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清明》詩,無關風俗

杜牧《清明》詩,無關風俗

杜牧《清明》詩,無關風俗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是晚唐詩人杜牧的《清明》詩(《全唐詩》中未收此詩,隨從本文提及的釋詩諸書,作者定為杜牧),膾炙人口,家喻戶曉。但是迄今為止,對該詩背景的詮釋,中外諸多學者還有不同程度的錯誤。

路上行人為何“欲斷魂”呢?以往註釋者都認為,這與唐代清明節上墳祭奠的民俗密切相關。本是清明節,卻不能去祭掃祖墳,自然產生“欲斷魂”之感。如周汝昌先生說:“在古代風俗中,清明節是個色彩情調都很濃郁的大節日,本該是家人團聚,或遊玩觀賞,或上墳掃墓;而今詩人孤身趕路,觸景傷懷,心頭的滋味是複雜的。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春衫盡溼,這又平添了一層愁緒。”(《唐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 年,第101頁)

胡國瑞、毛治中等先生編的《新選唐詩三百首》中,對該詩的釋文雲:“欲斷魂:指愁苦到了極點。這兩句說,清明正是家人團聚,上墳掃墓的節日,這個時候行旅在外,上路時又趕上下著濛濛細雨,真使人愁苦不堪”(胡國瑞、毛治中:《新選唐詩三百首》,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年,第396頁)。在其它有關文章註文中,也都是從同樣角度解釋的。【 如:王世德:《談杜牧》(《唐詩鑑賞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微補:《表現的是一種文化心態》(《湖南教育學院學報》,1990年第4期)】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這種解釋在日本也日趨流行。如在日本學者鐮田正與靜嘉堂文庫長米山寅太郎主編的《漢詩名句辭典》中,關於該詩的釋文也說:“(唐代清明節)民間有去郊外遠遊和掃墓的習俗,因此這裡所說的旅人,或許是許久未回故鄉,這次是回鄉省親並順便祭掃祖墳的。”(鐮田正與米山寅太郎編:《漢詩名句辭典》,大修館書店,1980年,第280頁)

以上詮釋,均以唐代清明節流行掃墓風俗為出發點,且將它作為解釋該詩的特定背景。然而,據筆者所知,唐代清明節並不存在掃墓之俗,今人誤以為唐代清明節盛行此民俗,乃是據後世清明民俗臆測唐代清明民俗的結果。

中國祭墓之風起於秦漢([宋]高承:《事物紀原》卷八《歲時風俗·拜掃》,中華書局標點本,1989年,第433頁),東漢以來,漸以成俗,到唐代前期,才有了固定的掃墓日.但其日期是寒食節而非清明節。雖然兩節時間相距很近,畢竟是兩個不同內容的節日,絕不可混為一談。

掃墓習俗唯獨見於寒食節,而不見於清明節。無論在史籍所載官方檔案中,或在文人墨客所留詩文裡,皆有明確記載。

我們先從有關詔令來看。唐龍朔二年(662年)四月十五,唐高宗李治詔令雲:“或寒食上墓,復為歡樂,坐對松賈,曾無戚容,既玷鳳猷,並宜禁斷。”(《唐會要》卷二二,《寒食拜掃》,中華書局標點本,1990年,第439頁)此詔令是向全國頒佈的,表明在唐前期,寒食上墓之俗業已遍及全國。拜掃墳墓,祭奠亡親,理應悲慼肅穆,由於民間把寒食上墓與郊遊賞春相結合,反而出現“復為歡樂,坐對松賈,曾無戚容”的情景,故唐高宗認為大悖於儒家禮孝精神,才下詔禁斷。

民俗形成不易,變更也不易,更不可能被一道行政命令輕易廢除。因此事實上,唐高宗的詔令也只是一紙空文,毫無實效。到開元二十年(732年),唐玄宗正式承認寒食節掃墓的既成事實,並從“以孝治天下”的角度找到理論根據。

