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郙閣頌》摩崖原址的思考

對《郙閣頌》摩崖原址的思考

世稱“漢三頌”之一的東漢摩崖珍品《郙閣頌》,其原址位於略陽北去15餘公里處的今徐家坪鎮冝口行政村所轄之嘉陵江西岸,古名“析裡”或“白崖”;現名“郭家地”。1979年冬季,因沿江修築公路而移至城南的靈巖古寺崖壁上貼上復原,計得殘刻220餘字。國之瑰寶,歷經千年風雨磨難而得餘生,總算是不幸之中萬幸。

《郙閣頌》摩崖石刻自遷往靈巖寺後,隨著歲月流逝,其原址漸至荒蕪不堪。古析裡差不多褪盡千年的翰墨餘香,埋沒於雜樹野草深處,悄悄然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與尋常的鄉野之地,已看不出多少區別。

因工作之故,筆者近年曾多次前往《郙閣頌》原址實地考察,對這裡的山水風光、人文遺存、鄉風民俗做了一些調查研究,認為《郙閣頌》摩崖原址頗多潛在的綜合開發價值,有待引起廣泛關注。

對《郙閣頌》摩崖原址的思考

據《郙閣頌》摩崖文字所載,析裡之地倚山臨江,地勢險峻,加之棧閣年久失修,以致“稽滯商旅”,“酷烈為禍”、“郡縣所苦”。於東漢靈帝建寧三年(公元170年)出任武都郡太守的李翕急民所難,調集人力物力,在此鑿石架木,征服險阻,至建寧五年(公元172年)二月,郙閣大橋竣工。從此,“減息浚之高閣,就安寧之石道”,徹底改變了這一帶交通不暢、事故頻發的狀況。吏民歡欣鼓舞,相率於析裡之地鐫刻摩崖,以記述其功,稱頌其德──此《郙閣頌》摩崖大致由來也。

析裡之郙閣,乃兩漢時棧道名,系故道經自沮縣(今略陽)西境中的一段。析裡棧閣在當時作為自秦入蜀的重要官驛大道,上接涼州,下達益州,一直是川陝隴之間的交通樞紐。當年劉邦採納韓信之計,“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所走的路線,便是由這裡經過。《史記》上記載的“漢王引兵從故道出,襲雍”;以及《漢書》上記載的“八月,漢王用韓信計,從故道還,襲雍王章邯”,俱指此事。三國時期,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其中有四次亦是由此經過。後至唐宋時期,諸如李白的名篇《蜀道難》中所提及的“青泥何盤盤”,杜甫所寫的《泥功山》《水會渡》《飛仙嶺》,都是在這條路上留下的不朽詩篇。南宋時,這裡還是通向大散關、仙人關抗金前線的重要軍事通道,發自漢中和巴蜀的各類糧草輜重,日夜不停地經過這裡,運抵宋兵營壘……如今,雖然李翕所修之橋閣早已不存,路亦廢止,但其各種遺蹟仍然歷歷在目。臨此山崖間留有多處柱孔,皆為當年架橋所鑿;歷經漢唐反覆修整過的棧道路基,至今仍依稀可辨。摩崖原址一帶,亦存留著不少棧道文化的佐證,諸如後世在附近蒼崖上鐫刻的“鑿開天險”四個巨字,以及當年行旅為便於攀援險峻路段,在石崖之上鏨出的大小各異的凹痕,當地稱為“手扒崖”、“駐腳石”等等,都頗具遊覽觀賞價值。

