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高下窮煙霏|陳尚君

“出入高下窮煙霏”這句詩,出自唐韓愈《山石》,寫他黃昏投寺到次日登程告辭的經歷,唐宋時極負盛名。金元好問批評秦觀雲:“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詩。”即認為這樣的詩方可稱作丈夫詩。清人方世舉《韓昌黎詩集編年箋註》更依據韓愈《洛北惠林寺題名》,知此詩所寫為貞元十七年(801)七月二十二日事,同行有友人李景興、侯喜、尉遲汾,所投寺即惠林寺。不妨先將全詩抄錄於下:

山石犖确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

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支子肥。

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

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飢。

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

天明獨去無道路,出入高下窮煙霏。

山紅澗碧紛爛漫,時見松櫪皆十圍。

當流赤足蹋澗石,水聲激激風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束為人鞿。

嗟哉吾黨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歸。

前八句寫黃昏到寺,寺景如畫,寺僧殷勤接待,引導觀看佛畫,且為整理床蓆,安排晚餐,雖不豐盛,已足溫飽。下二句寫夜宿感受,安靜而有月光入室,契合住寺之雰圍。再後六句寫清晨離開之感受,煙霧瀰漫,變化倏忽,道路曲折高下,景觀爛漫紅綠,幻變無窮,山中遠離塵囂,作者感受在此生活的隨率愜意。最後四句引發議論,美好如此,正是人生最好樂園,何必重回俗世,為事務所局束呢?

韓愈因此一夜經歷而感慨人生,我也樂意摘其一句以概述自己的學術經歷。就此句詩言,“出入”是偏正結構,這時是“出”,其實也就是昨天“入”的山徑。山路時往高處行,時向低處繞,曲折多變,坎坷不平。早晨離開時,霧氣籠罩,“無道路”是說道路看不清楚。煙霏是在流動變化的,劉學鍇先生《唐詩選注評鑑》釋此句七字“極濃縮精煉,顯示出詩人一會兒往高處攀登,一會兒往下行走,一會兒走出煙霧,一會兒又隱入煙霧的情景,一‘窮’字寫盡詩人‘高下出入’於‘煙霏’的淋漓興會”。韓愈的感受,其實也是每個生活在現世的人必然會有的感受。出身無法選擇,求學求職求偶是可以選擇的,但誰又能保證你的每一次選擇就正確呢?煙霧瀰漫的現世,你能看清的永遠只是眼前一瞬。學術可能是更復雜的人生,任何人初入此途,都會感覺眼前無路,坎坷艱難。當然會有朋友,會有同學,會有老師,會有親人,誰能引領你走出迷途呢?讀禪宗燈錄,可以看到很多高僧都曾有遍參山林、未得機緣的經歷,後來之得契法會,言下大悟,是經久不歇遍訪名師後的偶然遭際,是“出入高下窮煙霏”後的最終收穫。藉此句詩,我願略述自己的學術經過與感慨,更為自己曾親炙名師,並在讀書與交往中得與前賢今哲欣會請教,感到慶慰。

出入高下窮煙霏|陳尚君

本文作者,攝於一九八六年

我現在任教於復旦大學,專業是古代文學,特別緻力方向是唐一代文史研究與基本文獻建設。我家先人沒有涉足文史研究領域者,我本人的求學經歷也頗多坎坷,何以走上這條道路,自己也不能完全說清楚。首次踏進這所大學,是1966年秋大流動時期,此前僅讀初中一年級,知道有大學,並不知道大學如何分科,如何教學,更不能想象還有人專門從事學術研究。此後融入廣闊天地,知道有《唐詩三百首》時已經快二十歲了。同一個單位有來自南通中學的不少高中生,經常說到他們的老師嚴迪昌與古典詩詞,因此跟著讀到《中國文學史》與《蘇東坡集》,還有各種中外名著,不少是殘本。嚴先生後來以治清詞名家,認識他已經在2000年以後,談及往事,頗多感慨。

