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月軒記》:1369年,“上海文青”的溫情往事

楊維禎去世前一年的名作《壺月軒記》在“

2021保利春拍

”露面。這是楊維楨存世最晚的三件作品之一,也是它深藏日本100多年後首次向中國人展露真容。

《壺月軒記》:1369年,“上海文青”的溫情往事

△楊維楨《壺月軒記》

這件雪藏年久但記述累累的神秘名器曾為清宗室盛昱(1850—1899)舊藏,在上世紀初流落日本。如今廬山真面顯現,證實了晚其2年創作的倪瓚《壺月軒圖》的“上款人”,與其上款人同為一人的推測。在這兩件名作的身後,是650年前松江文人圈一個不小規模的展示。

楊維楨在過去20年的書法史研究裡聲譽卓著,在一些學者心中,他已是相埒趙孟頫的地位。這是一位書法史中極為罕見的能在600年之後再被世人賦予超級評價的傳奇書家。作為一件流落域外的神秘名器,《壺月軒記》的露面,無疑給今年夏天增添了一個令人激動的時刻。

倪雲林“同袍”秘器

李恆是一位來自江陰的青年,戰火曾在幾年前燒燬了他的家園,順水逃亡的他,最終在上海成為了一名漁夫和農民,耕釣之暇,他喜歡讀書和學習書畫。像所有樂觀、活潑的年輕人一樣,他到此後不久就有了不少朋友。他似乎在1368年才如願住進黃浦江畔的新居的,建房前,他特意規劃了一間書房,併為它取了“壺月軒”的名字。儘管是草屋,但新房溫暖且舒心,他顯然在此度過了一個難忘的春節,就在正月還沒完,便迫不及待地請到了楊維禎夫子,為新書房寫下這篇《壺月軒記》。

《壺月軒記》是明洪武二年(1369年)寫下的,此時楊維禎已是73歲的老人,人生的倒計時顯示他只剩下15個月的人間時光。

如今可知,在這一年裡,楊維禎有元宵節前寫下的《夢遊海棠詩》(天津藝術博物館),還有6月寫下的《兵火帖》(私人藏),此外,這年的8月他還寫過一篇《畫沙錐贈陸穎貴筆師序》,不過這件有記錄最晚的書作,已近300年不曾露面,存世的可能似已不存在。

《壺月軒記》:1369年,“上海文青”的溫情往事

△《夢遊海棠詩卷》天津藝術博物館

《壺月軒記》寫成後的第2年,洪武四年(1371年),倪瓚作《壺月軒圖》,這件作品為乾隆舊藏,現存臺北故宮博物院。這件作品沒有記敘作畫因由,但卷後有一系列同一主題的詩歌,將之與《壺月軒記》冊對比後發現,其壺月軒主人就是江陰避難而來的寒士李恆。

《壺月軒記》:1369年,“上海文青”的溫情往事

△倪瓚筆下的壺月軒,臺北故宮

作為楊維禎去世前15個月的名器,《壺月軒記》的全體現身,將倪、楊兩位大師領銜的多達14名當時文士陣容的創作串聯在了一起,這是650年前松江文人圈層的一個生動剪影。作為一件深藏東國超過100年的人間珍跡而言,《壺月軒記》的品貌及體量,在楊維禎存世書作裡實屬罕見,其藝術和文化價值也是非一般元人可等量齊觀的。

是“楊維禎”?還是“楊禎”?

《壺月軒記》自署“楊禎”,對於這個問題,鑑賞家可勿涉狐疑。

原因在於,楊維禎在寫自己的名字時,有隨心所欲的習慣。我們常見的作品一般是寫成“楊維禎”,實際上“楊維楨”“楊禎”“楊楨”均有,不僅“禎”“楨”俱存,有時候乾脆就寫“貞”,而記載中甚至還有“楊木貞”這樣令人驚訝的情況。

《壺月軒記》:1369年,“上海文青”的溫情往事

《壺月軒記》:1369年,“上海文青”的溫情往事

十年前的研究流行認為,在60多歲退隱後,楊維禎只用“楨”而不用“禎”,這種說法隨著資料的披露已被否定。窺探其中的原因似不會有結果,如果有,或許就跟他筆下誇獎的那些優秀知識青年最終成了漁夫、筆師和裱工一樣,不過是文人生於亂世,無奈的自我消磨罷了。

