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是皇族人員,家中三處別墅,大唐第一佛系富豪——王維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唐朝是我國曆史上最富強的朝代,李白一句千金散盡還復來,也給唐朝的詩人扣上了富有的帽子。絲毫不顧及成都茅草屋為秋風所破的杜甫。可是若說是富有,李白這位日常靠朋友接濟的俠客,跟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相比,簡直天差地別!他就是沒事了從自己別墅出來,悠哉悠哉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佛系富豪王維!

朋友是皇族人員,家中三處別墅,大唐第一佛系富豪——王維

王維畫像

望族出身

公元701年王維出生河東王氏,河東王氏是太原王氏的一個分支,所以王維的祖籍應是太原。而蒲州位於長安、洛陽兩都之間,既是唐朝的發祥地,也是北方的邊防重鎮。由此可以看出,王維出生的王氏是一個積極地靠攏中央政權及官方文化的家族。而王維的母親出身就更加高貴了,乃是五姓貴族之首博陵崔氏。中宗時宰相崔湜,睿宗時宰相崔日用皆出自這一世家。雖然唐朝中後期,門閥勢力受到一定打擊,但是門閥勢力影響力依舊不同凡響。

朋友是皇族人員,家中三處別墅,大唐第一佛系富豪——王維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南北朝門閥勢力

年少成名

唐朝時期中前期科舉制度還不完善,進士科考試依舊是考試與舉薦相結合選舉人才。也就是考試成績和平時的詩文名聲。著名大文豪韓愈就曾經因為無人推薦,三次科舉考試落第。王維就厲害了,15歲這一年來到長安遊宦。出身名門,王維寫一手好詩,工於書畫,而且還有音樂天賦,很快就成為了京城皇族的座上賓。據《新唐書·王維傳》記載: “

維工草隸,善畫,名盛於開元、天寶間,豪英貴人,虛左以迎,寧薛諸王,待若師友。

”這裡面最扎眼的就是寧王和薛王等諸位王爺。

朋友是皇族人員,家中三處別墅,大唐第一佛系富豪——王維

王維畫作

皇族座上賓

寧王是唐睿宗長子,唐玄宗李隆基的兄長,因不願看到皇族傾軋,主動將太子之位讓給弟弟李隆基,因此被稱為讓皇帝。這個寧王是精通音律,技藝高超,詩歌愛美人不愛江山的主。唐朝的傳奇小說中還有他搶佔王維勸諫他搶佔餅師妻子的故事。雖然不能辨別真假,卻也能從中看出兩個人的交往,絕不是泛泛之交。

在王維交往的皇族之中,對王維影響最大的當屬岐王。杜甫“岐王宅裡尋常見”也是這個岐王,可見岐王是文藝圈的大紅人!王維跟岐王相差15歲,但是兩人交往卻亦師亦友。岐王雅愛文學,長於音樂,又非常器重和賞識有才能的人。此外岐王也是一位愛好佛家思想人物,這進一步加深了岐王與王維(號稱詩佛)的關係。

朋友是皇族人員,家中三處別墅,大唐第一佛系富豪——王維

岐王

官場之路,宦海沉浮

經常出入於諸王府,得到多位王爺賞識的王維,在20歲這一年就考中進士,開始了仕宦生涯。所謂有因必有果,因為諸多皇族子弟的交往,讓王維輕鬆踏上仕宦之路,卻也讓王維體味到了宦海沉浮!受到多位皇族王爺推薦的王維,沒有經過吏部主持的考核便被授予太樂丞,可是半年不到就受到伶人舞黃獅子受累,貶為濟州司倉參軍。王維此次被貶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交往皇族的影響。因為早在開元八年十月,玄宗釋出禁令: “禁約諸王,不使與群臣交結”。這一次的貶謫便是將近十年的時間,直到公元729年王維才再次回到京城。回到京城之後的王維再也不是初入仕途的毛頭小子,而是已經對仕途失望的詩佛王維。回到長安的王維師從薦福寺道光禪師學佛,開始半官半隱的生活。

朋友是皇族人員,家中三處別墅,大唐第一佛系富豪——王維

王維問道

半官半隱的佛係為官生涯

公元735年張九齡執政期間,王維官拜右拾遺。公元736年,調任監察御史,後奉命出塞,擔任涼州河西節度幕判官。從736年到755年安史之亂爆發,王維一直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南藍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別墅。過期了“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的生活。雖然對於官場並不刻意追求,可是王維的官職還是緩緩上升,在安史之亂前已經做到吏部郎中、給事中。安史之亂爆發后王維被迫做了叛軍的偽官。長安收復後,按律應當殺頭,但是念在王維安史之亂期間寫過思慕天子的詩,加上當時任刑部侍郎的弟弟(曾跟隨皇帝出逃)的求情,以其官職等換其兄性命,王維才得免於難,僅受貶官處分。雖然之後王維逐漸官職升高,直至尚書右丞,可是王維已經看透官場險惡,已經喪失了對官場的追求。在藍田縣輞川和在終南山營造了別墅,過上了隱居為主的生涯。

朋友是皇族人員,家中三處別墅,大唐第一佛系富豪——王維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王維為這兩處別墅分別寫下一首律詩,輞川別墅寫作時間早於終南別墅,但是在這兩首詩中都表達出了詩人歸隱生活的嚮往和熱愛。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在這首詩中,除了極力表現的是輞川的秋景,還把詩人安逸的神態,超然物外的情致,寫得栩栩如生;另外在結尾引用了陶的典故:“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用意不言而喻,表達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熱愛!這種感情和生活到了終南山別業之時更進一步!

朋友是皇族人員,家中三處別墅,大唐第一佛系富豪——王維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在王維筆下此時是一個在終南山腳下獨來獨往的遊客,沿途很多風景只有他自己能體會和理解。更有趣的是,大自然在他的觀察當中,是氣脈相承的,是流動不息的。走到溪流的盡頭,應該是到了源頭,坐下來,卻沒有窮盡的感覺,反而有重新開頭的快感,你看不是有云朵在升起嗎?這種坦然而無所追求的狀態與美好發覺能力,非一位發自內心的遊隱心靜之人所能欣賞。最後的這位值林叟或是詩人內心的另一個自己。所謂談笑不過是詩人發現自然變化之際,景色變化的喜悅。這種景色變化無窮盡之時,樂趣也無窮盡之時!

朋友是皇族人員,家中三處別墅,大唐第一佛系富豪——王維

行到水窮處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王維的山水詩之中,蘊藏著內心的畫作;繪畫之中,暗藏無盡詩意。這詩畫的起源,皆為王維佛繫心態下生活追求。無論是中年藍田山下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亦或是終南山下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都是發自於王維內心,表現於眼前之景,形成於詩作。歸根結底是由隱逸思想驅動下的閒居尋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