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莎士比亞在英國冉冉升起時,莎士比亞在英國的冉冉升起時呢?

01

公元前四五百年,古希臘的戲劇已經成熟,併產生了索福克勒斯、歐里庇得斯、埃斯庫羅斯三大悲劇作家,給人類留下了《俄狄浦斯王》、《美狄亞》、《被縛的普羅米修斯》和《俄瑞斯忒亞》這些經典戲劇作品。

此時的中國,戲劇還在漫長的醞釀中,只能從祭祀活動和《離騷》中窺見些許戲曲的影子。要一千多年後,中國才有較成熟的宋元雜劇,百戲之祖的崑曲還在南方悄悄蟄伏。當歐洲文藝復興開始,崑腔的先行者魏良輔還要晚些時候才出生。但是,當偉大的劇作家莎士比亞在英國冉冉升起時,差不多同時代的中國,也有一顆閃亮的星星照耀東方的夜空,他就是湯顯祖。

中西方兩位最偉大的戲劇家都在1616年去世,莎士比亞留下了《奧賽羅》、《哈姆雷特》、《李爾王》和《麥克白》等眾多佳作,湯顯祖則留下了臨川四夢:《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和《紫釵記》。去年是兩位天才作家逝世四百週年。兩位天才的作品在全世界巡演,所到之處,即颳起藝術的炫風。人類是幸運的,幾百年前和幾百年後的人都能享受文明的成果、藝術的薰陶。

為什麼莎士比亞在英國冉冉升起時,莎士比亞在英國的冉冉升起時呢?

中國戲劇最初成型於宋元,明清是第二個繁榮期,湯顯祖和《牡丹亭》就誕生在這個時期。人們此時追看戲曲的熱情,大約只有美國最優秀的流行歌手邁克爾·傑克遜可與之相比。

戲曲繁榮的巔峰時期,上至宮廷貴族,下至走卒販夫,人人看戲聽戲。不論婚喪嫁娶還是盛大的傳統節日,都要請戲班唱戲助興。演出的隊伍,有專業的戲班和業餘的票友客串。除此之外,還有家班,以便隨時可以聽戲,演出中可以任意按自己的意思排演。

《紅樓夢》的朝代明明被架空,但一直被人認作寫實主義小說,這不能怪讀者鑽牛角尖。比如戲曲描寫,明清戲曲繁榮時的盛況,都可以小說中找到對應的描寫。

重要場合戲曲是重頭戲。

元春升妃後,回家省親不僅是家事,更是政治大事件。如此大事,要有高規格的場地,於是有了大觀園。要有娛樂,就有了賈府的崑曲家班。

大觀園還沒動工,賈氏家族族長賈珍便派賈薔帶領來管家的兩個兒子、單聘仁和卜固修兩個清客相公一起去蘇州聘請教習,採買女孩子,置辦樂器行頭等事。大觀園建成後,戲班也準備好了。元妃回家省親時點了四齣戲:

賈薔帶領十二個女戲,在樓下正等的不耐煩,只見一太監飛來說:“作完了詩,快拿戲目來!”賈薔急將錦冊呈上,並十二個花名單子。少時,太監出來,只點了四齣戲:第一齣《豪宴》;第二齣《乞巧》;第三齣《仙緣》;第四齣《離魂》。賈薔忙張羅扮演起來。一個個歌欺裂石之音,舞有天魔之態。雖是妝演的形容,卻作盡悲歡情狀。

為什麼莎士比亞在英國冉冉升起時,莎士比亞在英國的冉冉升起時呢?

因喜歡齡官,元妃賞賜後又令她加演兩齣戲。齡官便演了《相約》《相罵》二出。元妃回宮時,賞賜清錢五百串給廚役、優伶、百戲、雜行人丁。

家班多為崑曲班,是明清時崑曲演出的主要形式。家班有三類:家庭女樂,即由女伶組成的家班;家班優僮,即由女伶組成的家班;家班梨園,即由職業伶人組成的家班。明清時期大戶士大夫人家中的戲班,就如《紅樓夢》中寫的一樣。李漁家班、冒襄家班、阮大鋮家班、祁彪佳家班等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家班。

《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家也曾有一個曹家班,曹寅的妻兄李煦家亦有李家班。

顧公燮《顧凡五毛記》說:“織造李煦蒞蘇三十餘年……

公子性奢華,好串戲,延名師以教習梨園,演《長生殿》傳奇,衣裝費至數萬”。這和《紅樓夢》中的描寫完全一致,賈薔籌辦家班時,便先預支三萬兩給他。小說中史家、薛家、李紈孃家也都有家班。

甚至賈府家班戲子取名也能窺見時代的影子,十二個戲子的名字都是“*官”,如芳官、藕官、齡官、文官、艾官。那時家班戲子也愛以“*官”命名。

02

傳統佳節都要聽戲唱戲。十九回,正是年下,寶玉正頑得沒興頭,丫頭們來回說:“東府珍大爺來請過去看戲、放花燈”。

五十三回,作者濃墨重彩寫了賈府如何過守歲過春節:“王夫人與鳳姐是天天忙著請人吃年酒,那邊廳上院內皆是戲酒,親友絡繹不絕,一連忙了七八日才完了”。“至十五日之夕,賈母便在大花廳上命擺几席灑,定一班小戲,滿掛各色佳燈,帶領榮寧二府各子侄孫男孫媳等家宴”。

為什麼莎士比亞在英國冉冉升起時,莎士比亞在英國的冉冉升起時呢?

