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期精神地圖薦讀|張傑:黑陶,語言的花朵在黑夜裡盛開

海底的世界

5期精神地圖薦讀|張傑:黑陶,語言的花朵在黑夜裡盛開

中國語言人物三記

作者:

張傑

2

黑陶:語言的花朵在黑夜裡盛開

讀懂黑陶,我用了將近一年時間,以至於在去南方的旅程裡,我不得不將《夜晚灼燙》背上行囊。它們讓我在異鄉的旅程中不再孤單。那些盛滿南方綠藻氣息和雨季黛色房瓦下詩意的句子漫溯而來,讓我日趨單一的北方貧瘠在享受它們的同時,強烈地感到了一種不適應,如同從那座被汙染嚴重的小城回到家鄉或田野時,忽然面對富含氧離子的清新空氣和明亮星空,因充分品嚐貯滿田野氣息的鮮嫩玉米或青色大豆而使腸胃不舒服一樣,我瓦解不掉它們的詩意和思想。它們讓我想到屈原、李白、杜甫、蘇軾、博爾赫斯、海子、梭羅、葦岸等一批大地詩人。這些想法在我閱讀黑陶文字的體驗中幾乎絕無僅有。後來才明白,如同其後黑陶的“江南三書”——《泥與焰:南方筆記》《漆藍書簡:被遮蔽的江南》《二泉映月:十六位親見者憶阿炳》,我遇到的黑陶《夜晚灼燙》,是一個詩意的“複合”讀本——難怪我的精神腸胃會有如此強烈的反抗。

那些詩意和思想密集型的句子,帶著傳統漢語的固有品德撲面而來,讓人有一種應接不暇的感覺,我彷彿一個缺氧病人遇到的不是汙濁空氣而是純正的氧,那種快樂幾乎無法用語言形容,或者說無論如何形容其快樂都不過分。它們從根部帶來中國詩歌傳統的最美好部分,而最致命的是摻入了漢語未被“現代”汙染的現代意識基因。在世界語言的重災區——漢語語境裡,我一直把這種現實視為一種不可能存在的稀有現象。其實一點都不難想象,思想和靈魂賴以依存的母性空間——漢語,是怎樣被汙染、戕害和強暴的,以致精神世界貧乏得只剩一汪骯髒的語言汙水,無法掩蓋和支撐我們的貧乏和無力。在這樣語境思維習慣下,讀到清澈如斯的語言之流,靈魂被突然意外的驚喜撫慰了,除一下怔住之外,我想象不出更合適的詞語,之後才能是對它的精神享受和愉悅——對,只能是“然後”。

“……石井欄——井口一圈石頭上三兩條深深的、被繩子磨出的印痕令我心驚(哦,一個家族的歷史和秘密原來頑強地隱匿於此,月夜或清晨,春夏或秋冬,這個家族中無數次拉繩提水的手全被靈性的石頭默默地刻寫了下來)。”(《綠袖子》)

彼時,我恰正經歷一場語言靈魂貧乏焦慮綜合症。大腦裡對語言的美好向往和所擁有的幾個少得可憐的、被汙染篡改的語言的行屍走肉之間的巨大反差,使我一度幾乎發瘋和失語。它讓我十年幾乎沒有寫出一個屬於自己靈魂的文字,想起來真是一場災難。想來一定仍有一些語言掙扎者,盼望並感激那些創造現代漢語清新之流的人們。黑陶應該是一位值得人們敬重的現代漢語及其語境的創造者和開拓者之一——有多少靈魂可以在這樣的語言之流中得以盪滌和清潔呵。這個群體創造了一個民族的詩意和想象力,他們是真正的語言猛士和精神貴族,我感到語言的花朵在貧乏黑夜裡突然有力地盛開,美好如一則童話或哲學。

