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英語翻譯的文化對比研究 ——以S. Mitchell譯本、林語堂譯本及楊鵬譯本為例

作者通訊地址:

季之楠、羅媛(蘇州科技大學 外國語學院,江蘇 蘇州215009)

摘要

: 《道德經》本身蘊含高深哲學理念,吸引無數東西方學者不斷對其做出新的闡釋。 當代著名學者、美國哈佛大學亞洲中心訪問學者(2014-2016)楊鵬先生2016年於美國出版英譯本Dao De Jing,在文化翻譯的大背景下,賦予《道德經》新的文化內涵。 以往《道德經》英譯對比研究多集中在譯介歷史及其發展過程,或借翻譯理論探討譯本翻譯技巧策略。 本文以楊鵬翻譯的Dao De Jing為主要研究物件,與美國另兩大通行版本S。 Mitchell的Tao Te Jing、林語堂翻譯的Tao Te Ching對比,把研究重點放在《道德經》深厚文化底蘊的轉換上,探究三位譯者對《道德經》豐富文化和哲理思想傳遞的具體差異及形成原因。

關鍵詞

: 《道德經》 英語翻譯 文化對比

道德經已有諸多中文修訂版,其中最通行的是漢文帝時期河上公的版本及王弼在此基礎上加以校注的版本。現多數《道德經》英譯本以王弼版《道德經》為基礎譯成。楊鵬將王弼版與王弼以前各版進行比較,發現有12處核心差異,如第14 章中先前版本為“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王弼版則為“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雖一字之差,意思截然相反。[1]

楊鵬先生此次出版的可以稱為綜合版《道德經》,基於當代中國學者(包括他自身)的研究著成:2014年楊鵬先生前往哈佛大學亞洲中心訪學,初遇《道德經》英譯本,此後閱讀近五十種《道德經》英文譯本,並細緻研究18種更權威的譯本,從中發現,近幾十年來,儘管大陸不乏重要學者對《道德經》做出不懈探索研究,但研究範圍尚未擴大至當代產生的諸多新《道德經》英文譯本。由此楊鵬先生融合最新研究成果,推出《道德經》全新譯本。

下面以三個方面為著眼點, 比較分析 《道德經》S。Mitchell譯本、 林語堂譯本及楊鵬譯本語言文字背後豐富的文化和哲理內涵。

一、具體文化負載詞的翻譯

“道”是《道德經》中出現頻率最高的文化負載詞之一

, 由其衍生出自然法則;道是使事物生生不息的力量。

林語堂紮根於中國本土,對“道”字作如下闡釋:

“Before the Heaven and Earth existed, there was something nebulous:Silent, iso- lated, standing alone, changing not, eternally revolving with- out fail, worthy to be the Mother of All Things。 I do not know its name, and address it as Tao。 ”(25章) 道被譯為Tao,先天地而生。

《道德經》英語翻譯的文化對比研究 ——以S. Mitchell譯本、林語堂譯本及楊鵬譯本為例

林語堂譯《道德經》2019年版

S。 Mitchell 也認識到道為世界本原:“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Tao。 All things issue from it; all things return to it。”(52 章) 同時強調道與西方創世論的不同:“All things are born from it, yet it doesn’t create them。”(34章)萬物由道產生,卻非道所創造,S。 Mitchell對道及其內涵的翻譯體現出譯者由西方視角對東方文化的審視,對道家核心思想與西方“上帝說”差異的深刻認知。

林語堂的Tao和S。 Mitchell的the Tao都大體還原了道的中文發音, 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道這一文化詞彙富有的東方神秘色彩,但“Tao”這一譯法終究是東方哲學被西化後的洋產物。

《道德經》英語翻譯的文化對比研究 ——以S. Mitchell譯本、林語堂譯本及楊鵬譯本為例

S。 Mitchell譯《道德經》1994年版

楊鵬指出,哲學上的

本是虛無的,“道”字本身沒有絕對的含義;固化

字翻譯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中文中“

道”

沒有爆破音,英文“Tao”是爆破音,相較而言譯為“Dao”發音上與中文契合度高,且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中文的原汁原味。(小編補充:關於“道”的譯法,楊鵬先生原文為:關於“道”對的譯法。《道德經》中的“道”,是創生萬物的力量和萬物秩序之源,多數代表性的譯本都譯成了“the way”(道路),這就使“道”的內涵變窄了。更好一些的是音譯為Tao(道),但從漢語拼音來看,Tao是送氣音,應當音譯為“Dao”。作者此處描述與楊鵬老師本意有出入,故補充說明)

