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博物館裡的“香器”

今天

我們要說的是

藏在博物館裡的

”香器“

古人生活必不可少的好物。

爐是一種具有實用意義的器具,它的主要功能是盛火。盛火之爐可以作

冶煉、取暖、烹飪和焚燒香火之用

,而香爐,顧名思義,就是用來燒香敬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時代的“鼎”。祖先傾其所有,

向天祈福

,求神靈祖宗保佑自己的部落和國家平安。

藏在博物館裡的“香器”

香爐除了作為敬佛或是祭祖的禮器外,還是文人雅士的心愛之物,置於廳堂或擺於書房案頭,讀書時點上一炷清香,便有了“紅袖添香夜讀書”的美妙意境。靈性的香爐賦予人們更多的生命靈性,它穿越時光隧道,追逐並領略博大深遠的歷史文化。

每個朝代都會有流行的香爐器型,商周的”鼎“,漢代的”博山爐“,隋唐的”香球“,宋代的”香鴨“,明清的”宣德爐“,備受寵愛的”手爐“……

橫霸仙界的”博山爐“

藏在博物館裡的“香器”

錯金銅博山爐 l 藏於河北省博物館

博山爐的出現,是薰香文化日趨繁榮的體現,更是戰國以來出現的方仙道思想和神話世界觀發展到一個階段的標誌。

這個錯金銅博山爐就藏在河北省博物館,器型似豆形,蓋肖博山,通體錯金。座把呈透雕三龍出水狀,龍首頂託爐盤。

藏在博物館裡的“香器”

爐盤裝飾以錯金流雲紋,盤上部鑄出峻峭起伏的山巒

,山間神獸出沒、虎豹奔走,小猴蹲踞在高層峰巒或騎在獸身上

,獵人巡獵于山石間。二三株小樹點綴其間,刻劃出了一幅秀麗山景和生動的狩獵場面。

當薰香點燃時,

香菸透過峰谷間

鑄有的空隙繚繞于山間,產生山景迷濛,

群獸靈動

的奇異效果,給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覺。

雍容華貴的”香球“

藏在博物館裡的“香器”

花鳥紋金香囊 l 藏於成都博物館

唐時期,開放融合,香爐的造型更是多樣,

呈雍容華貴

之態。博山爐爐蓋多透雕各種花草紋飾圖案,

蓋頂立瑞獸

等裝飾。底部的圓盤變成了多足或三足,只有少數保留了底部的承盤。

除此之外,唐代香爐最凸顯的特點是多用金屬製,主要有銀、銀鍍金、銅、銅鍍金幾種,而以銀及銀鍍金香爐最多。唐代是

儒釋道

三家並行的朝代,佛教經漢代的發展達到一個頂峰,所以,金屬香爐多用於禮佛、拜佛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藏在博物館裡的“香器”

葡萄花鳥紋銀香囊 l 藏於陝西博物館

唐代最被寵愛的是”香球“,如小小的香囊,精巧玲瓏,便於攜帶,在貴族圈內甚是流行。被掛車前、置於帳中,特別是袖中,隨著袖子的收放,

香氣時有時無,時濃時淡,婉轉而纏綿。

藏在博物館裡的“香器”

憨態可掬的”香鴨“

香爐發展到宋代,更突顯出文人士大夫對香爐的欣賞把玩之意,香爐神聖莊嚴的意味似乎淡了許多,

與生活、情趣更加貼近,彰顯出活潑潑的生機。

藏在博物館裡的“香器”

鴨型燻爐 l 藏於故宮博物館

宋人尤喜以動物為原型製作的香爐,常把麒麟、鳧鴨這一類獸形香爐統稱為“香獸”或“金獸”。

最讓人耳熟能詳的便是李清照的《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鴨子是宋代香爐中常見的動物造型,也格外被詩人所青睞。宋汪元量《幽州除夜醉歌》雲:

“雲鴨香烘雲母屏,綺窗繡閣流芳馨。”

藏在博物館裡的“香器”

精工巧制的”宣德爐“

宣德爐,是由明宣宗朱瞻基在大明宣德三年參與設計監造的銅香爐,簡稱

“宣爐”

。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

風磨銅

鑄成的銅器。

藏在博物館裡的“香器”

宣德爐 l 藏於天津博物館

為了製作出精品的銅爐,在朱瞻基的親自督促下,整個製作過程,包括鍊銅、造型必須自《宣和博古圖》《考古圖》等典籍及內府密藏的數百件宋元名窯中,精選出符合適用物件、款制大雅的形制,將之繪成圖樣,再呈給其親覽,並說明圖款的來源和典故的出處,經過篩選確定後,再鑄成實物樣品讓其過目,滿意後方準開鑄。

藏在博物館裡的“香器”

宣德爐最妙在色,其色內融,從黯淡中發奇光。有自己特有的造型,基本形制是敞口、方唇或圓唇

,頸矮而細,扁鼓腹,

三鈍錐形實足或分襠空足,

口沿上置橋形耳或了形耳或獸形耳,

銘文年款多於爐外底。

精緻溫暖的”手爐“

藏在博物館裡的“香器”

清 鎏金纏枝牡丹手爐 l 藏於故宮博物院

手爐在古代是達官貴族、富貴女子所用的掌上之物,因此工匠們製作非常精緻。其造型多姿多樣,有圓形、方形、長方形、橢圓形、六角形、八角形、瓜稜形、梅花形、海棠形等。

手爐,形狀如小瓜大小,可隨手提動,比火盆、火炕等取暖方便。古代人寬袖大袍,手爐可置於袖中或懷中帶著,所以又有“袖爐”、“捧爐”的雅稱。過去的讀書人,有了手爐,書寫繪畫兩不誤,平添了幾許溫情。

藏在博物館裡的“香器”

《甄嬛傳》劇照

中唐時期,手爐已成為官宦人家的室中用物。到北宋年間,手爐已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民間百姓普遍使用的取暖器具。裡面放火炭或尚有餘熱的灶灰,小型的可放在袖子裡“薰衣炙衣”,我們從熱播的古裝劇裡隨處可以看到手爐的身影。

藏在博物館裡的“香器”

每一個事物的產生,都有其道理,

香爐是,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亦是。

多一點時間,

與文物對話,

讓沉寂千年的國寶活起來。

-

E N D

-

宣告:本著傳播收藏文化為宗旨,本文由藏友網編輯部整理,平臺釋出的內容作為分享、研討之用,內容僅供參考,同行轉載請宣告藏友網編輯整理,藏友網的傳播需要您的力量。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