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與潮汕民俗文化》,深度好文!

祠堂,又稱公廳,祖祠,潮汕城鄉,幾乎處處都有。祠堂既是潮人宗族結構的標誌和施行宗規族法的法地,又是族人祭祀祖先,商議本族大事,聚集活動的公眾場所,也有的祠堂有時也作為辦學育人之用。

潮汕祠堂無論是方位格局、外部景觀,還是內部結構、功能作用等方面都具有鮮明的潮汕特色和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祠堂與潮汕民俗文化》,深度好文!

一、祠堂的方位格局與潮汕民居特色

潮汕人十分崇尚風水堪輿之術,大凡興建村莊、院落、祠堂以至廟宇,都要請風水先生來測定方向,堪定來龍去脈。就方位而言,潮汕祠堂大多數是坐北向南,有的是正南,有的南偏西,有的偏東,但極少朝北和朝西的,這是因為潮汕人認為“向西厝,逼過火”。“向北厝,食西北風。”這些房屋都沒有向南厝那樣夏天涼快,冬天溫暖,而且“食西北風”在潮語中也有不吉祥之意。

潮汕各個祠堂的前面都要挖一個較大的池塘,從祠堂的後面的一邊引來徐徐的流水,婉蜒注入池塘之中,然後又繞過另一邊不顯眼的小河緩緩流去。這一格局一是寓意“財如水源滾滾來”,祠堂前常年“聚財”;二是池塘有游泳、洗澡、洗滌衣物和養魚的實用價值,同時又是講究“來龍去脈”的表現。

《祠堂與潮汕民俗文化》,深度好文!

二、祠堂裝飾與潮汕工藝美術

潮汕祠堂,無論是經濟落後的村莊築建的還是貴族營造的,都十分注重裝飾,從屋脊、屋角、簷角、簷下、垂帶、橫樑、斗拱、梁枋、樑柱、昂到正壁、門楣、屏風、門、照壁等部位無不“雕樑畫棟,必極工巧,爭誇壯麗,不惜貲費”。(嘉慶《澄海縣誌》)。各種各樣的民間工藝美術,在祠堂裝飾中運用得淋漓盡致,恰到好處。整座祠堂,可以說是各種各樣的潮汕工藝美術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的藝術殿堂。

裝飾祠堂的屋脊、屋角、簷角、簷下、垂帶、照壁等部位應用的民間工藝是潮汕嵌瓷。潮汕嵌瓷又叫“貼饒”、“聚饒”,為明末清初潮汕工匠創造出來的一種獨具地方特色的建築裝飾藝術。它是利用彩色瓷片在建築物上鑲嵌成各種或平面、或浮雕型、或立體的花鳥蟲魚造型圖案和人物故事屏畫,表現手法可分為平嵌、浮嵌、圓(立體)嵌數種,題材以表現吉祥如意,福祿壽喜和花鳥蟲魚,人物故事為主要內容。潮汕嵌瓷在裝飾形式上因不同的建築部位而不同;裝飾祠堂屋脊的嵌瓷,多以雙龍戲珠,雙風朝牡丹等為題材,線條粗獷有力,構圖氣勢雄偉,色彩晶瑩絢麗,以大動態,大效果取勝;裝飾祠堂屋角、簷下的嵌瓷,多以文武加冠(三星圖)為主體人物;裝飾祠堂簷下、牆壁的嵌瓷則多為花卉、鳥獸、魚蝦、昆蟲;裝飾祠堂照壁的嵌瓷則以飛禽走獸等圖案為題材,常見的有麒麟、獅、仙鶴、象、梅花鹿、龍、虎等。

《祠堂與潮汕民俗文化》,深度好文!

祠堂的柱頭、橫樑、斗拱、梁枋、樑柱、門楣等木質部位的裝飾應用的民間工藝是木雕。潮汕木雕有浮雕、沉雕、通雕、鋸通雕、圓雕五種技法,由外部色彩的不同則可分為金木雕、彩雕、漆雕、素雕四種,其中的彩雕在裝飾祠堂時最為廣泛採用。

