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養亮:吹響嗩吶走四方

焦養亮:吹響嗩吶走四方

在陝北子長,一提到焦養亮這個名字,人們都會伸出大拇指稱讚說:“他嗩吶吹得好,是我們這裡的‘第一吹’,過事情’能請到他,又紅火又有面子!”在鄉親們看來,能聽焦養亮吹上一曲,那可真是一大樂事。

焦養亮, 58歲的子長嗩吶藝人。因為愛嗩吶,他追逐半生,堅守數年。幾十年來,他與嗩吶為伍,以嗩吶為伴,用嗩吶傳遞著他對生活的感悟,用嗩吶吹響他平凡而又精彩的人生。

焦養亮:吹響嗩吶走四方

學藝,嗩吶結緣

“當初就是愛這個東西,誰說都不管用,跟著了魔一樣……”回憶起自己與嗩吶結緣的經歷,焦養亮的話說不完,道不盡。

從小,焦養亮就對吹嗩吶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當時家境貧寒,更何況在那個年代,“吹鼓手”是個被人瞧不起的職業。焦養亮可不管這些,他一根筋地被嗩吶那種氣勢磅礴,熱烈奔放的魅力吸引著。為了求得一星半點兒學習嗩吶的機會,一有紅白喜事,他就跟隨嗩吶班子幹雜活,想盡辦法和嗩吶師傅們套近乎,“偷師學藝”。每逢師傅們演奏,他便躲在一旁悄悄觀察,從吹奏手法,腮鼓大小,音轉動作到每一段旋律,每一個動作他都儘可能地牢記在心裡。回到家,他憑藉著回憶反覆地練,一個曲子最少要練上好幾十遍,直到將這些曲子那些細節牢記在心。

16歲初中畢業那年,焦養亮被招工到子長縣南家咀煤礦。因為他的這項愛好被吸納到礦辦樂隊,終於有了自己的嗩吶。一碰上嗩吶,焦養亮像上了癮似的停不下來。“他對嗩吶很上心,表演完休息的時候,他還一個人吹,並且‘強迫’我們聽,聽完讓我們提意見,看哪裡吹得不夠好。看得出來,老焦是徹底迷上了吹嗩吶……”很多工友至今還記得焦養亮在礦上吹嗩吶的情景。下工後吹嗩吶也是焦養亮每天的必修課,家裡、田間、山頭都是他的舞臺。就這樣,憑著天生對音樂的悟性和後天的勤奮練習,焦養亮的嗩吶慢慢吹出了名氣。

1981年,礦辦樂隊的表演已經滿足不了焦養亮,他需要更大的舞臺,他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放棄煤礦工作,成立嗩吶樂隊,開始自己的嗩吶職業生涯。回想起當初家裡的這次重大“變革”,焦養亮的妻子姬愛愛有些後怕。“那會兒我倆才剛結婚,他就要辭掉煤礦工作,一心吹嗩吶,我是一百個不情願,煤礦工作畢竟是個‘鐵飯碗’,多少人羨慕,而‘吹鼓手’在那個年代被社會上看不起,更何況,辭了工作,一家人吃啥喝啥?但是看他那個“倔勁兒“和他在嗩吶上下的功夫,就知道他那是真心愛嗩吶,勸了也沒用。最後全家只好都支援他,幫助他把樂隊搞好。現在看來,他能有這麼個成績也挺好的,社會上人也認可,證明他當初的選擇是對的。”

這一吹,焦養亮就吹了三十多年。一張張獲獎證書、一塊塊獎牌、一個個演出證,都是對過去歲月的見證:1986年陝西民間藝術大賽二等獎、1992年“朱栽堉杯“全國嗩吶大獎賽三等獎、2006年全國首屆吹歌展演”文藝山花獎“和”吹歌大王“稱號……這些榮譽和成績都給了焦養亮莫大的鼓舞,讓他在藝術的道路上走得更執著,更堅定。

焦養亮:吹響嗩吶走四方

收徒,為了嗩吶的發展

成名後的焦養亮有過深深的焦慮,如何讓子長嗩吶要發揚光大,讓嗩吶技藝一代代傳承下去,只憑他一個人“吹“是不行的,還需後繼有人。於是,他打破了“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民間藝人傳統守舊觀念,只要有人願意拜師學藝,他便擔起做師父的職責,盡心盡力教授嗩吶吹奏技藝。多年來,他收過社會孤兒為徒,教授過無人看管的孩子,更自籌資金辦過免費輔導班,共接收徒弟二十餘人,而跟隨他學習過的吹手已過百人。

