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利亞的聖母崇拜,5 世紀前後,女神形象逐漸被聖母形象取而代之

瑪利亞的事蹟出自《福音書》,據推測她出生於公元前 20 年左右,童貞之身的她感聖懷孕,後嫁給約瑟,在馬廄中誕下耶穌(《路加福音》)並生下耶穌。後來耶穌開始傳教後,瑪利亞一直跟隨他,最後,她親眼目睹兒子被釘死在十字架(《約翰福音》)。據說後來使徒約翰把瑪利亞接到以弗所並養老送終。聖母瑪利亞是西方世界最受崇敬的女神,但正如觀音信仰和形象在中國的發展一樣,瑪利亞信仰和形象也有一個演變的過程。

瑪利亞的神化過程

猶太教中沒有女神崇拜,脫胎於猶太教的基督教早期也保留了這一傳統,並沒有崇拜女神的現象。早期的基督教會雖然尊敬瑪利亞,但並不崇拜她,僅僅認為她是耶穌的生母,並不具有神聖性。從那時到公元 4 世紀“聖母崇拜在民間也是不甚普遍的自發現象,女性和母親的瑪利亞作為一種神學象徵的意義尚未得到充分認識。”

但這樣的情況到了 4 世紀中葉時開始發生變化。公元 431 年,亞歷山大的大主教西里爾到以弗所佈道時,將許多當地人用於古希臘神話中的狩獵女神阿爾忒彌斯的詞語挪用在瑪利亞身上。隨後,拜占庭皇帝狄奧多西斯二世召開以弗所會議,他們不顧君士但丁堡主教聶斯托裡的抗議,為瑪利亞加上“天主之母”的神聖頭銜,使得瑪利亞獲得空前的榮耀。

6 世紀時,教會又指定 8 月 13 日為聖母升天節,而這一天曾是女神阿爾忒彌斯的節日。在此之後,聖母崇拜進入了空前高漲的階段。隨著瑪利亞聖母崇拜的發展,15 世紀有教會正式頒佈了用於敬禮聖母瑪利亞的禱文《聖母聖詠》(《玫瑰經》)。

瑪利亞形象的世俗化程序

“摩西十誡”第二條規定“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由此可見《舊約》對崇拜人類的畫像和“聖像”行為是禁止的。但隨著基督教的合法化和傳教的需要,這一禁忌逐漸有所開放,而且“種種古典女神形象開始被借用並流行於基督教美術中,成為基督教早期美術中獨特的影象志景觀。5 世紀前後,女神形象逐漸式微並最終被聖母形象取而代之。”

瑪利亞的聖母崇拜,5 世紀前後,女神形象逐漸被聖母形象取而代之

4 世紀初在一些石棺雕刻中就已經出現了很多聖母形象,馬利亞均以普通母親的形象出現。具有代表性的是南斯拉夫薩隆(Salon)主教轄區的《聖母、聖徒與牧羊人石棺》。“因缺乏感官性描繪,聖母等人物形象趨向於平面化與裝飾化。”4 世紀末 5 世紀初,瑪利亞像開始大量出現在教堂鑲嵌畫中,這一時期瑪利亞像的聖母地位逐漸凸顯,已然成為“天國皇后”。

從 6 世紀開始,頭戴光環,懷抱聖嬰的 “升座聖母”像經常出現在教堂和宗教器物中。此後,聖母,坐在王座上的這種程式化造型逐漸固定,凸顯其“上帝之母”和“天國皇后”的身份。這種程式化的聖母形象成為整個中世紀教堂的主體圖式和信徒心目中理想的禮拜物件。

一方面,由於《聖經》抵制偶像崇拜,或多或少地會對宗教藝術創作產生一定影響;另一方面,從 5 世紀到 15 世紀整個中世紀都沉浸在一種濃厚的宗教氛圍中,哲學、藝術等不過是“神學的婢女”,所以缺乏創造性。總之,在基督教早期與中世紀,聖母像神聖莊嚴,透過“對現實人物形象所作的抽象化、符號化的處理,傳達出神性特質,顯得神秘、深入、震撼人心。”

重視其宗教意味,以封閉的背景、僵硬刻板的人物為主要特徵,幾乎沒有什麼多樣性。如現保留在伊斯坦布林聖索菲亞大教堂的鑲嵌畫《聖母子》,雖然顏色輝煌燦爛,構圖肅穆大氣,表現出對天國的嚮往和對已經上升為聖母的瑪利亞的推崇。但是,人物姿態生硬,表情呆板,衣紋也不流暢,雖然強調了神聖、莊嚴、靜謐的宗教氣氛,卻給人一種冷冰冰的感覺。

文藝復興時期,歐洲社會歌頌“人性”,教會勢力逐步減弱。隨著當時人文主義思想蓬勃發展,藝術家們衝破了教會的控制,基督教藝術逐漸趨於世俗化,聖母像也更為豐富,體現出人性化和世俗化的風格。此時出現了一批偉大的經典作品和著名藝術家,其中被稱為“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描繪聖母作品堪稱經典。可以說拉斐爾的瑪利亞像兼有和藹可親和莊重典雅,呈現出理想和現實的完美結合。他所創作的聖母,是理想美的化身,是對人性尤其是女性或母性的抽象和歌頌。