潮汕木雕的內容取材廣泛,地方特色鮮明,寓意深刻。按照所刻內容的不同,可分為下列四類:一是寄意吉祥幸福的題材,如寄意“花開五瓣(福),喜上楣(眉)梢”的“梅花喜鵲圖”,寄意“福祿長壽”的“鹿鶴圖”,寓意“馬上封候”的“猴子騎馬圖”;寄意“三陽開泰”的“三羊圖”,寓意“富足”的“元寶鯉魚圖”,寓意仕途升遷一帆風順的“一鷺(路)蓮(連)科圖”,象徵堅貞愛情的“鴛鴦戲蓮圖”等等。二是以歷史人物和戲劇故事、神話傳說為題材,如藍關雪、郭子儀拜壽、赤壁之戰、草船借箭、水浸金山寺、潮州七賢、鄭成功收復臺灣、陳三五娘、薛仁貴徵西、王茂生進酒、桃花過渡、岳飛抗金、五虎平西、昭君出塞、王母慶壽、仙姬送子、八仙過海、蘇武牧羊等等。三是反映現實社會生活和本土風物的題材,如士農工商、漁樵耕讀的民俗生活圖景,潮州八景,潮汕地區的土特產如魚、蝦、蟹、楊桃、甘蔗、榕樹、木棉樹等。四是以各種幾何圖案為題材。

《祠堂與潮汕民俗文化》,深度好文!

石雕工藝應用於祠堂的正壁、門面、匾額等部位的裝飾,但並不是所有的祠堂都有這樣的裝飾,這是因為一是石雕所需的材料夯重、過輸困難;二是石雕工藝精細,雕刻費神費力費時,耗資巨大,非經濟富足者所能承擔;三是最重要的一個,即在古代,若非官家出身或是人仕的家族而在所建的祠堂門前設定石獅、石鑼鼓等石雕的,則被視為違法。因此,在潮汕地區眾多的祠堂之中,能夠採用石雕裝飾的為數就不多了。

潮汕祠堂門前的石獅成對設立,右雌左雄,而且造型考究,形態各異:雄獅口中含珠,雌獅懷中撫子,雌雄目光不是向前遠眺,而是隔著廳門,互相對視。祠堂門前設立石獅作用有二:一是顯示主人的地位高;二是用於驅邪辟崇,這屬於古儺文化在潮汕民俗中的遺存。

《祠堂與潮汕民俗文化》,深度好文!

潮汕祠堂門前的石鑼鼓也是成對設立,不過它們的造型完全相同,大小一致。祠堂的正壁也即大門兩旁牆壁的正面,背面和正門左右兩幅牆壁、樑柱之間等部位均可採用石雕裝飾,內容也以如意吉祥、福祿壽喜為題材,如《天官賜祿》、《武尉文丞》、《指日高升》、《金風朝陽》、《福壽無疆》、《松鶴延年》等等。

灰塑是用砂根灰打底,再用糖灰進行批、塑、雕成各種圖案的工藝,廣泛應用於屋脊、垂帶、簷下及祠堂正壁等部位的裝飾,常見的題材有各種祥禽瑞獸如麒麟、獅、仙鶴等。若在灰塑的成胚上貼上色彩斑斕的瓷片,就成為精美的嵌瓷作品了。 祠堂的牆畫裝飾,下文另行分節專述,此處暫略。

《祠堂與潮汕民俗文化》,深度好文!

三、祠堂對聯與潮汕姓氏源流以及潮人先祖官績

潮汕祠堂的對聯有兩大特色:一是以本族的姓氏源流、發祥望郡為題材。絕大多數潮汕姓氏的族譜都有這樣一個相同的記載:本族先祖原籍中原,後因逃避戰亂或饑荒等原因輾轉南下,途經福建或是在福建停留一段時間之後再南遷入潮立籍潮汕各地。潮汕姓氏的這一源流現象可以從不同姓氏的祠堂所貼的對聯體現出來。如潮汕的倪氏,源出浙江金華倪若水派下之後,再經福建移居潮汕各地,而且該姓在歷史又依次經歷了姒、姬、鄭、邾、鄖、兄六個姓氏沿變而來的,故潮汕倪氏的祠堂對聯“派經鄒魯浙閩萬首雲章榮千代;氏歷姒鄭邾倪一門風節重百朝”。即是指此。

《祠堂與潮汕民俗文化》,深度好文!

