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我也來說說藍溪橋

冬樹丫

我也來說說藍溪橋

文|黃強明

黃強明

,漣源一中退休教師,土生土長的藍田人。

我的祖籍雖然是邵東,但我卻是地地道道的藍田人。

我出生在藍田,成長在藍田,工作在藍田。只有大學一度離開藍田在長沙學習了四年,而這四年的寒暑假,我依然在藍田。

我出生和成長的地方主要是新建街的柳家灣,所以從我會走路時就與藍溪橋結下不解之緣。

我小學六年是在光明完小讀的,剛開蒙時叫五屬小學,不久(大概是1952年)便改名為光明完小。我家住柳家灣,每天便要從藍溪橋走四次,一走就是六年。五四年的大水、冰凍都在我的腦海中深深的刻著。

親歷:我也來說說藍溪橋

特別那次近半個月的冰凍,我還是每天要從藍溪橋去學校。去學校時,是蹲下來,從橋上滑下去的,所以雖然手裡提著烤火箱也能夠安全到達學校。放學回來則不同了,因為要從橋下爬上來,那二十四級石級可不是那麼好上。因此,差不多每天回家時都把烤火箱內的瓦缽摔爛了。我父親開始是我摔爛一個買回來一個,後來他乾脆一次買了十多個。冰凍結束後,也好像沒剩下幾個了。

後來讀中學、大學畢業參加工作,都在藍田,也少不了要與藍溪橋打交道。至於近十幾年來,我在漣源一中退休後,每天散步也要從藍溪橋上過。因此我對藍溪也比較關注。

根據清嘉慶《安化縣誌》4卷21頁的記載:

藍溪橋前身是宋朝柳紹璽主修的柳江橋,亦名柳家橋,跨墨溪水。這橋名的由來,清朝道光年間的安化知縣饒謙在他寫的《藍溪橋碑記》中曾有過猜想:“柳曷為柳江,殆亦仿陶令宅,愛種柳,當時以五柳為之故事。昔之岸傍為柳或因柳名橋未可知也。(“柳”為什麼叫“柳江”,大概也是仿照陶淵明的住宅,喜愛種植柳樹,當時取名的時候是以五柳先生的故事做立意的。昔日的河岸邊或者種植有柳,因而用“柳”做為橋的名稱也是有可能的啊。)”

我想,從《安化縣誌》的記載和當地的地名可以看出,饒縣令的說法欠妥。“柳江橋,亦名柳家橋”,該地的地名叫“柳家灣”,原來還有一口塘叫“柳家大塘”;明顯的說明此地是柳姓人家的集居地。事實上,現在此地居住的柳姓人家就不少。

根據清嘉慶《安化縣誌》14卷72頁的記載: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己丑歲,被洪水沖毀,柳啟忠督子麟山捐重資倡修如故。這是柳江橋第二次修建了。

當然原來的柳江橋具體位置在什麼地方,我們今天已不清楚了,但根據橋名可以確定是現在柳家灣一帶。這座乾隆三十四年修建的橋經過六七十年風風雨雨,特別是洪水的衝擊,至道光五年又倒塌了。

親歷:我也來說說藍溪橋

根據清同治《安化縣誌》26卷26頁和橋南石坑碑文的記載:

道光五年(1825),因歷年遭汜濫,遂傾隕,譚興楚義舉督修,四次捐款約萬金,擇地修石橋,更名藍溪。道光十年庚寅歲,一座長37。6米,淨寬6。15米、高10米的三拱石橋建成。

但根據陶澍寫的《藍溪橋碑文》來看,道光十年可能只是主體工程完工,行人可以從橋上經過了。但一些附屬的工程,如兩旁的壓石的安放等等,直到道光十五年才正式竣工。所以他在他道光十五年寫《藍溪橋碑文》中說:“工竣時,值餘假歸,省松揪。請記於餘。(修橋工程完工的時候,正好遇上我休假迴歸家鄉,拜祭父母祖先的墳墓。他們請求我寫一篇碑文)”

這也就是說,藍溪橋的修建,從籌資動工到最後全部工程竣工,前後大約是十年時間。當然這橋的質量,經過近兩百年的考驗,應該說是過得硬的。其中雖然有兩次特大洪水給橋身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沒有造成大的崩塌。

《三甲五修族譜》中記載

:民國元年(1912)壬子歲,山洪暴發,橋半節被排木槓毀,梁寶珊為首攔排木商出資補修。另外是1954年特大洪水,沖走橋面幾處壓石,由藍田市區政府出資修復。這是我親眼看到的。

在上面的行文中,我談到了陶宮保陶澍和安化知縣饒謙兩人寫的《藍溪橋碑記》。這兩篇“碑記”,照道理應該刻石立在橋的什麼地方。好像大家都沒有提到這個問題。我仔細回憶,記得一九五四年特大洪水前,在藍溪橋靠新建街這邊下方屋角邊,也是橋的當頭,立有兩塊石碑,當時的我識字不多,不知是不是這碑文。五四年特大洪水後,這兩塊石碑便不見了。

