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古典樂廠牌如何“顛覆古典樂行業”?

無論是對自身平臺的創新或是行業商業模式的變革,拿索斯都總是敢於吃螃蟹的第一人

作者 | Curtis

“這才是一生推!我也聽弛放沙發,也聽電音流行,也聽原聲配樂,但還是古典深入我心。” 在某音樂平臺評論區,有使用者聊起《拿索斯音樂集團三十週年紀念精選套裝》時如此欣喜表示。這張集成了巴赫、貝多芬、肖邦及德沃夏克等古典音樂大師作品為一體的合輯,不僅是古典音樂發展至今一套里程碑式的專輯,還一路見證了拿索斯從一家平價CD廠牌到現象級古典音樂唱片巨頭的蛻變。

全球最大古典樂廠牌如何“顛覆古典樂行業”?

假如三大唱片公司重塑了流行音樂史,拿索斯無疑是那令古典音樂持續熠熠生輝的背後推手。自創立以來,拿索斯發行的唱片已有近1。4萬張,另有近4000張唱片是拿索斯旗下子品牌的發行,並且在全球取得1。3億張的唱片銷量。

除了唱片發行業務之外,拿索斯早在90年代就上線了全球首個古典音樂流媒體平臺。

在音樂教育行業,它不僅以古典音樂為基礎製作出版了教育類的CD和紙質書籍,還陸續上線了有聲讀物、電子書和手機App等數字內容。毫不誇張地說,在三大唱片公司並未主導的非流行音樂方面,拿索斯正成為那個革新者和絕對的領導者。

1

“離經叛道”的拿索斯

剛成立時,這家以平民價格CD起家的古典樂廠牌在業界顯得有些“另類”。它採用了那個年代還被視作“奢侈品”的CD來製作和發行音樂內容,然後以極其親民的價格來進行銷售。同時,它選擇先與一些默默無聞但又傑出專業的來自中東歐的演奏家和管弦樂團進行合作。那時,拿索斯的這一系列行為與操作都是超越常規甚至是離經叛道的。

80年代,CD唱片的價格還極其昂貴。從第一張CD專輯問世到拿索斯成立,中間不過才過去五年時間。作為新興產物,當時一張音樂CD的平均售價可以達到40美元,售價之高令人咋舌。儘管如此,得益於更便攜和相容的特性,CD仍然得到了樂迷的追捧。

起初對於還依賴黑膠載體發行的音樂廠牌來說,採用CD的成本和風險高於黑膠。而拿索斯創始人克勞斯·海曼先生(Klaus Heymann)對古典音樂和把握商業機遇有著同等的熱愛,CD比黑膠唱片有著更長的播放時長,同時古典樂迷對Hi-Fi高解析音響裝置的迷戀也讓他們較早轉向了CD消費,拿索斯決定以數字技術來為品質可靠的音樂作品錄音。當時,拿索斯採用民眾可以承受的價格來銷售CD的策略並未得到主流市場的關注。然而,事情很快便發生了巨大的轉折。根據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的資料,到了1988年,即拿索斯創立後剛滿1年,在美國唱片市場上,CD唱片的銷售正式超越黑膠唱片,並在1991年取代磁帶,成為最暢銷的音像製品。

隨著CD生產技術愈發成熟、成本下降等因素,已經在市場領先對手一截的拿索斯,開始享受更多紅利。

拿索斯通常只與一些鮮為人知的交響樂團合作,這不僅最大限度內降低了它的成本,還為其日後的聲名大振埋下伏筆。

拿索斯最早主要聘請來自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演奏家和管弦樂團,它旗下的“馬可波羅”廠牌從1982年成立以來一直在這兩個國家錄製唱片。錄製完一些最受歡迎的古典曲目之後,拿索斯開始著手於完整作品合集的錄製。例如,柯達伊絃樂四重奏演繹的海頓絃樂四重奏全集,是第一張為拿索斯帶來國際好評的作品。名聲大振後,拿索斯開始與歐美一些更為頂尖的管弦樂團合作,如伯恩茅斯交響樂團、西雅圖交響樂團、布法羅愛樂樂團和密爾沃基交響樂團等,都陸續加入拿索斯的常駐合作樂團名錄。