他下詔說:“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廟享,何以展孝思?宜許上墓同拜掃。”(《通典》卷五二《上陵》,第300頁;《唐會要》卷二三《寒食拜掃》,中華書局,1990年,第439頁)《舊唐書·玄宗紀》開元二十年五月條也載:“寒食上墓,宜編入五禮,永為恆式。”從此,集傳統鬼魂信仰與儒學孝親觀念為一體的寒食上墓之俗,就有了官方賦予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然而,對借寒食上墓而舉行宴樂者,唐政府堅決反對,不管是否在職官員,都給以一定處罰。開元二十九年(741年)正月十五,唐玄宗下詔再次強調:“凡庶之中,情禮多闕,寒食上墓,便為燕樂者,見任官與不考前資,殿三年,白身人決一頓。”(《唐會要》卷23《寒食拜掃》,中華書局,1990年,第439頁)

對高階京官寒食節請假或利用假期掃墓之事,據《舊唐書》和《唐會要》諸史書,政府先後有過數次規定。先是允許請假,後又不允許。如唐德宗曾於貞元四年(788年)正月下詔:“比來常參官,請假往東郊拜掃,多曠廢職事,自今以後,任遣子弟,以申情禮。”(《唐會要》卷23《寒食拜掃》,中華書局,1990年,第439頁)除常參官外,其他文武官員,都可利用寒食節假期祭掃祖墳。至唐憲宗元和元年(807年),下令常參官也可在寒食節掃墓,“聽假內往還”。

唐穆宗長慶三年(823年)正月,又進一步規定:“寒食掃墓,著在令文。……自今以後,文武百官,有墓塋在城外並京畿內者,任往拜掃,但假內往來,不限日數。有因此出城,假開不到者,委御史臺勾當。仍自今以後,內外官要覲親於外州,及拜掃,並任準令式年限請假。”(《唐會要》卷23《寒食拜掃》,中華書局,1990年,第439頁)類似規定,在以後也曾有過。

透過以上官員掃墓的種種規定來看,顯示出寒食掃墓之俗,並不是僅僅流行於下層百姓中間,而且同樣流行於各級官員之間。其範圍之廣,影響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我們再從唐代詩文中考察,一樣可發現許多寒食節掃墓的信據。

唐代官員柳宗元被貶永州後,在給友人許孟容的一封信中曾敘及寒食上墳之俗。他說:“近世禮重拜掃,今已闕者四年矣,每遇寒食,則北向長號,以首頓地。想田野道路,士女遍野,皂隸庸,皆得上父母丘墓;馬醫夏畦之鬼,無不受子孫追養者。”(《柳河東集》卷三〇,四庫本;《新唐書》卷一六八《柳宗元傳》,《新唐書》列傳九十三,卷一六八《柳宗元傳》中華書局,1975年,第 5135頁)由柳宗元信中發洩的感嘆來看,唐代達官貴人也好,皂隸庸句也好,無不看重寒食掃墓。在這種社會心態下,一旦無法去祭祖墳,不禁痛苦不堪,深以為恨。

至於在唐代詩歌中,反映和描寫寒食上墳的例證就更多了。如王建《寒食行》詩云:

寒食家家出古城,

老人看屋少年行。

丘壠年年無舊道,

車徒散行入衰草。

牧兒驅牛下冢頭,

畏有家人來灑掃。

遠人無墳水頭祭,

還引婦姑望鄉拜。

三日無火燒紙錢,

紙錢那得到黃泉。

但看壟上無新土,

此中白骨應無主。

《全唐詩》第 9 冊,卷二九八《王建二》,中華書局,1996年,第3374頁。

這是一首典型的風俗記事詩,包含的內容很豐富。首句“寒食家家出古城”,既開宗明義點明時間,又指出該俗的普遍性。隨後部分,又把掃墓風俗的具體內容及作者的感受等,徐徐道來,真實地再現了寒食掃墓的場面和過程。