出入高下窮煙霏|陳尚君

與陳允吉先生,2021年11月

務農八年,繁劇勞作之餘居然也讀過一些書。當我在1977年初獲推薦入學,最大的愉悅是以前僅聞其名而難以得見的書,居然圖書館裡都有。課程很淺,我則抓緊時間充分讀書,全無條理,全無目的,興之所致,渾圇吞象,似懂非懂,一往無前。那一屆學生在入學前就確定畢業去向,我的去向是文化部。那年秋天,擔任陳允吉老師開設的歷代作品選課的課代表,陳老師很認真,週三晚必到學生宿舍輔導。我則全程陪同,更多時間是兩人海闊天高地聊古今各路學問,凡讀書有疑問處,都向他請教,收穫巨大。他也得知我稍具基礎,興趣廣泛。那年歲末高考恢復,次年春開始招收研究生,提倡不拘一格,發現人材。我對自己從來沒有信心,班上同學慫恿鼓勵我可以一試,陳老師找到王運熙先生給以推薦。那時專業課程還沒恢復,從報名到考試,僅有兩個月準備時間。當聽說僅招一人,報名者已超過九十人,信心完全受挫。路遇陳老師,他認為我的實際水平不遜於以前的大學生,可以有信心。他的判斷堅定了我的信心,居然就考取了,這樣有機會走上專業道路。

出入高下窮煙霏|陳尚君

1981年12月作者(後右)與朱東潤先生(前坐)合影。後左為黃寶華。

研究生方向是唐宋文學,導師朱東潤先生那年八十三歲,精神健旺,隔週上一次課,下午三點到五點,地點在他家二樓書房。一學年課,分別講唐代與宋代文學,講作者,也帶著讀詩文。朱先生主張講中國文學必須知道外國文學,講現代文學必須知道古代文學,也講讀懂作品必須知道作者為何要這樣寫,這樣寫與前代有什麼不同,有什麼寄意,有什麼技法。其間,先生會不斷詢問你們如何看,說研究學術一定要有自己的體會,不要人云亦云。先生在《詩經》《楚辭》《史記》及傳記文學、批評史方面的講解,都曾說到,不作為重點。那時雖然儘量找先生已出版的著作來閱讀,學力相距太遠,常讓先生失望。我也在努力,第一學年所交作業,平生第一次獨立寫成有自己見解的文章,所涉又是無數人研究過的杜甫人生的關鍵點,先生讀後有肯定,也指正瑕疵。這是先生的一般立場,覺得師生之間的過度表揚都不合適。有幾句過譽的評價,我還是許多年以後方聽說。做學位論文時提交的作業,先生閱後評價是,這樣從基本文獻的梳理開始做,三年是不夠的。畢業鑑定中,對我學術水平的評價,也僅說善於在複雜文獻中發現問題,作出判斷。最近十多年多次有機緣整理先生遺著,方明白當年聽課,許多都沒聽懂,先生隨意說到的許多話題,早年都曾有很深入的研究。整理遺稿是一次重新溫課,收穫遠超當年。

那時負責研究生基礎課的是教研室主任王運熙先生。從為人與為學風格來說,王先生與朱先生差別很大。他個性隨和,講話平和,講課內容也如涓涓細流,平實道來。對初學尚未入門來說,最為合適。講中國史或思想史,他只是羅列重要的著作、重要的學者,指出治學關鍵點之所在。講目錄學為治學初階,說明基本原則後,重點介紹《漢志》《隋志》《四庫全書總目》三部書。對近代學術流派,則講西學東漸中各流派之差異,而將自己定位為釋古派。對學生之提問,無論深淺,都作理性充分的回答。對有見解的作業,也樂於主動推薦發表,我幾次得到這一待遇。起步階段得王先生之指點,是我的幸運。

