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書法家臥牛齋主都兵劍先生解析兵劍書法教程之小篆書法的最佳學習方法

都兵劍,號臥牛齋主,劍蘭客廳掌門人,當代著名書法家,其書法作品被稱之為“兵劍書法”。共和國同齡人,出生於太行之巔一一山西陵川。曾戎馬軍旅20載,後創辦“北京鴻都書畫院”並擔任院長,研究探討和傳承發揚中華傳統文化。先後發表書法專集《翰墨劍情》、《兵劍書法作品集》,中篇小說《歲月留痕》,散文集《手機上的歌》等文學藝術作品。

兵劍書法,一筆筆鏗鏘有力,如行雲流水,落筆如雲煙;兵劍書法,如花瓣般,香氣遠播,越發清芬;兵劍書法,更如龍蛇競走、磨穿鐵硯;兵劍書法,筆勢雄奇,姿態橫生,出於無心,其手心兩忘;兵劍書法,古墨輕磨滿幾香,硯池新浴燦生光、或勁鍵或婉轉,或如婀娜窈窕的美人,或如矯健勇猛的壯士,或如春風拂面繁花一片,或如北風入關深沉冷峻;兵劍書法,如壯士拔劍,神彩動人似曼卿之筆,顏筋柳骨神形俱佳;兵劍書法,其色,其形,其濃淡枯溼,其斷連輾轉,粗細藏露皆變數無窮,氣象萬千。

北京大學姓氏文化學者馮志亮先生曾贈送著名書法家都兵劍先生七言律詩一首:“臨池不輟五十載,毫錐銜墨似盤星;靜室雅齋映明月,道法無為依清風。門下已有三千客,胸中佈滿十萬兵;不問凡間紛擾事,只聽世外雅歌聲。”這首詩客觀的證明了都兵劍老師字如其人、為人師表的高尚品格,又體現了都兵劍老師在書法文藝上的高超技藝和鍥而不捨的堅韌精神,也反映出了都兵劍老師桃李滿天下且不為俗世所擾的高貴品質。

中國的漢字發展到小篆階段,逐漸開始定型(輪廓、筆劃、結構定型),象形意味削弱,使文字更加符號化,減少了書寫和認讀方面的混淆和困難,這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運用行政手段大規模地規範文字的產物。秦王朝使用經過整理的小篆統一全國文字,不但基本上消滅了各地文字異行的現象,也使古文字型異眾多的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但學習小篆書法,掌握正確的書寫姿勢和用筆的方法,以及書寫的筆順,目的都在於表現小篆的藝術美。脫離了這一點,學習就失去了意義。誠然,小篆的藝術美是表現在多方面的,如墨色的於溼濃淡,線條的蒼潤巧拙j但結構的形式美尤為重要,因為離開了結構美,小篆的藝術性就不復存在了。

小篆之所以在秦漢時期能作為一種全國通行的字型,並在這以後一直被視作書法藝術中一種獨特的書體,除了跟大篆相比,它具有結體上、用筆上便於書寫等特點外,還在於書體結構的豐富多彩的形式美:

甲骨文和大篆以象形為特性,隸書則字形趨扁方形,左右舒展,以“蠶頭燕尾”的筆法作為表現形式、小篆是文字南象形演變到抽象符號過程中的一種字型,其最大的特點是:具有強烈的裝飾性。因而,小篆結構較其他書體在形式美上表現得更突出。對此清代包世臣在《藝舟雙輯》中論及:“大篆多取象形,體勢錯綜,小篆就大篆誠為整齊:”這整齊的過程,就是裝飾化的過程。

那麼,小篆結構的形式美究竟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一)左右對稱

半數以上的小篆是對稱結構,或具有對稱結構的偏旁部首。對稱是美的內容之一。自然界各種生物的形態和人類的身體各部結構,無不存在著對稱,而且這種對稱,又都是以左右對稱為前提的:左右對稱是人類最早發現的形式美。小篆,作為古文字之一類,正是體現了這種形式美。