“樸”是《道德經》中另一頻繁出現的文化負載詞

,如“見素抱樸”,“素”原義是未染色的生絲;“樸”為未加工的原木, 引申為“本性”。在尋找英語對應詞時,三位學者譯法也是有區別的。

林譯本中“素”、“樸”這一對意思相近的詞語翻譯為“embrace thy original nature”(19章)。“thy original nature”,很好地解釋了 “樸” 的本質含義, 意義傳達上是準確的。

S。Mitchell大抵出於“素”和“樸”的理解上與中國本土文化存在一定隔膜,譯本中省略了該句的翻譯,造成了該章節語義的不完整, 是一種缺憾。

楊鵬譯本拎出該句, 並譯為“express simplicity and embrace the natural”(19 章)[2]。 這裡以“sim- plicity”喻指生絲天然、不粉飾的狀態;“the natural”是為自然之本真。“素”、“樸”的精準理解翻譯,打破了西方讀者接觸中國哲學文化的障礙,傳遞了原詞的文化意義。

二、對老子施政理念的不同闡釋

第五章中,“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這句話是說,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一視同仁, 任由萬物自然運作而不加干預;聖人不會因仁慈而有所偏愛,任由百姓自己主宰命運而不加干預。這句話要表達的意思大概是天地對萬物不加干預而任由其自由發展。看似冷漠, 其實正是最好的態度。

林語堂的譯法最直接:“Nature is unkind:It treats the creation like sacrificial straw-dogs。 The Sage is unkind:He treats the people like sacrificial straw-dogs。(5章)

事實上僅使用unkind一詞易引起未接觸過《道德經》原作的西方讀者的誤解,因為“不仁”字面上是表示unkind, 具體語篇語境中指的是不因仁慈而有所偏愛。

Mitchell譯作:“The Tao doesn’t take sides; it gives birth to both good and evil。 The Master doesn’t take sides; she welcomes both saints and sinners。 ”(5章),用兩個“doesn’t take sides”點出unkind的實際含義。

楊鵬譯作:“The sky and the earth show no partiality toward kindness:they treat all things equally as sacrificed straw dogs。 The sage shows no partiality toward kindness,and treat all people equally as sacrificed straw dogs。 ”

“show no partiality toward kindness” 、“treat all things equally”(5章)[2]。具體指出並重述了老子此章傳遞的思想,展現了老子“天地不仁”、“聖人不仁”背後的延伸義:天地不情感用事,對萬物一視同仁, 聖人不情感用事,對百姓一視同仁。“Show no partiality”、 “treat equally”,正是說社會秩序的統治者就應有這樣的態度:不偏不倚,看似冷漠的不加干預。楊鵬版譯本《道德經》,對老子無為而治的施政理念,注入了更深入的闡釋。

《道德經》英語翻譯的文化對比研究 ——以S. Mitchell譯本、林語堂譯本及楊鵬譯本為例

楊鵬老師《道德經》英譯2016年版

老子在第十八章提出的“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內容可從兩方面詮釋:一是直接內容,即指出由於君上失德,大道廢棄,需要提倡仁義以挽頹風。這是老子對當時病態社會的種種現象的描述。二是表現了相反相成的辯證法思想,老子把辯證法思想應用於社會,分析了智慧與虛偽、孝慈與家庭糾紛、國 家混亂與忠臣都存在對立統一關係。國家大治、六親和順,就顯不出忠臣孝子;只有六親不和、國家昏亂,才需要提倡孝和忠,這也是相互依屬。社會對某種德行的提倡和表彰,正是由於社會特別欠缺這種德行。

林語堂譯作

:On the decline of the great Tao, The doctrine of “humanity” and “justice” arose。 When knowledge and cleverness appeared, Great hypocrisy followed in its wake。 When the six relationships no longer lived at peace, There was (praise of) “kind parents” and “filial sons”。 When a country fell into chaos and misrule, There was (praise of) loyal ministers。 (18章)

Mitchel譯作

:When the great Tao is for- gotten,goodness and piety appear。 When the body’s intelligence declines, cleverness and knowledge step forth。 When there is no peace in the family, filial piety begins。 When the country falls into chaos, patriotism is born。 (18章)即大道被廢棄,才有提倡仁義的需要;智巧、技能發展進步,虛偽和權謀也從中滋生;家庭出現糾紛,才能顯示出孝與慈;國家陷於混亂, 才能見出忠臣。翻譯上側重於原文中直接體現的內容。

