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作順序,解析梁羽生的天山系列為何會出現邏輯混亂等情節漏洞

“天山系列”是梁羽生武俠的主導作品,該系列小說故事豐富,作品良多,含前傳性質的“萍蹤系列”在內,大小篇幅共有二十部小說,而且故事背景時代跨度長,跨越明清兩朝達四百年,出場人物眾多,關係密切,構成了獨有的梁氏武俠歷史時間線。許多朋友讀梁書,多半都是從該系列被吸引而始。不過,該系列小說也有不少漏洞,比如說邏輯混亂、前後不一等。究其出現漏洞的原因,羽菱君個人認為,主要還是因作者創作時未按故事背景的先後順序來寫引起的,這裡面也有創作時間跨度長和作品後來沒能修訂完善的因素。

從創作順序,解析梁羽生的天山系列為何會出現邏輯混亂等情節漏洞

梁羽生天山系列

一、“天山系列”創作順序引起的情節漏洞

含前傳性質的“萍蹤系列”在內,廣義的“天山系列”大小篇幅共有二十部小說。按照小說故事背景先後順序,分別為:《還劍奇情錄》、《萍蹤俠影錄》、《散花女俠》、《聯劍風雲錄》、《廣陵劍》、《武林三絕》、《白髮魔女傳》、《塞外奇俠傳》、《七劍下天山》、《江湖三女俠》、《冰魄寒光劍》、《冰川天女傳》、《雲海玉弓緣》、《冰河洗劍錄》、《風雷震九州》、《俠骨丹心》、《遊劍江湖》、《牧野流星》、《彈指驚雷》和《絕塞傳烽錄》。其中《武林三絕》沒有正式出版,所以基本很少人看過這部書;而《彈指驚雷》和《絕塞傳烽錄》在連載時本為一部作品,但出版時陳老將之一分為二,羽菱君認為可能是《絕塞傳烽錄》中的楊炎戲份不足以稱第一男主角的關係。

該系列小說,最大特點就是故事背景時代跨度長,從《還劍奇情錄》中主角陳玄機所在的元末明初,到《絕塞傳烽錄》的清朝嘉慶年間,是跨越明清兩朝長達四百多年。而且出場人物眾多,關係密切,構成了獨有的梁氏武俠歷史時間線。不過樑羽生在創作時,該系列的作品,卻不是以小說裡故事的時代背景,按照先後的順序來寫,有些作品的創作,都是為了交代一些人物關係和解釋某些情節的緣由而寫的前傳故事。

比如說整個系列,梁羽生最先創作的其實是《七劍下天山》,《塞外奇俠傳》是為了交代《七劍下天山》中關於楊雲驄、納蘭明慧和飛紅巾三人間的淵源,在《七劍下天山》連載途中所寫的前傳。而《白髮魔女傳》則是為了交代《七劍下天山》和《塞外奇俠傳》中提到的白髮魔女與卓一航的前情往事,這部小說的創作時間幾乎與《江湖三女俠》同時。還有整個系列故事的時代背景最前的《還劍奇情錄》,則是為了交代《萍蹤俠影錄》中,張丹楓師祖陳玄機與上官天野、蕭韻蘭的恩怨緣由。《廣陵劍》則是梁羽生在寫《牧野流星》時,為了交代張丹楓的“無名劍法”等情節,被同時創作出來的作品。

從創作順序,解析梁羽生的天山系列為何會出現邏輯混亂等情節漏洞

張丹楓

也是由於該系列的創作,陳老並非按照故事的時代背景先後順序來寫,因此才導致了不少邏輯混亂和設定前後不一的漏洞出現。這其中設定前後不一,最嚴重的當屬天山派創始人的疑雲。