如拉斐爾的《西斯廷聖母》是公認的經典傑作,聖母被塑造成年輕,嫻靜而美麗的女子,懷抱聖嬰立於雲彩之中,正如米開朗基羅所言:“聖母馬利亞是神聖事物的象徵,所以必須永遠保持青春。”這位青春年少的母親較之以前的母神顯得溫暖、真實,而且典雅、嫻靜。

和宋代觀音形象的發展變化相似,文藝復興後,西方聖母像與褪去了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大士塑造的理想化、神聖化的形象,漸漸趨於世俗化,更加貼近生活,形象往往以現實的人物為原型。瑪利亞已經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天國皇后”,而是日常生活中的慈祥母親,這時的聖母像完全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原型。在影象背景方面,也更多地加入了自然風景或生活場景,是的聖母從天國走向人間,更加具有人情味。如西班牙畫家胡塞佩·德·裡貝拉 1634 年創作的《聖家族》,瑪利亞懷抱熟睡的嬰兒。

眼睛望向旁邊的約瑟,約瑟則垂視這嬰兒,自然和諧,鮮豔的衣服和強烈的陽光營造出舞臺劇一般的普通家庭場景。同時期的現實主義傑出代表西班牙畫家巴託洛梅·埃斯特萬·牟裡羅所繪《聖家族》更加平民化,沒有絲毫神秘感和神聖性,也沒有華麗鮮豔的色調,儼然一幅普通家庭日常生活的場景。

隨後,隨著基督教的傳播和流行,聖母像更加出現地方化和多樣化趨勢,遍佈世界各國的藝術家們創作出了各具特色的聖母形象。

瑪利亞的聖母崇拜,5 世紀前後,女神形象逐漸被聖母形象取而代之

瑪利亞像在中國的傳播

中國歷史上基督教曾經先後四次傳入。唐朝時基督教的異端宗派聶斯脫利派從波斯傳入,時稱景教。431 年以弗所會議時聶斯脫裡作為東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堡主教曾抗議為瑪利亞加上“天主之母”頭銜。他認為瑪利亞只是生育了耶穌的肉體,本身並沒有神性。所以,這一時期傳入的基督教和有可能沒有帶來與瑪利亞相關的影象。

第二次基督教傳入中國是元代。一方面,唐武宗禁佛時受到波及已經消匿的景教在一些邊疆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保留下來,此時又開始傳播;另一方面,方濟各會和多明我會的會士到中國傳教,繁榮一時。當時江南有著名的景教當時“七寺”,還有開闢的大都、泉州等主教區,被稱為繼唐朝的“景教”之後,基督教在中國傳播的第二次高潮。

剛好這一時期,歐洲正籠罩在一片“聖母崇拜”的宗教熱情中,出現大量與聖母相關的藝術品。可想而知,這些藝術作品必然會被帶到中國,他們也會在中國繼續製作這類藝術品。傳教士們在蒙古帝國早期的首都哈拉和林兼有宏偉的教堂,裡面有華麗的法蘭西樣式聖母瑪利亞像,“這是迄今為止我們所道的中國出現聖像畫的最早記錄。”從考古發現來看,中國現存可見的最早瑪利亞像是揚州出土的一個義大利人的墓碑刻像。從墓碑的銘文可知墓主人是多米尼克·德·維龍尼斯爵士(Sir Dominicode Vilionis)的女兒卡特琳娜(Katerina),她死於 1342 年 6 月。

這塊刻有聖母像的 1342 年墓碑在 1952 年出土於揚州舊城牆的南門附近,出土之前,這塊墓碑很可能被用作城牆的一塊承重石。明末清初,基督教第三次傳入,利瑪竇、湯若望、艾儒略、南懷仁等一大批著名傳教士來華,“至 18 世紀初已有澳門、南京和北京三個主教區,信徒已達 30 餘萬人。”這些傳教士來華時一般都會攜帶一些基督教相關的畫像。而且此時瑪利亞已經開始與中國宗教產生關聯。

同一時期的神仙小說《歷代神仙演義》在卷九第二節“嚴子陵高屈光武,瑪利亞貞產耶穌”中記述了瑪利亞和耶穌的故事,該書講述的誕生、受洗、傳教、遇害、昇天等事蹟與《聖經》所載大致相同,可窺明清之際基督教在中國影響之一斑。但文中最後說道:“後十日,天神降臨,迎母升舉,立於九品之上,為天地之母皇,世人之主保。”明顯地與佛教淨土信仰中的九品往生結合起來。在瑪利亞繪畫上也是如此,如比利時傳教士方希聖 1938 畫的《天使報喜》,有亭臺、松樹等中式景緻,人物為中國仕女,持蓮華,踏祥雲,極具中國特色。

此次基督教的傳入由於傳統儒家士大夫的抵制等原因,曠日持久的“禮儀之爭”之後,康熙宣佈驅逐傳教土出境,開始了長達百年的禁教。第四次基督教的傳入是隨著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強勢進入中國的。這次來華的傳教士中不僅有天主教信徒,還有新興的基督教勢力。“至 19 世紀末,(天主教)已在中國建成五大傳教區、發展教徒達 70 多萬人(新教)來華傳教士已達 1500 多人,發展信徒達 8 萬多人。”

這一時期不僅外來的瑪利亞信仰和藝術持續輸入,在中國本土持續發展的瑪利亞信仰和影象也已經與中國文化、中國宗教有相當的交流、碰撞了。其中也包括瑪利亞與觀音的相遇。

感恩相遇,承蒙厚愛,我是小週週,喜歡請關注,咱們下一篇文章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