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是隻解讀一部作品,而是構建了一個“魯迅宇宙” |陸帕版《狂人日記》

它不是隻解讀一部作品,而是構建了一個“魯迅宇宙” |陸帕版《狂人日記》

提到魯迅,我們總會想到《狂人日記》。作為中國近現代史上第一部白話文小說,短短4000字揭露了封建社會“人吃人”的本質,結尾的四個大字“救救孩子”至今仍發人深省。

今年是魯迅先生誕辰140週年。國慶假期,由小說改編的同名話劇《狂人日記》在南京上演。大段的朗讀原著小說,慢節奏的敘事方式,將近五小時的演出時間,克里斯蒂安·陸帕(Krystian Lupa),這位被稱為歐陸劇場屆巨匠的波蘭導演,用自己的方式重構了這一經典。

它不是隻解讀一部作品,而是構建了一個“魯迅宇宙” |陸帕版《狂人日記》

在陸帕看來,魯迅並不希望讀者只做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而是希望他們透過,積極地啟動自己的思想和分析能力,他執導的這版《狂人日記》,同樣試圖扔掉所有的成見和“標準答案”,對魯迅進行一次漫長的精神拜訪,去重新審視那些罕有人去真正追究過的種種謎團。而《狂人日記》的舞臺,也由此成為一個充滿秘密的“魔盒”。

本文是書評人,劇評人許金晶撰寫的劇評。

一場中西合璧的戲劇寓言

文 | 許金晶

圖 | 《狂人日記》劇照

攝影者 | 屠景清、孟椿(江蘇大劇院影視製作部)

觀看波蘭戲劇家陸帕根據魯迅名著《狂人日記》改編的同名戲劇,是一場長達近五個小時、獨特而難忘的體驗,上一次擁有這樣的觀看體驗,還要追溯到將近十年前,週末獨自在家中,觀看同樣來自東歐的藝術電影導演貝拉·塔爾(Béla Tarr)的名作《撒旦的探戈》和《鯨魚馬戲團》。

名著之所以能成為名著,很大一個原因就在於其可供多元意義闡發的元典性質,而陸帕的先鋒戲劇氣質,跟魯迅開創性的文學家、思想家氣質,可謂珠聯璧合。能在魯迅先生誕辰一百四十週年之際,看到這樣極具震撼性的魯迅名著改編作品,實屬幸運。下面,筆者就從本劇與魯迅作品的關係、本劇的世界主義闡發與本劇的先鋒戲劇創新這三個方面,簡要談談自己對這部戲的觀劇體驗,不當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它不是隻解讀一部作品,而是構建了一個“魯迅宇宙” |陸帕版《狂人日記》

《狂人日記》中的魯迅作品世界

正如《狂人日記》的宣傳語裡所言——“它不是隻解讀了魯迅一部作品,而是構建了一個‘魯迅宇宙’”。劉東老師在“海外中國研究叢書”的序言裡曾經說過:“我們不僅必須放眼海外去認識世界,還必須放眼海外來重新認識中國”,而之於陸帕的作品而言,我們同樣驚歎於這位海外戲劇大師,對於魯迅作品的研讀與理解程度。在這部劇當中,我們不只能夠讀到《狂人日記》的完整文字,也可以看到魯迅其他名篇——《孔乙己》《阿Q正傳》《藥》《故鄉》等當中的核心命題與意象,也被巧妙地融合於戲劇舞臺之上;甚至於魯迅《野草》一書中往往被廣大讀者甚至研究者被忽視的《風箏》一文,也化為戲劇當中的核心情節予以呈現。考察陸帕戲劇裡構建起的一個全新而尊重文字既有脈絡的魯迅作品世界,是一件非常愉悅的“解碼”體驗。

它不是隻解讀一部作品,而是構建了一個“魯迅宇宙” |陸帕版《狂人日記》

戲劇一開場,《狂人日記》裡作為小說作者本人的講述者,轉而成為戲劇中首先出現的主要人物,開始其探訪日記作者與閱讀日記文字的旅程。在對於這一旅程的呈現中,陸帕採用的是魯迅《故鄉》一文裡的核心意象——時隔多年之後的回訪故鄉,物是人非的陌生景象,人際關係的變異與疏離……而在後續的舞臺呈現之中,《藥》當中的吃人血饅頭、《孔乙己》當中的穿長衫的人、《阿Q正傳》裡被眾人排斥與隔離的阿Q都一一登場……從這個角度來說,陸帕是把魯迅先生關於紹興故鄉的作品,視為一個整體進行梳理與解讀,用自己的理解,挖掘出這些作品之間的內在聯絡,從而以《狂人日記》為中心,凝練呈現百年之前的魯迅故鄉景象。

