化傳媒《湖北省稀有瀕危劇種傳承保護工程》工作團隊冒著炎炎酷暑,驅車7個多小時來到恩施州巴東縣位於神農架腳下的沿渡河鎮,進行了為期4天的巴東堂戲劇目演出拍攝和老藝人口述史採集工作。

湖北戲曲振興,《稀有瀕危劇種傳承保護工程》刻不容緩

關於巴東堂戲

巴東堂戲也稱“唐戲”、“踩堂戲”、“稿薦戲”,主要分佈於長江三峽連片地帶的巴東、建始一帶,距今已有200餘年的歷史。巴東堂戲同南戲、燈戲、儺戲、柳子戲一起並稱為恩施州地方戲曲的“五朵金花”。巴東堂戲以當地方言入曲和道白,用“大筒子”(梁山調)、“小筒子”(南北魯、太和調)和其他曲牌、雜調構成聲腔伴唱,以管、弦、打擊樂器及人聲幫和,委婉奇特。有獨特的表演程式,其語音聲調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唱詞韻轍為十三個半(其半韻為“兒”韻)。其表演特點是碎步踩踏。後搬上舞臺隨燈班演出,得名“燈雜戲”。堂戲班子規模不大,也少有固定的專業班子,一般以堂戲世家常年代徒傳藝。演出時,最先出場的一定是小生。演出前,必先敬藥王菩薩。代表劇目有《王麻子打妝》、《勸夫》、《海棠花》、《送寒衣》、《山伯訪友》、《月下嘆功》等。

湖北戲曲振興,《稀有瀕危劇種傳承保護工程》刻不容緩

演出前演員化妝

湖北戲曲振興,《稀有瀕危劇種傳承保護工程》刻不容緩

湖北戲曲振興,《稀有瀕危劇種傳承保護工程》刻不容緩

湖北戲曲振興,《稀有瀕危劇種傳承保護工程》刻不容緩

微觀團隊工作照

湖北戲曲振興,《稀有瀕危劇種傳承保護工程》刻不容緩

湖北戲曲振興,《稀有瀕危劇種傳承保護工程》刻不容緩

本次採錄工作得到了巴東縣文化館、沿渡河鎮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的大力支援。召集堂戲演員、樂隊20餘人,採用全4K多機位拍攝裝置,採集代表性劇目10餘部,拍攝照片數千張。蒐集歷史資料十分豐富。

湖北戲曲振興,《稀有瀕危劇種傳承保護工程》刻不容緩

湖北戲曲振興,《稀有瀕危劇種傳承保護工程》刻不容緩

堂戲《王麻子打妝》演出照

湖北戲曲振興,《稀有瀕危劇種傳承保護工程》刻不容緩

湖北戲曲振興,《稀有瀕危劇種傳承保護工程》刻不容緩

湖北戲曲振興,《稀有瀕危劇種傳承保護工程》刻不容緩

堂戲《攔路招親》演出照

湖北戲曲振興,《稀有瀕危劇種傳承保護工程》刻不容緩

湖北戲曲振興,《稀有瀕危劇種傳承保護工程》刻不容緩

堂戲《山伯訪友》演出照

湖北戲曲振興,《稀有瀕危劇種傳承保護工程》刻不容緩

堂戲《胡吊兒回門》演出照

湖北戲曲振興,《稀有瀕危劇種傳承保護工程》刻不容緩

堂戲《槐蔭會》演出照

湖北戲曲振興,《稀有瀕危劇種傳承保護工程》刻不容緩

湖北戲曲振興,《稀有瀕危劇種傳承保護工程》刻不容緩

堂戲《四姐下凡》演出照

湖北戲曲振興,《稀有瀕危劇種傳承保護工程》刻不容緩

堂戲《勸夫》演出照

堂戲州級、縣級非遺傳承人齊聚一堂,多位70歲以上的老藝人才參加演出,其中73歲的巴東堂戲州級非遺傳承人、民間藝術大師費天鳳全程參與,為堂戲留下了非常珍貴的影音資料。

湖北戲曲振興,《稀有瀕危劇種傳承保護工程》刻不容緩

湖北戲曲振興,《稀有瀕危劇種傳承保護工程》刻不容緩

巴東堂戲州級非遺傳承人、民間藝術大師費天鳳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