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談:孫權逼死陸遜的背後,有什麼政治原因和時代背景呢?

前言

陸遜 ,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參與了呂蒙襲取荊州,在夷陵之戰中火燒連營大敗劉備,為東吳政權的建立作出了傑出貢獻。縱觀陸遜的一生,他前半生是無比光榮的,得到了孫權的重用,但是晚年卻被孫權逼死,不得善終。那麼,在孫權逼死陸遜的背後,有何政治原因和時代背景呢?

一、陸遜之死

深談:孫權逼死陸遜的背後,有什麼政治原因和時代背景呢?

陸遜劇照

對於陸遜之死,通常的說法是,他參與了“奪嫡之爭”,又叫“南魯黨爭”。“南”,指的是南宮,也就是太子孫和;魯,指的是魯王,也就是魯王孫霸。

孫權(182年-252年)一共生有七個兒子,長子孫登(209年-241年)是第一任太子,但是英年早逝,年僅三十三歲。同年,次子孫慮(213年-232年)也死了,年僅二十歲。所以三子孫和就成了第二任太子。

按理說,皇位非孫和莫屬。孫權也的確很喜歡孫和,並且還特別寵愛他的母親王夫人。但是孫權又很喜歡魯王孫霸,用《三國志·孫霸傳》的說法,是“

寵愛崇特,與和無異

”,也就是說,孫權寵愛孫霸,跟孫和沒有什麼兩樣。

深談:孫權逼死陸遜的背後,有什麼政治原因和時代背景呢?

孫權劇照

有一次,孫權的長女

全公主

和孫和的母親王夫人吵架,全公主就跑到孫權那裡說他們母子二人的壞話。孫權大怒,王夫人憂心忡忡,抑鬱而死。孫和也開始擔心自己被廢,孫霸於是產生了取而代之的想法。

在這種情況下,朝廷內分為兩派,一派擁護太子孫和,我們不妨稱之為“太子黨”;另一派擁護魯王孫霸,我們不妨稱之為“魯王黨”。

雙方為此展開鬥爭,還一度大打出手,鬧得不可開交,帶來的後果十分嚴重。用《三國志·孫和傳》裴松之注引《通語》的說法,是“

舉國中分

”,也就是說朝廷都快分裂了。孫權當然不能坐視不理,遂在赤烏八年(

公元250年

)開始整頓。結果是,太子孫和被廢,魯王孫霸被賜死。“太子黨”和“魯王黨”中,有很多人都沒有好下場。比如“太子黨”的陳象、陳正被誅,朱據、屈晃遭到一頓毒打,受到牽連的多達十幾家;“魯王黨”的全寄、孫奇、吳安、楊竺被殺。

陸遜就是因為支援太子而被逼死的。

深談:孫權逼死陸遜的背後,有什麼政治原因和時代背景呢?

陸遜劇照

具體來說是這樣的。當太子和魯王鬥得你死我活時,全琮的兒子全寄支援魯王。陸遜就寫信給全寄,讓他不要站在魯王一邊,否則必將大禍臨頭。後來,太子感受到了魯王的威脅,開始不安。

陸遜就在這個時候上疏孫權,大意就是說,太子是正宗,應該承繼大統,而魯王只是一個藩王,不能奪嫡。我誓死捍衛太子的地位。這樣的奏章多達三四次,每次都說得義正言辭,孫權卻沒有迴應陸遜。不久,陸遜的門生顧譚、顧承、姚信等人,因為親附太子,被流放在外。太子太傅吾粲也因給陸遜通風報信,被下獄處死。孫權多次派人責罵陸遜,陸遜悶悶不樂,最終憂憤而死(

憤恚致卒

),時年六十三歲。

陸遜受到孫權的責罵後,“

憤恚致卒

”,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因為就在去年,也就是赤烏七年(

公元249年

),陸遜還接替了顧雍的丞相,總司三事,以訓群僚,領武昌事如故。孫權更是在詔書中這樣誇讚他:

“惟君天資聰睿,明德顯融,統任上將,匡國弭難。夫有超世之功者,必應光大之寵。”

二、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深談:孫權逼死陸遜的背後,有什麼政治原因和時代背景呢?

