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義,應該著眼更長遠的人類未來

昨天,我們提到了“存在主義”的代表作家加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什麼是所謂的“存在主義”

存在主義始於丹麥宗教哲學家、詩人索倫·克爾凱郭爾的著述,其主要思想不僅是存在主義的理論根據,還是後現在主義、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源頭。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存在主義在德國開始流行,它的代表人物是海德格爾和雅斯貝爾斯。

海德格爾從人的存在去分析哲學上的廣義存在,體現了人本主義的覺醒,區別於傳統哲學把存在歸於上帝,或者歸於物質,忽視人的個體感受。海德格爾考察了具體個人從過去到未來的存在,提出人的本真狀態和非本真狀態,強調人不應懼怕死亡,做到向死而生,這無疑為人找到存在的意義提供了指導:

人有無數種可能,人成為什麼樣的人,完全靠自己的選擇。該怎樣選擇才能克服畏懼呢?海德格爾認為要負責任選擇,做好規劃,不要懼怕死亡,因為死亡是人的本真狀態,我們只能做好選擇,向死而生。

存在主義,應該著眼更長遠的人類未來

海德格爾

在文學領域,“迷惘的一代”的文學創作與存在主義理論的本質和發展有著驚人的一致性和同步性,但又有明顯的不同。“迷惘的一代”所表現出的對虛無,對人的生存狀態的深切關注,反對宿命論,鼓勵人在絕望境況中的精神自由等思考,肯定了人的價值先於自我的認知之上,以此迴應“存在主義”哲學思想的出現。

儘管此時存在主義理論尚未向文學領域滲透。存在主義思想否定客觀事物的獨立存在,認為只有自我感覺到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即客觀事物的本質是由主觀意識決定——“人為萬物命名”,也是“迷惘的一代”初現的徵候,那些帶著傷痛和精神幻滅的美國年輕一代回到自己的家園時,首要的問題是,如何感知我的存在,物的存在,如何為世界命名?

海明威短篇小說《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三個人物都處在虛無的國度裡,但三個人的虛無不盡相同,年輕侍者感到的虛無是缺乏實實在在的物質,這是一種由物質匱乏引起的精神焦慮,精神焦慮導致了年輕侍者的逃避心理;老者的虛無就是衰老和死亡,一切迴歸無我,無世界的“無意義感”;年長的侍者則認為虛無是一種孤獨的狀態,他人他物與自我的格格不入。海明威在禱詞中用了二十七個“虛無縹緲”,回答了對人的存在,或者說對人生的看法:

“我們無不在虛無縹緲中。”

存在主義,應該著眼更長遠的人類未來

海明威

《太陽照常升起》,也回答了關於人何以成為人,何以以人的靈魂、精神、肉體、行為、情緒等為人生命名,小說以主人公傑克·巴恩斯為代表的戰後青年,他們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目標,沒有賴以為生的技能,沉溺於喝酒、釣魚、看鬥牛等活動中,企圖在刺激的感官生活中尋求解脫。然而,他們的一切努力都無濟於事……雖然海明威筆下的迷惘本身帶著追問虛無本質的傾向,但海明威的回答是,人以具體的行動為世界命名。這也是海明威硬漢人生和硬漢風格的起點。

存在主義,應該著眼更長遠的人類未來

《太陽照常升起》

如何命名世界在一戰後新世界秩序的再次瓦解而告終,二戰導致了更多國家的參戰和更多人的死亡,更多罄竹難書的戰爭罪行。第二次世界大戰,法國的慘敗和57萬人的犧牲,讓偏重於內心情感、心理自由的作家把更多的目光轉向現實的自由,轉向個人生存的自由和選擇,薩特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薩特在1940年6月21日的35週歲生日當天被德軍俘虜,直到9個月後,才偽造證明得以僥倖脫難,此後薩特不再對戰爭抱持遠離和事不關己態度,而是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組織社會團體的文化運動。戰後的同時代作家也透過文藝作品進行反戰宣傳,擴大了存在主義的影響。二戰後的五十、六十年代,存在主義在法國思想界佔居重要地位。

