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陶瓷館遷至武英殿今天重張

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古拙的花紋是先人們留給我們的信;宋代,名瓷名窯遍及大半個中國,最具代表的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和定窯五大名窯;元代的青花瓷幽靜高雅;到了清代,雍乾瓷器各具特色……閉館兩年多的故宮陶瓷館遷至武英殿今天重張,娓娓講述8000年中國陶瓷傳奇。

故宮陶瓷館遷至武英殿今天重張

與兩年前比,新展覽涉及展品翻倍,從400餘件增長到1100餘件。

故宮陶瓷館遷至武英殿今天重張

瓷母領銜

明星文物集體亮相

故宮陶瓷館遷至武英殿今天重張

青釉堆塑樓閣人物鳥獸穀倉罐

故宮陶瓷館遷至武英殿今天重張

青釉塑貼飛天團龍紋六系蓮花尊

故宮陶瓷館遷至武英殿今天重張

唐代的魯山花瓷腰鼓

故宮陶瓷館遷至武英殿今天重張

北宋 定窯白釉孩兒枕

1100餘件展品中,三國時期的青釉堆塑樓閣人物鳥獸穀倉罐、唐代的魯山花瓷腰鼓、北宋的汝窯淡天青釉弦紋三足樽式爐和定窯孩兒枕等教科書裡的“熟臉兒”亮相,被觀眾暱稱為“瓷母”的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更是在顯著位置展出。靈武窯黑釉剔劃纏枝花紋罐等文物則是首次展出。

故宮陶瓷館遷至武英殿今天重張

粉彩御窯廠圖螭耳瓶

故宮陶瓷館遷至武英殿今天重張

青花雲龍紋“壽”字蓋罐

故宮陶瓷館遷至武英殿今天重張

松石綠地粉彩藤蘿花鳥圖魚缸

故宮陶瓷館遷至武英殿今天重張

五彩魚藻圖蓋罐

故宮陶瓷館遷至武英殿今天重張

青花海水江崖圖香爐

這些明星文物大多集中在武英殿正殿,按追蹤溯源、瓷苑序曲、青瓷初秀等十個主題,以中國陶瓷發展史為綱,集中展示8000多年的中國陶瓷史。故宮博物院器物部主任呂成龍告訴記者,兩年前,展品年代下限是清末,此次延長至民國時期。

此外,還有一批休眠許久的瓷器大腕兒也重回展廳。其中,一件雍正款琺琅彩雉雞牡丹紋碗,被形容為“薄如卵幕,口噓之慾飛”。它曾是原來陶瓷館裡最有觀眾緣兒的展品,從2008年收入庫房“休假”至今。

故宮陶瓷館遷至武英殿今天重張

展中有展

7件旋轉瓶挑大樑

作為常設展,陶瓷館首次開闢展中展,7件旋轉瓶挑大樑,每一件的“胳膊腿兒”等不同部位都可以轉動。呂成龍說:“這個區域未來會根據觀眾喜好隨時更換展品,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在這裡率先展出。”

故宮陶瓷館遷至武英殿今天重張

天藍地粉彩鏤空轉心瓶

故宮陶瓷館遷至武英殿今天重張

粉彩鏤空暗八仙紋雙耳轉心瓶

故宮陶瓷館遷至武英殿今天重張

淡黃地粉彩錦上添花鏤空干支字象耳轉心瓶

故宮陶瓷館遷至武英殿今天重張

粉彩鏤空龍紋夔鳳耳轉心瓶

故宮陶瓷館遷至武英殿今天重張

藍地粉彩開光山水圖轉頸瓶

故宮陶瓷館遷至武英殿今天重張

粉彩鏤空花卉紋葫蘆式轉心瓶

首展的7件旋轉瓶,件件獨具巧思。一件粉彩天藍釉鏤空轉心瓶,瓶腹鏤空開扇小窗。隔“窗”往裡望,居然是位西洋人物出鏡。粉彩加琺琅彩開光山水紋轉頸瓶則是“脖子”會動。瓶腹部四面繪四季山水圖。皇帝在欣賞四季不同景色時,可透過轉動瓶頸使雙耳始終處於正面兩側位置。