從《風箏》一文中的故事與意象,成為本劇的核心敘事線索之一,就可以看出陸帕在改編戲劇之前,對於魯迅作品閱讀所作的深入功課。即便對於汪暉、孫歌、竹內好等海內外知名的魯迅研究學者來說,他們儘管都有研究《野草》一書的論文或專著問世,但很少會就《風箏》一文展開聚焦式的闡釋。而陸帕則細心地從《風箏》裡哥哥毀壞弟弟風箏、從而可能對弟弟幼小的心靈造成傷害的故事裡,發現了跟《狂人日記》裡弟弟患“迫害狂”的精神疾症之間暗自相通的線索,從而講述弟弟之所以淪為“狂人”的個人經歷與家庭境遇淵源。在本劇極具寫意色彩的故事拼接之中,魯迅筆下那個守舊、保守、排斥異者、變化寥寥的故鄉,得以生動呈現。

按照《吶喊·自序》裡的記述,魯迅從醫學轉向文學,一個關鍵性的因素,就在於在日本留學期間,觀看了作為看客的中國人盲目叫好的畫片。而縱觀魯迅的整個作品世界,“看客”與百無聊賴的“旁觀者”,一直是作為一個核心意象而存在。他痛恨國人漠不關心與旁觀熱鬧的“看客”文化,並將此作為其國民性批判的重要內容,持續予以呈現。陸帕的戲劇,也深刻把握了魯迅作品的這一核心要義,在戲劇結尾處、在配合舞臺呈現進行的影像表達之中,那些黑壓壓而或默無聲息、或冷嘲熱諷的“看客”與“旁觀者”,跟或冷眼路過、或激烈控訴的“狂人”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狂人日記》裡的“狂人”與圍觀者,《藥》裡的革命犧牲者夏瑜與將烈士犧牲充作無聊談資的茶客,《孔乙己》裡的邊緣人孔乙己與那些不斷看他笑話、肆意嘲諷他的酒客……魯迅作品裡先行者(孤獨者)與“看客”(“旁觀者”)之間構成的持續張力,在本劇當中,得到了生動形象而淋漓盡致的表達,單憑這一點,陸帕對於魯迅作品核心意蘊的理解與闡釋,就足以值得稱道。

它不是隻解讀一部作品,而是構建了一個“魯迅宇宙” |陸帕版《狂人日記》

魯迅的《狂人日記》之所以成為經典,很大程度上在於其文字的雙重性甚至多重性。就文字表層而言,魯迅以其豐富的醫學專業知識,構建起一份頗具真實感與專業性的“迫害狂”精神病人的囈語。然而這種表面上的“狂人”囈語,又可以在瘋人言論不可當真的政治風險規避之下,從容而暢快地表達對於傳統倫理道德與歷史文化中糟粕的激烈控訴。陸帕的戲劇,充分理解到原著文字的這種雙重性——一方面,他將“狂人”視為一位精神病人,詳細去展現造成其精神疾患的個人經歷、家庭關係與社會文化的淵源,哥哥的強勢、跟嫂子之間的愛慕而不可得、窮人生活悲慘而作為富人的哥哥的毫不憐惜……如是種種,都構成“狂人”發瘋的社會背景;另一方面,他又將“狂人”視為一位孤獨、堅定、富於理想主義的先驅者,他對於現代文明的渴望,他對於個人自由的追求,他對於人奴役人、人壓迫人的舊社會與舊文化的堅決擯棄與激烈批判,都使得“狂人”成為以魯迅和其《新青年》同仁為代表的先驅者們的化身,而《狂人日記》作為魯迅創作的第一篇白話體短篇小說、也作為其在《新青年》發表的一篇重要文獻,其承載的啟蒙主題與革命理想,都在陸帕的戲劇舞臺上得以豐富呈現。戲劇結尾處的“救救孩子”這四個醒目的紅色大字,彷彿“狂人”的革命宣言,實在讓人印象深刻。