孫權劇照

孫權逼死陸遜,表面上看是因為陸遜參與了“南魯黨爭”,並且還是“太子黨”的領袖,一號人物。然而,將這件事仔細推敲後,我們會發現事情絕沒有那麼簡單。

為什麼這麼說呢?

原因很簡單,陸遜死後,“太子黨”的二號人物諸葛恪,非凡沒有受到任何懲罰,反而晉升為大將軍;“魯王黨”的一號人物步騭接替了陸遜的相位,二號人物呂岱晉升為上大將軍,三號人物全琮晉升為大司馬。由此可見,孫權逼死陸遜,絕非僅因他牽涉到“南魯黨爭”這麼簡單。

那麼,陸遜逼死陸遜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

陸遜的身份出了問題。出現了什麼問題呢?下面我給大家細細道來。

陸遜,字伯言,吳郡吳縣(

今江蘇省蘇州市

)人。簡而言之,陸遜是江東本地人士。江東本地人士跟他的死又有什麼關係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還得給大家說說東吳政權的組成。

孫權建立的東吳政權,跟蜀漢政權一樣,也是由三股政治勢力組成的。

第一股政治勢力,即“淮泗將領”,包括孫堅和孫策的舊部,代表人物有周瑜、黃蓋、程普、周泰等人。

第二股政治勢力,即“賓旅寄寓之士”,我們不妨簡稱為“流亡北士”。簡單來說,就是因躲避戰亂,逃亡到江東的外來人士,代表人物有張昭、諸葛瑾、嚴畯。

深談:孫權逼死陸遜的背後,有什麼政治原因和時代背景呢?

張昭劇照

第三股政治勢力,即“江東本地人士”,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江東四大家族”,也就是虞、魏、顧、陸四大家族,代表人物分別是虞翻、魏騰、顧雍和陸遜。江東的吳郡也有四大家族,即顧、陸、朱、張四大家族,代表人物分別是顧雍、陸遜、朱桓、張溫。

這三股政治勢力,是存在矛盾的。因為根據“

後來居上,以我為主

”的原則,統治東吳的人,肯定得是“淮泗將領”。具體來說,“流亡北士”在觀望,在猶豫,時刻有逃走的可能性(

賓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為意

),“江東本地人士”則幾乎一片反對聲。

反對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孫堅起兵的地方並不在江東,他領導的主力部隊,也不是“江東子弟兵”,而是他招募的“淮泗將領”。“江東本地人士”,也沒有把孫堅當成自己人。所以當孫策帶著他的部隊來到江東時,遭到了本地人士的激烈反對。而孫策為了統治江東,只好大開殺戒,用“淫威”使江東人士屈服。用郭嘉的說法,是孫策“

所誅皆英豪雄傑

”。

孫策死後,孫權即位。這時候孫權接手的江東,可謂是內憂外患。在內,“流亡北士”在猶豫,“江東本地人士”幾乎一片敵意;在外,曹操和袁紹相持於官渡,即將爆發大戰,而無論誰贏,下一步的目標都是江東。

顯然,孫權要想在江東立足,成就霸業,就必須要得到“江東本地人士”的支援,孫吳政權也必須要“江東化”。

用田餘慶先生的話說,孫權建國的道路,就是“江東化”的過程。這一點,我們從孫權連續任命的四位將領中可以看出。周瑜,屬於“淮泗將領”;魯肅,屬於“流亡北士”;呂蒙,屬於“南渡平民”,可以用來過渡;陸遜屬於“江東本地人士”。

講到這裡,還得回到陸遜的身份。

深談:孫權逼死陸遜的背後,有什麼政治原因和時代背景呢?