在中國市場,拿索斯旗下“黃河”和“馬可波羅”廠牌還錄製了大量的中國民樂作品,使其成為國際唱片公司中首屈一指的中國非流行音樂曲庫的收錄者。早在90年代,“馬可波羅”便和被譽為“中國小提琴第一人”的馬思聰合作,錄製和發行了其創作的《第二交響曲/山林之歌》。除此之外,拿索斯還與西方及日本交響樂團或藝術家合作,錄製和發行了多首中國經典音樂,並且發行了一定數量的以中國傳統樂器演奏的唱片。

全球最大古典樂廠牌如何“顛覆古典樂行業”?

公開資料顯示,僅“NAXOS”和”MARCO POLO”兩個廠牌下的曲庫就已經達到了1萬多張,算上拿索斯後來收購的其他獨立古典音樂廠牌的話,其唱片總數已經超過1。4萬張,總時長在3萬小時左右。

如今,拿索斯不但已成功加冕全球最大的獨立古典音樂廠牌寶座,它還在以驚人的速度,曲庫迅速擴充套件至歌劇、早期音樂和當代音樂等領域。

這背後,當然離不開創始人克勞斯·海曼的敏銳商業頭腦。

2

拿索斯的“寶藏曲庫”

對於行業來說,克勞斯·海曼和拿索斯都算是一個“局外人”。在創立拿索斯之前,海曼曾在法蘭克福教網球,對於古典音樂只是一個忠實的樂迷,但或許正因如此,拿索斯才能擺脫常規思維去運作,而取得今天的地位。

2012年,克勞斯·海曼曾告訴自己的傳記作者,這家如今獨立於三大主流唱片公司之外的古典廠牌,之所以能夠成功革新古典音樂,可能還與自己的三個“特點”有關:“(1)我不認識樂譜;(2)我不演奏樂器;(3)我從未在音樂廠牌有過工作經驗。”

事實也是如此,海曼最開始在中國香港以做進口高階音響裝置起家,並透過組織古典音樂會來為產品進行宣傳。當他覺察到亞洲古典音樂唱片市場逐漸成熟時,又開始做起了CD的生意以填補市場的空白。海曼的非正統背景讓其可以不斷透過創新來改變拿索斯的發展航向,讓他為這家古典唱片公司的發展尋求新的盈利模式。

繼錄製音樂CD之後,拿索斯的有聲讀物生意也開始做得繪聲繪色,風生水起。除了拓展自己廠牌旗下的錄音目錄外,拿索斯還為其他的獨立古典廠牌代理發行和銷售的工作,而且除了那些相對小型的獨立廠牌,拿索斯還為三大唱片公司旗下的古典樂廠牌做代理發行。除此之外,拿索斯還一直都佇立於數字內容風潮的前沿,甚至於,拿索斯還早於Spotify,於2003年就上線了屬於自己的流媒體音樂服務平臺——拿索斯音樂圖書館(Naxos Music Library,下文簡稱為NML)。

拿索斯還是一家勇於擁抱新鮮事物的公司。

比起那些新興的古典樂廠牌,拿索斯的優勢更加明顯,拿索斯的優勢在於其龐大的曲庫和所涵蓋作品的廣度。例如,從2009年至2018年近十年時間裡,透過收購和投資,拿索斯數度擴大其在非流行音樂行業的版圖,不僅在特定地域、音樂領域開闢了新的疆土,同時還獲得了更多獨特的版權內容。

2015年,德國古典廠牌Orfeo被拿索斯收入麾下。這家成立於70年代晚期的廠牌,在歌劇領域獨具一格,尤其是主打明星級機構和藝術家的現場作品,比如拜羅伊特歌劇節、薩爾茨堡音樂節、維也納及慕尼黑國立歌劇院的演出實況錄製以及眾多巨星級歌唱家的獨唱會實況等。