再如潮汕沈氏,出自姬姓,源出河南固始,途經安徽、浙江、福建一路南遷入潮定居。今饒平縣錢東鎮沈厝村沈氏大宗祠的對聯就道出了沈氏的這一姓氏源流:“肇式岐周,歷漢梁唐宋,繼起名賢延世澤;發祥固始,經皖浙閩潮,頻來誼俊重山邱。”又如潮汕蕭氏,源出秦氏徐州刺史蕭琳之後。蕭琳世居蘭陵,且其後代名賢輩出,所以潮汕有的蕭氏祠堂就貼上了“蘭陵望族家聲遠,御史英名世澤長。”的對聯。類似這樣的還有潮汕餘氏的祠堂對聯“源出曲江歷宋元明清四代箕裘克紹;支分揭嶺合高曾祖考一堂俎豆常新。”潮汕張氏的祠堂對聯:“金監家聲遠;清河世澤長。”潮汕陳氏的祠堂對聯“穎川家聲遠;宛丘世澤長。”潮汕吳氏的祠堂對聯“東魯家聲遠;南陽世澤長。”和“豫水源長分蘇浙家聲遠;錢江流遠衍派閩粵世澤長。”等等均屬指明姓氏源流的祠堂對聯。

《祠堂與潮汕民俗文化》,深度好文!

潮汕祠堂對聯的另一個特色就是以本族先祖的功名、宦績創作出來的。如潮汕林姓為商代王子比干之後,開閩林氏第十六代始祖林披的九個兒子都考中進士,且都擔任州刺史(又稱州牧)。入潮林氏除了出文狀元林大欽和武狀元林德鏞之外,還有文進士50人和武進士10人,可謂是人才濟濟,名賢輩出,潮汕林氏祠堂所貼的“本出三仁王子裔;宗承九牧大夫家。”、“九龍衍派家聲遠;十德流芳世澤長”。“唐宋元明十八狀元三宰相;詩書禮樂八百進士五封候。”“北伐上書權貴猶驚名士筆;南歸讀易文明常系老臣心。”等對聯取材的就是林氏先祖的這一史實。其他的如澄海上砂莊氏的祠堂對聯“都督家聲遠;狀元門第新。”潮汕張氏的祠堂對聯:“古瀛州今粵地書香兩省本支榮;唐正將宋鄉賢名著異代世系遠”。潮汕倪氏的祠堂對聯“天降奎星望重千乘箬纓世仰宰相系;祖題雁塔功留金華青史入欽尚書家。”揭陽榕城鳳圍村邢氏宗祠正門的對聯“中憲門第;提舉家風”。揭陽五蔡新圍村蔡氏宗祠對聯“大夫門第;宰相家風。”潮汕蔡氏的祠堂對聯“四諫經邦功昭赤縣忠宋室;萬安巨渡橋築洛陽惠黎民。”等等都屬於歌頌本族先賢功績的對聯。

《祠堂與潮汕民俗文化》,深度好文!

四、祠堂燈籠與潮人先祖功名、官銜及姓氏雅稱

潮汕祠堂的外觀除了採用嵌瓷、木雕、石雕、灰塑、牆畫、等裝飾工藝之外,在廳堂門上懸掛上兩盞燈籠也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裝飾。不過,現在很多祠堂的燈籠一般只在新春期間掛上,一過元宵即被收起。

《祠堂與潮汕民俗文化》,深度好文!

潮汕祠堂的燈籠有兩個作用:

一是褒揚先祖功業。

不少潮汕祠堂的燈籠都要在上面寫上本族祖先經科舉途徑考取的功名,或是寫上捐納所得的虛銜,或是寫上前擔任過的官職。比如揭東縣月城鎮赤岸村蔡氏祖祠“四晉公室”的燈籠上寫的“歲進士”,即屬該村六世祖四晉公透過捐納所得的虛銜。而相鄰的新圍村蔡氏祖廳的燈籠上寫著的“朝奉大夫”則是該村九世祖輝彩公生前擔任過的官職。類似這樣的情況在潮汕姓氏中比比皆是、不勝列舉。在祠堂的燈籠上寫著先祖的功名、官職實際上是潮人透過燈籠這一特殊的裁體,表現了對本族先祖的道德功名的緬懷和對祖宗所取得的業績的讚美,同時也含有承先啟後,激勵後人奮發向上之意。

二是體現潮汕姓氏的雅稱。

潮汕地區有的鄉村因創業時間較晚,歷史上尚未有過考中功名或出仕的顯赫人物等原因,其祠堂的燈籠則通常要用“XX世家”或“XX舊家”等格式寫明本族的姓氏雅稱。如潮汕吳氏雅稱“延陵世家”,潮汕黃氏雅稱“江夏世家,”潮汕蕭氏雅稱“蘭陵世家”,潮汕倪氏雅稱“金華世家”,潮汕劉氏雅稱“彭城世家”,潮汕羅氏雅稱“豫章世家”,潮汕許氏雅稱“高陽世家”等等。

也有的潮汕姓氏直接將自己的姓氏雅稱寫在祠堂正門的匾額上,如潮汕陳氏公廳的門額“穎川舊家”,揭東縣錫場浦南村吳氏祠堂的門額“延陵舊家”等等即屬這種情況。

《祠堂與潮汕民俗文化》,深度好文!

