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評論|《火紅年華》:以奮鬥與奉獻為核心 激勵當下青年追逐青春理想

文/周琴

9月25日,大型工業史詩電視連續劇《火紅年華》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首播,該劇以國家“三線建設”為背景,以十九冶、攀鋼、攀煤等著名的三線工業企業為故事原型,以攀枝花市為主拍攝地,刻畫了夏方舟、秦曉丹、喬佳麗、陳國民、季成鋼等一大批鮮活的三線建設者群像,講述了一群熱血澎湃、理想高遠、忠誠堅定的年輕人,在金江這片熱土“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於創新”將近半個世紀的恢弘奮鬥史。觀眾得以透過該劇,觸碰到一座在“三線精神”孕育下誕生的英雄城市的“根”與“魂”。

文藝評論|《火紅年華》:以奮鬥與奉獻為核心 激勵當下青年追逐青春理想

在上世紀60至70年代,在“好人好馬上三線”的時代號召下,數百萬建設者們來到深山峽谷、大漠荒野投入建設,燃燒自己的火紅年華。而《火紅年華》這部劇,則將這段留存在建設者們記憶中,定格在檔案館中的滾燙人生,以一種沉浸式的方式徐徐展開,叩擊每一位觀眾的心靈。“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於創新”的三線精神,伴隨著每一位建設者的人物命運,展現淋漓。

對當時參與過三線建設,亦或是瞭解那段歷史的人來說,這份“感動”就像一波“回憶殺”。青年們被分配到蓆棚子中居住,用金沙江中的冷水洗澡,點著煤油燈研修資料……《火紅年華》主創用精良的製作與寫實的拍攝手法,觸動他們把當時的艱苦奮鬥與奮鬥歲月再度翻閱。

文藝評論|《火紅年華》:以奮鬥與奉獻為核心 激勵當下青年追逐青春理想

而對於沒能參與那段歷史,物質生活比過往豐富太多的年輕人來說,這樣艱苦的條件、這樣無私奉獻的精神所帶來的觸動,更顯“難能可貴”。這樣的精神太不一樣,不同於時下年輕人愛掛在嘴邊的“及時行樂”“躺平”“別人的事不關我的事”的信條,而是憑藉奉獻與奮鬥的核心,在一片荒蕪的山坡上創造出了世界工業史上的奇蹟。這是奮鬥的意義,亦是“個人理想關乎國家命運,國家命運連著個人命運”的最好詮釋。

眼下很多青年,其實也會有關於平凡的煩惱:生於普通人家,做著普通工作,過著平凡生活,生活的意義是什麼?《火紅年華》將平凡與不凡融入血液中,給觀眾以更深思考。劇中,一大批三線青年建設者們,在一片不毛之地上做著平凡的工作,挖沙搬磚,毫無怨言,為川南鋼鐵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憑藉踏實肯幹、積極思考、甘於奉獻,平凡最終鑄就不凡。

在火紅的建設過程中,也有一些直戳人心的小細節與輕鬆畫面,在現在看來,每一個社會人也很能找到共鳴。比如擁有“天才工程師”稱號的夏方舟,一加入大會戰就收到了技校生代表武本奇的正面挑戰,比拼“過山跳”,驚險的比拼後成功贏得武本奇的尊敬。比如實力不佳但口號喊得震天響的季成鋼,是否讓你覺得很熟悉?還有夏方舟出車禍被村民救下,村民為了讓其身體恢復,毫不猶豫殺掉家裡下蛋換鹽的雞,村民的淳樸善良和古道熱腸,熨帖了很多人的心。

文藝評論|《火紅年華》:以奮鬥與奉獻為核心 激勵當下青年追逐青春理想

《火紅年華》是一部硬核與浪漫兼具的工業史詩,也是一首寫給三線建設中奉獻最美青春的平凡英雄的抒情詩。它將“三線精神”傳承,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展現奮鬥的壯麗畫面,激勵當下青年追逐青春理想,踐行“平凡造就偉大,奮鬥不負韶華”。隨著該劇的熱播,緊扣心絃的人物情節推進,《火紅年華》收穫更多人的喜愛,只是時間問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