“嚴”,是跟隨焦養亮學嗩吶的所有人一致的體會。教授徒弟時,他總是耐心地講解樂理知識和演奏技巧,不放過一個細節。一個曲調沒有轉好或者一個音律沒有吹到位,他就陪著徒弟們一遍一遍地反覆練習,指導他們改進。徒弟們演奏時的坐姿、表情、衣著等每一個細節都是焦養亮關注的焦點。“有一次我的頭巾扎歪了,自己還不知道,師傅看見了說了我好一陣。那會兒還覺得挺委屈,不就是一個頭巾嗎,但仔細想想,頭巾雖小,但也代表了演員的整體形象,每個演員登臺都要把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展現給觀眾”,說起師父焦養亮,嗩吶手李金錫滿懷敬意,“師父對子長嗩吶事業的發展貢獻很大,可以說奉獻了自己的一輩子,也取得了這一行業前所未有的成就。我從事這行是焦師父把我領進門的,他的嚴格要求讓我受益一輩子。”“要德藝雙全,先德後藝”,這是焦養亮常常對徒弟們講的一句話。不論是教課還是閒暇時,他總是不忘給徒弟們囑咐上幾句平時生活中為人處世的要求:要儀表端正尊重別人,“過事情”吃席時要謙讓,要注意衛生、講禮貌等,事無鉅細。

說起父親兼師傅,兒子焦淵淵這樣評價焦養亮:“父親影響了我的一生。我從省藝校畢業後也從事了吹奏行業。父親在做人做事各方面對我要求都很嚴格,他常說‘我們這些嗩吶手,可不能丟子長嗩吶的人!’我原來對父親近乎苛刻的要求不太理解,現在想來這些嚴格要求是有原因的。這都是緣於他對子長嗩吶深沉的愛吧。”

焦養亮:吹響嗩吶走四方

創新,為了嗩吶的傳承

從1984年10月子長嗩吶協會成立,焦養亮當選為協會理事起,他就扛起了振興、發揚子長嗩吶藝術的大旗,這也註定了他在嗩吶藝術的道路上越飛越高。

在延安舉辦的春節秧歌調演上,包括焦養亮在內的子長嗩吶藝人以創新的表演形式獲得了很高的社會讚譽。從傳統嗩吶兩個人搭手到一下增加到二十二個人,這在嗩吶的表演歷史上是從沒有過的。全國報紙媒體爭相報道,子長嗩吶的名氣越來越大。近些年,子長嗩吶吹遍了陝北的山山水水,吹響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已經發展成為一張響噹噹的文化名片。2009年,子長嗩吶應邀遠赴英國參加了第60屆愛丁堡軍樂節的演出;2011年,子長嗩吶又遠赴俄羅斯參加莫斯科國際軍樂節的表演;2013年,子長嗩吶表演登上國家大劇院舞臺;2014年春節,子長嗩吶亮相中央電視臺直播……每一次子長嗩吶的精彩亮相,都有“掌門人”焦養亮的參與和付出。

漸漸成為“陝北紅人”的焦養亮,並沒有因為獲得的成績和榮譽而滿足,一有閒暇,他便研究嗩吶,思索新的演藝方式。他開始吸收西洋樂器、管絃樂器、架子鼓以及電子琴進入嗩吶樂隊,把嗩吶表演團隊不斷擴大。在表演技巧上,他打破了傳統的坐吹和站吹,他把舞蹈和嗩吶巧妙地結合起來,創立了“舞吹”,大大改進了嗩吶的欣賞性。“鼻吹嗩吶”、“交替吹法”、“轉盤演奏”、“龍騰虎躍”等一些別人想不到的表演方式,都是他靠著那股“鑽勁兒”一個人琢磨出來的。光是鼻吹嗩吶用的鼻嘴,他就反反覆覆試驗了半年時間。身為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焦養亮,為了讓子長嗩吶的傳承最大限度延續,利用自己能懂得簡譜的優勢,把自己多年苦心收集的曲牌整理成了《子長嗩吶傳統曲牌》一書,成為子長嗩吶發展中一部重要的教科書,供更多熱愛子長嗩吶的人學習。

焦養亮家是典型的農家院,穿過門洞便可以看到居住的幾孔舊窯洞。屋內陳設簡單,沒有想象中藝人的“闊綽”,牆上幾張參加演出時和名人的合影,以及後屋堆放的各種鑼鼓傢什,似乎在訴說著這位嗩吶藝人的“故事”。“子長嗩吶是個品牌,但願能夠一直傳承下去”這是焦養亮最大的心事,也是他最大的希望。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