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昌湖畔聊中秋家事

東昌湖畔聊中秋家事

仲秋節,每每這個時候,清涼寥廓的秋色秋月,極易撩撥人們的神經和思緒,沐著皎潔的月光,望著茶几上擺放的酥皮月餅和石榴,勾起想念家鄉和故人的情懷。

這個中秋節期間,我在魯西聊城省安全生產督導,白露時節,秋風乍起的東昌湖,波光瀲灩,秋韻漸次暈染,早晚已感涼意,也容易引起對湖光月色的遐想。

一直在城市生活,多年前父母及我兄弟全家四口過仲秋,其情可鑑,多數時候吃罷晚飯,與父親蹲坐在涼臺,雙手抓住鐵欄杆,舉頭望月,驚呼月亮真圓、真亮的情形,歷歷在目。

年輕氣盛的談吐,半懂半會、記憶不全的唐詩宋詞吟誦,以及從學校到社會點滴感悟,與父親、弟弟訴說交流,構成了城市人過中秋的微觀圖景。

再後來娶妻生子,再後來父親離我們而去,父親曾感念家的興起,當年他隻身一人來到這座城市,現在增加到這麼多人。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太過哀怨淒涼,但是歲月輪迴,生生不息,家國情懷,唯念於心,是世人的普遍認知。每逢中秋倍思親,子欲養而親不待的人生缺憾,那秋那月那清影,不時輕輕叩擊著人們的心門。

兒時的記憶最真切。母親在糕點廠工作,每逢仲秋節,廠子裡分一些“次品”月餅,那才是正真的五仁月餅,用微微泛黃食品包裝紙包4斤酥皮月餅,著實讓我和弟弟高興一陣子。

那個年月的日子並不富裕,但是父母如此年輕有活力,月餅如此香甜,月色那麼寧靜,以至於現在人們把懷舊當做一種奢侈,一種念想,甚至當做商品。

誠然有食材的原因,口味的挑剔,環境變化的因素,但不盡然,我們不禁發問,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在喧囂嘈雜塵世間,是否還有一份原本的心地的寧靜,是否心裡還有一股涓涓清流,是否還有一份發在心底愛人如己的情愫,是否還有心懷感恩反哺跪乳的積澱。

秋風咋起,心波漣漪。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母親帶給我們的肉身,是父母給予我們感知世界的初始思想,是家庭薰陶我們成長。

其實我們在母腹中已經略感未知的世間,只是那是一些本能,也就是說人為什麼要孝順父母,不只是人的本能,更是感念母親十月懷胎的不易,更是人有別於動物是有思想和精神的,有千百年來的傳統和美德的傳承。

我曾觀察羊羔的下生,羊羔跪乳,其實不是感恩母羊,而是羊羔體弱使然,但是是人們對孝道人格化昇華,是人們對感恩父母孝順父母的美好期許。

試想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姊妹等親人都不愛,他(她)還能愛世人嗎,愛己及人是當下最不可或缺的。

秋天是美的,秋水是澄朗的,天高雲淡,雲捲雲舒,秋色是金黃的,黃橙橙的果子和清朗大地,還有那清冽顫抖的秋日小溪。

秋月是皎潔的,寂寥空闊,還有那淡淡的鄉愁。又到一年中秋時,透過天際間灑在地下斑駁的月光,彷彿看到天堂中父親的身影,也彷彿聽到天地間通透、諧美、潤華、溫順、讚美的詩章,讓我們在這秋風微醺的時候回憶過往,不忘初心,敬終如始。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唐朝詩人劉禹錫的豪情,其實是心裡春光,面對諸多不順利或厄運,秋色激起的激情、豪情、詩情就在眼前。

(孫曉明)

作者系中國糧食行業協會、中國糧食經濟學會理事

通聯地址:山東省泰安市發展改革委市糧食和物資儲備保障中心(泰安市岱宗大街317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