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勤微信論學錄(五)

伯勤微信論學錄(五)

伯勤按:餘自問道中西文化十餘年來,因職業所限,從未與任何人士進行過切磋交流,可謂閉門造車,孤陋寡聞。近半年來先後進入各類學術討論微信群,與海內外專家學者論學議道,受各位師友問難啟發之賜,得以一表心跡而不能自已。自視在群中所發陋言,雖有斷章取義、忽輕忽重之嫌,然皆為自家日夜體悟所得,一概棄之頗覺可惜,遂錄之以備反省檢點之用。現略事修改後予以公佈,懇請天下博雅之君子不吝賜教。凡餘言論有損聖學旨義者,其罪責亦只在餘一己之身,與參加論學之群友無關。

修行篇

人一念合理向善即君子;一念違理趨惡即小人。君子者,以理宰身者也;小人者,以欲逐物者也。

在吾儒看來,有真實之善,無真實之惡,一念向善即神,一念向惡即魔。念念止於至善,滿街都是聖人,焉有魔鬼?吾儕努力!

在下近年醒時念起即覺,善則繼之,惡則化之,只能做到半日不違仁!此功夫易知易行,人人可做,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是以往往一念能善,不能念念皆善。吾人已將功夫關鍵如實相告,若一一點破,反招人譏笑,且待虛心善會之人再說不遲!

儒家止定靜安慮得功夫正在日用倫常中修養起用,離卻日用倫常,非孔孟心法所在。打坐修禪是後人新創,雖皆是心地功夫,但有關鍵差別,此一言難盡。儒釋道在修行極致處,雖方法相通,但價值歸宿有異,是以後儒獨尊孔孟!言之糙糙,請勿見笑!

打坐只是強化訓練,使心少雜念、不放失而已。仁心人人本具,只在覺與不覺,覺則動亦仁、靜亦仁,不覺則動乖仁、靜亦乖仁,所謂識仁,正是覺仁之異名爾!功夫甚簡易,正因甚簡易,人皆不以為然,反而羨佛慕道,儒門倒成淡薄。

我不敬人,其罪在我;人不敬我,其罪亦在我!勉之!勉之!

各位大賢是以理性思考說話,而某先生則以絕對信仰發言,如此不對稱之討論必然是毫無結果!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一切亂神邪靈、妖魔鬼怪皆自心所招,是以夫子不語怪力亂神。君子慮善以動,動惟厥時,從容中道,光明正大,一念違仁,即覺即化,易知易行,有親有功,如此行去,吉無不利,一切外道其奈我何?若與外道辯理,足證自信不足,不惟妄費功夫,恰是張其聲勢,任爾自生自滅,天地自然清淨!小人不識大體,誤入他途;君子以德服人,自能移風易俗,何足慮哉?在下向來不患外道入侵,只患自家根本不立,立乎其大,則其小者不能奪也。一己陋見,供立志為君子者參考!

在下自入群以來,幸有多位老師直言勉勵,使吾人深知修養不足,獨處自思倍感羞愧,於是更加乾乾夕惕,一念不正,即覺即化,雖不能至一日不違仁,然較前自感清新許多,睡眠質量有所提高,讀書速度大增,是以深信古人以友輔仁之言真實不虛!

有疑始卜,無疑何須卜?動則閤中,自是易道,此是功夫中事。

評議篇

三教正脈只在價值歸宿上見同異。譬如駕機,佛家想在天上一直飛,偶爾下來度眾生,但還是想飛到天上去;道家一直停在原地不飛,偶爾飛一下逍遙遊,但還是想停在原地不動;儒家則時起時落,天地人合一,所謂承載一切,護持一切,成就一切,實現一切!

陽明學自是精妙,但些許瑕疵足以誤人,王學末流之殷鑑,寧不聞乎?

自學理言,說南師融通儒釋道,顯然言過其實;但自心身性命修養言,南師起碼是有真實體驗之人,豈可一概否定?今人很少會得心地功夫,只當作氣邊事理會,自是湊泊不上,反誣以神秘主義,真是無可救藥。會時自能體貼他人,不會時不是盲目崇拜,就是全盤否定,此種態度皆不足取。

緣起性空大小乘都講,小乘如西人現象主義而已,其言性正視如存在,而大乘言空言無,只是言語方便,不是什麼都空,須知相空性不空,此性即佛性之性。

儒家內聖外王是一體之兩面,後世因受佛老影響,內聖外王始被人為分割!自客觀事業言當然可以分為教育和政治,自主觀實踐言則不可分,一個無內聖功夫之政治人物如何能做好外王事業?

中西篇

牟先生所用“超越”一詞,乃譯自西洋哲學,其目的在溝通中西,不得不用耳。在吾儒,超越即功夫之異名爾。在《論語》即吾日三省吾身之“省”,在《孟子》即盡其心之“盡”,在大學即止於至善之“止”,在中庸即致中和之“致”。天地人心自本體言是一,然人需自反用功而後能知能行,此功夫先儒言之多矣,今日有待我輩應時梳理,以廣其用。此道易知易從,若用超越二字,易予人以人天有隔、聖道高遠之感,如此恰是阻人上進。方今正是儒學復興之初期,人多不知如理而行,是以喜於言辯,待以時日,必歸吾儒正道。昔馬一浮先生自號蠲戲老人,其心境用於今日,更切時弊。人或以為吾人固步自封,豈知吾人恰是從西洋哲學中翻過身來而歸心吾儒,前後費時八九年。在吾人體會,翻過身來則活,翻不過身則死。

吾人做中西比較之目的,乃在於發揚廣大充實昇華吾國固有之文化,而非曲解改造、標新立異,若是為了後者,不用比較亦可做到。據在下觀察,人在做中西文化比較時,多以西學詮釋評判中學,鮮以中學詮釋評判西學,此皆因不自知不自信之故也。又有人明言中學混沌不清,必攜洋人餘威以言中國古學而後快,實可悲也。學風不正,學終難成,學風之關係至大至要矣,是以吾人叨叨如此,聞者寧無同感乎?

以儒學判之,先驗即先天之謂,屬辨理之事也;超驗即超越之謂,屬功夫之事也。理事不二,知行合一,何其易簡!因西人喜客觀冷靜之態度,故湊泊不上,所以有哲學語言貧乏之感慨!

西人上帝乃超絕外在的,信者得救;儒家太極則是普遍內在的,仁者得道。此種基本不同恐不能混,否則無從立辯。至於人為創說,則是後話!

信天地信自性亦是一種信仰,不必以西人外在之信仰自限!孔孟之道正是國人之信仰!

在下雖在政治層面用功不多,但透過六經大義,深知國家乃天地正義、全民理想之所在,政府須負充分實現此理想之全責,所謂負全責,其內部亦須分權分責,否則必然淪為全不負責。西人倡國家為惡、有限政府,乃出於政教分離之傳統,其所謂國家、政府與吾華族所謂國家、政府在意義上亦有差別。會通中西首要在理上會通,方能在事上會通,否則兩不相應,反成對立!

(終)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