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展不文明行為研究報告》

《觀展不文明行為研究報告》

《觀展不文明行為研究報告》

《觀展不文明行為研究報告》

《觀展不文明行為研究報告》

《觀展不文明行為研究報告》

《觀展不文明行為研究報告》

《觀展不文明行為研究報告》

《觀展不文明行為研究報告》

《觀展不文明行為研究報告》

《觀展不文明行為研究報告》

《觀展不文明行為研究報告》

1972年,米開朗基羅最著名的作品《悼念基督》被砸壞,工作人員在現場找到了數百餘塊破碎的大理石碎片,但非常糟糕的是,更多碎片被當時圍觀的人們給帶走了;

1991年,某攝製組工作人員在河南省博物館拍攝文物過程中,將一件商代的玉鉞打碎(二級品),造成難以彌補的重大損失;

2013年,一名遊客在故宮太和門附近的一口大銅缸上刻下了“梁齊齊到此一遊”字樣;

2018年,一位醉酒的無業遊民突破安保衝入展廳,抄起金屬活動欄杆砸向俄國大畫家列賓的作品《伊凡雷帝殺子》,造成了畫作三處嚴重損傷;

2019年5月26日,佳士得香港春拍“中國近現代書畫”專場預展上,任伯年花鳥四屏之《淡黃楊柳帶棲鴉》被一名兒童撕毀;

2019年暑假期間,一位觀眾因“博物館不給吃東西,又不給孩子跑!”發出靈魂質疑……

//////////

作為一名美術館工作人員,我真的有話想說:

藝術品都是非常寶貴的人類財富,讓藝術品更長久、完整地保存於世,其意義非凡,是文博人的信仰,更是初心不忘的堅守。

在作品展出之前,我們會從歷史、藝術等領域的價值對其進行深度研究,以此輔助觀眾更深層地理解展覽的內涵,我們還會採用各種展陳方式,將藝術品以最好的狀態呈現在觀眾面前。

在展廳裡,你可能看到的是一件經過了幾千年的歲月洗禮,在一代又一代文博人的保護下,傳承下來的具有深厚歷史價值的文物,亦或者是一件凝結了當代藝術家智慧的藝術品。你可能沒想過,300年後,這件當代的藝術品也會成為一件歷史文物。當後代的人去研究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化和價值理念的時候,它就成為了一件極具參考意義的傳世珍寶。所以,我們制定了一系列觀展規則去制約,將發生損壞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博物館、美術館肩負著收藏的使命,同時也扮演著文化與藝術的守護者的角色,讓這些藝術品免於損毀和遺失於歷史的塵埃之中。這樣,既能讓現代的觀眾賞閱到這些藝術品,也是為了讓後人有機會欣賞、研究它們,讓每個年代的人都能感受到它們的美。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逛博物館、美術館成了樹立文化自信最直接的方式。珍貴文物的背後,隱含著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發展歷程,以及世代相傳的文化源脈。我們希望,每一件藝術品都能得到最好的珍藏,讓華夏瑰寶永世傳承。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