它不是隻解讀一部作品,而是構建了一個“魯迅宇宙” |陸帕版《狂人日記》

《狂人日記》裡的世界主義意象與當代闡釋

正所謂“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名著的每一次改編,都是改編者結合自身的文化體驗和時代語境,對名著進行的再度闡釋與書寫。陸帕的這部劇,不只在深入理解魯迅作品世界方面,做得比較到位,而且還將魯迅的作品,跟西方現當代文藝作品與思想意蘊,做了全面的對接與交融。考察本劇當中的世界主義意象與當代化闡釋,同樣頗有意義。

在本劇的三幕當中,最與眾不同、也最為引發中國觀眾爭議的,是第一幕——緩慢低沉的節奏、重複多遍的臺詞、一字一句地朗讀《狂人日記》的原文——這些都讓很多習慣於好萊塢式戲劇張力與情節化敘事的中國觀眾大呼“無法接受”“看不懂”。

它不是隻解讀一部作品,而是構建了一個“魯迅宇宙” |陸帕版《狂人日記》

實際上,這一幕裡的上述設計,一方面是體現魯迅作品裡的“絕望”與“反抗絕望”之間的豐富張力,另一方面也是按照陸帕的理解,進行了存在主義哲學意義上的延伸性闡釋。那些重複性的空洞臺詞,那些緩慢到讓人無法接受的語句表達,那些對日記逐字逐句的低沉朗讀,都能讓人想起愛爾蘭戲劇家貝克特的名劇《等待戈多》。

在《等待戈多》裡,日常生活是重複、沉悶而無趣的,支撐兩位主人公生活下去的唯一或有或無的希望,就是那位可能即將出現的戈多。而在本劇當中,作為講述者的周先生,跟作為日記作者的“狂人”之間,已經時隔數十年沒有見面,這種透過日記閱讀而建立的對於故友的追尋,註定也是隔膜的、間離的、充滿陌生的。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隔離與無法理解,這種註定孤獨、而又試圖尋求穩固社會關係與同類的二律背反,正是以一種大膽而創新的方式,展現二十世紀下半葉以來西方存在主義哲學與文藝作品裡的核心命題。

它不是隻解讀一部作品,而是構建了一個“魯迅宇宙” |陸帕版《狂人日記》

上述存在主義思想,在劇中後續各幕裡的劇情安排中,仍然時時得到映證與對照。給“狂人”看病的西醫大夫叫黑塞,跟著名德裔作家黑塞同名,相信這絕不是一個偶然。黑塞的代表作之一,是以精準刻畫人類的孤獨感以及人與自然的終極互動關係為主題的《荒原狼》,而這部作品,跟陸帕視野中的人的孤獨境遇的表達、包括跟《狂人日記》的故事發生地——狼子村之間,都可以形成自然的連線與對應。而在展現“狂人”跟嫂子之間的隱秘感情時,兩人居然共同談論起另一位知名德語詩人里爾克的詩作。

包括《秋日》在內的里爾克代表作,同樣以展現人的孤獨境遇著稱,這類孤獨主題的詩作,構成“狂人”跟嫂子之間的文化與情感連線,也同樣象徵著那個作為傳統中國參照的現代文明。考慮到魯迅早期留日期間,曾經深受尼采等西方哲學家的思想影響,不能不說陸帕這方面的改編與藝術化加工,雖然可能跟原著意蘊有所出入,但仍然是建立在深刻理解魯迅思想與精神視域的基礎之上的。

它不是隻解讀一部作品,而是構建了一個“魯迅宇宙” |陸帕版《狂人日記》

對於經典的改編,最終還是要回應當代語境下的種種現實命題。《狂人日記》問世於一百多年之前,其文字中提出的傳統與現代、保守與變革、振臂高呼與唯唯諾諾的諸多命題,在當代中國與世界,是否還具有現實意義?對於這個問題,陸帕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且藉助於火車上的青年大學生與“狂人”之間的對話來予以間接呈現。大學生因為教授口誤而發笑,即被學校開除,這位“被損害與被侮辱的”青年人,在面對百年前的先驅者“狂人”時,已經將後者視為“舊靈魂”。面對“狂人”提出的“這世上是否還有吃人現象”的追問,大學生感到極度匪夷所思,進而不置可否、置之不理。

對於這樣的劇情設定,我們是否能對百年前的啟蒙與救亡命題,在百年之後是否得到圓滿的完成與迴應,有些許感悟與深思?陸帕這種只給出問題、將問題的答案與闡釋留給在場的每一位觀眾的做法,為本劇的當代化書寫,給予了充分的留白與解讀空間。