楊維禎來自浙江諸暨的一個仕宦之家,從小父親就對他寄予厚望。短命的元朝是在他19歲那年才開始舉行全國科舉的,其父深知這個三年一次的考試對家族的意義,為了他的備考,曾在當地鐵崖山上築書房供其就讀,其亦在此樓有5個寒暑的挑燈苦讀,期間飯食都用軲轆傳送。

31歲那年考上進士並步入仕途,但他的社會人旅途並不平順,先是在天台做縣令時得罪了本土勢力丟官,後又因為鹽稅事務開罪上級,被晾了十年。此後勉強在各地事務裡兜兜轉轉,當熬來江西等處儒學提舉的官職時,已是國家傾覆。人生幾起幾落,不過光陰蹉跎,難有大用,就在山河改顏時節,猛回頭的他,已是星霜兩鬢的63歲老人而已。

陸穎貴的新“利器”

《壺月軒記》如今以冊頁的形式儲存,在文章結束的最後一開,可以看到提前繪出的烏絲欄已用盡,或許是全文已近尾聲,所以書寫時覺得沒有再補新欄的必要,於是就手便寫,尤其是最後幾行,要明顯地較前篇顯出放縱感。

《壺月軒記》:1369年,“上海文青”的溫情往事

這個全篇尾聲的小放縱,十分明顯地提示著這支毛筆的精良效能。如下圖,這些直切入紙的筆畫,骨肉血氣俱在,給人一種從紙面上自然長出來的幻覺,彷彿是春天洗淨的鮮筍。

《壺月軒記》:1369年,“上海文青”的溫情往事

再看前篇突出的“點”畫寫法,緊扣而下便抽筆快走,竟沒有任何多餘的圭角,這固然是書寫的嫻熟,但實際也是毛筆精良的突出反映。

《壺月軒記》:1369年,“上海文青”的溫情往事

這是種叫做“畫沙錐”的筆,他在最後一頁裡其實已經做出特別的說明了。

《壺月軒記》:1369年,“上海文青”的溫情往事

楊維楨在這一年裡十分喜歡使用這種毛筆,這大概是這年春節前才從趙孟頫的老家寄到松江的,它的製作者是一名叫做陸穎貴的湖州青年。

陸穎貴受過教育,總是彬彬有禮,他還長著一嘴十分漂亮的鬍鬚,容止讓人感到舒服,儘管他是小輩,但實際已是楊維禎的老朋友了。還在五年前,二人便已相識,自那以後,他製作的“鐵心穎”便成為楊維禎十分愛用的一款毛筆,這種毛筆寫下的作品,如今也還有存留人間者,比如,3年前(1366年)寫下的《贈裝潢蕭生顯序卷》便是這種筆。

《壺月軒記》:1369年,“上海文青”的溫情往事

△1366年《贈裝潢蕭生顯序卷》

“畫沙錐”似乎是製作更加考究的“鐵心穎”,楊維禎評價它“勁而有力,圓而善任”,他在這年中秋節前為陸穎貴作文,提到自己喜歡用硬筆,而陸穎貴的筆“稱吾心手”,“吾書亦因之而進”。由此可見,楊維楨的書法在晚年能進入大境界,陸穎貴的功勞不小,要知道他在1361年寫《題鄒復雷春訊息圖卷》時,曾深憾過沒有稱手毛筆(“尚恨乏聿(筆)”)。

《壺月軒記》:1369年,“上海文青”的溫情往事

“畫沙錐”之名,來自唐人的著名筆法“錐畫沙”,毛筆因是錐形又稱“毛錐”,這裡只是一個“錐”字的位置調換,立馬讓這款筆的名字顯出了知識層次。那是一個動盪昏黑的年代,大量年輕人無法透過學習文化知識實現階層的跨越,迫於生計最後投入了這些社會地位不高的領域。所幸的是,還有楊維禎這樣的長者認可他們,能一再地對他們表現出褒獎和鼓勵——楊先是在幾年前為陸寫了一篇關於制筆的序,又在寫完《壺月軒記》的半年後,為他寫了《畫沙錐贈陸穎貴筆師序》,這是楊撰書中最晚的一篇墨跡,只可惜已是近300年的音信全無了。

“俞孟京”孤本露面?

