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拼音和字母,古人怎麼學習漢字的讀音?這些方法太高明瞭

古代沒有拼音和字母,古人怎麼學習漢字的讀音?這些方法太高明瞭

數千年來,中華文化都是建構於漢字的基礎之上的,那方正的橫豎撇捺,空妙的字正腔圓,每一個字都有深遠的來歷,每一部分都有厚實的履歷,它承載了漢辭晉賦,承載了唐詩宋詞,承載了明清小說,承載著我們所有夢想與遠方。

從小到大,我們都學習過古文典籍,認識和掌握了大量漢字,而使之得以實現的工具就是漢語拼音。然而,中國古代沒有字母,也沒有拼音,那麼古人是如何學習漢字讀音的呢?對於生僻字,又是以何種方式標註讀音的呢?

漢語是非拼音語系,從來未曾有過外來工具輔助,但這並不妨礙它發揚光大,因為古人早就創造了高明之法來為其注音。

古代沒有拼音和字母,古人怎麼學習漢字的讀音?這些方法太高明瞭

古人注音方法共分三種,下面我們依次辨之,悉遵古人的智慧。

第一種,直音。直音產生於漢代末年,即以讀音相同的較為簡單的字來為生僻字注音,比如以“和”為“龢”標音。這種方法操作很是便捷,只要能找到相同的字就行,不過這也正是它的侷限所在,畢竟並非所有字都能找到同音字,即便找到同音字,可能此字同樣比較生僻,難以識讀。

這與我們小時候學英語的情形差不多,以讀音相同的漢字標註不會讀的英文單詞。然而,英漢之間讀音不盡相同,很多時候並不能找到完全相同的漢字讀音。這就催生出了古代注音的第二種方法:讀若。

古代沒有拼音和字母,古人怎麼學習漢字的讀音?這些方法太高明瞭

讀若,同樣是以一個大家普遍認識的字為另一字注音,不過二者不要求讀音完全一致,顧名思義,只要相似就可以了。它也叫做“讀如”,這是古代訓詁學家所創,他們以解釋詞語和研究語義為己任,古籍載:“讀如、讀若者,擬其音也。古無反語,故為比方之詞。”

相比直音法,由於讀若的字音並不完全準確,所以它還有其他的附加作用,即:曉釋字音、通假借字、訓解字義。比如,“鴈”大家都不認識,利用讀若法可用“雁”字標註,如此一來,我們便可知“鴈”近似讀yàn,又可知其意為鳥雁,而且它還可以作為“雁”的通假字,在文章中互相竄用。

古代沒有拼音和字母,古人怎麼學習漢字的讀音?這些方法太高明瞭

以上兩種方法均有一定侷限性,於是反切法應運而生。這種注音方法共需要兩個字,前後順序固定,前一個字叫反切上字,後一個字叫反切下字,需要被注音的字叫被反切字。反切的規則是:取反切上字的聲母,取反切下字的韻母(包括介音)和聲調,二者組合之後,便是被反切字的讀音。

比如,《廣韻》載:“冬,都宗切。”讀(dū) 取聲母d,宗(zōng)取韻母和聲調ōng,那麼“冬”就讀dōng。當然,這是以現代手法進行解釋的,在古代並不能如此拆分,實際上就是拼合,這與連讀相似,即快速讀“都宗”二字,連在一起便是“冬”。不過,反切法是漢字注音的巨大進步,是漢語語音學的濫觴。

古代沒有拼音和字母,古人怎麼學習漢字的讀音?這些方法太高明瞭

不過,反切法仍有缺陷。其一,既然是取兩個字的部分讀音,那麼就會有多餘的成分,讀起來難免會產生障礙;其二,反切上、下二字可以選用的字太多,這就造成了注音多而雜的現象,難以掌握;其三,有些窄韻,無法找到類似的字音,只能以他韻代之,這就造成了切音的不準確。

不過,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反切法逐漸得到改良,很多弊病得以革除。唐代時漢字為三十聲母,宋人又補充到三十六,反切日益精密,成為此後歷朝歷代最為通行的注音方法。

雖然中國古代沒有拼音和字母,但有了這些方法的聯合並進,讀音早已不成問題,這是古人的智慧所成,更是漢語的獨特魅力。不知大家都學會了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