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為“敦”——青銅環耳敦

和合為“敦”——青銅環耳敦

讓文物“活起來”

讓文化傳下去

和合為“敦”——青銅環耳敦

和合為“敦”

——青銅環耳敦

在滄州博物館歷史展廳中,有一件怪模怪樣的“鍋”,時常吸引觀眾駐足欣賞,但很多人卻不知是做什麼用的。直到看到說明牌才恍然大悟,原來它叫“蟠虺紋環耳敦”,可又不禁疑問:明明看起來像個“鍋”,又有雙耳,有三足,叫“鼎”不是更貼切嗎?為何要叫“敦”呢?

青銅敦這種器型廣泛流行於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南北各地,它由古代“鼎簋”制度結合發展而來。敦這個字,在其他地方讀“dūn”,如敦厚、敦煌,而在青銅器裡,則特指這類器物,讀“duì”。有學者解釋,古人認為能完全合在一起的為“對”,也就是叫“敦”的由來。

和合為“敦”——青銅環耳敦

滄州博物館展出的這件戰國時期青銅敦,環耳、鼓腹,三獸蹄足。儘管器蓋已失,但器型優美,器身分四層裝飾蟠虺紋、竊曲紋、垂葉紋等精美花紋,連環耳、蹄足甚至中間作為界楞的凸起上都有精巧紋飾,讓人不禁感嘆古人的智慧和鑄造工藝的精湛。敦的口沿處是一圈呈“S”形捲曲在一起的小蛇造型,這在青銅紋飾中叫做“蟠虺(huǐ)紋”。蟠,為環繞、盤曲之意。虺,在《詩經·小雅·斯干》曰:“維熊維羆,維虺維蛇。”《韓非子·說林》記載:“蟲有虺者,一身兩口,爭食相齕,遂相殺也。”因此,蟠虺紋就是這樣環繞捲曲的首尾皆有口的小蛇造型,也是該時期鼎、豆、壺等青銅器上的主流裝飾紋飾。雙頭小蛇盤繞、纏鬥,是否也映射了春秋戰國時代王權爭霸、相互攻伐的激烈社會背景呢?

敦,是一種禮器,與鼎既有聯絡相似之處,又有明顯不同。相似之處:一是鼎和敦一般都有雙耳和三足,外形頗為相像;二是都曾作為尊貴的禮器,鼎多盛肉食,也盛放黍稷稻粱等,因此用途近似。不同之處則是:一、外形。鼎有雙耳三足(方鼎四足),一般無蓋,即使有蓋也會明顯區別於鼎身,不會一模一樣。而敦也有雙耳三足,但不絕對,也有圈足的。普遍為圓腹。敦一般都有蓋,蓋上有鈕,可翻過來盛放食物使用,蓋與器身極為相似,和合一起為敦。有的甚至可完全契合成球狀或橢圓狀,故又俗稱“西瓜敦”。二、歷史。鼎比敦出現早得多,最早的青銅鼎出土於二裡頭夏代遺址中,大量實物已證明夏商周時期鼎的流行。而敦由鼎、簋結合演變而來,出現較晚,產生於春秋中期,盛行於春秋晚期至戰國,到秦代逐漸消失。三、禮器地位。鼎尊崇無比,有著嚴格的列鼎制度,“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九鼎八簋”是最高等級,不可僭越。人們熟知的成語“問鼎中原”,說的便是楚莊王自詡強大,借朝拜天子之際問九鼎的大小重量,被寓意挑戰王權圖謀不軌。相對而言,敦也是重要的祭祀禮器,但平民化很多,沒有那麼強烈的等級色彩。

敦也如鼎一樣,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承載著悠久的中華禮樂文化,將“和和美美 美美與共”的禮儀之邦精神詮釋得淋漓盡致。

作者 王瑋

和合為“敦”——青銅環耳敦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