五、由祠堂的人物壁畫看中原文化與潮汕文化的交融

壁畫又稱牆畫,是直接在牆壁表面上運用彩繪的手法繪製出各種各樣的圖案的一種裝飾藝術。壁畫沒有木雕、石雕、灰塑、嵌瓷等裝飾工藝那樣費時費力和耗資多,而且用料簡單,操作方便,因而成為眾多祠堂採用最多的一種裝飾工藝。

壁畫廣泛應用於祠堂的簷木、正壁、後壁等部位的裝飾,題材有各種花草蟲魚、祥禽瑞獸、江河水族、人物故事、神話傳說等,與潮汕木雕所刻的內容大同小異。其中的人物壁畫,以其題材廣泛、畫工精細、意義祥和、美觀耐用而備受人們的青睞。潮汕祠堂的人物壁畫的內容可分為下列五個方面:

(1)民間傳說。如牛郎織女、七姐下凡、水漫金山寺、大鬧天宮、嫦娥奔月、王母慶壽、仙姬送子、八仙過海、天女散花等。

(2)戲曲故事。如薛仁貴徵西、王茂生進酒、六郎斬子、陳三五娘、穆桂花大破天門陣、餘太君掛帥出征、桃花過渡等。

(3)名著片段。這些壁畫取材於中國古曲名著中的某一個或多個精彩片段創作而成。如《水滸》中的“三打祝家莊”、“智取大名府”;《隋唐演義》中的“郭子儀拜壽”、“李旦登基”、“薛仁貴掛帥”;《三國演義》中的“火燒赤壁”、“三英戰呂布”、“劉備招親”、“草船借箭”、“空城計”;《西遊記》中的“三打白骨精”等。

《祠堂與潮汕民俗文化》,深度好文!

(4)歷史事件。這些祠堂人物壁畫以歷代的發生的有進步意義的重大歷史事件為題材,如姜子牙八十遇文王、專諸刺王僚、伍子胥舉鼎、將相和、蘇武牧羊、昭君出塞、五虎平西、岳飛抗金、鄭成功收復臺灣,以及讚美韓愈被貶來潮州任刺史的“藍關雪”,以明代潮州七賢進京考試為題材的“七賢進京”等。

(5)名宦傳奇。如羅諍教子、包公會李後等。

由上面的列舉不難看出,潮汕祠堂的人物壁畫的題材絕大多數來自中原地區歷代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及湧現出來的備受後人傳頌的歷史人物、流行於中原地區的戲曲故事和民間傳說、古代中原地區文學家所著的文學名著中的某一個或多個精彩片段等等;這可以充分說明,潮人的先祖從中原地區南遷入潮的同時,也帶來了中原地區的歷史文化。由潮汕祠堂的人物壁畫可以看出,潮汕文化是由包括中原文化在內的許多外來文化有機地交融在一起發展而成的。

《祠堂與潮汕民俗文化》,深度好文!

六、結論

潮汕祠堂是潮人對祖宗先人的崇拜,追念“祖功宗德”的活動場所,是潮人“慎遠追宗”“敬宗睦族”精神的物質表現,是維繫潮人宗族內部的團結,增強宗族凝聚力和相互之間的聯絡溝通的特殊載體。

潮汕祠堂的建築講究風水,從外到內極其注重裝飾,集嵌瓷、木雕、石雕、灰塑、壁畫等工藝美術於一體,終合施用,交相輝映,從而達到金碧輝煌、豪華典雅、宏偉壯麗和自然和諧的建築效果。整座潮汕祠堂可以說是一座藝術寶庫,不愧“潮州厝,皇宮起”和“京華帝王府、潮汕百姓家”的雅稱。

《祠堂與潮汕民俗文化》,深度好文!

潮汕祠堂的精美絕倫的藝術效果,不僅向世人展示出歷代潮汕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藝和傑出的聰明才智,同時,也可以從中看出潮汕文化是一種本土文化與中原文化等外來文化有機融合在一起的多元性文化。來 源:《潮汕風俗人文探究》作 者:蔡金河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