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謙德,才能圓滿人生,才能五福臨門!

定期推送傳統文化課程資訊,傳統文化新聞、精彩善文,傳統文化用品、禮品,傳統文化修學書籍、音像等諸多優質內容,一站式傳統文化學習資訊服務微信平臺!構築您的幸福人生!

只有謙德,才能圓滿人生,才能五福臨門!

下面,我們就專門來學習謙德。謙德並不是專門對人講的,整個宇宙都存在著謙德。謙德是宇宙的狀態,人只是宇宙中的一種,也得符合這種狀態。所以說,《易經》開始先說謙德在天地之間的狀態,沒有說人。“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先講謙德在天地之間的狀態。

瞭解生命真相,首先要了解生命從哪裡來的,這一點很重要。我們以為我們是父母所生,是媽媽生的。如果問你,你從哪來的?你說,媽媽生的。再問你,媽媽哪來的?那媽媽的媽媽生的。媽媽的媽媽哪來的?媽媽的媽媽的媽媽生的。第一個媽媽哪來的?如果在這個時候你讀書,要是讀錯了,那你就麻煩了。達爾文告訴你,猴子變來的。那你以後祭祖還得祭猴子。所以,讀書一定不能讀錯。《弟子規》講得很清楚,“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要讀就讀聖賢書,否則不要讀書。你看《弟子規》開頭就跟你講,“弟子規,聖人訓”,首先講明這本書的性質是聖賢人的經典,那你讀起來放心了。

我原來自己藏書也很多,沒有一萬也有九千多,都送人了。你說一個讀書人把自己喜歡的書都送人,他要不是明白一個道理、沒有一個信心,他幹不了這個事情。我終於明白了一件事情:與其100本書讀一遍,不如一本書讀100遍。只有把書反覆讀,讀到深處,才能讀到更深更準確的意思。從此以後,書都送人了,只讀經典。

我記得當時最早讀哪部經典呢?《大學》跟《中庸》!怎麼讀法呢?很簡單,大家也可以這麼做,就是誦讀。我讀誦《大學》一遍大概七分鐘,它不多,2000字。誦讀一遍《中庸》,12分鐘。我是早上起來讀《大學》,晚上讀《中庸》。我一天讀書就19分鐘。不是像大家想象的說我很愛讀書,也不愛讀書,就是誦讀,每天讀19分鐘。我們做企業家的,你要工作,哪有那麼多時間讀書?你就誦讀!但是我跟大家不同在哪裡?我每天誦讀,一直讀了兩年。兩年之後,我就能自己看懂《大學》、《中庸》,根本不去看它的註解。我就能講《中庸》、《大學》。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句話我證實了,是真理。

為什麼讀百遍就能明白呢?聖人跟凡夫的區別就在於認識方式上。聖人用直覺,凡夫用思慮。聖人把自己在直覺狀態下看的東西寫下來,就成為經典。聖人的直覺,你如果用思慮來讀它,你永遠讀不懂。為什麼呢?不在一個頻率。你要想讀懂聖賢人的東西,簡單,他用直覺,你也用直覺。就有點像什麼東西呢?我們到北京來,大家收聽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的節目,很簡單,把你的半導體,調頻調到北京人民廣播電臺,你馬上收到節目了。把你的思慮調頻調到直覺,你馬上就讀懂聖人在直覺上看到的東西了。誦讀恰恰是直覺。誦讀沒有秘訣,就一條,字音要念準。文句一定要勻速,不能斷。你讀不懂時不要思慮。讀懂時悟到了,真好,要不要想一想?也不要想。讀懂讀不懂,讀下去!讀錯了,讀下去!根本不要管對錯。只要一停頓,馬上在思慮,不停頓就叫直覺。思則不覺,覺則不思,就這個原理。