存在主義,應該著眼更長遠的人類未來

薩特

彼時流行於法國的存在主義基本上分成兩大派別:一是以西蒙娜·魏爾和加布裡埃爾·馬賽爾為代表的基督教存在主義;二是以讓·保羅·薩特、阿爾貝·加繆、德·博瓦爾為代表的無神論的存在主義。但即使同一派別的存在主義思想家的觀點也並不完全相同,以讓·保羅·薩特、阿爾貝·加繆、德·博瓦爾為代表的無神論的存在主義,從精神風貌上,隨著二戰漸遠,這一派別又逐步內化為關注精神自由,即“我之存在和我之所以存在”。

薩特和加繆在文學領域開拓了更廣闊的空間。薩特是存在主義理論的集大成者。他的哲學著作《存在與虛無》、《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人的前景》、《辯證理性批判》等,奠定了薩氏存在主義哲學和文學的理論基礎,而小說《噁心》《牆》,劇作《蒼蠅》《間隔》《恭順的妓女》等,也從文學的角度迴應他的理論。

存在主義,應該著眼更長遠的人類未來

加繆

加繆被認為是存在主義作家的代表人物,其發表於1942年的《局外人》,被譽為存在主義的重要作品,但他本人拒絕承認自己是存在主義者。1951年加繆發表了哲學論文《反抗者》之後,引起一場與薩特長達一年之久的論戰,最後與薩特決裂。加繆作品有三個主題:

一、人在異化的世界中的孤獨。

二、人在異化世界中的自身異化。

三、罪惡、死亡,最終是不可避免的。

由三大主題可看出其作品的荒誕本質和存在主義有著千絲萬縷的相關性,其荒誕的核心,是存在主義的新變。《局外人》以一種不動聲色而又蘊含內在力量的平靜語調為我們塑造了一個驚世駭俗的“冷漠人”:對一切都漠然置之的莫爾索。這種存在主義文學的主角人格渙散、精神冷漠,和“迷惘的一代”的“存在主義”大相徑庭。

存在主義,應該著眼更長遠的人類未來

《局外人》

無論哪種流派,哪種存在主義的哲學家、文學家都堅信,個人的價值高於一切,存在主義哲學和存在主義文學的意義不在於否定人生的價值,而在於肯定,人的價值始終在他物之上,乃至自我之上。意即,無論人類命運如何悲觀,個體生命如何脆弱、迷惘也好,戰鬥也好,當人作為一個客體被觀察的時候,他的價值會遠在他自我的認知之上。這一點,美國作家乾的尤其出色。

“迷惘的一代”的海明威,被無數美國人視為重塑了美國精神的硬漢。約翰·肯尼迪總統評價海明威時說:

“幾乎沒有哪個美國人比歐內斯特·海明威對美國人民的感情和態度產生過更大的影響。”

索爾·貝婁是二戰後美國存在主義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繼福克納、海明威之後最重要的美國作家之一。索爾·貝婁指出海明威的性格:“海明威有著一種強烈的願望,他試圖把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強加於我們,以便塑造出一種硬漢的形象……當他在夢幻中嚮往勝利時,那就必定會出現完全的勝利、偉大的戰鬥和圓滿的結局。”哈羅德·布魯姆認為“海明威是真正的自然主義和存在主義大成作家。”

除了美國人的“自我表揚”,薩特在其文集中,也以海明威和加繆作比,海明威的寫作風格特點早已為讀者和作家們談文必論之。薩特指出的是,加繆喜歡透過刻畫人物的語調、姿勢等反映出人物的心理狀態,而這正是海明威的“冰山寫作”。但二者不同在於,海明威偏重於用“冰山式”手法進行看似無關緊要的環境描寫,而最終留給讀者懸念。加繆的作品,往往沒有多餘的細節,每一件瑣事都圍繞著主題,並且對書中的情節來說都是必要的。