同時,原址又有獨特的山水之勝。古人善於因水取道,早在殷末、周初之期,嘉陵峽谷就被炎黃先民巧妙利用,成為超越秦嶺,進入四川的通衢大道。因此,嘉陵江運自秦漢以來,就一直被不斷治理開發,與伴江而行的陸路共同發揮著溝通秦隴蜀漢的重要作用。譬如建造秦始皇陵所用的大量水銀,就是透過嘉陵江自蜀南運至河池,再由陸路輾轉而抵達驪山的。漢高祖“還定三秦”,馳騁中原時,蕭何留守後方,亦是經嘉陵江運送輜重軍需,支援前線的。《漢書》上所描繪的“蜀漢之粟,萬船而下”,正是對這一史實的真實寫照。據《後漢書》記載,在《郙閣頌》鐫刻的50多年以前,武都太守虞詡,就曾主持過“自沮至下辯,燒石翦木,開漕船運”,進一步振興了嘉陵江航運事業,有力地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於是水運通利,歲省四千多石。鹽米豐賤,十倍於前”。嗣後的唐宋直至明清的一千多年間,嘉陵江運一直在當地擔負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唐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山南西道節度使、興州刺史嚴礪在此“決去壅土,疏導江濤”,浚通嘉陵江道二百餘里,將隴南與蜀北緊緊相連,使之“雷騰雲奔,百里一瞬,瞻為安流”。大文豪柳宗元聞之,欣然命筆為之撰下《興州江運記》一文,以褒揚其功。南宋吳家軍抗金的赫赫戰績,亦離不開嘉陵江運所發揮的後勤保障作用,吳玠贊其“正系餉軍,漕運水路”,並奏請皇帝敕封嘉陵江為“善濟侯”。清同治、光緒年間,陝甘總督左宗棠充分利用嘉陵江運的優勢,在略陽設立軍米局,專門負責從水路運送糧秣,以便牢牢掌控大西北時局……嘉陵江上的航運事業,一直延續到20世紀50年代,由於寶成鐵路的貫通方才逐漸冷落。

《郙閣頌》摩崖,就恰恰位於嘉陵航道之側。當年,逆水而行的舟船,纖纜每每緊擦石刻崖面而過,年長日久,居然在摩崖上留下了許多深深的凹槽,致使部分字跡崩落損壞。至今在靈巖寺細賞復原於崖壁上的殘刻,仍可見到數道纖纜磨痕,令人油然而生許多感慨。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郙閣頌》摩崖原址,雖然其石刻移往它處,但有關棧閣的人文遺存和嘉陵山水,仍然有著很多潛在的旅遊資源可資開發,若能依託珍藏於靈巖寺的東漢《郙閣頌》殘刻以及南宋重刻、明代補刻摩崖的優勢,將旅遊範圍擴大到徐家坪冝口村的嘉陵江西岸古析裡一帶,以“賞東漢石刻珍品,遊嘉陵棧閣勝景”的思路,將《郙閣頌》摩崖原址納入全縣旅遊開發規劃並付之實施,定能為弘揚地域文化,拉動本地經濟,進一步提高略陽知名度,而開拓出一片新天地。

對《郙閣頌》摩崖原址的思考

南宋-郙閣頌

《郙閣頌》作為東漢遺留至今的珍貴石刻藝術,其非凡的金石學價值和書法價值自不待言,同時,文學文字所表現出來的獨特魅力,亦不容忽視。倘能透過對原址實地的旅遊資源開發,讓遊人在欣賞《郙閣頌》摩崖的書法藝術和文學藝術同時,親身感受一番當年誕生這一珍貴石刻藝術的真實自然環境,無疑,對於全方位挖掘《郙閣頌》摩崖的審美潛能,實現其審美功能,會有極大的幫助。

品讀《郙閣頌》的文學文字,從文章結構上,可分為三大部分,從開篇的“惟斯析裡,處漢之右”到“自古迄今,莫不創楚”,可視為第一部分;從“於是太守漢陽阿陽李君翕字伯都,以建寧三年二月辛巳到官”到“經紀厥續,艾康萬里”,可視為第二部分;從“臣蔡□□勒石示後,乃做頌曰”到全文結尾的“僉曰太平兮,文翁復存”,可視為第三部分。除過第三部分是分別以四言頌詞以及騷體形式的詩句,總括了李翕造福於民的不凡業績之外,前兩部分大多都是以寫實的文學手法,描繪了析裡一帶臨江倚山的交通險阻,以及整治道路、建造橋閣的諸般情形。而這些文字,倘不結合原址的自然風貌,很難產生流暢俊朗的閱讀快感,唯有身臨其境,才能充分體會出撰文作者爐火純青的文字功力和良苦用心。