根據梁羽生最初的設定,天山派並不是張丹楓所創,獨步武林的“天山劍法”也跟他沒關係。在最先創作的《七劍下天山》中,按凌未風的話,創派祖師和“天山劍法”開創者都是他的師傅晦明禪師。在創作《七劍》前傳故事《白髮魔女傳》時,因為寫練霓裳的劍法來源,則定位為霍天都所創,起源則是霍天都父親霍行仲,晦明禪師出家前叫嶽鳴珂,是霍天都的徒弟。後來梁羽生創作《萍蹤俠影錄》,本來是要另起“萍蹤系列”的創作,但他把張丹楓創作得太過完美了,陳老都忍不住把他筆下的第一門派天山派往張丹楓的身上靠。畢竟完美的門派,也往往需要個完美的創派祖師。

於是乎,在《散花女俠》裡,陳老先是把霍天都設定為張丹楓的記名弟子,指點其劍法,助其實現自創一派的心願。到了《聯劍風雲錄》中,開始將“天山劍法”的一半開創之功往張丹楓身上靠。最後到了《牧野流星》和《廣陵劍》中,則直接將霍天都定義為張丹楓的大弟子,天山派也是他所開創,只是到了霍天都能獨撐門庭,他才到雲南石林隱居,晚年創下“無名劍法”,臨終前還交代關門弟子陳石星到天山把劍法交給霍天都。而且以《廣陵劍》中的時間推算,梁羽生似乎還忘記了他在《聯劍風雲錄》中寫張丹楓活不到六十歲的設定,張丹楓離世時只怕起碼都有七八十歲了。就這樣,張丹楓最終就成了天山派的創派祖師,而“萍蹤系列”也因此被納入了廣義的“天山系列”。

原來這是張丹楓晚年所創的劍法,己是在他開創天山派之後許多年的事情了。其時他的愛妻雲蕾已死,他的掌門弟子霍天都已足以支撐門戶,於是他遂重履中原,最後回到他與雲蕾少年時候最喜歡的地方石林一度過晚年,方始創出這十八式“無名劍法”。《牧野流星·第三回》

可見,天山派創派人的疑雲,完全是因為作者創作時未按故事背景順序來寫造成的。除此,“天山系列”創作時間跨度太長和系列作品後來沒能修訂完善,也是造成該系列中許多情節邏輯不一的兩個重要原因。

從創作順序,解析梁羽生的天山系列為何會出現邏輯混亂等情節漏洞

天山劍派

二、創作時間跨度太長和系列作品後來沒能修訂完善對“天山系列”的影響。

梁羽生的“天山系列”,這二十部作品的創作時間,從1956年開始的第一部作品《七劍下天山》,到1978年的最後一部《絕塞傳烽錄》完結,整整持續了二十二年,幾乎跨越了陳老整個武俠小說的創作生涯。然而也是因該系列創作的跨度太長,陳老在寫作時難免遺忘原來的某些設定,甚至創作想法隨著時間推移以新代舊,也導致了不少混亂和邏輯不通的情節出現。

比如說最讓大部分讀者吐槽的關於唐嘉源年齡的描寫,在《冰河洗劍錄》中跟江海天同輩已是很有問題,到了《俠骨丹心》中,卻更是二十年不長一歲。估計是陳老當年寫著寫著老以為唐經天和金世遺是同輩,故而他們的兒子唐加源和金逐流年紀也該差不多。畢竟從寫《冰川天女傳》到《冰河洗劍錄》隔了三四年,從《冰河洗劍錄》到《俠骨丹心》又隔了三四年,有些事情確實容易恍惚。

從創作順序,解析梁羽生的天山系列為何會出現邏輯混亂等情節漏洞

金逐流

還有從《雲海玉弓緣》之後的幾部小說,其故事背景的時代設定,其實也有很大漏洞。有讀者甚至調侃過,假如真按小說裡一些明寫的年數來推算,像最後的主角楊炎生活的年代,怕是都已經到民國了。實際上,假如單按金世遺這條時間線去推算,《彈指驚雷》中楊炎的故事也不可能還在嘉慶年間。因為金世遺跟唐經天差不多,是乾隆年初所生的人,但他後來跟谷之華在一起時,按《雲海玉弓緣》和《冰河洗劍錄》的時間推算,起碼四十五歲,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也就是說在《俠骨丹心》中二十歲的金逐流出場,就已至少是嘉慶五年,再二十年後孟華從石林出道時已到了道光年間,而楊炎小孟華七八歲,到他二十歲是怎麼也不可能停留在嘉慶年間的。