長時間訓練你的直覺,到那個時候,不是內容出來了,而是你的直覺上來了。你的直覺上來了,你就能看懂人家在直覺狀態下寫的內容。就這麼簡單,而且不累,很輕鬆!誦讀很養氣、很提神,所以說,你要是覺得煩了、累了,不要去想,直接誦讀,馬上心平氣和。我再跟大家講,誦讀是我心理治療的一種很重要的方法。什麼樣的心理問題,只要一誦讀,他都能化解。為什麼呢?所有的心理問題都是從思慮來的,一不思慮,馬上就沒有問題了。

你就知道,我解決問題為什麼那麼快。簡單!從哪裡來的呢?不是我探索出來的。《大學》講得很清楚,“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止是什麼?止思慮。一不思慮,馬上就有直覺了。直覺是最輕鬆的,直覺是最靈的,直覺是最有能量的。所以說,這五天,我的話你沒有聽明白,都不算損失,但你只要做到一條、聽明白一件事情,就是誦讀。你回家誦讀,你就等於把握了一種讀懂經典的重要方法。這種方法能夠伴你這一生,從經典裡面讀到真理。就這個東西!為什麼跟大家講呢?無非是提起大家誦讀的興趣。我要不講,你哪知道經典這麼好玩呢?要這麼讀,那就非常輕鬆、非常愉快了。回家你去誦讀,你把《了凡四訓》誦讀300遍,你都能講《了凡四訓》。就這麼簡單。

我是因為在講《了凡四訓》之前,用一年時間,天天誦讀一遍《了凡四訓》,我只是把我誦讀的,讀出來的心得跟大家分享。你要讀一年下來,365天,你365個感悟也能分享了。簡單!

天地之間,物極必反。學習最重要的是要知道求什麼,其次是要知道怎麼求。《易經》跟我們講生命的起源。生命究竟從哪兒來的呢?“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生命從哪裡來的?從易來的。這個“易”,你把它從甲骨文一看,上面是個“日”,下面是個“月”。跟你講的,就是日月天地所生的。

人是從哪兒來的?天地所生的。老子在《道德經》裡面講得更加簡單。人從哪兒來的呢?不是猴子變來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變來的。怎麼變的呢?“一陰一陽之謂道”。那麼這個地方講的“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天地講的是陰陽。那麼這個陽是指天。

“天道虧盈而益謙”,這個“盈”就是滿的意思。什麼東西一滿就盈了?水缸一滿叫盈,人的貪心一強叫盈,滿了!滿了以後有一個現象會出現,它不會越來越滿的,它會往越來越缺的方向去發展,就是虧了。虧在哪裡呢?“天道虧盈而益謙”,往謙的地方走了。

“謙”是謙虛的謙,但還有一個意思是欠缺。曾國藩給自己的書房起了一個號。叫什麼呢?求缺齋!求缺齋就是求謙德。人只要有欠的心、有缺的心,這個人不會傲慢。所以,天道虧盈而益謙。人一滿,人一驕傲,馬上就要虧、就要缺。大家看中午的太陽,滿了,它不會越來越滿的。日過西頭,一到中間以後,往西邊偏了,越來越弱,越來越弱,最後太陽沒有了。告訴我們,永遠不要驕傲,一驕傲馬上就虧,一驕傲馬上就損。所以,“滿招損”就是這個意思。這是自然的法則。天地也是按照這個法則執行。

同樣,“地道變盈而流謙”。地是講陰的。比方講黑夜,黑夜屬陰。黑夜到很黑的時候,它不會繼續黑下去的,馬上轉為白天了。所以,陽光總在風雨後,成功以後都是失敗,這就是真理。一個人絕對不能驕傲。

“是故謙之一卦,六爻皆吉”。到了《易經》第十五卦謙卦的時候,六根爻,沒有一根有禍的,圓滿的。跟我們講得很清楚,只有謙德,才能圓滿人生,才能五福臨門。

- END -

文章

版權屬於作者,文中觀點不代

表釋出方,僅供參考。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