陸遜劇照

陸遜不但屬於“江東四大家族”,而且屬於“吳郡四大家族”。孫權重用陸遜,可以看作東吳政權“江東化”的鐵證。

值得一提的是,陸家和孫家是有國恨家仇的。陸遜的從祖父(

祖父的哥哥或弟弟

)叫陸康,是東漢末年的廬江太守。據《後漢書·陸康傳》記載,袁術在壽春時,因沒有糧食,便向陸康求援。陸康認為袁術是“漢賊”,於是沒有理睬他。袁術就派孫策去攻打廬江。結果是,城破人亡,陸康得病身亡,跟隨他的陸氏宗族死傷達五十多人。

所以,孫權出於政治的原因,不得不重用陸遜,但是也在時刻防範他。

舉個例子說明。呂蒙為了忽悠關羽,不得不“裝病”,孫權就問誰能接替他的位置,呂蒙推薦了陸遜。呂蒙殺死了關羽後,不久就生病了。孫權再次問呂蒙,誰能接替他的位置。呂蒙的推薦,就不是陸遜,而是朱然了。

深談:孫權逼死陸遜的背後,有什麼政治原因和時代背景呢?

孫權劇照

而呂蒙之所以前後不一,是因為他猜透了孫權的心思。後來陸遜捱整,從這裡也初見端倪。

至於“夷陵之戰”時,孫權任命陸遜為東吳大都督,那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這時劉備已經來勢洶洶,非陸遜統帥三軍不可了。

也就是說,孫權之所以逼死陸遜,是因為陸遜的特殊身份。用馬植傑先生的話說,孫權逼死陸遜,有四個原因。第一,陸遜是江東士族,而且還是勢力最大的。第二,陸遜的黨羽眾多,無論是太子也好,還是吳國的世家豪族也罷,都跟陸遜關係好,這點讓孫權非常忌憚。第三,孫權怕他的接班人,鎮不住陸遜。第四,陸遜是孫策的女婿,孫權不想看到孫策後代的勢力變大。

有這四個原因,孫權當然不會放過陸遜,更何況陸遜還摻和了“南黨之爭”。我想,在孫權看來,立誰為太子是他的“家務事”,只有他一個人說了算,不容任何摻和,哪怕這個人是丞相。

既然陸遜摻和了“南魯之爭”,那他就是“該死”了,因為孫權正好可以藉此逼死他。

三、在“南魯之爭”中,捱整的幾乎都是“江東士族”

深談:孫權逼死陸遜的背後,有什麼政治原因和時代背景呢?

陸遜劇照

“太子黨”中:

陸遜,吳郡吳縣人,江東和吳郡“四大家族”之一,被逼致死;

顧譚,陸遜外甥,被撤職流放;

朱據,吳郡吳縣人,吳郡“四大家族”之一,赤烏十三年(

公元255年

)被貶,後被賜死;

吾粲,吳郡烏程人,被下獄處死;

與此相反,騰胤,北海劇縣人,“流亡北士”之後,相安無事;是儀,北海營陵人,屬於“流亡北士”,相安無事;諸葛恪,琅琊陽都人,“流亡北士”之後,非但沒事,反而晉升為大將軍。

“魯王黨”中:

步騭,臨淮淮陰人,屬於“流亡北士”,非但沒事,反而升官;

呂岱,廣陵海陵人,屬於“流亡北士”,也升官;

全琮,有點特殊,他是吳郡錢唐人,屬於“江東士族”,但是也升官了。這是有原因的,因為孫策一到江東,全琮就率眾投靠了孫策,所以他可以看作是“淮泗將領”。

顯然,孫權在處理“南魯之爭”的問題上,並非亂殺一通,而是有明確目標的。屬於“江東士族”的人,不是被殺,就是被撤職流放;而屬於“流亡北士”和“淮泗將領”的人,則相安無事,有的甚至還升了官。

結語

孫權的“江東化”並非心甘情願,而是不得已而為之。他之所以要逼死陸遜,是因為陸遜身份的特殊性,即屬於江東和吳郡“四大家族”之一,而孫權對江東士族是始終不信任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