類似的詩在《全唐詩》中還有許多。如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丘墟郭門外,

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

古墓壘壘春草綠。

《全唐詩》第13 冊,卷四三五《白居易十二》,第4821頁

雲表《寒食日》:

寒食悲看郭外春,

野田無處不傷神。

平原壘壘添新冢,

半是去年來哭人。

《全唐詩》第23 冊,卷八二五《雲表》,第9293頁

寒食節悲愴悽迷的景象和氣氛全被作者現於詩中。又如徐凝《嘉興寒食》:

嘉興郭裡逢寒食,

落日家家拜掃回。

唯有縣前蘇小小,

無人送與紙錢來。

《全唐詩》第14 冊,卷四七四《徐凝》,第5377頁

郭鄖《寒食寄李補闕》:“蘭陵士女滿晴川,郊外紛紛拜古埏。”此外還有熊孺登的《寒食野望》、張籍的《北邙行》、盧綸的《寒食》等等。這些詩歌無可辯駁地證明了唐代是寒食節掃墓這個事實。

相反,我們翻檢唐人有關清明節的詩文,皆是針對舉行蹴鞠、拔河、鞦韆、鬥雞、走馬、踏青等娛樂活動或者皇帝賜火,百姓舉火等風俗而作的,也偶見有關於民間出殯場面的描述,卻不見任何清明節盛行掃墓風俗的記載。

這種現象說明什麼?我們認為,除說明唐代只在寒食節盛行掃墓風俗,而非清明節外,實在沒有其它更恰當、更令人信服的解釋。

宋以降,清明節始與掃墓之俗聯絡起來。宋人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七,高翥《清明日對酒》詩,都描述了宋代清明節掃墓的情景。但在部分地區,仍舊沿襲著寒食節掃墓的古俗。周密《武林舊事》(卷三)即有記載。元明時期,清明節掃墓的地區越來越多,但有的地區還在寒食節掃墓。直到清代,寒食掃墓之俗還遺存,清同治元年刊行的《深澤縣誌》己述本縣風俗曰:“寒食日,士女祭墓,標紙錢,標新土。清明日,士女簪柳,為鞦韆戲。”這裡寒食之俗與清明之俗迥然不同,區別很清楚。

概括上述,再回顧以往人們對杜牧《清明》詩的詮註,就易於評判是非了。中外不少說詩者均認為唐代清明節盛行掃墓風俗,並以此為背景解釋《清明》詩,明顯偏離作者本意,應當糾正。

依筆者管見,杜牧此詩並不以掃墓為背景,也沒有多麼深刻的寓意,它只是觸景生情的自然寫照。它以自然景觀為主,輔之以人和情,景色、行人、情緒融合一體,共相烘托,濃淡相宜,構成一副中國山水畫般的清晰畫面和朦朧意境,明代詩論家謝榛評論該詩“此作宛然入畫”(謝榛:《四溟詩話》卷一,叢書整合本,第一〇五冊,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年,第29頁),可謂深中肯綮。

詩中見畫,正是此詩的藝術特色之一。無論如何,該詩所蘊蓄的意境是清淡新麗的,是對清明時節春光、春色、春雨、春風組合的無限生機的藝術概括。其含義絕非愁怨哀苦,而是一種“車到山前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莫名其妙的衝動和暗喜。

儘管遭受春雨,衣衫盡溼,增添行路困難,處於感覺的轉折處,但是“牧童遙指杏花村”,不遠就是酒店,酒香遙遙入鼻,怎麼能讓細雨中的行路者不歡喜呢?

QINGMING

杜牧《清明》詩,無關風俗

原文載《文學遺產》1992年第4期

原文載《文學遺產》1992年第4期

原標題:冷知識|杜牧《清明》詩與掃墓風俗無關

你若喜歡,

可點

在看

分享

行走山西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