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為防暑曾經制作冰塊,夏天得到賞冰是極大榮譽,故宮內仍有冰窖

很多人都有一種觀點,以前的夏天沒有這麼熱,其實這個觀點是有偏差的,暑日炎炎,人皆苦熱,古今都是一樣的。古人用毒日、溽暑、煩蒸、炎燠等豐富的言辭形容暑伏天氣,更有“火傘當空”、“大火颺光”之類的比喻,足見暑熱之威,著實令人頭痛。

乾隆八年(1743

),北京更是有史以來最熱的夏天,有位法國傳教士,用當時最先進的拉姆氏溫度表對京城的氣溫進行了連續測量和記錄,測量結果:7月20日到25日的平均氣溫均高於40℃。其中的7月25日,氣溫更是達到了歷史罕見的44。4℃。僅在京城及近郊地區,那個夏天就熱死了一萬一千多人。

防暑降溫就成了古今都要考慮的難題,古人的很多智慧,其實是今天的人難以想象的。沒有冰箱,他們也能把冬天的冰保持到夏天來使用。

按照《周禮》的記載,在西周時期就開始在冬天的時候進行採冰作業,人們會在冬天河水凝結的時候採集冰塊,然後搬運到“凌室”儲存,大量的冰塊層層疊加,非常壯觀。當時的冰塊在堆放整齊之後,需要用泥土將冰窖的正門封住而且要極其嚴密,以此來保證冰室之內的溫度,讓這些冰塊能延續到夏天。

因為製作出來的冰十分稀少也十分昂貴,所以這都是王公貴族才能得到的,如果能得到這種賞賜的話那可以說是極大的榮譽。

《周禮》記載周朝已經出現專門管理冰塊的冰政,而這些人也會在冬天儲存冰塊,到了來年立夏,周朝的天子會將冰塊拿出一些,賞賜給文武百官。

古代為防暑曾經制作冰塊,夏天得到賞冰是極大榮譽,故宮內仍有冰窖

可見當時原始的冰窖已經出現,並且還專門設定了冰窖管理的人員,但是其製冰的技術還非常的原始,周天子屬下人手不多,賞賜的冰塊沒有後世那麼多,倒是可以滿足需求,可是到了春秋戰國以後,冰塊就供不應求了。

因為春秋戰國時代的諸侯們都不斷的擴充自己的實力,門客幕僚眾多,而春秋的諸侯到王公大臣們也紛紛效仿,周天子的冰窖賞賜方式,特別是到了炎熱的夏天,拿出冰塊倒上美酒,坐在涼颼颼的冰鑑附近,可說是一種非常奢華的享受。

導致結果用冰量增加,門客三千的那些君子們也是望冰興嘆,為了解決冰塊供不應求的問題,當時人們研究出了夏天造冰技術,在沒有冰箱和任何冷藏的條件下,

2000多年前的古人,夏天能造冰?

這就是很神奇的“夏造冰”技術,在沒有冰箱的條件下,春秋戰國時代的人,夏天如何造冰呢?

其實翻閱我國古代的典籍文獻

“ 夏造冰”的技術很早就出現了。在《莊子》中就提到過:“吾得夫子之道矣

吾能

冬爨鼎而

夏造冰矣”。

在《關尹子·七釜篇》也提到

人之力可以奪天地造化者

如冬起雷

夏造冰”

到漢 、唐時期

甚至到了明代還有許多文獻記載了夏造冰。根據現代的專家考證,“夏造冰”因就是現在所知全球最早出現的原始人工製冰技術。

古代為防暑曾經制作冰塊,夏天得到賞冰是極大榮譽,故宮內仍有冰窖

而這個夏造冰技術,還非常特別,和我們現在用冷水放入冰箱製冰不同,它用的技術和方法竟然是用熱水製冰。

熱水怎麼造冰,還要在夏天?