拿索斯在2017年收購了德國的Oehms Classics廠牌。在這個廠牌旗下的錄音中,既有屬於標準曲庫範疇的經典之作,也有很多特別少見的錄音作品,尤其是歌劇作品。比如理查·施特勞斯的《阿里阿德涅在拿索斯島》、馬斯卡尼的《伊利斯》、格蘭納特的《海洋》等。

2018年,拿索斯對Opus Arte的收購被認為是近年來最大手筆的一次併購。Opus Arte在業界享有盛譽,其產品形式非常多元化,從CD到DVD、藍光無所不有,其中不乏包括英國皇家歌劇院的內容,更有英國格萊德伯恩歌劇節、馬德里皇家歌劇院、德國國家歌劇院及芭蕾舞團、莎士比亞環球劇團、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等的精彩內容。收購Opus Arte 後,拿索斯擁有的歌劇和戲劇內容可謂是相當壯觀:不光有拜羅伊特和考文特花園的威爾第、瓦格納,有巴黎歌劇院眾多精彩的莫扎特歌劇、多家歐洲頂尖舞團的柴可夫斯基芭蕾製作,甚至還有約翰·亞當斯、譚盾等重要當代作曲家的歌劇作品。

透過對大量古典音樂廠牌的收購,拿索斯不斷擴充著內容資源庫,在版權交易熱火朝天的當下,它的先見之明更顯得難得一見。另外,在世界音樂和國潮音樂等復興地同時,拿索斯於2019年應景地收購了被認為是當今世界最大的世界音樂廠牌ARC,並同步復興了拿索斯世界音樂廠牌(“Naxos World”),並陸續簽下不少優秀的國內外世界音樂藝術家。

全球最大古典樂廠牌如何“顛覆古典樂行業”?

由於一系列的收購,使得拿索斯在版權方面的實力並不遜於三大唱片,並且更顯多元化。而且相較於三大在流行音樂業務上的激烈競爭態勢,拿索斯更偏安一隅,它的版權不僅更獨具特色,並且具備了在各個領域與其他客戶進行多元化合作的可能性。

到截稿之前(8月27日),拿索斯的線上音樂圖書館已經有超過20萬張專輯,300多萬首曲目,這個數字還不包括拿索斯有聲讀物圖書館上13000多部有聲讀物的內容,且曲庫每天都在增長中。如果一個人一天24小時不間斷收聽,可以至少不重複地聽上半輩子。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拿索斯的百萬寶藏曲庫不僅可以滿足個人使用者洗耳朵的需求,還能得天獨厚的為電影、電視劇和廣告等場景提供豐富的背景音源

,比如《愛樂之城》、《王牌特工》、《銀河護衛隊》、《了不起的蓋茨比》、《異形:契約》等耳熟能詳的電影都採用了拿索斯曲庫中的樂曲。

顯然,無論是在對自身平臺的創新或者是行業商業模式的變革上,拿索斯都總是那個敢於吃螃蟹的第一人。

3

拿索斯“遇見”庫客

攜創新基因發展音樂教育

拿索斯的先人一步,還體現在音樂教育方面。

早在拿索斯音樂圖書館上線之初,拿索斯便已將藝術家資料同比錄入平臺,以便使用者能在聆聽音樂時查閱作曲家或演奏家的資料。2015年,NML又將6000多個與作曲家、音樂作品有關的術語同步至平臺數據庫。

全球最大古典樂廠牌如何“顛覆古典樂行業”?

