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加 託卡爾丘克:形式疆界的開拓和人性深度的挖掘

奧爾加 託卡爾丘克:形式疆界的開拓和人性深度的挖掘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

當地時間10月10日,瑞典文學院宣佈,將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波蘭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Olga Tokarczuk),將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奧地利劇作家、小說家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

奧爾加 託卡爾丘克:形式疆界的開拓和人性深度的挖掘

迄今為止,出版過八部長篇和兩部短篇小說集的奧爾加·託卡爾丘克是波蘭當世最引人矚目的小說家。她那些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並屢次獲獎的作品千變萬化,在波蘭廣受歡迎,而其作為公共知識分子的激烈言論又備受爭議。託卡爾丘克說,波蘭在歐洲地圖上消失和重現的歷史,使得她的文學偏愛呈現殘缺不齊和捉摸不定的東西。

她2018年榮獲布克國際文學獎的獲獎作品

《航班》(Flights)

是一部頗具實驗性的力作。其一系列令人吃驚的並置帶領讀者穿越一個由無數次的出發和抵達、無數次沉浸於故事和遊離於故事的敘述所構成的星系,同時又探索與時代難題和人類困境密切相關的問題。整部小說猶如她把熾熱的情感和思想傾瀉到紙面上,而連線它們的則是微弱的閃光或零星的火花。據託卡爾丘克講,這部獲得如此多能量和精彩的星座小說,其敘事結構的靈感來自於航空公司迷宮般的飛行路線圖。與小說四散開來的形式相應的是其相容幷包的內容:隨筆式的思考、虛構的故事和小說化的歷史,如此等等,而每種型別的敘事長度也從三十多頁到一兩段不等。

《航班》的敘事圍繞兩個相互交織的主題展開:無休無止的飛機旅行和沒完沒了的人體探索。我們聽到敘述者在穿越一個接一個機場時的所思所想;我們獲悉真實的事件:17世紀的荷蘭解剖學家菲利普·費爾海恩給自己截掉並儲存下來的腿寫信,或者是勒德維卡·肖邦把她死去哥哥弗裡德里克儲存下來的心臟偷運回祖國波蘭。我們還讀到虛構的故事:一位波蘭遊客的妻子和孩子在克羅埃西亞度假時失蹤,或者一位名叫安娜什卡的普通俄羅斯婦女拋棄家人,在莫斯科地鐵上過著漂泊的生活。託卡爾丘克又不時以第一人稱的口吻把自己插入到這些故事中。這使得本就“真”“假”難辨的敘事更是“虛”“實”難分。

不僅如此,故事之間的神秘聯絡也緊緊吸引著讀者,而每個故事又都圍繞尋找不朽的生命和人類存在的核心展開。作為一名心理學家,託卡爾丘克對人類靈魂和身體之間的聯絡很感興趣。正是這種人物和敘述者對人類外部世界和內部世界的無休止探索,使得《航班》摒棄了笛卡爾式的身體和靈魂的二分法,而是像解剖學家菲利普·費爾海恩一樣,“試圖證明,既然肉體和靈魂本質上是同一的,那麼它們之間一定存在著造物主設計的某種比例關係。”

寫作結構謹嚴、邏輯嚴密的小說自是費事,但看起來鬆散的片段式創作,不僅對作者來說絕非易事,讀者也需勞神費心咀嚼消化。因為所有的東西都是作者為你精心製作的,即便作品沒有目錄頁也是別有用心。小說中彼此並列的每個故事給讀者閱讀下一個片段做好準備,而每個故事前具有導讀意義的“我”又有助於釐清敘事。這就是為什麼你會在剛開始閱讀《航班》的時候就會沉浸在敘述者的凝視中,沉浸在旅行者的唯我主義中,沉浸在她的詩句和起伏的節奏中:“這裡沒有別人。他們離開了,他們走了,雖然你還能聽到他們的聲音漸漸消失,那種拖著腳的聲音,他們的腳步的回聲,還有遠處的笑聲。”

在這樣的敘事空間裡,你會逐漸理解故事是如何展開以及其中包含的意義。這有些像先學習外文字母,然後進入文章的閱讀理解練習。如,在進入小說的第一個故事《水》之前,“我”暢談變化、運動、與生命相關的旅行、死亡以及奧得河(在那裡她看見許多被淹沒的身體):一個運動的事物總是會比一個靜止的事物要好;變動不居比恆久不變更為高貴;靜止的東西會退化、腐爛,變成灰燼,而運動的東西卻能永恆存在。《水》講述的是一個人在維斯島上失去家人的故事:他們到底是淹死了,還是棄他而去,敘事並未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故事一波三折的情節和懸而未決的結尾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經過一番細微的思想導引,你會看到“我”所吸取的教訓和河流給予我的教導,正是主人公沒有學到或不願意學的東西:他不能接受妻子和孩子離開的事實。他“停滯不前”。他瘋了。

在整部小說包含的大部分短篇中,第三人稱全知敘述者常常會突然現身,而《水》是其中為數不多的敘述者沒有介入的故事之一。那些貌似獨立的故事實際上是整體的一部分,就好像《航班》是由同一個“我”講給你聽的,“我”的聲音一直伴隨在讀者閱讀的旅途中。

儘管書中有一些敘述者在世界各地所到之處的細節,但《航班》並不是一本旅行日記,也不是一冊旅行導覽。它更像是一場頗具先鋒意識的向內的旅行,一種對人性的深度挖掘:漫漫人生路上我們會發生什麼事,我們與我們的記憶、身體和物體又有什麼樣的關係。

《航班》在整部小說中的敘事分量最重,地位最高。辛苦持家的家庭主婦安娜什卡,照顧著身患重病的兒子,同時又與一個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的退伍軍人陷入無愛的婚姻。她的婆婆每週一次來蘇聯式的荒涼公寓裡照料孩子,她則去城裡跑腿辦事。這一次,她逃離了生活中令人麻痺而痛苦的慣性,卻茫然不知自己要去哪裡。如果說在地鐵站轉來轉去的安娜什卡象徵著沒有出路的生活,那麼與她有過短暫友情的另一個流浪女性,其運動不息的生命狀態就是《航班》的形而上引擎。這就是託卡爾丘克文學世界的本質,看似隨意的元素在複雜的和聲中產生共鳴。

死水一潭的停滯和源頭活水的流動是這部作品的兩大主題或兩種思維模式。對於像狂熱崇拜身體的布勞博士來說,蘊含自由與運動的飛行、分解和時間是絕對不能接受的。他就像是一個沉醉於整容手術的外科醫生,崇拜的是那副靜止不動的軀體。然而,對於弗裡德里克·呂施來說,儲存下來的軀體是人類虛榮心的一種表現形式,而他的殊榮卻是旨在優美地喚起短暫生命遨遊於時間之中的自由。這兩個貌似對立的主題背後是人類對死亡的恐懼和對“不朽”的追求。而也正是這種從自身文化出發來面對人類共有的精神訴求和堅守文學本色的同時開拓文學形式的疆界,使得託卡爾丘克榮獲201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稱讚她,“有著百科全書般的敘述想象力,把橫跨界限作為生命的一種形式”。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