閱讀時強烈的感受之一,是那種強有力的語言催眠術、驅趕術,和使語詩意密集呈現的本領。也許在別處很難馴服的語言,到這裡倒成了一隻只溫順的羔羊;也許詩意在別人那裡如久旱的甘霖一樣稀有,在這裡卻沒有一點枯竭的跡象,充沛——充沛得令人難以想象。大把大把詩意奢侈滲透並充斥到文字和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即使最物質性的日常生活細節,在這裡也充滿了詩意,這是最讓人感到不解之處——這種能力唯有那些有著旺盛生命力和創造力的詩人才有。這或許可以從被黑陶認為親切和純粹的先輩詩人中——屈原、蘇軾、杜拉斯、克洛代爾、羅伯—格里耶等身上,找到一些其詩意思想的蛛絲馬跡,但他們只是提供一種借鑑和參照。這個從先秦、唐詩、宋詞和西方現代意識理念中頻頻汲取營養的靈魂自有自己的章法,像一條深潛的魚,隨著時間推移,漸漸具有了某種深水和時間的黑色影子和基本屬性,他彷彿具備了一種語言本身的素質和習性。它們成了他的一種本能——我習慣上把具備這種品質的人稱為本質上的詩人或語言精靈。這類人的確是這個世界上少之又少的“珍稀動物”。不過,這也許更符合事物的本質特徵及其規律——詩人不可能在世界上大規模普遍存在。能夠創造如此豐富意象和詩意的靈魂,本身的豐富程度會是怎樣?又是何種原因或質地使他們具備了這種素養、品質和能量?這個問題讓我暗自感到自己的無知和可笑,其實道理像土地為什麼會生長萬物、鳥兒為什麼會在藍天上自由飛翔一樣簡單明瞭。他們作為一種生物本身即具備這種生長和飛翔的能力,這是一種詩人天生不可或缺的能力和本質,藉此我明白了一些更多的詩人屬性:

“……更多時候,釘有‘浙桐鄉掛’‘蘇吳縣掛’的鐵船,滿載或空駛,鳴著笛犁開運河暗綠的肌膚。河水隨之劇烈盪漾起來,咬溼原先處於河面之上的斑駁岸石。潮溼了的石頭,只得又一次耐心地等待著,在暖融融的春陽照射下重新回到它的乾燥之鄉。南下塘和大窯路,綿延數里的河街和民居,散發陳年氣味的、晝與夜的現實雕塑。”(《西園八章》)

黑陶具有一種站在語言焦黑的災後廢墟上,恢復其往日輝煌宮殿的能力,像一個語言巫師,驅趕著文字在詩意和思想的人類崎嶇小道上搬運修建精神大廈的建築材料。日夜兼程中的月亮、星星、黑夜、砂粒、塵土、小草、露珠和白晝以及瀰漫其間的氣息竟被變成了材料的一部分。他很輕易地使語言變成了石頭或雕塑。這是一種語言的點石成金術——它們竟然非常情願地變成石頭的一部分,而且像在做一件非常開心的事,如在魔術師的手中一般愉快變幻著各自的角色。魔力,語言瞬間恢復了魔力,讓哭泣的詞語們回家。在黑陶筆下,大地萬物莫不入詩,容易讓人想起那兩個或許使人感到不舒服的詞語——化腐朽為精彩與神奇。

開啟黑陶的書,總感覺一個人與大片大片的語言白雲,行走在大地或草原的遼闊裡——綠色是其語言的背景或屏障。他像一個語言的淘金者或發現者,讓人感到像森林一樣神秘莫測——平時握有秘密而不言不語的謙卑和樸素,容易讓人感到他可能是一個更大秘密的持有者。黑陶的敘述與詩意,像一種古老的結繩記事法或沙漏計時法,文字於此暴露出其耐人尋味的經久魅力,而這對一個寫作者來說多少顯得有些不可思議。

語言建築的時空感是其又一特色。讀他的文字彷彿有一種穿越靈魂與時空隧道的感覺,歷史時光彷彿倏然活了過來,閱讀者彷彿站在不知身在何處的多維語言時空內,得以與不可想象的事物親密對話。這種力量是靠了語言本身釋放的某種神秘元素而致,它透露出某種生命的隱秘本質,也只有為數不多的詩人能夠駕馭。

“成萬上億的醬釉碎陶片堆積在街後蜀山的南坡。這是往昔龍窯廢棄後的遺蹟。火漬。泥土的追憶。時間。死去陶工的勞動與手印。釉滴。隨處可見眼淚一樣粗圓的釉滴。南坡的蜀山成了陶山……無數的陶片雜亂壘疊,漫長的歲月曆程中,哪一塊稍微動了一下,至少,區域性的山體便滑動起來,迅捷,如金屬的瀑,山下窄街的每一所幽暗木樓裡,都會充滿清脆似瀉的閃亮聲響。這是本地居民聽慣了的古老音樂。”(《南街與時間》)

