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本|天堂,人的自然本性;是人必須返回的,但卻從未真正去過那裡。

阿甘本|天堂,人的自然本性;是人必須返回的,但卻從未真正去過那裡。

文|阿甘本

譯|藍江

摘自|天國與樂園

第三章 人從未進入天堂

3.6

讓我們考慮一下愛留根納賦予人間樂園的獨特地位。只要它與人的自然本性相吻合,它就自始至終存在,即使不一定是以塵世的形式存在,它也不會停止存在。而人——也就是說,仍然無法接觸到自己的自然本性的生命體,因為透過濫用它的物品,它總是已經放棄了自然本性——最終必然會回到它身邊,那時所有的東西都將恢復到它們的本因。天堂——人的自然本性——是人必須返回的,但卻從未真正去過那裡。另一方面,迴歸不是在時間意義上被理解,而是一直在發生,以這樣一種方式,退出和迴歸是共同存在的。在這一點上並不奇怪,早在《自然的區分》的第二卷中,愛留根納就已經提出了大膽的想法,人文主義者在十六世紀才會再次提出這一論點,根據這一論點,天堂實際上與大地並無二致,因為在原初的動因那裡,它們的基礎是完全一樣的,他寫道:

阿甘本|天堂,人的自然本性;是人必須返回的,但卻從未真正去過那裡。

天堂,與這個大地上的可居住的世界並沒有體積或空間上的區別,而只是因為在那裡居住的方式的多樣性和幸福感的有所不同。事實上,即使是第一個人,如果他沒有犯罪,也能在大地上幸福地生活,因為在原初動因那裡,大地和天堂的根基是一樣的(538B)

因此,“在天堂裡,就像在一個巨大的、最幸福的寺廟裡,所有的人都將進入,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喜好去生活”(928B)。而這個天堂裡——人的自然本性和大地——人總是已經在其中,但還沒有進入,也是上帝居住的地方:“事實上,除了在人的自然本性和天使的本性中,上帝並沒有在其他地方居住,只有這些才讓我們可以去思考真理”(同上)。

值得注意的是,神學對人的自然本性的反思與對人間天堂的意義以及對原生性犯罪的現實的反思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可以說,神學家在思考在與罪的概念密切相關的情況時,闡述了“人的自然本性”這一概念,並由於罪的概念,“人的自然本性”在構成上就十分模糊。在拉丁教會盛行的奧古斯丁傳統中,自然本性和罪是密不可分的,人的自然本性被不可逆轉地分割成一個現在已經喪失的原初本性和一個業已失卻的本性。因此,天堂是一個真實的歷史地點,人被上帝安置在那裡,但當罪惡玷汙了他的自然本性時,他就永遠離開了那裡。現在,它就像墮落之前的自然本性一樣,永遠無法進入,帶著火焰之劍的基路伯一直監視著,使人不至於妄想回到那裡。唯一能在某種程度上恢復原始自然本性的可能性,那是無可救藥的墮落,將人交給歷史和救贖的安濟——教會透過聖禮發揮作用——以及另一個天堂,即天國的天堂,它與第一個天堂不一樣,只出現在未來,而不是現在留給選民的。墮落的本性繼續著,並將繼續存在於地獄中,在那裡它將永遠遭受其懲罰。

在第二種模式中,也就是愛留根納的模式中,天堂——也就是人的自然本性——完全與罪惡格格不入,《創世紀》敘述的墮落歷史必須被理解為發生在它之外。不存在適當的救贖歷史,因為人的本性總是已經被拯救。天堂——各種形式的生命——從未失去:它總是在它的位置上,即使在人類不斷濫用它的情況下,它仍然是一個未被觸及的善的模式,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使它墮落。天上的天堂與人類尚未進入的大地的天堂沒有區別,它與迴歸原始的自然本性相吻合,而原始的自然本性未被觸及,而且是純潔的,從一開始就在等待著所有的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