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奈良》導演鵬飛:《又見奈良》是一部 神奇 片

由河瀨直美、賈樟柯監製,青年導演鵬飛編劇執導,吳彥姝、英澤、國村隼、永瀨正敏領銜主演的劇情片《又見奈良》於3月19日全國上映。這部在各大電影節上享譽頗豐的年度口碑佳作,終於要在無數觀眾的翹首以盼中溫情獻映,為開年的電影市場增添一份別樣的溫暖與感動。

《又見奈良》導演鵬飛:《又見奈良》是一部 神奇 片

《又見奈良》海報

緣起創投會

電影《又見奈良》及導演鵬飛與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有著深厚的情緣。作為H!Action創投會第一部與觀眾見面的電影,曾在2019年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H!Action 創投會摘得開心麻花現金獎、畫林調色獎、太空堡壘預告製作獎和金知了聲音獎。四項行業大獎從諸多維度為影片的後期保駕護航,共計現金獎項25萬元人民幣,非現金獎項總價值80萬元人民幣。

重回海影節

影片製作完成後受到了國內外眾多電影節的青睞,先後入圍了2020年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官方入選、東京電影節特別展映單元、金雞國產電影新動力推薦等國內外知名影展,並於2020年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影展“永珍中國”單元進行了展映,收穫優秀口碑。

海影節如同忠實夥伴,見證著《又見奈良》從H!Action創投會走向銀幕,見證著這治癒人心的親情故事與所有觀眾見面。3月13日,海影節特於北京英皇影城舉辦《又見奈良》親友場放映及導演交流會,並邀請了一直以來關注和支援影片的業內夥伴,與觀眾共臨現場。

《又見奈良》導演鵬飛:《又見奈良》是一部 神奇 片

“永珍中國”展映現場

映後交流現場

Q

《又見奈良》即將在3月19號上映,此前已經在多個國際影展上有過展映,現在即將迎來更多的觀眾,導演覺得在經歷這兩者之間有沒有什麼心態和觀念上的改變?

鵬飛:

感覺睡不著覺,睡不太好。(笑)

Q

和您上一部作品《米花之味》的創作相比,這一部作品您在給觀眾的呈現上有沒有什麼期待呢?

鵬飛:

這一部作品相比起《米花之味》來說故事更加簡單了,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找人”的故事,共同點就是還是以親情為主。期待的話當然就是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Q

HIIFF很榮幸見證這部影片從劇本到影像,到如今即將登上銀幕和觀眾們見面的過程。鵬飛導演接下來是要有一週緊湊的路演安排了吧?

鵬飛:

首輪的路演剛結束,馬上就是北京的幾場放映,確實是很緊湊哈哈。但是更加開心的是可以直接和觀眾交流,因為這部影片有許多留白的地方,也很想了解一下觀眾們的看法。

Q

鵬飛導演在最開始做劇本架構的時候,對於土地和人的聯結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您希望觀眾在觀看結束之後可以感受到什麼樣的表達呢?

鵬飛:

我希望它不單單是一個“尋找遺孤”的故事,重點不在於尋找的結果,更多的是想說可以透過這個故事來表現這三個人的變化。對於我自己來講當然是希望能傳達出一種人間的大愛,更加地珍惜身邊無論有無血緣關係的情感,還有就是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和平。

《又見奈良》導演鵬飛:《又見奈良》是一部 神奇 片

導演鵬飛交流

Q

導演您好,我想問一下影片開頭故事背景的交代是怎麼考慮的,怎麼想到用動畫的表現形式呢?

鵬飛:

其實這個遺孤的歷史在東北之外的土地可能瞭解的人沒那麼多,尤其是現在年輕的觀眾越來越多,所以我想把這個事情在一開始集中地講清楚,不希望觀眾是帶著問號來看這部電影。但我也不希望用字卡獨白,或者展示真實故事片段的方式來展現,更希望能夠貼合影片的調性,可以有一點跳脫,所以最後決定用了動畫的方式。

其實最早這個靈感來自於許冠文導演的《天才與白痴》,他的開頭是由《老夫子》的作者畫的,我還挺喜歡這種方式。最後選擇了用我小時候喜歡的《沒頭腦和不高興》的畫風,加上有點復古的快節奏音樂,在三分鐘的時間內把1945年到2005年這段歷史表現了出來。

Q

作為一部中日兩方合作的電影,在您拍攝的過程中您和團隊是怎麼樣溝通的呢?與他們(日方工作人員)的文化交流和碰撞對您的創作有什麼樣的影響?