小篆是在甲骨文、大篆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小篆的這些對稱形式,在甲骨文、大篆中就有所體現,只是還屬於雛形階級。後來小篆南於“整齊”化的結果,對稱結構就得到了強化,從而奠定了藝術小篆的基礎因此,我們認識和表現小篆的藝術美,就得首先從小篆的結構對稱性著眼

(二)上緊下松

上緊下松,是指小篆字型結構的基本形式,即在筆畫的佈局經營上,它們摹本是上部緊密,下部疏鬆,例如下面這組小篆,就都具有這一特點:

從這一組篆書中,不難發現筆畫少的字是如此,筆畫多的字電同樣是如此一筆畫作上緊下松的安排,可給人一種健逸灑脫、富有生氣的美感。這一特點,在其他的書體中,雖然也有所體現,卻無如此強烈欣賞小篆的這一形式美,不南得使我們聯想起古典芭蕾舞:芭蕾舞的特點之一,就是用踮起來的腳尖跳舞踮起了腳尖,就增加了,腳部的長度,使人獲得一種美的享受小篆文字和芭蕾舞,雖然不能相提並論,但往體現形式美方面,卻有相通之處初學篆書的人,常兇小了解這一形式美的特點,而把向下舒展的筆畫寫得過短,結果寫出來的篆字就會顯得十分散和毫無神采。

(三)排列均勻

排列均勻,指的是小篆筆畫之間的間距排列要相等:例如下面這組小篆:

這組篆字,無論橫畫的排列,還是豎畫的排列,抑或向左斜出,向右斜出,筆畫的空間距離都作了衡等處理,因而產生了一種靜和勻停的裝飾美文字從象形的甲骨文到大篆,在逐步轉向抽象符號的過程中,對筆畫的處理也成為有秩序的排列。它彷彿是織錦,具有經緯的裝飾美。這正如劉勰所言:“蓋緯之成經,其猶織綜,綜麻不雜。布帛乃成、”

(四)圓轉流暢

小篆的線條如行雲流水,富有變化,小篆的筆畫看來似乎簡單,但它卻處處展現出婀娜多姿的體勢,即使足一根普通的直線,也決不作德直筆挺的機械錶現,一般都略取彎勢這種處理,不僅顯示了秀美流暢,而且體現了內在的力感同時,一些結構較為複雜的部位,其線條變化就更加多姿多型,氣象萬千’圓轉流暢的線條所產生的動感,使小篆增添了無窮的韻味。例如:

從以上這幾個篆字中,我們不難看出,它們都有的是一筆或兩筆,有的甚至更多的筆畫是幾經曲折地表現出來的,這正體現了小篆的形式美。

(五)取形長方

小篆還有一個鮮明的特點是,字型呈長方形二小篆字形大都是縱向取勢,與隸書的扁形、楷書的方形形成鮮明的對比:根據這裡刊出的小篆文字,可以發現:一、小篆的筆畫橫畫多於豎畫。因小篆的線條粗細基本一致,就增加了縱向的長度與楷書不同的是,楷書橫畫細、豎畫粗,這就使楷書趨向方形。二、小篆盤曲的筆嘶是向垂直方向的延伸,這也增強了縱向的取勢二這一特點不僅影響繆篆的結構,而且幾百年後的九疊文,也都是取垂直盤曲的摺疊狀。

從中國書法發展的角度看,秦代是以小篆光耀史冊的。所謂小篆當以秦刻石為代表。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為鞏固統治,加強影響,他帶丞相李斯和百官巡視各地,刻石記功,以頌揚他廢分封、立郡縣、統一中國的歷史功績,從而留下了珍貴的秦代刻石,相傳為丞相李斯所書。秦始皇東巡刻石多已殘毀佚亡,今所存者僅《泰山刻石》、《琅玡刻石》,雖已殘毀,但秦篆面目尚存,而《嶧山刻石》、《會稽刻石》等均為後人翻刻,僅存字形格局,而神意俱失。《泰山刻石》也稱《封泰山碑》,是秦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字刻石。

