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每天陪你酒話連篇的

大羅言酒

全文字數:

1743

閱讀時間:3

分鐘

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洛陽古稱雒陽、豫州,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 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牡丹因洛陽而聞名於世,被譽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中國古代帝嚳、唐堯、虞舜、夏禹等神話,多傳於此。帝嚳都亳邑,夏太康遷都斟鄩,商湯定都西亳;武王伐紂,八百諸侯會孟津;周公輔政,遷九鼎於洛邑。平王東遷,高祖都洛,光武中興,魏晉相禪,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後梁唐晉,相因沿襲,共十三個王朝。

洛陽自古被華夏先民認為是“天下之中”。周武王甫定江山即“遷宅於成周,宅茲中國”;漢魏以後,洛陽逐漸成為大都城,“四方入貢,道里均”,在民族融合和中外交流上功勳卓異、光耀千秋。

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洛陽城位於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謂“陽”,故名洛陽,又稱洛邑、神都。境內山川縱橫,西靠秦嶺,東臨嵩嶽,北依王屋山——太行山,又據黃河之險,南望伏牛山,自古便有“八關都邑,八面環山,五水繞洛城”的說法,因此得“河山拱戴,形勝甲於天下”之名,“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稱。

從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開始,先後有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等十三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擁有1500多年建都史,”普天之下無二置,四海之內無並雄“。先後100多個帝王在這裡指點江山,因此有“千年帝都”之稱,與西安、南京、北京並列為中國四大古都。

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洛陽的酒文化同樣源遠流長。

乳釘紋青銅爵:二里頭文化(約公元前21世紀-前13世紀)後期,飲酒器。高22。5釐米,寬31。5釐米,1975年河南省偃師市二里頭出土,現藏洛陽博物館。銅爵整體造型舒展空靈,如同凌空飛翔的鳥雀。它的器身一側附有稱之為鋬的把手,而另一側裝飾有五顆乳釘紋,乳釘紋銅爵由此而得名。

洛陽民間日常、節慶飲酒習俗與飲食習慣有著密切的關係,並伴隨時代的發展而傳承變化,俗謂“無酒不成宴”。

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舊時,洛陽農村宴會飲食多用兩道:頭道飯為撈麵條或小米飯、大米飯,也有的上“四碗四”(即四碗四盤)或“八碗四”。碗主要要盛各種肉食,主食為雙紅肉面和雙白肉面:盤盛涼熱葷素菜。二道飯為“二八席”或“三八席”(16或24個菜)。用料以豬肉、牛肉、魚肉、雞居多,素菜有豆腐、銀條、蓮菜等。三八席又稱為“官席”或“官場”,新安縣盛行8盤下酒菜,分四葷四素;8大碗肉食和8個湯,其縣北部常用4盤10大碗。

伊川縣大戶人家宴席較為奢侈,多設“流水席”,俗稱“大桌”。流水席為陸續上菜,可長達三個小時之久。民間把這種流水席是喻為“宴菜頭(牡丹),蟠桃尾(雞蛋)”,寓“開頭幸福,結尾長壽”。

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也有的流水席是客到開桌,添人不添菜,吃一碗上一碗,菜不重樣,直至吃飽吃好,稱為“富貴不斷頭”席。

辦喪事者,宴席較為普通節儉,俗謂“毛頭席”,以蔬菜為主,也用少量碎肉。不用肉入菜的宴席,沿用“八碗四”的宴制,全部用雞蛋與面和在一起做成各種菜餚,俗稱“假八碗四”。舊時,洛陽老城的席面有三種,分為海參頭兒席、燒白菜頭席和燕菜頭席。燕萊頭也稱“官場兒”。這三種席每桌均為8盤16道菜;海參頭兒席則多加四個果碟,也稱之為“洛陽小席”。

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飲酒習俗豐富多樣,在此僅舉幾例:

(一) 行酒魏晉時期,崇尚清淡,文人雅士“行酒為習”。“數十人一樽”,圍案依次傳飲,謂之“行酒”。司行酒之職者,稱為“典勸”,傳飲一圈叫做“巡匝”。

(二) 啉尾飲宴晚到者,坐於末位,巡匝之末者為“藍尾”,並“連飲三杯以慰之”,此舉名為“啉尾”之戲。

(三) 曲水流觴周公營洛邑,“洛水泛杯”是此俗的來源。魏晉洛陽上巳,人們於洛水中泛杯,杯中盛酒,杯行至面前撈起即飲,稱為“流觴”。之後人們在花園中闢“流杯亭”,曲水蜿蜒,酒杯順流而下,以鼓點為節,鼓停即飲,故名“曲水流觴”。

(四) 角勝形式豐富多彩,有划拳(古稱拇戰)、猜寶、壓指頭、金錢不落地、雞叨蟲、推磨(跑馬枚)、明七暗七、落筷枚、挑將打幫等。

(五) 頭三尾四亦稱首尾酒,為近年洛陽新興之酒俗,即席間上魚時,以盤中魚的首尾方向作為執罰標準,魚頭正對之人飲三杯,魚尾正對的兩人共飲四杯,頭尾所對之人極力推諉,也有謔稱“肚五脊六”“背七肚八”,“賞個臉面”“高看一眼”“推心置腹”的勸酒招數。彼此推辭嬉戲,頗能活躍酒場氣氛。

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最後,我們要想探索這座千年古都,就必須先了解洛陽的十大文化符號:河圖洛書;二里頭遺址;杜康;周公;白馬寺;關林,龍門石窟;牡丹;水席;“東方紅”拖拉機。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