故宮陶瓷館遷至武英殿今天重張

黃地青花纏枝花紋交泰轉心瓶

黃地粉彩鏤空干支字象耳轉心瓶的瓶腹部鏤空出四組四季園景開光景窗。“窗”內,童子們或騎馬、或打太極旗、或持傘蓋、或擊鼓、或打燈籠,千姿百態。史料記載,這是乾隆八年後特製的新式品種。

盤碗瓶盆

記錄皇家煙火氣兒

故宮陶瓷館遷至武英殿今天重張

故宮陶瓷館遷至武英殿今天重張

紫禁城是元、明、清三代皇宮,宮藏精美的盤碗瓶盆記錄著皇家煙火氣兒。新展覽將武英殿的東西配殿利用起來,講述這些有趣兒的皇家規矩。其中,西配殿展示清代宮廷大婚用瓷、祭祀用瓷和進膳用瓷;東配殿展示清代宮廷陳設賞賜、宗教和萬壽成套用瓷。浴德堂展廳則講述了外銷瓷器的故事。

故宮陶瓷館遷至武英殿今天重張

“清代,皇帝在年節或者舉行重大典禮活動時會賞賜王公大臣瓷瓶,其中以玉堂春瓶最具代表性。”呂成龍說。乾隆將“禮物”的規格定了——從宮中藏瓷中選定52件琢器和164件圓器當樣品。展覽中,歷朝的“禮物”擺成一排,每位皇帝的喜好一目瞭然。

故宮陶瓷館遷至武英殿今天重張

故宮陶瓷館遷至武英殿今天重張

故宮陶瓷館遷至武英殿今天重張

展覽中還更新一批考古新發現。比如,原定為“磁州窯風格”瓷枕,根據最新考古、研究成果,此次展覽確定具體窯口為“山西河津窯”。一件青花海獸異獸盤原定年代為“明成化”,現更新為“明天順”。

配二維碼

每件文物都有導遊

故宮陶瓷館遷至武英殿今天重張

與曾經略顯幽暗的展廳不同,每件展品都有了“主角光環”,觀眾湊近看,也幾乎沒有反光。故宮博物院展覽部器物展示組組長、副研究館員薄海昆頗為自得地介紹,展櫃玻璃專門選用了高效能安全夾膠低反射玻璃,夾膠可防99。9%的紫外光,透光度97%以上,反射率低於1%。

故宮陶瓷館遷至武英殿今天重張

每件文物還配有二維碼,觀眾掃一掃可以瞭解文物故事。故宮博物院資料資訊部主任蘇怡說,觀眾還可以透過展廳裡的電子屏賞玩20件瓷器。後續,還將推出故宮展覽APP·陶瓷館和新陶瓷館APP,觀眾可以在家設定自己喜歡的多寶閣。

故宮陶瓷館遷至武英殿今天重張

另外,工作人員還給展櫃改了造型——原本的90°直角被135°倒角替代。“最大限度地延長了展線,觀眾無論從哪個角度都不會再遇到死角了。”薄海昆說,這個做法可以起到安全防護作用,避免觀眾不小心磕碰。

故宮陶瓷館遷至武英殿今天重張

布展揭秘

瓷器防震靠“土法”

嬌貴的瓷器,在展櫃裡陳列,每一件都經過器物部主任呂成龍的微調,保證各自獨特的防震裝置安裝到位。隔著展櫃,他揭秘:“看,大部分瓷器背後都有透明亞克力板做的支撐架,然後用透明的魚線將其捆穩。有些瓷器的底端還貼了一種可逆的軟膠。”

故宮陶瓷館遷至武英殿今天重張

呂成龍攤開手,右手食指指肚處至今還有魚線勒出的痕跡。他說:“有時候要鑽到展櫃裡去操作,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的。”

瓷器易碎,得以完整留存百年,靠得是一輩又一輩人如此的珍重對待。

故宮陶瓷館遷至武英殿今天重張

一切的佈置,前提都是不打擾古建的安全。展櫃沿牆建,但幾乎不跟古建築直接接觸,空調出風口特意設定在展櫃下方,避免夏季室內外溫差在天花板形成露水。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