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子 願 意

你知道老子為啥寫《老子》嗎?

因為

老子願意

老 子 願 意

說正經的,《老子》到底是不是老子寫的?

它到底講了些什麼?

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百家講壇》《國學天空》嘉賓主持傅佩榮,將帶我們深入老子返樸守真的自由境界,探尋老子其人、其書。

1

老子是誰?

老子的身份一直有爭議,在司馬遷的《史記》裡面談到老子,他說老子的身份有三種可能,不過他把重點都放在第一種,也就是

周朝的文化官員

司馬遷為老子寫的列傳,說他是楚國人,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

“李”這個字與“老”這個字在古代是相通的,所以一般也稱老子為老聃。

司馬遷認為老子是楚國人,後來在周朝擔任文化官員,也就是所謂的守藏室之史,負責管理國家的圖書檔案的,因此老子的學問之好是沒有問題的。

老 子 願 意

範曾 老子出關圖

老子後來看到周朝慢慢衰敗了,自己的年齡也大了,就辭職離開,據說是騎青牛出函谷關,要到陝西那邊。在陝西有一個樓觀臺,人們把它當作老子講述經典的地方。老子在出關之前,被守關的官員擋下來,拜託他寫下人生的智慧,老子就留下他的五千多字的心得,也就是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道德經》。

老 子 願 意

孔子見老子畫像石

有很多地方記載孔子曾經“問禮於老子”,其中《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裡提到:

老子對孔子說,不要一天到晚老是充滿鬥志想要成就功業,想著將來要如何如何,這樣其實無益於自身,恐怕不容易活得久,在社會上發展得好,將來會有後遺症。

孔子聽了他的話,說:“

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龍可以“乘風雲而上天”,年輕的孔子認為老子深不可測、高不可攀,他對老子的稱讚,在這裡可以作為參考。

2

《老子》作者之謎

老子後來西出函谷關,準備隱居,被守關的官員攔下來,說他這個人有學問,一定要留幾句話下來(此即傳說“老子騎青牛出關”的故事)。被攔之後,老子連夜寫了五千字,就是現在的《老子》。

實際上,這不太可能是連夜寫成的,因為《老子》裡的許多句子都是短短的,像是日常的話語,較有可能是由老子等一群學者或隱士蒐集很多資料,再由老子整合而成。

老 子 願 意

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 西漢帛書

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一批文物裡,有帛書《老子》兩本——甲本和乙本。現在研究《老子》,很多人都根據這兩本書來進行。

甲本和乙本寫作的時間也不一樣,從年代來推算的話,甲本應該寫在劉邦稱帝前。

古時候的人要避諱,亦即寫作時不能用皇帝的名字,要換個字,否則就是對皇帝的不敬。以“小國寡民”一詞為例,原文是“小邦寡民”,後來因為要避漢高祖劉邦的諱,不能用“邦”字,就改成“國”字,一直沿用至今。現在回到甲本來看,書裡有“大邦”“小邦”等詞彙(現在稱為“大國”“小國”),甲本敢用“邦”這個字,表明此書成於劉邦尚未登基時。劉邦稱帝之後,“邦”字都不能用了,因此,現在讀到的都是“國”字。由此去推估甲本確切的成書時間,大概在劉邦稱帝之前。

至於帛書乙本,就避了劉邦的諱,裡面完全沒有“邦”字,但是沒有避到漢惠帝劉盈的諱。由此推估

乙本顯然是在公元前190年左右成書,應該是漢朝文帝和景帝之前。

漢文帝的名字叫作劉恆,我們現在看到的版本是東漢末年王弼注的《老子》,書中便避了漢文帝劉恆的諱:“道,可道,非常道。”而帛書甲本和乙本則是:“道,可道,非恆道。”差別就在這裡。

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村挖掘戰國楚墓,發現了郭店竹簡,竹簡裡也有《老子》三個摘抄本,但都殘缺不全,只收錄了《老子》三分之一的內容。據說三個版本里最早的版本,離老子生活的年代只有一百多年,如今連戰國時代的材料都挖出來了,相信將來總有一天會挖出《老子》原本。現在研究《老子》的人,沒有人敢拍胸脯說:“我的研究一定是對的。”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使老子學說的詮釋,形成一種思潮,再做正確的應用。

3

《老子》到底講了些什麼?