熱水怎麼造冰,這估計會讓物理學老師有點困惑。那麼古人是記載錯誤,還是真的實現了“夏造冰”技術?因為沒有具體的技術流傳下來,這倒是成為了一個懸而未決的科學技術歷史之謎。

不過在《淮南萬畢術》中的確記載了一個非常具體的“夏造冰”方法,它是這樣記載的:“

取沸湯置甕中,密以新綠,沈(井)中三日成冰”。

而這段記載,也成了現代專家研究夏造冰的依據,對此專家做了科學的推斷,

依據《淮南萬畢術》,夏天把開水的模組,下水放入低溫低壓的地方,讓其能快速蒸發熱量,同時因為周圍的環境吸熱製冷,只要溼度和氣溫合適,容器的容積足夠的大,密封條件做得足夠好,確實經過實驗能造出少量的冰塊。

可是如果要獲得更大的冰塊,則需要更大的容積和較冷的環境,還有降低空氣中的溼度。實驗結果,只要容積越大,得到冰塊也越大。

根據資料的考證,這種人工造冰的方式

古人應該是從道家水法煉丹實踐中總結出來,在西漢的《三十六水法》配方中,就發現有硝石、寒水石或凝水石等溶解吸熱的東西, 而這些結合起來,必然能夠出現結冰現象。可以說這充分說明了中國先賢的探索精神和智慧。

古代為防暑曾經制作冰塊,夏天得到賞冰是極大榮譽,故宮內仍有冰窖

經過一些實驗結果證明,古書記載的“夏造冰”的確可以實現,但是由於沒有過於具體的方式和時間,空間等的資料,目前依然對於夏造冰的方法,沒有對古人到底如何實現夏造冰達成共識。

而即便是現在,這種製冰技術也很難大規模量產冰塊,所以它的耗費的人工等比較高,也就侷限了它,只能被當時的貴族所擁有。由於夏天的冰太珍貴了,為了能夠度過炎熱的夏天,古人在春秋時代,就研究出了一個儲存冰塊的高科技,就是古代的冰箱“冰鑑”。

冰鑑這玩意,現代發現最早的文物,是春秋戰國時代的青銅冰鑑,是在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出土的,這也是中國發現最早的古代冰櫃,青銅冰鑑堪稱為當時的一件神器,因為它將冰箱和空調合二為一。

青銅冰鑑是一個非常科學的保溫設定,分兩部分組成,外面的一層為方鑑,內部則有一個方缶,,鑑和缶的套和設計十分巧妙。冰鑑和樽缶結合在一起,實現了一個雙層的器皿。鑑和缶周邊留有很大的一個空間。空間就是用來放置冰塊用的,這樣好處就是既能涼快,又能讓缶裡酒水和香果快速變涼。

並且外觀精美,兩側還設計了提環,蓋板上開孔,既能當提手又是冷氣散發的地方。它的操作方法也很簡單,到了夏天,人們將冰塊缶裡。蓋上蓋子就可以了,簡單又非常環保,確實可以給現代一個借鑑。

特別是工匠們,對其外形和功能設計的摸索,讓冰鑑更為精巧和科學。冰鑑內還有掛錫,箱底專門設計了一個小孔。還在蓋子上設計了一塊活板。

古代為防暑曾經制作冰塊,夏天得到賞冰是極大榮譽,故宮內仍有冰窖

冰鑑

每當暑熱使用的時候,可以在一側將活板取下,在冰塊裡面放置新鮮的瓜果或飲料,隨取隨用。味道清涼,確實會令人暑氣頓消。而錫的作用,也會讓冰水不致侵蝕箱體,並且底部的小孔中可以讓冰塊的融水流出。

由於它有夏天降溫的功能,還可以儲存食物和酒水,成為了許多諸侯的摯愛,在《吳越春秋》中就記載了:“勾踐之出遊也,休息食宿於冰廚。”這裡提到的“冰廚”,就是古代夏季為諸侯們喜歡去飲食的地方,也可算真正意義上的“冷宮”。而勾踐位於南方,他居住的地方比其他諸國炎熱,也確實更需要更多的冰塊創造涼爽的環境。