而楊鵬譯本

中“Having abandoned the way of the great Dao, they begin to preach the rule of benevolence and loyalty。 When every- where there is great hypocrisy, they begin to advocate wisdom。 When there is no harmony in the family and among relatives, they begin to call for paternal love and filial devotion。 When the state falls into confusion and disorder, they begin to emphasize the loyalty of officials。”(18章)[2],四次出現they begin傳達出社會對德行的呼喚,同時折射出楊傾向於對此章的第二種理解方式,即對老子更深層辯證法思想的剖析。

三、對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的具體解讀

第八章“

上善若水”

四字,林、S。 Mitchell和楊分別給出了精彩的詮釋。

林譯本, “The best of men is like water。 ” (8 章);

S。 Mitchell譯本, “The supreme good is like water。 ”(8章);

楊譯本, “The greatest good is like water。 ”(8章)[2]。

《道德經》英語翻譯的文化對比研究 ——以S. Mitchell譯本、林語堂譯本及楊鵬譯本為例

最明顯的差異體現在林譯文出現了”men”一詞。相較之下,S。 Mitchell、楊鵬則以一個詞”good”表達“上善”的“善”;林的“上善”沒有跳脫出人的範疇,而後兩者認識中的上善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自然中任何事物或自然界本身具有的善性、德性,這一點認識上更接近老子本身推崇自然的思想。

第二十五章是非常為讀者熟悉的一章

:“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林譯本:Man models himself after the Earth。 The Earth models itself after Heaven。 The Heaven mod els itself after Tao。 Tao models itself after nature。 (25章)

Mitchell 譯本:Man follows the earth。 Earth follows the universe。 The universe follows the Tao。 The Tao follows only itself。(25章)

楊譯本:Man follows the earth。 The earth follows the sky。 The sky follows the Dao。 And the Dao follows Aseity。(25章)[2]

三者對於

天、地、道、法

這些關鍵字均給出了不同譯文。林將天地譯作the Heaven and Earth,嚴密對應了原文字面意;Mitchell將天、 地作the universe (宇宙) 解;楊則譯為the sky and the earth。在老子這裡,“天”從遠古信仰的“人格天”概念中走了出來,有了“自然天”的意義。楊此處的the sky較於林的the heaven,明顯是感官形態中自然意義上的天,而非中國傳統宗教信仰中的天;而林的the heaven,則難免使英語國家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聯想到基督教義,給中文強加上無關的文化假設。這一點上楊的the sky更符合老子的“天”所述的哲學範疇,保護了中國古典哲學思想在翻譯過程中不受損害。

四、結語

正如翻譯家王佐良指出,“沒有比翻譯更能體現出文化的聯絡和交流的了”。正確翻譯尤其是《道德經》這樣具有中國特色的哲學文化經典,最大限度地展現《道德經》原本的文化內涵,在全球化文化交流日益緊密的今天極為重要,同時對文學翻譯的進一步發展起到重要作用。《道德經》本身哲學體系的抽象和各譯作者所處時代的差異使《道德經》譯著本身具備了開放的翻譯體系。 楊鵬先生此次的全新譯著就像是清流流過道德經哲學研究之海,

通讀楊鵬Dao De Jing的過程也是跨上更透徹地理解老子哲學思想、哲學智慧新臺階的過程

《道德經》雖是古籍,但直到今天東西方學者依舊為它不斷注入新的理解。楊鵬先生作為當代最懂得道德經的中國學者之一,此次綜合版《道德經》譯本的問世,也使《道德經》再次煥發了生機。雖然因為《道德經》原文字的開放性,不同譯者所處的時代背景、文化背景等的不同帶來了不同版本《道德經》內容上的差異(上文試著舉出的只是一部分),但是正如“東方有聖人,西方有聖人,此心同,此理同”一樣,真理其實是一致的,儘管西方的表達方式不同於東方,東方的表達方式也不同於西方,但真理始終是那一個。《道德經》這部哲學經典雖然不斷被譯者賦予新的表述,《道德經》本身也不斷賦予新的時代內涵,但不論版本怎樣衍生,道家思想的精髓始終在時間長河中熠熠閃光。

注:此文為季之楠、蘇媛兩位老師發表於《語言文學研究》2017年第12期(總第752期)的一篇論文,小編近日看到,聯絡到作者,獲准釋出。以加深朋友們對《道德經》英譯本的理解。文章保留了論文的格式,感謝兩位作者的細緻研究。

參考文獻:

[1]王弼。道德經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9。

[2]YANG PENG。 DAO DE JING:THE UNITED VERSION[M]。 Wapner & Brent Books。October 3, 2016。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