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節葬”,儒家“厚葬”,對比出了兩種人生意義追求

墨家思想中的“兼愛”、“非攻”比較為人熟知。“非攻”後的《節用》、《節葬》、《非樂》篇,看起來沒有那麼核心,但它們卻集中體現了墨家關於人應如何生活、追求何種人生意義的樸素價值觀。

對比儒家主張的厚葬久喪,墨家主張節儉,幾千年來,墨家思想看似已經在歷史長河中被冷落,實際上《墨子》中的許多思想放到現代社會也絲毫不過時,單把這3篇內容拎出來和儒家做對比,就能看出墨家主張的實用,以及儒家主張的華而不實(此處僅指部分)。

墨家“節葬”,儒家“厚葬”,對比出了兩種人生意義追求

“世之顯學,儒墨也。”這是法家崛起後的描述,說明儒和墨兩家在先秦時期曾如何熱鬧對陣,彼此旗鼓相當。

春秋時代,禮崩樂壞,周天子已經無法完全約束諸侯,諸侯與諸侯之間為了爭奪人口土地,甚至可以完全不把昔日站金字塔尖的天子放眼裡,公元前707年,周恆王就猝不及防被鄭國軍隊的一支冷箭給傷著了。既然天子權威不再,天下自然大亂,難以維持穩定的社會秩序。

在這種情況下興起的諸子百家之學,表面看起來是學術爭鳴,實際上都是在尋求重建穩定社會秩序的方法,由於他們各自的身份地位,所提出來的主張必然有區別,就形成了這家和那家的思想分歧之處,儒墨兩家也是如此。

墨家“節葬”,儒家“厚葬”,對比出了兩種人生意義追求

孔子主張“克己復禮”,因為他本就是在將西周典章禮樂儲存較好的魯國長大,再目睹了諸國紛爭,社會亂象,便由衷覺得過去的周禮實在是大德,只要重新撿起來就能改變眼前這紛爭亂世所帶來的的一切不好,這種觀點非常理想,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適用度自然很有限。

按《漢書·藝文志》記載,“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這不代表墨家子弟都是源於周朝掌管太廟或王祝之官,實際上,墨家創始人墨子本人雖然先祖為貴族,自己卻屬於貨真價實的平民,他學問和見識都很豐富,但立場又和工農小生產者接近,是真正農民型哲學家。

墨家“節葬”,儒家“厚葬”,對比出了兩種人生意義追求

所以墨子的主張勢必要比孔子“接地氣”,孔子要恢復周朝的禮樂制度,其實也意味著要沿用過去貴族等級,而貴族的講究自然會比平民多,大到治國之道小到一個喪葬制度都有嚴格規定,《論語》中記載,孔子曾說過“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的話,認為父母去世子女應該守喪三年。

雖然被弟子宰予反駁了,但孔子依然堅持自己的看法。墨家對此嗤之以鼻,原因很簡單,跟厚葬久喪伴隨著的必然是財富與時間的巨大投入,繁雜的貴族喪葬禮儀,每一處都在消耗國家資源,而墨家既然主張節用,反對山珍海味華衣美服,自然也會反對在喪葬上投入過多。

墨家“節葬”,儒家“厚葬”,對比出了兩種人生意義追求

在“節葬”一篇中,墨家將“君”、“父母”、“妻”、“子”再到伯叔姑舅這些親戚的服喪時間統統列舉出來,比如君死服喪3年,父母去世也服喪3年,“族人五月”,這些對應了儒家提倡的厚葬之風,也表現出春秋戰國時期人們事死如事生的原則,但墨家列舉的目的在批判。

要想反駁對方的觀點,至少要能從觀點中找出不符合邏輯或者說偏離現實的地方,墨家便是這樣做的,《節葬》篇中有提到:“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猶尚有節;葬埋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獨無節於此乎?”

意思是說活著的人利益都關注不過來了,為什麼要把大量的資源耗費在已經死去的人身上呢?我們知道墨家不主張透過侵略戰爭去奪取資源,所以墨家為國家制定的盈餘策略便是儘可能多節用儉省,君王平民都一樣,不要為了享受去過分浪費資源,衣食住行滿足基礎需求就好。

墨家“節葬”,儒家“厚葬”,對比出了兩種人生意義追求

所以在人死後,墨家推崇的喪葬儀式再簡單不過,棺三寸,衣三領,墓穴只要能保證乾燥就行,親友將棺材埋好之後哭一哭,然後回家該幹嘛幹嘛,這不代表對死者不尊重,在往後還是要按時簡單祭祀的,但絕不像儒家主張的那樣孝子還得在墳邊睡三年草廬,其他事作廢。

所以我們能夠看出,喪葬一事似乎很小,但儒墨兩家在這上面的分歧實際反映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對合理社會秩序的認知。儒家強調厚葬居喪背後是親緣關係緊密與否的嚴格區分,再往後便是與宗法關係緊緊相依的等級制度,如周朝從天子到諸侯、卿大夫、士的金字塔穩定。

墨家“節葬”,儒家“厚葬”,對比出了兩種人生意義追求

但墨家不同,墨家強調實用,薄葬,不浪費勞動力,也不過分強化禮制,更不為這些東西浪費資源,將有限資源用在活著的人身上,與道家老子講的“聖人為腹不為目”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對於活著的人,墨家同樣主張滿足基礎生存需求便可,不要過度娛樂化,已能生存還去追求那些感官聲樂的刺激。

我們可以把墨家的人生意義追求理解成某種程度的“節慾”,現代理論認為物質已滿足人生存需要時人才會進一步產生精神層面需要,而且這個過程是自然而然,無法遏制的,墨家想要遏制顯然也屬於理想,所以墨家那種強調約束自身思想要高尚的人生意義追求,使其在秦漢之際逐漸式微。

墨家“節葬”,儒家“厚葬”,對比出了兩種人生意義追求

為何式微?因為這不符合人性。儒家很多方面的追求在春秋戰國亂世也顯得理想,但亂世結束之後,大一統的穩定王朝可以為人們生產生活提供足夠保障,生存需求滿足之後人便會自然而然地開始追求聲色感官刺激或者說精神的享受,在古代還有地位的彰顯。

所以西漢時期的貴族追求厚葬者一抓一大把,像漢文帝那樣要求薄葬的卻少,這與漢朝沒像秦朝那樣二世而亡有很大的關係。歷史終歸是人的歷史,人的慾望在其中起著無形的推動作用,任何跳出人本性空談理想的主張,都只能被證明不適應現實。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