唱到《西樓·樓會》這出將終時,演員臨場發揮,道:“你賭氣去了,恰好今日正月十五,榮國府中老祖宗家宴,待我騎了這馬,趕進去討些果子吃是要緊的。”引得賈母等都笑了。一聲賞,三個媳婦拿簸籮撒向戲臺,外面賈珍賈璉也令小廝們賞,於是滿臺錢響,賈母聽了大悅。

端午節賈母帶了女眷去清虛觀打蘸,賈珍一時來回:“神前拈了戲,頭一本《白蛇記》”“是漢高祖斬蛇方起首的故事。第二本是《滿床笏》”,“第三本是《南柯夢》”。

書中細寫的中秋節因賈敬去世,正在服喪,故無戲,不然,怎麼能少了戲曲的身影。

凡有生日、婚喪嫁娶,也都要看戲聽戲。可卿喪事期間,也是有戲的:“這日伴宿之夕,裡面兩班小戲並耍百戲的與親朋堂客伴宿,尤氏猶臥內於室,一應張羅款待,獨是鳳姐一人周全承應”。

寧國府的老大賈敬生日,他出家修行,因而沒回家過生日,但慶生照樣舉行:“前日聽見太爺又不來了,現叫奴才們找了一班小戲兒並一檔子打十番的,都在園子裡戲臺上預備著呢。”榮國府諸人也都過去吃酒看戲:

鳳姐兒在邢王二夫人前告了坐,又在尤氏的母親前周旋了一遍,仍同尤氏坐在一桌上吃酒聽戲。尤氏叫拿戲單來,讓鳳姐兒點戲,鳳姐兒說道:“親家太太和太太們在這裡,我如何敢點”。

邢夫人王夫人說道:“我們和親家太太都點了好幾出了,你點兩出好的我們聽。”鳳姐兒立起身來答應了一聲,方接過戲單來,從頭一看,點了一出《還魂》,一出《彈詞》。

鳳姐生日,賈母念她持家有方,為嘉獎她,特意叫賈家諸人湊分子給鳳賈政生日書上只略提過一筆,但也是有酒有戲的。

大家慶生正熱鬧非常,“忽有門吏忙忙進來,至席前報說:‘有六宮都太監夏老爺來降旨。’唬得賈赦賈政等一干人不知是何訊息,忙止了戲文,撤去酒席,擺了香案,啟中門跪接”。

為什麼莎士比亞在英國冉冉升起時,莎士比亞在英國的冉冉升起時呢?

寶釵生日,賈府“就賈母內院中搭了家常小巧戲臺,定了一班新出小戲,昆弋兩腔皆有”。寶玉問黛玉愛看什麼戲,好幫她點,還惹來黛玉的冷笑:“你既這樣說,你特叫一班戲來,揀我愛的唱給我看。這會子犯不上蹭著人借光兒問我。”

寶釵才來賈府不久,投靠的是姨媽王夫人。

姨媽的婆婆賈母給自己過生日,作為小輩和客人,當然不能以自我為中心,出於禮節和尊重,寶釵於是點了自己喜歡老人也喜歡的熱鬧戲《魯智深醉鬧五臺山》。

寶玉白聽了多年的戲,只知這戲是武戲,熱鬧得不堪,卻不知精華所在。待寶釵親自念出戲中《寄生草》的曲詞:“漫搵英雄淚,相離處士家。謝慈悲剃度在蓮臺下。沒緣法轉眼分離乍。赤條條來去無牽掛。那裡討煙蓑雨笠卷單行?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寶玉聽了,“喜的拍膝畫圈,稱賞不已”。

鳳姐過生日,並著令由尤氏來操辦,好叫鳳姐休息休息。“園中人都打聽得尤氏辦得十分熱鬧,不但有戲,連耍百戲並說書的男女先兒全有,都打點取樂頑耍”。只是水滿則溢,不料敬酒的人太多太熱情,鳳姐扛不住要回家休息一下,卻撞見賈璉在家偷腥。一場比戲文更熱鬧的夫妻對打上場,這場戲還惹出了人命官司:鮑二家的上吊自殺。

之後還有續集,鮑二家的孃家上告,賈璉賠錢、安撫、幫治喪事,王子騰也令皂役來助威,此事平息下去。

在這裡,分不出生活和戲文,哪個更精彩。

賈母八十大壽,因是一品誥命夫人,禮部、元妃、親王、駙馬以及大小文武官員之家,凡有來往者,皆送來賀禮。

為什麼莎士比亞在英國冉冉升起時,莎士比亞在英國的冉冉升起時呢?