曹操在建造銅雀臺的時候,據說也修建了三個製冰井來儲存冰塊。冰井類似於一個大型冷庫。一到了夏天,井裡出來涼氣,就像空調差不多,還有調節室內溫度的作用。而到了唐代,據說微胖的楊貴妃也非常怕熱,喜歡大量的冰把整個大廳都圍起來。可是這樣的做法費用太高,也只有唐玄宗才消耗得起,普通的文武大臣是無法效仿的。

但無論如何,夏造冰這種人工技術還是不夠穩定,最終歷朝歷代依然採用的是比較原始的窖藏冰塊的方法,所以到了明清時期,冰窖還有皇家官窖、各地的府窖和自建的民窖區分。不過怎麼區分都好,冰窖的外形基本是一致的,通常都是埋入地下1。5米,總長大約有11米,寬大約有6米,容積為基本有330多立方米。

在紫禁城附近,

成祖朱棣遷都北京的時候,就建設了冰窖。

朱棣遷都北京的時候,按照南京皇宮為藍本,縮小比例建設了北京皇宮也就是如今的故宮,當時的宮廷之內就建設了冰窖,滿洲入關之前,故宮被李自成破壞嚴重,直到乾隆時期才重修了冰窖。

古代為防暑曾經制作冰塊,夏天得到賞冰是極大榮譽,故宮內仍有冰窖

冰窖

隨著冰塊的使用量越來越大,冰窖也越建越多,根據計算,就紫禁城內慈寧宮附近,就建有大型的冰窖五座,其他地方有建有大大小小的冰窖十多座,和在北京的郊外,還有兩座大型的冰窖,供應的就是避暑山莊等地的需求。

根據《大清會典》記載,清代的宮廷之內的冰窖,藏有冰塊兩萬五千塊,景山西門外的冰窖藏有冰塊五萬四千塊,而德勝門外的冰窖,藏有冰塊兩萬六千七百塊,像是正陽門等京城很多地方都建設了冰窖,用來存冰塊。

清朝的存冰技術與方法,與以往並沒有進步之處,也都是差不多的,故宮裡的冰窖,位於如今的慈寧宮一帶,是宮中的養老院集中地。

清代在京城共有建設冰窖十八座,由工部都水司執掌,全都稱作“官窖”,專門用來供應宮廷與官府用冰,故宮裡的冰窖位於慈寧宮旁,在紫禁城朝西路隆宗門外邊,是半地下形式的一種類似窯洞的建築,容積三百多立方。

宮廷裡每年會在冬天的時候去河裡採冰,冬至後半個月的時候開始,而供應冰塊的時間,只有每年的五月初一到七月三十日。

官窖的冰主要是發放給各種官員用的,冰窖貯藏冰塊,耗資巨大,即使是一般官員,也不一定有實力置辦得起,給官員發冰,類似於發放防暑降溫物資,每個衙門按人頭,憑票領用發放,這也是官員的重要福利。

清人富察敦崇撰《燕京歲時記》就曾記載:“屆時由工部頒給冰票,自行領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

不過當然最具有特殊意義的還是故宮的冰窖裡的冰,因為它們雖然是普通的冰塊,但是因為是供給皇宮使用的,卻因此擁有了光環,成為了清朝最貴重也是最讓人想得到的冰塊。

清朝的時候,皇族與宗室貴族,還有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並且受到冊封的王爵,才能夠使用冰塊。而皇宮中的冰塊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與榮耀,乾隆時代清朝實力達到極盛,在宮廷中重修建了以往的冰窖用來存冰。

從乾隆時代開始,宮廷的冰窖就專門為宮裡的貴人們提供冰塊避暑納涼,直到清朝結束之後,這座冰窖才被廢棄,如今改成了故宮餐廳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