這還是單按金世遺這條線去推算的,要是以多部小說中給出的某些“多少年後”之類的字眼綜合起來去推算,絕對在鴉片戰爭(道光二十年)之後。可能陳老當年以為就乾隆和嘉慶兩位皇帝時期,加起來都有八十五年的故事可寫,殊不知由於創作時間跨度太長,寫著寫著忘了上一兩部時某些時間情節的設定,筆下故事背景的時間加起來卻早就不止八十五年了。不過,羽菱君個人也認為,梁羽生把孟華和楊炎等人的故事強行設定在嘉慶年間,主要還是為了不與鴉片戰爭去碰瓷。畢竟彼時洋人的堅船利炮已經攻破了清政府的國門,到時他筆下天山系列中後期的主角們如何用蓋世神功去跟洋人們的槍炮硬碰呢?

從創作順序,解析梁羽生的天山系列為何會出現邏輯混亂等情節漏洞

洋人堅船利炮

羽菱君看梁羽生武俠小說,最大的遺憾就是陳老只專注於創作,卻沒在對之前的作品進行修訂。當年陳老連載創作時,為了趕稿應付報紙印刷,而且還往往是兩部作品同時連載(比如寫《江湖三女俠》的同時寫《白髮魔女傳》),再加上一部作品的連載時間動不動都是兩三年(連載時間最久的是《廣陵劍》,從1972年到1976年寫了整整四年),時間跨度一長,肯定難免會有忘記原先設定而出現情節邏輯混亂、設定前後不一的情況。這點有嘗試寫過小說的朋友,相信都深有體會。本來連載時無可避免,後來集結出版時,就是個很好的時機去修訂,進行增刪修改。像曹雪芹寫《紅樓夢》後來都修訂過,同是武俠小說宗師人物的金庸,對他的作品還修訂了兩次,可惜陳老都沒有。

修訂作品,此舉可減少明顯漏洞,以完善作品。比如說,金庸在寫《射鵰英雄傳》時,最初的版本黃蓉的年齡問題就是大漏洞,但後來特別是新修版再次修訂時,就把這個問題完善了。包括在連載時有時寫著寫著出現新的想法,強行改變最初的思路,導致設定前後不一的明顯漏洞,透過修訂時的修改,都是完全能夠填補的。還是比如金庸寫《射鵰英雄傳》,他最初把《九陰真經》設定為黃藥師賴以成技的寶典,是桃花島的武功秘學,但後來寫著寫著思路開闊,有了五絕和華山論劍的想法,於是強行改變了原來的設定,把黃藥師手中的真經設定為誆騙周伯通而來。這一些明顯漏洞,後來在集結出版時就透過修訂完善了。但梁羽生還是放棄了修訂的機會,不僅“天山系列”,像“宋朝系列”也同樣沒有,有可能他是想把最原滋原味的作品留給讀者吧。

所以說,梁羽生的“天山系列”,包括他的“宋朝系列”都一樣,之所以會有不少情節漏洞,主要還是因為陳老創作該系列小說時,未按故事背景的先後順序來寫引起的,除此也有創作時間跨度長和作品後來沒能修訂完善的原因。有朋友說,假如梁羽生當年有修訂,那麼他的作品會更是珍品,會吸引更多的讀者。但羽菱君想說的是,即便沒修訂,也影響不了陳老在新派武俠小說的宗師地位,何況他還是新派武俠的開山鼻祖。

從創作順序,解析梁羽生的天山系列為何會出現邏輯混亂等情節漏洞

梁羽生先生

(圖片來源於網路)

堅持原創,杜絕抄襲,我是羽菱君,專注武俠與鬼吹燈解讀,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