《壺月軒記》的文末,楊維禎忽然提到了兩個人,一個是“孟京”,另一個是“文東”,他稱“孟京近日妙書過文東遠甚,可副墨一本張其軒”。他顯然是在寫這個書齋記的時候,見到了“孟京”的字跡了,而且“孟京”的字跡也應該同壺月軒有關,不然怎麼會有“張其軒”這個建議呢?另外可以推知,這個“孟京”也是李恆的好朋友。

《壺月軒記》:1369年,“上海文青”的溫情往事

楊維禎身邊叫“文東”的,就是門人陳璧。陳璧,字文東,號谷陽生,松江人。以文學知名,尤善篆、隸、真、草,為元末松江書家。

而“孟京”何人?有一位顧工先生稱,此人即與章草大家宋克(1327—1387)友善的俞孟京。這種說法雖然不知道據何而言,不過按情理看,很有可信度。

俞孟京是上海俞莊人,年長於宋克,但是楊維禎的後輩。他至少有仲基、季明兩個弟弟,而他和弟弟仲基都是宋克多年的文墨好友,宋克在其送給俞季明的《真草書譜》中稱,他的兩個哥哥“銳意鐘王”,且寫字懸腕,有“絕無僅有”的書寫功力。

《壺月軒記》:1369年,“上海文青”的溫情往事

△宋克《書譜》,普林斯頓大學

我懷疑俞孟君可能是《壺月軒記》後頁中那位“俞參”,如你所見,這張字功力上乘,四行鍾繇小楷齊整精工、神采奕奕,僅就精純緊湊處而言,或許還勝宋克三分。

《壺月軒記》:1369年,“上海文青”的溫情往事

《壺月軒記》及相關壺月詩的寫作背景很清楚,就是李恆新建了“壺月軒”。這實際是有點像新商店開業,朋友們送來花籃條幅,而做記的楊維禎類似於剪綵和揭匾額紅布這樣一個尊貴角色。後輩們寫好壺月詩作,李恆湊齊了一併給文苑領袖楊維禎過目點評,之後這位長者再寫《壺月軒記》,這從情理看很合理。楊維楨應該就是在已寫好的一批壺月詩中看到了俞孟京的字跡,才特別做出了這次誇獎的。所以這位俞參值得學問家們關注,因為他很可能正是一直不露真容的俞孟京。

溫情相擁的“新移民”

楊維禎就是這樣,見到優秀的青年,總是像個慈和的祖父一樣,一個勁地表現出對他們誇讚和表揚,比如,他誇宋克的書法,直稱“餘有所著,必命仲溫(宋克字仲溫)書之”。他這般獎掖後進,除是儒學功深,深層的原因,恐怕還與其“新移民”的身份有關。

楊維禎可能是在1358年以後就定居松江了,此期的松江還吸引來了包括文史大家陶宗儀、文學家錢惟善、藏書家孫作等這樣的人物。他們實際上都是避難到此的。元末國家動盪,但松江地區社會卻比較安定,一個原因是這裡位置較偏,並非兵家眼中的戰略要地;參差縱橫的水路,也讓這裡不至於閉塞隔絕;而相較於蘇州這樣的大都,其土地價格和生活成本都要低得多,此外,這裡的東面有大量江、海泥沙衝擊、灘塗出的土地,這種土地肥力不差,只要有力開發,便能夠填飽勞動者的肚子,它不似楊維禎的老家浙中地區,有大量一點就著的失地農民,隨時在為革命軍輸送血液。

天下的鉅變,將各地不幸遭遇者聚集到了松江,而“會稽”楊維禎本質上不過是這些外來者的傑出且年長的代表而已。在《壺月軒記》和《壺月軒圖》諸人題詩中,就能看到自署“天台”“澄江”,還有“陳留”“西夏”的,他們基本上可以確定都同李恆這般,是來自外地的青年人。

《壺月軒記》:1369年,“上海文青”的溫情往事

△本帖

此時松江避難的文士雅游相翼,讓後來的文徵明頗為讚賞,稱當年真是“風流文雅,照映一時”。新移民有更加渴望融入當地社會的心理,這些接受過教育的人相較也要更為擅長於此,而作為國家不幸時代的親歷者,老年人對於年輕的遭遇者也會更有同情心。“會稽楊維禎”見優秀就誇讚的美德,與其說是老儒功深,不如說是長者的悲憫,以及新移民更加開放和樂於融入與交流的內心。