儘管這樣,我還是不能忘記黑陶在寫早逝詩人海子時的深刻用力,這是一位詩人對一位詩人真正的理解、景仰和疼痛,是對同類不由自主地懷念、悲哀、歌泣和惺惺相惜。這時,有著語言奢華能力的黑陶用筆卻極為簡樸:“在墓碑前,我們還看到一束枯乾的野菊,海子父親說,這是一個多月前,幾個外地來的女孩送的。鄭重地點燃一支香菸,祭上,代表我們自己,也代表未能來到墓前的熱愛海子詩歌的朋友,深深鞠躬:長眠於故鄉的海子,現在你可以安息。”(《海子家鄉:黃昏和夜晚》)讀到這裡,我的眼前已一片模糊。我知道,悲傷已滲浸到他骨子裡,以致在寫這篇文字時,濃重的傷痛和絕望依然無法化開,一如海子墓前的時光和返回路上沒有星星的黑夜。傷痛烙疼懷念,追憶呈現出作家作為詩人的特有高貴,他這樣寫道——“千古黑夜。痛苦死亡連線著艱難生育的底層南方,又一次沉入大海般濃重但是寂寞的黑夜之中。‘百姓一萬倍痛感黑夜來臨’——是如此錐入骨髓的中國鄉村感受!”(黑陶《海子家鄉:黃昏和夜晚》)這讓我感到悲壯如詩的力量,衝擊著全身每一個穴位,讓我無論如何都不能忘卻這鄉村一般熾烈如血的詩質文字。

我知道,這樣談論一位散文作家無疑是危險的,但這的確是我真正要說的話。在中國文學傳統意識形態裡,詩歌與散文的概念是永遠不容混淆、戒律分明的。人們習慣按既定的方式寫作,像某種簡單機械的教學法或填方格遊戲,弔詭和陰冷裡不容真正的血肉和靈魂存在,如語言暴力一樣讓人不寒而慄,多少有生命的文字因不符合其操作規則被“血腥屠殺”掉了。這是一種文學的反動——最終使以自由為天性的文學基因像稀有珍貴物種一樣滅絕。散文,這個日益被傾倒汙物的存在,尤其缺少人性的溫暖。但人們似乎已經麻木了,司空見慣的語言機械與虐殺已讓人感覺不到靈魂的寒冷和孤單,人們已經習慣了被如此粗暴對待。在日復一日的可怕精神貧乏、枯燥和蒼白裡做著文字的填鴨遊戲,本該熱血奔湧的血管,變成自來水管甚至專供排汙物的管道,精神之胃也漸漸形同一個個現代垃圾場了。看似包羅萬物的權威樣子其實一片空洞和蒼白——什麼都有就是沒有生命感的語言逞強術和話語霸權術。文學——詩歌、散文、小說等已變成了一具具沒有靈魂、腐朽的語言殭屍。劉燁園先生曾說:散文這個概念在當下已經被汙染、扭曲、壓制成文學的重災區。散文(文學)創作亟待自由,一切藝術創造都應該這樣,但都不及散文受災之深重。

我藉此讀懂了黑陶——文學就是文學,他沒有在意別人所說的“文學”的組織形式和約定俗成,他按照自己的文字組合方式和操作規則寫作,不受任何一種文學意識形態的規定性所約束。他甚至想都沒想便寫下來,這是對那種使靈魂窒息的簡單分類法和寫作方式的藐視,是一個寫作者所獨有的一種生命能量和可貴品質。讀懂黑陶《夜晚灼燙》這部叫作散文的書,我用了很長時間,它提供了一種極其自由的寫作方式、姿態和理念——一切藝術創造唯以其自身的規律——自由為其生命的必須準則。

我不禁揣測,黑陶在這部書裡,其實是在散文形制裡做一種詩意的探索和拓展——不以詩的形式寫詩。他似乎要考驗一下散文這種文體的限度及其最大承載力和詩意的延展力,使文字形式與靈魂最終得以和解和自由。從本質上,這部書三分之二以上的文字都應該叫作詩。在這點上,我一點都不懷疑黑陶是在以另一種方式寫詩。詩在這裡詩意像流動的水和透明的黑夜一樣,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流動性和隨意性,似乎讓人的靈魂可以在此得到充分的休憩和流連,文字是以詩的高度和溫暖慰藉眷顧著這個世界。這時——也唯有這時,時光才真正屬於時光,所有的人和事物也才真正屬於自己,詩才真正屬於詩。自由的意識與詩佔據了語言的純粹空間,這使他的書寫和詩意演化為大地上最美好的事情之一。這樣,詩人可以在他的文字中放心地度過自己的語言歲月。