當讀者讀完這本書時,就完整地讀完了它,沒有讀者會認為還有別的結局。這種相對冷漠和置讀者以作品之外的姿態,也促進了新一代小說家對小說的革新,他們的創造會給讀者留有一席之地,往往是作家、故事人物、讀者共同構成一部小說的大要素。

薩特本人和海明威的存在主義思想觀在文學的表現上,也是大相徑庭。薩特在他的劇本《禁閉》中有一句存在主義的名言:“他人就是地獄。”薩氏追隨者把恐懼、孤獨、失望、厭惡、被遺棄感等等,看成是人在世界上的基本感受。他們雖然提出了不少發人深思的問題,但是他們的處世態度是消極的。他們鼓吹人生虛無,活著沒有目的,人的一切活動都是徒勞的。用木心的話說,薩特和加繆的存在主義有其虛偽性,因為他二人都是自我功利主義者。

存在主義,應該著眼更長遠的人類未來

《禁閉》海報

六十年代的主流存在主義理論認為,藝術家的目的是創造自己的世界,表達自己的哲學思想和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藝術地再現客觀世界。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存在主義文學的主要內容往往是描寫荒謬世界中個人的孤獨、失望以及無限恐懼的心理。索爾·貝婁便是其中代表作家。其《晃來晃去的人》被認為是美國第一部荒誕派小說,成名作《奧吉· 馬奇歷險記》獲國家圖書獎,並以“他的作品是投向美國極權主義政府的利刃”獲1976年諾貝爾文學獎。

存在主義,應該著眼更長遠的人類未來

索爾·貝婁

薩特的學生,薩特存在主義繼承人安德烈·高茲發表大量生態學運動文章,把生態學、生態危機納入自己的研究領域,成為當代生態哲學和生態社會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認為,隨著全球化和科技發展及應用,出現了嚴重的生態危機,人類迫切地需要限制消費,並控制使用原生資源。其“新工人階級”理論和“反資本主義的結構改革”戰略說理論依據即來自“存在主義”。

六十年代中後期,存在主義逐漸被其衍生的人本主義、後現代主義所取代,這些衍生的新理論,得益於被廣泛運用到實用領域而為普羅大眾熟知,人本主義心理學、後現代敘事策略被運用在精神病學、商業、建築、政治策略等多個領域。

米歇爾·福柯被普遍認為是一個後現代主義者,他本人對這個頭銜並不認同,他認為自己是繼承了存在主義和現代主義的傳統。因為後現代主義的隨意解構和發明,本身造成了這一分類的含糊。

存在主義,應該著眼更長遠的人類未來

米歇爾·福柯

福柯認為,人的本質並不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固定的、普遍的東西,而是由許多帶有歷史偶然性的規範和準則塑造而成的,而那些規範和準則,又是由每個人都必須在其中成長的風俗、習慣和制度所規定的。按照福柯的看法,人的自我是被髮明出來的,而不是被發現的。福柯堅持認為,一個理想的人並非那種努力去發現他自己、他的秘密的真實的人,而是那種力圖發明他自己的人。

福柯在肯定存在主義的同時,強化了存在主義的實用價值。即,

我是自己的上帝。

“他那雙眼睛像海水一殷藍,是愉快的毫不沮喪的。”正如海明威小說中的聖地亞哥所言,人是不能被打敗的,這是海明威式的存在主義,也是真正的存在主義。《老人與海》中的老漁夫聖地亞哥便是那個貫通人類精神的寓言式人物,他象徵著不屈不撓的人類。他在與大海、馬林魚、鯊魚的搏鬥中體現出了人類力量與精神的壯美,雖然他最後只捕到了魚骨架。

存在主義,應該著眼更長遠的人類未來

從生命行為結果來看,人生的經歷是一場悲劇,可貴的是,我們沒有被打敗。聖地亞哥老頭依然會再次駕著一彎扁舟,深入到神秘莫測、危機四伏的茫茫大海,去捕捉另一條大魚。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