我想陶、饒二人的碑文是大橋竣工後寫的,不可能刊放在橋的其它位置,只可能擺在橋的兩端。找不到當然是一種遺憾。但幸喜我們還可以從清同治《安化縣誌》第13卷中找到這兩篇碑文的原文。現抄錄如下並盡力做了翻譯。這翻譯難免有錯,敬請同仁斧正。

親歷:我也來說說藍溪橋

藍溪橋碑記一

藍田在邑南百二十里,其水自新、邵交界之處濫觴而來,經安化境至湘潭界入漣歸湘,其在境內頗長。而藍田市為大都會,有橋曰柳江,通往來、資舟揖,商旅輻輳佔利涉焉。歷年久,遭汜濫,遂傾隕。道光五年乙酉,鄉人出謀,可以舍舊圖新,創集義舉,復擇地立橋,改名藍溪。並於河之北岸建閣曰鎮江,以祀關忠義。工竣時,值餘假歸,省松揪。請記於餘。餘因樂其眾志之成,而嘉其鳩工之固,走筆迅書,略敘顛末,以為募義,向善者勸。(清道光十六年兩江總督陶澎,字雲汀作)

譯文:

藍田在安化縣城南面一百二十里的地方,它橋下的水是從新化、邵陽交界的地方發源細流而來的。經過安化縣境在湘潭境內流入漣水,最後匯入湘江,它在安化縣境內流行的路程是比較長的。

那藍田市鎮是個熱鬧繁華的地方,那裡有座橋叫做柳江橋,這橋使兩岸往來交通方便、也給船隻停靠提供了處所,做生意的人就像車輻集中於車轂一樣聚集在這裡,這一切都得利於順利渡河啊。但是此橋經歷年代久遠,又遭到大水漫溢衝擊,最終傾覆倒塌。

道光五年(1825)也就是乙酉年,有鄉人提出可以捨棄舊橋重新擇地修橋,於是聚集疏財仗義的人士,重新選擇修橋地點,並改名為藍溪橋。還在藍溪河的北邊岸上修建了亭閣,叫做鎮江閣,以祭祀紀念有關忠貞義烈的行為。

修橋工程完工的時候,正好遇上我休假回家鄉拜祭父母祖先的墳墓。他們請求我寫一篇碑文。我因為讚賞他們那種團結一致修橋的功績,並且嘉獎他們招集工匠,完成工程的堅固,於是揮筆疾書,簡略地敘述了事情自始至終的過程,以之作為傾慕仁義,用來勸告人們做善事做好事。

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兩江總督陶澎,字雲汀作。

親歷:我也來說說藍溪橋

藍溪橋碑記(二)

橋名藍溪,橋以溪設溪,以地著於義允。當餘官斯邑,因公下鄉,廉的藍市,瀕河初藉,以通往來、資利濟者,有橋曰柳江橋。柳曷為柳江,殆亦仿陶令宅,愛種柳,當時以五柳為之故事。昔之岸傍為柳或因柳名橋未可知也。嗣於道光五年,都人士因橋圮於水,卜地更立石橋,以垂永遠是役也。修廢舉墜,匪獨人心之,慕義可嘉,益以見昇平之世,聖化涵濡,其風俗之而善,不遺鄉曲,即藍田一溪可推也。其水源委記,邑陶宮保記中,故不書。清道光十八年安化知縣饒謙作。饒謙,福建光宅人,進士。

譯文:

橋的名稱叫藍溪,橋是因溪的名稱而設立為溪的,這是以地名顯揚它的實在名稱。我在這個地方當地方官,因為公事而下到鄉間,安化縣境最邊的藍田街市,因為靠近河流的邊上,為了方便行人來來往往,繁華獲取利益的市場,修有一座橋名叫柳江橋。“柳”為什麼叫“柳江”,大概也是仿照陶淵明的住宅,喜愛種植柳樹,當時取名的時候是以五柳先生的故事做立意的。昔日的河岸邊或者種植有柳,因而用“柳”做為橋的名稱也是有可能的啊。

在道光五年(1825),居於該市鎮有德行的人士因為橋被水沖毀,另外選擇地點重新改立石橋,以做為永遠流傳下去的工程啊。興起已經廢棄的事業,治辦已經毀壞的工程,不只是人民心中嚮往的事情,而傾慕仁義的行為特別值得嘉獎,更加可以看到太平盛世的時代,達到神聖境界的滋潤、沉浸,那麼它的風俗習氣也會變得更好,這種好的風氣也不會遺漏窮鄉僻壤,從藍田這一河溪上的事可以推想到啊。它江河發源的地方及其水流的去向,在本縣陶宮保陶澍的碑記中已有記載,所以不再重複書寫。

清道光十八年(1838)安化知縣饒謙作。饒謙,福建光宅人,進士。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