它不是隻解讀一部作品,而是構建了一個“魯迅宇宙” |陸帕版《狂人日記》

《狂人日記》裡的先鋒戲劇表達

對於一部戲劇作品來說,再深邃的思想、再豐富的意象,也要藉助於其完滿的戲劇舞臺呈現,才能傳遞給廣大觀眾。僅就《狂人日記》而言,陸帕之所以能以先鋒戲劇大師著稱,很大程度上在於他對戲劇舞臺的多媒體手段的全面運用。在本劇當中,影像鏡頭、音樂與佈景、舞美的運用等,都有頗多可圈可點之處。

它不是隻解讀一部作品,而是構建了一個“魯迅宇宙” |陸帕版《狂人日記》

先來談影像鏡頭。在近五個小時的戲劇中,牆上投影裡呈現的影像,幾乎自始至終與舞臺表演同步存在。這些影像呈現,多跟舞臺表演的節奏類似,與緩慢、低沉、暗淡、陰鬱的平移化長鏡頭為主,跟著主人公的行走路線推移,展現古鎮裡如同行屍走肉般的旁觀者、一成不變的沉悶景象,同時反覆進行重複而雷同的呈現。這樣的長鏡頭影像呈現,跟舞臺表演珠聯璧合,將魯迅先生筆下中國基層村鎮的沉悶、保守、革新緩慢,民眾的不覺醒與先驅者的孤獨與不被理解等,均展現無餘。

它不是隻解讀一部作品,而是構建了一個“魯迅宇宙” |陸帕版《狂人日記》

跟影像鏡頭相比,本劇的音樂運用更堪稱精彩,已經達成了跟優秀藝術電影和史詩大片同等震撼的程度。

第一幕中,“狂人”在故鄉來回遊走時,觀眾耳邊傳來的,是節奏感十足的後搖音樂——如果說舞臺表演呈現的是現實中的沉悶與彷徨的話,那麼此時的配樂,就將先驅者心中改變舊世界的熊熊烈火與革命理想難酬的異常悲憤,展現得淋漓盡致。

第二幕中,當“狂人”被鎖在家中時,此時傳來的,是舒緩沉重、極具悲愴感的音樂,陸帕之於先驅者悲慘境遇的同情與控訴,被音樂完滿傳遞。

而在第三幕臨近高潮之時,伴隨著大廈的倒塌,傳來的是激烈與緊張到極致的重金屬式配樂,新舊之間的轉換、明暗之間的躊躇,由這樣的音樂,烘托到極致。

它不是隻解讀一部作品,而是構建了一個“魯迅宇宙” |陸帕版《狂人日記》

最後,再來簡單說說本劇的佈景、舞美與其他一些相關設計。在本劇當中,一位戴著墨鏡計程車紳,始終處於講述者和“狂人”路過的背景之中,多有聚焦卻幾乎沒有臺詞,或許暗示著維繫傳統力量的“沉默的大多數”。而本劇開始時的“狂人日記”與結尾之處的“救救孩子”,均以四個鮮紅大字的標語形式,在舞臺背景醒目處呈現,紅色的政治意義指向與鮮明標語式的醒目傳播效果,均能讓觀眾清晰明瞭編創團隊之用意。而本劇自始至終,幾乎都是在一個封閉而壓抑的大屋子裡呈現劇情。在這個屋子裡,有“狂人”的瘋狂吶喊,有講述者的唉聲嘆氣,有類似“女吊”(同樣出自魯迅作品)般的嫂子的厲聲尖叫,也有“旁觀者”與“看客”的百無聊賴與盲目圍觀——這樣一個大屋子,恰應了魯迅開始創作白話小說之前,跟錢玄同(即《吶喊·自序》中的“金心異”)展開的一場圍繞“鐵屋裡的吶喊”(詳見《吶喊·自序》)是否有意義的對話,理解了“鐵屋裡的吶喊”這一隱喻,才能理解魯迅文藝作品創作的動機與初心。知名學者李歐梵以“鐵屋中的吶喊”,作為其魯迅研究論著的書名,正是對於魯迅作品創作初心的精準把握。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能對陸帕以“鐵屋中的吶喊”,作為本劇舞臺呈現的核心意象的創作設計,給予更多的理解、尊重與敬佩。

它不是隻解讀一部作品,而是構建了一個“魯迅宇宙” |陸帕版《狂人日記》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