筆者曾在夏秋之交的一個日子裡探訪《郙閣頌》原址,親眼看到了仇靖描寫的那些生動畫面。斯時,恰逢大雨過後的翌日,在通往古析裡的一段沿江山道上,筆者不但親睹了嘉陵江暴漲後“濤波滂沛,激揚絕道”的壯美景觀,更加難能可貴的是,還看到了高高的山崖上溪泉橫掛的奇景。這些飛瀑平素難見,是在暴雨陡降之後臨時形成的,無數股粗粗細細的水流將一條山路攔腰斬斷,然後跌落在腳下蒼黑的山岩間,迸濺成萬斛碎玉。想起《郙閣頌》中所寫的“溪源漂疾,橫柱於道”,覺得仇靖所用的“漂疾”、“橫柱”等詞,實在是太形象、太準確了!特別是那些從大小各異的巖罅裡奔瀉而出的溪泉,酷似一根根銀白的柱子,橫阻在眼前,堪稱妙不可言。由此可見,倘僅在靈巖寺內觀賞殘刻而不親臨析裡摩崖原址,感受其真實氛圍,絕對無法體驗和領悟仇靖文筆的藝術真諦。此外,還有作者描寫郙閣棧道的高峻險阻之地貌:“臨深長淵,三百餘丈,接木相連,號為萬柱”以及“高山崔嵬”、“西隴鼎峙”等等,也只有前往原址之地,細加踏勘,結合文字描寫對其山形地貌進行解析和品味,才能真正加深對《郙閣頌》這一東漢石刻藝術瑰寶的認識。

對《郙閣頌》摩崖原址的思考

臺灣故宮博物院《郙閣頌》

近年來,《郙閣頌》以其彌足珍貴的金石學、書法藝術和其文史資料價值,愈來愈受到普遍的關注,特別是甘肅各地的學術研究非常活躍,百家爭鳴,碩果累累。因與《郙閣頌》相關的主要歷史人物,諸如李翕、仇靖、仇紼、仇審等,均系隴南人氏,一旦提起,自然津津樂道,如數家珍。但唯有原址的行政歸屬,無論在兩漢時期還是歷經唐宋明清直至現在,皆為略陽所轄,“郙閣故里”的史實,誰也無法改變。因此,略陽完全可以也應該自豪地叫響“郙閣故里”稱謂,並將之包裝成地域文化的宣傳亮點,可大大提升略陽對外宣傳的知名度。

打造“郙閣故里”的宣傳亮點,離不開在“故里”二字上大做文章。從廣義上講,“郙閣故里”當泛指略陽之地。從狹義上講,則系徐家坪鎮冝口村的古析裡一帶。因此,圍繞《郙閣頌》摩崖原址進行開發,則是對保護和傳承郙閣頌這一寶貴的地域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舉措,是一件有益於當代、有功於後世的人文盛事。

原址處於蜚聲天下的秦蜀故道上,又與名聞遐邇的嘉陵江運相毗鄰,而且,這一帶樹木豐茂、河谷曲折、峰巒聳翠,自然風光雄渾而秀媚。濃郁的野幽天趣之中,又有寶成鐵路逶迤透過,鋼鐵巨龍的長嘯與秦關漢月的餘韻,迴盪交織在一起,令人常常產生穿越時空的奇妙感覺。關於具體的開發設想,筆者認為可以考慮以原址為中心,開闢出一段專供遊人觀光的路線,包括仿製一方《郙閣頌》摩崖石刻、恢復一段千梁一柱式棧閣、安放一組東漢行旅的石雕群像、設定若干秦漢驛舍形制的亭榭建築等等。遊人在靈巖寺觀賞完《郙閣頌》摩崖殘刻實物之後,便可驅車前往徐家坪原址,身臨其境地體驗一下徜徉在當年郙閣棧道上的種種真實感覺,相信會激發出遊人對兩漢時期歷史文化獨特魅力的濃厚興趣,從而進一步提升《郙閣頌》摩崖石刻藝術的知名度,為當地旅遊事業增添新亮點。

對原址的開發,同時還能有力拉動當地的第三產業,特別是在古析裡所在地的冝口村,若以秦河匯入嘉陵江的三角洲開闊區為中心,輻射沿江兩岸,選擇風景優美的地段,以興建“農家樂”、度假村、民俗莊園、林果園圃、養殖山場等鄉村經營實體為主要經營形式,向原址遊覽區提供餐飲、購物、療養、垂釣、野營、漂流等一系列休閒服務,既可提升郙閣故里的地域文化品味,又能打造翰墨飄香的文化旅遊品牌。

【終】

書法字帖·書法字典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