榮寧兩府齊開筵八天,寧國府中單請官客,榮國府中單請堂客。七月二十八日榮國府請女眷時,南安太妃、北靜王妃在榮慶堂坐席看戲。黛釵薛姨媽等則在另一廳上吃酒,另有一班小戲演出。

寧國府請官客自然也有戲班。可見賈母生日,每天最少有三個戲班在同時演出。都說可卿喪事的排場大,和賈母八十大壽比,可卿喪事被甩出幾條大街。再怎麼著,可卿喪事也只是寧國府的獨腳戲,而賈母慶壽,卻是寧、榮兩府加大觀園一起接待,連續八天,才把這事攬了下來。

如此大排場,不知化費幾何。很快中秋到了,賈母也要開始自黑“巧媳婦做不出沒米的粥來”了。

03

除了重大場合、節假日、婚喪嫁娶、重要生日必請戲班傾情演出外,平時的生活賈府也少不了聽戲看戲。第七回,鳳姐尤氏可卿打牌消遣,打完後算帳,秦氏尤氏二人輸了戲酒的東道。

過了兩天,鳳姐趁賈母高興,“趁勢請賈母後日過去看戲。賈母雖年老,卻極有興頭。至後日,又有尤氏來請,遂攜了王夫人林黛玉寶玉等過去看戲”。劉姥姥二進榮國府,賈母在大觀園請她遊玩時,便叫賈府的戲班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演出。眾人在對面的綴錦閣坐席吃酒。

宴席開始,“劉姥姥聽見這般音樂,且又有了酒,越發喜的手舞足蹈起來。”在從小言行舉止便被要求優雅合度的賈府,劉姥姥的粗放自然是個異類。寶玉便下席向黛玉笑道:“你瞧劉姥姥的樣子。”一向敏捷促狹的黛玉便笑:“當日聖樂一奏,百獸率舞,如今才一牛耳。”

賈府有了戲班,平時聽曲更方便。

寶玉住進大觀園後,逍遙自在。看了兩遍《牡丹亭》劇本,猶不滿足,因梨香院戲班的小旦齡官唱得最好,便去找她。只是這一次寶玉運氣不好,正遇上齡官病了,且正處與賈薔的情愛晴雨不定時期,才碰了一鼻子灰。

為什麼莎士比亞在英國冉冉升起時,莎士比亞在英國的冉冉升起時呢?

林黛玉平時不大喜歡聽戲,但有一次,戲曲卻深深打動了她的心:

(黛玉)正欲回房,剛走到梨香院牆角上,只聽牆內笛韻悠揚,歌聲婉轉。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個女孩子演習戲文呢。只是林黛玉素習不大喜看戲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兩句吹到耳內,明明白白, 一字不落,唱道是:“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林黛玉聽了,倒也十分感慨纏綿,便止住步側耳細聽,又聽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聽了這兩句,不覺點頭自嘆,心下自思道:“原來戲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戲,未必能領略這其中的趣味。”想畢,又後悔不該胡想,耽誤了聽曲子。又側耳時,只聽唱道:“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林黛玉聽了這兩句,不覺心動神搖。又聽道“你在幽閨自憐”等句,亦發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塊山子石上,細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個字的滋味。

忽又想起前日見古人詩中有“水流花謝兩無情”之句,再又有詞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之句,又兼方才所見《西廂記》中“花落水流紅,閒愁萬種”之句,都一時想起來,湊聚在一處。仔細忖度,不覺心痛神痴,眼中落淚。

林黛玉聽到的,正是湯顯祖最偉大的作品,也是崑曲最經典的作品《牡丹亭》中的《遊園》《驚夢》,是寶玉也喜歡的嫋晴絲。

感動雖不同時同地,卻情發一心。正可見寶玉黛玉互為知己愛人。

為什麼莎士比亞在英國冉冉升起時,莎士比亞在英國的冉冉升起時呢?

宮中老太妃薨,敕諭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內不得筵宴音樂”,賈府的戲班也因此解散。即便如此,寶玉生日時,抽到牡丹花籤的薛寶釵還令芳官唱一曲。芳官本想唱一支祝壽的曲子,誰知眾人不愛聽,便細細地唱了一支崑曲《賞花時》。

朝廷明令禁止,依舊阻擋不了聽曲的心。

這正應了一位外國友人的說法“我相信這個民族太愛好戲曲表演了”。這位外國友人是義大利傳教士、學者利瑪竇,他在《利瑪竇中國札記》中寫道:

“我相信這個民族是太愛好戲曲表演了,這個國家有很多年輕人從事這種活動。戲班遍佈全國各地,他們忙於公眾或私家的演出,凡盛大宴會都要僱用這些戲班。客人們一邊吃喝一邊看戲十分愜意,以致宴會有時要長達十個小時,戲也一出接一出演下去直到宴會結束。”

最好的文學會以上帝一樣全面的視角記錄下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便幾百年後,那些鮮活的場景依依歷歷在目,讓讀者感覺那個時代從末逝世,他們就在眼前,就活在文字裡,永遠生動。

歡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