刻於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內容是歌頌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功績,頌辭144字,二世詔78字,共計222字。李斯手書。碑石四面環刻,書體為小篆。今存10字,字形結構長形整齊一致,運筆流暢飛動,轉折處柔和圓勻,風格優美,生動有力。

《琅玡臺刻石》刻於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是秦始皇下泰山南登琅玡山所刻,今藏中國歷史博物館。四周環刻,剝蝕嚴重,僅存兩面13行86字。清代書法家楊守敬在《平碑記》評價道:嬴秦之跡,唯此巍然;雖磨泐最甚,而古厚之氣自在,信為無上神品。以上諸碑皆為丞相李斯書寫的小篆,充滿雄強渾厚之氣。筆畫停勻,提筆疾過,圓渾而遒健,筆法若玉箸,所以後人又稱其為玉箸篆。它結體平穩,上密下疏,沉著舒展。這類風格的篆書非常適合於莊重嚴肅的場合。

秦刻石上的小篆比《石鼓文》、《秦公簋》上的籀文簡化,並且結束了戰國時六國文字混亂的現象,統一了全國的書體。

除刻石之外,秦代小篆還銘刻在秦虎符上。如《陽陵虎符》,銘文是極精美的小篆,筆道圓勻,筆力雄健,對稱均衡,結法謹密,更兼字畫錯金為之,燦燦金光,眩人眼目。《新郪虎符》也是筆道圓融,結體嚴密,字型風格屬於秦系文字,精美異常。

著名書法家臥牛齋主都兵劍先生解析兵劍書法教程之小篆書法的最佳學習方法

著名書法家臥牛齋主都兵劍先生解析兵劍書法教程之小篆書法的最佳學習方法

著名書法家臥牛齋主都兵劍先生解析兵劍書法教程之小篆書法的最佳學習方法

著名書法家臥牛齋主都兵劍先生解析兵劍書法教程之小篆書法的最佳學習方法

著名書法家臥牛齋主都兵劍先生解析兵劍書法教程之小篆書法的最佳學習方法

著名書法家臥牛齋主都兵劍先生解析兵劍書法教程之小篆書法的最佳學習方法

著名書法家臥牛齋主都兵劍先生解析兵劍書法教程之小篆書法的最佳學習方法

著名書法家臥牛齋主都兵劍先生解析兵劍書法教程之小篆書法的最佳學習方法

著名書法家臥牛齋主都兵劍先生解析兵劍書法教程之小篆書法的最佳學習方法

著名書法家臥牛齋主都兵劍先生解析兵劍書法教程之小篆書法的最佳學習方法

著名書法家臥牛齋主都兵劍先生解析兵劍書法教程之小篆書法的最佳學習方法

著名書法家臥牛齋主都兵劍先生解析兵劍書法教程之小篆書法的最佳學習方法

著名書法家臥牛齋主都兵劍先生解析兵劍書法教程之小篆書法的最佳學習方法

著名書法家臥牛齋主都兵劍先生解析兵劍書法教程之小篆書法的最佳學習方法

著名書法家臥牛齋主都兵劍先生解析兵劍書法教程之小篆書法的最佳學習方法

著名書法家臥牛齋主都兵劍先生解析兵劍書法教程之小篆書法的最佳學習方法

著名書法家臥牛齋主都兵劍先生解析兵劍書法教程之小篆書法的最佳學習方法

著名書法家臥牛齋主都兵劍先生解析兵劍書法教程之小篆書法的最佳學習方法

著名書法家臥牛齋主都兵劍先生解析兵劍書法教程之小篆書法的最佳學習方法

著名書法家臥牛齋主都兵劍先生解析兵劍書法教程之小篆書法的最佳學習方法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