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最孤獨的一首詞,通篇佈滿傷感,卻帶有三分“仙氣”

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百年孤獨·馬爾克斯

蘇軾最孤獨的一首詞,通篇佈滿傷感,卻帶有三分“仙氣”

孤獨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它無色無味無形,卻無時無刻不存在。孤獨也是一種很玄的東西,如影隨形縈繞周圍,卻又時而無聲又無息出沒在心底。一不留神便將人吞沒在寂寞裡。從古到今,尚且沒有人說自己能夠脫離孤獨,雖然有時候明知孤獨是種消極的情緒,但依然會不自覺地心生自憐。

蘇軾最孤獨的一首詞,通篇佈滿傷感,卻帶有三分“仙氣”

孤獨面前,眾生平等。咱們普通老百姓會有孤獨感,文人墨客同樣如此,即便是帝王將相也難以掙脫。正是由於“孤獨”的普遍性,使得它成為古代詩詞大家的重要話題。以孤獨為主題的詩詞,流傳至今的有很多,但能將孤獨表達得“完美無缺”,好像只有蘇軾和他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蘇軾·卜算子的背景

題目中出現“黃州”,想必不用多疑。肯定是蘇軾謫居黃州,擔任團練副使一職時,所創作的文學作品。蘇軾一生處在流放的生活狀態,與其說他是“蘇東坡”,不如說他是“蘇流放”。蘇軾的仕途很長,足足有四十一年,差不多有一半的時間被朝廷流放在外。

蘇軾最孤獨的一首詞,通篇佈滿傷感,卻帶有三分“仙氣”

然而遭貶對蘇軾來說又是幸運的。正是由於長期的流放生活,使得蘇軾的詩詞文學創作到達全新的境界,讓蘇軾由一個稚嫩的文學青年,脫胎換骨成為文壇的泰山北斗。從這篇寫於黃州任上的《卜算子》,便能看出蘇軾如何不用“孤獨”二字,卻能夠將“孤獨”表達的淋漓盡致。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人生最孤獨的時刻,往往是清涼的夜晚或是蕭條的黃昏,蘇軾同樣有這樣的感覺。

蘇軾最孤獨的一首詞,通篇佈滿傷感,卻帶有三分“仙氣”

一二句

以寫實為主,為孤獨感營造出一種水到渠成的感覺,夜深人靜的時候,抬頭望見一輪殘缺的月亮掛在梧桐樹上,不禁會有一股涼意湧上心頭。

三四句

非常符合蘇軾豪放派的特點,直奔主題感慨,自己獨自一人漂泊在外,又是以一種遭貶的狀態,地方同僚出於很多原因,不敢與自己有所往來。思來想去感覺自己深入簡出像個幽居的人。

蘇軾最孤獨的一首詞,通篇佈滿傷感,卻帶有三分“仙氣”

五六句

筆鋒一轉,蘇軾故意給讀者設定一個“假驚喜”。夜深人靜的時候,經常從夢中突然驚醒,回顧自己的來時的路,心中充滿無限的悔恨。可悲的是,自己的心事從來都沒有人懂過。有時候,人不是生來孤獨,恰恰是因沒人懂而變得孤獨。

七八句

用擬人化的手法將全詞的高度進行昇華。蘇軾將自己比作一隻孤鴻,生活突遭不幸,卻無處訴說,只好不停地飛來飛去,把所有的寒枝都揀完了,還是不肯休息,自己躲到又冷又寂寞的沙洲,孤獨地過完餘生。

蘇軾最孤獨的一首詞,通篇佈滿傷感,卻帶有三分“仙氣”

蘇軾這首《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為什麼寫得好,想必不需多言。世間孤獨千千萬,也只有蘇軾能夠將孤獨寫出“不食人間煙火”的感覺。若不是有無限豁達的樂觀心態,是絕不可能寫出如此超凡脫俗的詩詞。我一直認為,蘇軾的詩詞非常值得讀,一方面是他的文學創作手法和造詣十分高超,另一方面蘇軾往往以正面示人,帶給人滿滿的正能量。這就是蘇軾,一個有別於同時代所有朋輩的文人墨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