楊維禎《壺月軒記》和倪瓚《壺月軒圖》的後面,是總計有多達14位當時文士的“壺月詩”。在經過650餘年的時光洗禮後,它們中的有些作品可能是這些人僅存於世的唯一痕跡了,光陰差點就湮滅了他們。在這個圍繞外地寒士李恆新建草屋的背後,我們實際是看到,這個動盪歲月裡,一個新移民與新移民相互擁抱,然後本地人也一起前來抱團給予能量的溫情場景,這是漢字詩歌和漢字書畫,曾給這個國家的人在艱難歲月裡快速凝聚在一起的一次生動展示。

“鐵牛大人”的現代啟示

《壺月軒記》作為楊氏晚年小字序文,可與同一年寫下的《夢遊海棠詩》合稱二美。

實際這兩件的書寫相距僅十多天,但觀感還是有明顯不同,核心的原因是《壺月軒記》使用了烏絲欄,所以整體觀覽起來不似後者茂密,而要多出幾分孤冷的清秀氣。

《壺月軒記》:1369年,“上海文青”的溫情往事

這種小字章草書寫的長篇詩文,且使用了烏絲欄的,應該要數4年前的《張氏通波阡表卷》,這件也是楊氏頂格的名器,現為東京國立的公藏。

《壺月軒記》:1369年,“上海文青”的溫情往事

如你所見,這兩件的觀感也是有一眼不同,我們可試著做點比較,以增進理解。

可以看到,【青】的下部,右邊兩張是《壺月軒記》的,寫法要更加緊湊,字形也顯得高挑。

又如,【淞】字,右邊《壺月軒記》的寫法也要更加高挑挺拔一些,

《壺月軒記》:1369年,“上海文青”的溫情往事

這種情況又如【會】。

《壺月軒記》:1369年,“上海文青”的溫情往事

《張氏通波阡表卷》只早《壺月軒記》4年,但有此差別,相信還是跟陸穎貴的畫沙錐有關係,因為硬筆天然助於塑造骨硬的筆畫和精瘦高挑的字形。當然,二卷的藝術效果,則是蘿蔔白菜各有所愛的問題了。

楊維禎對自己的書法頗不以為意,他在給陸穎貴的文章稱自己的書法“不過山經野史”,這是自謙,但他的不甚關心,大底也是實情。楊無論生平言語,還是筆下字跡,都見不到那種職業書家常有的令人討厭的矜伐,作為一位文名昭彰的藝苑領袖,書法於他而言,視之小技不難理解。

《壺月軒記》:1369年,“上海文青”的溫情往事

超過20年,楊維禎書法都是書法史研究裡的一門“顯學”,他是書法史中罕有的在身後600年再次迎來超級評價的書法家。這是一種十分傳奇的成就。

僅就他個人書法本身的格調來說,更妥帖的說法,應該是它是楊氏思想和人格的一種“折射”。作為陸象山(1139-1193)的信徒,他倡導自我,曾作《大人詞》,號稱是一個天子不能籠絡,王公不配同儔,但身備萬物的“鐵牛大人”。他會將文學的歌頌物件佈施給了商人、工匠、藝妓這樣的“下層人”。他又主張“自然”,認為人應該按照自己的意願存在,他尤其反對文學創作時“執筆呻吟、模朱擬白”。

人們如今實際對楊維禎書法進行了有現實意義和價值的“現代解讀”。在此背景下,他那狠重、奇特、怪異、突兀、跳蕩的筆跡,也就被賦予了新的情感和意義。這是絕大多數元代書家也沒有的待遇。

晚年的楊維禎,有四位妾室,她們皆擅聲樂,出遊時,一家人是乘大畫舫,想去哪玩,就去哪玩——“豪門巨室,爭相招迎”。這種有演藝性質的出遊,曾讓時人不無感嘆地說:“可憐一解楊夫子,變作江南散樂家”。

要知道,在成為江南“散樂家”之前,楊維禎曾是一位鐵崖山上靠軲轆傳食的讀書郎。世界就是這樣,只要故事還在發生,就沒有人會被終極論斷,這是“鐵牛大人”給現代人的一個啟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