出入高下窮煙霏|陳尚君

1988年初,與王水照先生(左一)、王運熙先生(左二)、駱玉明先生(右一)在復旦曦園合影。

作以上說明,試圖解釋我的步入學術,偶然性很大,後來雖然有專業訓練,最初則有很長的自學時期。自學的好處是有動力,無所畏懼,缺點是漫無歸攝,缺乏系統。留校工作後,似乎有所改變,也沒有完全改變。復旦的學術氛圍,時時提醒我必須追求做一流而合格的學問,什麼叫一流而合格,只能自己理解。今人喜歡以發表刊物、同行評議、學術獲獎,乃至國際認可來評定高低,四十年前似乎全部不講。現在回想,大約以一流學者認可最為重要,我對自己定位,則希望多做前人未做,或雖做而未能做好的工作。要達到此點,則需要對前人工作有充分了解。那時讀書真很勤奮,整天泡在圖書館,什麼書都讀。古人說“一事不知,儒者之恥”,現在說那怎麼可能啊,可那時真信。從古人原著閱讀中發現問題,總應屬於自己的收穫吧,可錢大昕《廿二史考異》自序說雖然自己所得,若有前人說過,也一概刪去,也應該成為原則。現代學術的特點是學科分工,壁壘分明,可我從開始涉學,就遍涉四部,復旦的氛圍也能容忍,那就堅持吧。

讀研階段,就對歷代學術有濃厚興趣,對近代兼治文史的一流學者的著作,也多擇要閱讀,體會治學方法。就我獨立完成的重大選題來說,還是以唐詩輯佚為起點。最初感覺,唐宋以來治唐詩而有成就之學者,何啻千百,基本工作前人早以做盡,不留餘地。見到《全唐詩外編》出版,結合已經見到的文字,發現仍有很大疏失,方發願重加輯錄。我考察歷代總集編纂之得失,受啟發最大的是逯欽立、唐圭璋、隋樹森各家,以後才知道王仲聞工作之於《全宋詞》的意義。我將得自餘嘉錫的目錄學方法,得自陳垣的史源學立場,加上前述各家總集編纂之成就,轉用到唐詩的考證與輯佚。《全唐詩》號稱欽定,久有定評,補一二首容易,要通補一代,談何容易!

上述工作展開前後,國內唐詩研究風氣也在發生明顯變化。與主流研究圈的接觸,在1986年以後,但從1978年以後刊出論著,已經明顯感到文史融通立場下,追索唐詩人生平與唐詩寫作本事的工作,全面有效地展開,陳寅恪、岑仲勉治唐史的方法,在唐文學研究中得到明確落實。我的工作從兩方面展開,一是清算前代,對《全唐詩》近五萬首詩來源,以及前人輯佚之得失,作逐一的追究,較早的發表有《〈全唐詩〉誤收詩考》和《讀〈全唐詩〉補遺六種札記》,希望看到前人疏失引起自己輯佚之警惕;二是廣檢群書,充分輯佚,從前人之隨遇而輯,變為循目錄、有計劃的輯佚。兩方面的所得都遠超想象,當然問題也所在多有,特別是古籍檢索數碼化普及後,早年工作的得失被無限放大。因為還在持續堅持地做相關工作,當然比別人看得都更為清楚。

隨朱先生讀書時,先生再三說好的學生要敢於超過老師,不想超過老師的學生絕不會是好學生。我知道這是老師的鼓勵與激將,飽含期待。我也深知如我之早年失學,晚方入門,隨流而進,不遭淘汰,已屬萬幸,何敢作過多幻想。循常格既很難有所創造,何妨擴大堂廡,擠佔前人疏忽之領域。於唐詩如此,此後作唐文補遺亦復如此。稍後作《舊五代史新輯會證》,則繼續陳垣未完成之工作,牢籠群書,細分文獻,以求恢復一代史籍之真貌。超越文學,堅守史學,自感有特殊所得,亦足珍惜。

隨時間推移,年事漸增,方悟如我之一輩,雖出生稍晚,恰遇天地翻覆之大時代:一則社會穩定,國家昇平,有四十年得以從容學術,前輩難奢望也。二則對外開放,海禁大通,得以從容海外,見不同氣象之研究;廣涉異域,溝通別種之文化。眼界大開,新說紛呈,學術更多元也。三則科技日新,觀念日新,從寫作手段到文獻檢索,從善本公開到資訊及時,無論做何路學問,都是千載難逢的機緣。我個人之工作也經歷幾段不同之變化。初期如前述,在本校而安靜求學,得指點而稍悟學理。其後則廣交海內外學術同道,向不同領域前輩多方請教,更難得的是多次在海外訪學與任教,學術興趣也有顯著變化。

(陳尚君著《出入高下窮煙霏——復旦內外的師長》,即將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作者:陳尚君

編輯:安 迪、錢雨彤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