老子是道家的創始者,他所謂的“道”,就是“

究竟真實

”。

以前我曾說過,儒家說來說去,不過“

真誠

”兩字;道家也可用兩字概括——“

真實

”。談“真誠”一定要有人,宇宙萬物沒有真誠的問題,只有人才會有。宇宙萬物與人合起來看就是“真實”,這是道家所強調的,看到各種人生的遭遇,一切充滿變化,就會想問:

這一切的背後是什麼?

有什麼是永遠不變的?

老子的學說,也就是要人生寄託在永恆不變的基礎上,由此觀照人間,安排適度的言行方式。

老 子 願 意

《老子》並非完全都在談論抽象、玄妙的觀念,

它也談體驗“道”之後能產生很好的效果,以便作為今人的嚮往。

《老子》五千言裡面沒有一個“你”,跟“你”沒什麼好說的,“我”是悟“道”的人,而“你”沒有悟“道”,言語根本不通,無法溝通。因此,《老子》一書,等於是有個極有智慧的人,體驗到什麼是最後的真實(稱為“道”),體驗之後感覺一切都非常自然,非常愉快,擺脫了世上諸多的紛擾,擺脫所有的後遺症,讓天下都歸於愉快的狀態。這份愉快,來之於“道”,又迴歸於“道”。

4

讀懂《老子》的關鍵

《老子》其實是一本難解的書,其關鍵在一個“

”字。

“道”的概念代表兩種性質:

第一叫作記憶體性;

第二叫作超越性。

“道”的記憶體性,是指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離開“道”而存在,一旦離開“道”,任何事物都不會存在,更不要說維持了,因為“道生萬物”,無一例外;另一方面,萬物再怎樣變化,或消失或增加,“道”完全不變,不會受到影響,這就是“道”的超越性。

這本書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

”,一個是“

聖人

”。

本書的“聖人”與儒家孔子談的“聖人”不同,道家的“聖人”是指悟“道”者,能夠體會“知”,能夠“行”,以“道”作為立身處世、治理百姓的原則。儒家的“聖人”範圍略寬,身先天下者、為百姓謀福利者皆可以為“聖人”。

那麼,

“道”有什麼樣的作用呢?

“道”的作用就是不斷回到它的本身。

宇宙萬物只有“道”,“道”孕育萬物,萬物不能離開“道”,這就叫作“返”——回到它自己本身。“道”是最根本的,人類裡面有聖人,聖人作為示範,而且《老子》裡的“聖人”“有道者”“我”“吾”四個詞,指的是同一位主體。其中“聖人”一詞出現最多,全書共有二十四章出現這個詞;第二個詞是“有道者”,就是有“道”有“德”之人,能知、能行道的人;第三個就是“我”;第四個詞是“吾”。這四個詞合計起來,共佔了四十章——近全書的一半,可知它的分量了。換句話說,《老子》整部書裡面談到“聖人”“有道者”“我”“吾”這四個概念是相通的,只是使用不一樣的詞而已。

很多人認為《老子》喜歡講相對論,我不太喜歡“相對論”這個詞,因為這是物理學的名詞,是愛因斯坦的專利。我比較喜歡以“相對觀”稱之,“觀”是指觀念,相對才能讓人掌握,比如談“善”,不能不知道“惡”;談“高”,沒有“低”,哪來的高呢?談“長”,沒有“短”,又何來“長”呢?所有觀念都因為相對,才能被人們瞭解、掌握,這種相對是相反相成的,需要配合。然後每樣東西又回到它的根源去,像四季輪轉一般,春夏秋冬之後,接著又是春夏秋冬,它是迴歸,不斷迴圈,最後再回到“道”裡面去。

從“道”而來,又迴歸於“道”,這就需要先掌握住兩個觀念,一是“道”,一是“聖人”。

本文選編自《傅佩榮譯解老子》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