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廠房變身文化藝術村落:從詩詞歌賦到書畫印雕這裡都有!

舊廠房變身文化藝術村落:從詩詞歌賦到書畫印雕這裡都有!

第045期《南方日報·高州視窗》04版。

在高州城郊,一片閒置的舊廠房內,藏著一處文雅別緻的小院落。小院子不大,卻被竹影、綠樹巧妙間隔開來,這邊小魚池裡魚兒遊得自在,那邊小石桌上的蘭花靜靜綻放,互不打擾卻又相互映襯。院子兩旁一邊是白牆灰瓦的藝術展廳,裡面陳列著各式各樣的書畫、工藝品;另一旁是紅牆砌成的二層建築,一串串紅鞭炮似的黃鱔藤花爬滿了牆,這裡是文藝愛好者之家。每到週末,這裡就會熱鬧起來,絲竹之聲、朗朗詩書聲、品香鑑茗之聲相繼響起,與院子裡的桂花香、蘭花香交織在一起,讓人沉醉。

舊廠房變身文化藝術村落:從詩詞歌賦到書畫印雕這裡都有!

舊廠房改造而來的梓園。 通訊員 何多浪 供圖

這就是高州首個非營利性全開放式文化藝術村落“梓園”裡的景象。這個由舊廠房演變而來的文化藝術村落,吸引了當地一大批文化愛好者在此聚集,這裡既是相互交流學習的平臺,也是文藝愛好者心中的“文化藝術之家”。

梓園原是高州市第二輕工局(下稱“二輕局”)的舊廠房。高州二輕局從前主要生產五金製品以及工藝品。20世紀80年代,雕刻工藝品是高州重要的出口創匯產品之一,高州玉雕工藝聞名全國,一度代表了全國最高工藝水平。高州玉雕也常被國家、省裡作為重要外交禮品饋贈海內外嘉賓。鼎盛時期,高州相繼發展了20多家雕刻工藝廠。高州二輕局是其中唯一一家國營企業,也是高州玉雕技藝水平的代表之一。

舊廠房變身文化藝術村落:從詩詞歌賦到書畫印雕這裡都有!

梓園內展出的高州玉雕工藝品。 通訊員 何多浪 供圖

“玉雕行業的興衰受原材料的影響很大,好的玉越採越少,加上當時社會風氣的轉變以及機械化應用等原因,玉雕漸漸衰落。”梓園主理人張濤介紹。張濤的父親張文梓是高州玉雕鼎盛時期的著名雕刻匠人,也是高州玉雕興起的主創人之一。談起玉雕行業的興衰,張濤表示遺憾,“父親那一輩靠的是手藝,是匠人對藝術的不懈追求,這是現代機械工藝永遠無法取代的。”

舊廠房變身文化藝術村落:從詩詞歌賦到書畫印雕這裡都有!

梓園一角。 通訊員 何多浪 供圖

張濤從小跟著父親在二輕局長大,雖然未能傳承父親的手藝,但對高州玉雕以及高州工藝品有著很深的情愫。2017年,在外經商的張濤回到家鄉過年,再次回到二輕局,看著被閒置的廠房,心中不免遺憾。於是,他決定要把這個曾經代表高州文化輝煌歷程的二輕局打造成展示高州文化的視窗,讓後輩們都能看到高州文化曾經的輝煌。梓園因此而誕生。

“一開始,我只是單純地想要打造一個展示的視窗,把父親那一輩的手藝展示出來,讓更多的高州年輕人瞭解這段過去。沒想到,在創文的推動下,竟然無心插柳,成就了一個文化村落。”張濤說。

舊廠房變身文化藝術村落:從詩詞歌賦到書畫印雕這裡都有!

梓園中的”細節”之美。 通訊員 陳磊 供圖

在改造梓園的過程中,不斷有志趣相投的好友加入。書畫、詩詞、雕刻……在思想與文化的碰撞之中,梓園逐漸定位:打造為高州首個非營利性的全開放式文化藝術村落。只要你是本土文化藝術愛好者,都可加入。

目前,梓園已經配置有400平方米的展館,主要展出會員以及本土的優秀藝術品;面積約400平方米的開放式工作室可容納20個藝術主體入駐。此外,還有200多平方米的休閒活動區、300多平方米的田園採風區。已有核雕傳承工作室、半畝塘書畫工作室、蘭皋詩社、高州寫生學會等文化主體入駐。

舊廠房變身文化藝術村落:從詩詞歌賦到書畫印雕這裡都有!

梓園成為了廣大藝術文化愛好者相互交流的平臺。 通訊員 何多浪 供圖

梓園每月至少舉辦2場大型文藝活動,邀請藝術名家現場授課。此外,每晚都有藝術愛好者到此,互相交流學習,氛圍十分濃厚。

“我們高州寫生學會已經正式入駐梓園,並且成功舉辦了以梓園為主題的第一次學生活動。會員們反響十分熱烈,讓大家最為感動的是,在這個大家庭裡,書畫、詩歌都不分家,我們共同探討,擦出許多意想不到的火花。”高州寫生學會會長吳樹龍表示,梓園讓人感到高州文化藝術氛圍日漸濃厚,讓人對高州文化藝術的未來充滿信心。而半畝塘書畫工作室負責人蘇三有則表示,梓園之所以能引來如此多文藝工作者,與高州近年來積極建立省級文明城市密不可分。

舊廠房變身文化藝術村落:從詩詞歌賦到書畫印雕這裡都有!

梓園還吸引了不少周邊城市的文化愛好者前來參觀交流。 通訊員 何多浪 供圖

“我們高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2021年高州文化事業發展更是蓬勃,我相信接下來,高州將會誕生更多的‘梓園’。”張濤介紹,接下來還將吸納更多本土優秀文化入園,尤其是非遺文化,希望把梓園打造為高州優秀本土文化聚集地,助力文明城市的建立。

【撰文】邱茜

【作者】 邱茜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