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做到用人不疑,對事情的成敗至關重要!這很需要智慧

能否做到用人不疑,對事情的成敗至關重要!這很需要智慧

【使賢者為之。則與不肖者規之。使智者慮之。則與愚者論之。使修士行之。則與奸邪之人疑之。雖欲成功。得乎哉。】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三十八《孫卿子》,也就是《荀子》。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讓賢能的人為政,卻讓不賢的人去規正;讓有智慧的人謀劃政事,卻讓愚昧的人去評論;讓品德良好的人施行政令,卻讓奸邪的人去懷疑。雖然想成功,怎麼可能辦得到?

這句話講得非常好,告訴我們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特別是對於賢德之人,更應該用而不疑。如果產生了疑慮之心,那就會使得這些賢德之才他們的才華不能夠得以施展,辦事也很難辦成。

在《劉廙政論》上也講道:“自古人君,莫不願得忠賢而用之也。既得之,莫不訪之於眾人也。忠於君者,豈能必利於人?苟無利於人,又何能保譽於人哉?”這句話意思是說,自古以來,當君主的、當領導的人,沒有不想得到忠賢之士而任用他們的,有了忠賢之士的輔佐,自己治理國家、治理天下就會容易得多。而得到這些忠賢之士之後,對他們又有疑心,所以又不免向眾人去調查,問問這些忠賢之士到底如何。但是忠於君主的人哪裡能夠事事都有利於他人?

譬如說他要奉公守法,可能就會觸及一些人的私利,就會得罪某些人,如果有一件事得罪了人,沒有給人帶來利益,那怎麼能夠讓眾人都稱讚他,在眾人中都得到好的名聲?

所以為人君主、為人領導者的,如果自己不賢明,他就不能夠辨別什麼樣的人是真正的忠賢之士。即使得到了忠賢之士,忠賢之士已經來到他的身邊輔佐他,他也仍然會懷著一種猜疑之心,向眾人去調查。而這些人又不一定都是賢德的人,不一定都沒有嫉賢妒能之心,他看到這個賢德的人有德行、有能力,才華出眾,如果有嫉妒之心的話,難免就會對這個賢德之士有一些偏頗的言語和評論。如果君主聽之任之,那就可能對忠賢之士產生了懷疑,從而不予重用。

所以你看,君主賢明與否,他用人是否得當,能否做到用人不疑,對於事情的成敗至關重要。

在《群書治要·新序》中也講到,賢明的人之所以不被重用,也是有原因的。什麼原因?因為“不肖嫉賢,愚者妒智,是賢者之所以隔蔽也,所以千歲不合者也”。這句話言簡意賅,一句話就把賢德之人不被重用的原因給我們指出來了。不賢德的人會嫉妒賢德之人,愚鈍的人也會嫉妒有智慧的人,所以賢明的人就會被阻隔,不能夠被君主所用,以至於君主千載也難以碰到一個德才兼備的人。

有的是不肯用賢德之士;有的是用了賢德之士,但不能夠持久;有的是用了很久,但不能夠善始善終;還有的是不肖的兒子把父親的賢明忠臣給廢棄了,所有這些現象不一而足。這樣所導致的災禍和敗亡難以一一地記錄。

但是要點在於什麼?關鍵在於什麼?為什麼會產生這些現象?關鍵在於君主自己不明智,他分不清什麼是賢德之人,什麼是不賢德之人,所以就一味地聽從大家的評論。群臣認為一個人好,他就認為這個人好;群臣如果對一個人有誹謗,他就認為這個人不行。

所以書中最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故譖訴不行,斯為明矣。”“譖”就是誣陷的話,“訴”就是誹謗的話。如果誣陷、誹謗的話都不能夠通行,君主能夠判斷什麼樣的人在說什麼樣的話,這才叫真正的明智。

你看,古人把賢德的人為什麼不被重用,它的原因分析得一清二楚,確實值得我們現在人參考。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