“民諺曰:‘吃過端午粽,再把寒衣送。’食物與民俗的時間之感。粽子吃過了,經冬的寒衣便可正式進箱納櫃,粽子的餘香裡,你和我,便又老了一歲。”(《西園八章》)

明白這之後,我甚至露出詭黯而驚心的一笑:差點上了詩人一個大當!看來黑陶是一個把詩歌當成宗教和法則的人,在寫下這些文字時,或許他並不在意自己是在以另一種形式寫詩——形式對他來說已經成為一種多餘。這種不自覺行為,證明詩意成了他的一種本能或條件反射。詩讓他幾乎感覺不到除詩之外的世界——寫作可以使人忘卻一切——他被詩控制了或他捕獲了詩意,詩意表達成了他寫作的哲學。他藉此使語言復活和永生,在這個讓人感到危險或恐懼的世界,多少給人們一些心理安慰或安全感的美好感覺——如果大地上多一些這類寫作者該是一件多麼美好和幸運的事情。它起碼可以維護當下精神的基本治安秩序,至少可以使那些“文學”“藝術”行騙行動在陽光下暴露無遺。

不過,這種寫作容易讓人產生誤解,認為是一種危險的行為——有意無意對文學既定秩序和邊界的破壞,甚至會讓一些人產生不安全感。詩人的“語言陰謀”一旦得逞,像一顆具有顛覆意義上的重磅炸彈,會讓那些熱衷於談論詩歌、散文形式的無聊的形式主義者們驚恐萬分甚至失業,也讓那些經常故作高深的文體家和教授們失語。

後來才知道,黑陶作為詩人角色是更早的事情,後來轉入散文寫作的秘密通道。在一些人看來他取得了一些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而且被認為別具才華。但可以推測黑陶對此是不屑的,甚至無須言說。他更像個語言的“野心家”,在不停地向語言最高深隱秘部分掘進,在散文這種被規定的形式和領域內,進行著詩與思的肆意試驗,以自己的生命能量檢測散文的最大潛力。這讓散文業已變得僵硬和僵化的土壤結構和意識鬆動了,有時甚至不以散文固有的概念和意志所左右地撕開或爆破,然後種上詩歌的秧苗,直至它變成一片不再幹瘦貧瘠的風景,或者乾脆讓它變成詩歌本身——是否分行的形式已不重要。這是散文文體的幸運,是詩本質的力量使然,也是詩和時代的相遇。文學正是在這種幸運中被豐富和發展的。好像土壤和植物的一場同謀,在一種不易覺察的過程中,詩以緩慢氧化的速度和方式進行裂變,最後成為一種必然,只不過昇華的效果令沒有看到它緩慢生長過程的人有些無法適應,像黑夜裡的眼睛無法適應陽光一樣,詩人此時的微笑是最不易覺察的。生命和文學生長的加速度,是一種不可迴避的現實,事情的確發生了——散文雖然看上去形式上還是散文,但它的確變成了沒有分行的不折不扣的詩。像給一個極度失血的人迅速輸血一樣,散文這個奄奄一息的靈魂終於因一種詩的本質行為而獲得呼吸和拯救,最終使一個蒼白的概念,成為一種文學理念或豐滿的生命,我覺得這是黑陶在文字中的最大勝利——突破某種限制或許是寫作者們夢寐以求的願望——儘管或許他在寫作時並沒有這樣想,而真正的寫作也往往如此不容多想和不分黑白。

讀這些篇章的時光,讓人感到如此愉快,靈魂被自由詩意的泉水洗滌、沐浴,露出本質的微笑。我想象著《夜晚灼燙》在寫作過程中如暗夜中的花朵一樣倏然盛開,有著一種詩意和思想無聲爆破的響亮。而走得更遠的它們的寫作者——黑陶,這個以詩歌為宗教而忘掉一切的神秘寫作者、詩歌的秘密持有者和“暴力主義者”,此刻正在做什麼呢,是在進行又一輪的語言爆破,還是在詩與思的遽然開放中,露出其信徒般的愜意微笑?——而這或許是一個寫作者的宿命。

文為節選

注:

本文發表於《延河》2021年5期精神地圖一欄

本文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