鵬飛:

工作中有非常多有意思的故事。比如說,我第一天拍攝特別不順利,有時我在現場說“再來一遍”,要經過中文翻譯成日文再翻譯成中文的過程,溝通就很吃力。所以到晚上我們就聚在一起聊天,和副導想了個辦法,設計了一套手語來傳達簡單的指令,第二天拍攝進度明顯就上來了。

而且不僅僅是拍攝進度的提升,劇組也有一個凝聚力在裡邊,我們像是有了一套共同語言。沒有刻意地去教,一個星期之後全劇組都學會了這些手勢,兩個星期之後連奶奶(吳彥姝)都學會了,甚至自己開始編手勢了(笑)。

Q

這個故事設立故土的背景是在東北,影片中在日本遇到的其他遺孤都帶有一點東北特色和語言特點,但在女主和奶奶之間並沒有特別多來自東北的感覺,想問一下您在選角時是怎麼考慮的呢?

鵬飛:

實際上一開始我有讓她們模仿東北的口音,但模仿出來感覺有點怪,所以還是自然地講好了。之前在面試奶奶這個角色時,也有遇到年紀大一點的、來自哈爾濱的老奶奶,她說話就沒有口音。

實際上老哈爾濱是沒有口音的,哈爾濱後來成為大城市之後,慢慢地聚集的人口多了才開始有了口音。遺孤群體散落在東北的各個地方,影片中有的是從牡丹江來的,也有從偏遠一點的小村來的,所以可能口音會更多一點。

《又見奈良》導演鵬飛:《又見奈良》是一部 神奇 片

導演鵬飛交流

Q

您在電影當中有許多小幽默的表現手法,想問問您的靈感來自於哪呢?片中也有很多非常優秀的日本演員,他們和您對於這些戰爭遺孤的問題是怎麼看待的呢?

鵬飛:

我個人來講不是很喜歡看很壓抑的很苦大仇深的(電影),有時候需要鼓起很大勇氣去看。所以我希望我的電影可以用輕鬆一點的感覺去講一個悲傷的故事,觀眾可以沒有壓力地看完來有所共鳴、有所思考。我用了八個月的時間在日本和我的同事一起去找這些戰後遺孤,慢慢地和他們成為朋友,成為他們的聆聽者,慢慢地瞭解他們的狀態。

我非常看重他們的笑容,這個笑容背後可能是無奈的、自嘲的、釋懷的等等,但他們的幽默也是真實的,比如哪個“大鍋”就是真實的觀察,這些幽默的點其實都是從對於他們生活的體驗中來的,這些笑之後都有它的故事。比如奶奶為什麼會講俄語,又能聽懂せんせい(老師)的日語,就是因為東北的歷史。

其實遺孤這個事情在日本還是挺轟動的,有時候比在東北的其他地方還要轟動。這些年紀大一些的演員其實都是知道這段歷史的,所以他們遺孤的境遇也感到非常同情,也會有一些反思的想法。像影片中的老警察,就有一種對戰爭的反思在裡面。包括我們劇組的同事也是,我們同事很多都是日本的年輕人,大概有四十多位,他們很多看完劇本之後都流眼淚了。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的副導演,在殺青那天他和我說很榮幸能夠參加這樣一次拍攝,好像在拍攝過程中跟著劇組又去尋找了一遍這些遺孤,並且讓他更加反思自己國家的歷史,最重要的是珍惜現在的和平。我聽完之後很受觸動,很高興劇組的人員都感受到了我想表達的內容。

Q

在最後三分鐘的時候三位演員一起行走,您安排這樣的情景是有什麼想表達的內容嗎?

鵬飛:

這個場景前是一個喧鬧的祭祀,這個祭祀並不是為了表現風土人情或者奇觀,而是感覺之前在尋找的過程中有遇到很多人,有歸國者協會的、唱京劇的、聾啞的管理員……多少還是又一些中國的元素在裡面。

最後三個人找到了一個完全的日本文化的場景中,我在想這個時候如果那個人真的是要找的人,奶奶會不會有些釋懷,就是這個孩子回到了她原來的文化中;如果不是的話,那這些遺孤還有她的女兒是不是也會像這樣回到她原來的地方,是不是就該放手。

所以最後三個人走路又一些“各懷心思”地在走,想著自己的事情。而且他們的走位也不一樣,一開始是這個女孩帶著奶奶,後來是警察女孩帶著奶奶,後來是把奶奶夾在中間了,有一種互相給彼此希望的感覺。

春日時節,上映在即

影片故事簡單而極富力量,觀影過程則笑中有淚;跨越血緣與山河漫漫尋親之路,不僅讓觀眾瞭解到日本遺孤這一群體所面臨的現實困局,也撫慰了無數在外遊子的思鄉之情;而片中不少信手拈來的小幽默,不時引發著現場的歡聲。

溫暖他鄉的你我,傳遞彼此對“家”的眷念。《又見奈良》將於3月19號全面上映,敬請期待!

《又見奈良》導演鵬飛:《又見奈良》是一部 神奇 片

《又見奈良》親友場合影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鏡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