四年後,NML再度重磅上線“音樂學”國際交流平臺,致力於將世界各地的教育機構、學者、學生同評論家和行業人員彼此聯絡起來,向他們約稿同音樂類話題有關、並且具有學術水準和價值的文章。同時,拿索斯還服務於眾多世界名校,諸如斯坦福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西北大學等頂尖學府,透過和這些院校的圖書館合作,將古典音樂及相關知識傳送給數百萬高校學生。

此外,拿索斯還於2020年面向4到12歲的兒童上線了互動音樂教學平臺——“拿索斯音樂盒”(Naxos Music Box),為孩子們提供一系列饒有興趣的教學內容。憑藉鮮豔的色彩、清晰的設計和特殊定製的文字,Music Box吸引了諸多年輕家長和兒童的注意力。

全球最大古典樂廠牌如何“顛覆古典樂行業”?

Naxos Music Box的推出,貫徹和落實了克勞斯·海曼先生的“將古典音樂帶給儘可能多觀眾”的哲學。海曼先生表示,“為公眾的古典音樂教育做出貢獻一直是我們的核心願景。我們為不同年齡層提供了不同的音樂服務,從未忘記培養年輕人的重要性,因為他們才是未來的聽眾。”Music Box這款新產品不僅提供關於管絃樂隊、古典音樂歷史和世界音樂的相關知識,還從拿索斯海量的版權曲庫中精挑細選中4000首來自世界頂尖作曲家的經典作品。

教育版的Music Box還為學生和教師提供了分開的登入系統,在指導筆記、擴充套件任務和教學思路等方面為老師提供了儘可能多的支援資源。根據報道,Naxos Music Box已經被全球超過300所學校和音樂機構接納和使用。對於音樂教育機構而言,Music Box也能為他們節省大量預算,因為它提供了多種靈活的定價模式。

但這些都只是拿索斯涉足音樂教育的冰山一角。

憑藉強大的版權內容曲庫,拿索斯過去幾年也一直默默無聞的耕耘於中國市場。拿索斯於2006年與出身於音樂世家的餘赫先生創立的庫客音樂(KUKE。US)展開戰略合作,讓中國數億音樂使用者和數千萬音樂啟蒙兒童輕鬆收聽和學習其內容曲庫作品和音樂學習知識。

像拿索斯一樣,庫客音樂首先推出了中國本地版的數字音樂圖書館(Kuke Music Library),並強化了資料庫的智慧搜尋功能和古典音樂知識的關聯度。截至2021年6月30日,庫客音樂已擁有775家機構訂閱使用者,包括458所大學、音樂學院以及317個公共圖書館,分佈在中國絕大部分省,自治區和直轄市。

而後,庫客音樂自研推出了KUKE網際網路音樂AI課,開創了一條智慧化的、數字化的與網際網路化的音樂教育之路。餘赫先生曾表示:“現階段,中國適齡兒童音樂學習滲透率僅約為5%~9%,相較於歐美日韓等國40%~45%的滲透率仍有五到十倍提升空間;未來希望將我們的網際網路音樂學習內容、只能樂器和SaaS產品覆蓋全國30%以上的幼兒園,也希望我們提供的多元化的高雅古典音樂服務可以深入每個家庭和使用者,推動國內普惠音樂學習發展”。

全球最大古典樂廠牌如何“顛覆古典樂行業”?

毋庸置疑,拿索斯具有很強的經典基因,同時也擁有大膽的創新精神,敢於“離經叛道”擁抱新興事物。

而庫客音樂,正如其剛釋出的新品牌標語“The Sound of Innovation”(創新之聲)所要表達的,是同時具備音樂和網際網路兩大基因的創新型公司,經過十五年在古典音樂領域的深耕和發展,積累了科技與音樂跨界結合的豐富經驗,已經成為了國內唯一一家集古典音樂版權運營、網際網路音樂AI課以及現場音樂活動的全產業鏈公司。

對於庫客音樂來說,掌握版權曲庫優勢的拿索斯是它高歌猛進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永動機;對於拿索斯來說,在中國遇見庫客音樂,拿索斯將與這一最好的合作伙伴在中國這個技術應用迅速發展的前沿市場中強強結合,繼續攜使命將創新進行到底。

點選在看,讓更多人知道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