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淮安網紅地:龍光閣

老淮安網紅地:龍光閣

明崇禎八年(1635),思宗朱由檢調朱大典總督漕運,駐節淮安。朱大典字延之,浙江金華人,《明史》有傳。他到職的第二年(1636)就建起了龍光閣。《重修山陽縣誌》卷五“職官”說他“在淮振厲風紀,扶植士氣,建城外龍光閣以壯形勢”。又同書卷二“建置”:龍光閣在“南門護城崗上,明漕撫朱大典建造,以壯文峰,其門西向,與西北文通塔相應”。

入清以後,漕督遼左蔡士英(原籍宿遷)於順治十二年(1655)及康熙初年(1662)漕督大興林起龍先後各修葺一次。《縣誌》說“後改門南向,頓失舊觀。”門改向南,當在二人維修時。到了康熙年間,即已傾圮無存。

嘉慶六年(1801)淮安汪廷珍(1757-1827)回裡時,約了一位識得風水的季惇大同來,周覽淮安的形勝,認為龍光閣急宜修復。但工程巨大,未能實現。此後又經三十餘年,汪廷珍已經逝世,他的學生李宗昉(1779-1846)於道光十四年(1834)回淮掃墓時,又同鄉人提及修復龍光閣事,也未能如願。

老淮安網紅地:龍光閣

直至道光二十一年(1841)民族英雄關天培在虎門抵抗侵略殉難後,淮安亦因戰備需要,修繕城垣,經管人員何錦、丁晏(1794-1875)等以修城餘款及用剩的建築材料,並得到當時地方官員的支援,遂於道光二十三年(1843)四月在原址動工興建,至同年九月竣工。當時李宗昉在北京聽到很高興,親筆書寫“龍光閣”三字鉅額,又撰了一篇《重建龍光閣記》附記修城官紳題名,刻石(高約二尺,長約四尺)兩塊嵌置在閣下壁上。因為敘述不詳,又由丁晏撰寫一文(附錄於後)以紀其事,刻入《石亭記事》今尚流傳。

新閣門仍向西北與文峰塔遙遙相對。閣之左方並建上下廳屋,上廳朝南,中懸“聚星堂”巨匾,為著名書法家周寅(木齋)(1786-1848)所書;下懸“禮門懸規,義路植矩;講求道德,吟詠詩書。”這副楹聯為蕭山書法家湯金釗所書。接連東首有一暖房,中置几榻,壁上懸有古琴,為遊客休息之所。內懸一聯:“於半城半郭之中;有一詠一觴之趣。”為吳江詩人郭麟所書。下廳奉朱大典牌位,上懸程矞採書“一門忠孝”匾額,旁懸丁晏聯雲“毓德淮南,桂樹叢中培世澤;督師江左,梅花嶺上配忠魂。”左側有何錦之子何其傑的“長生祿位牌”。何其傑(1832-1895)曾於光緒四年(1878)捐獻田畝,勒石紀事:《重修龍光閣並捐置田商記》。文生周賢所書,碑高約八尺,闊約四尺,碑早已不存。

老淮安網紅地:龍光閣

廳屋東西皆有走廊,西廊有月洞門。門外小院內有僧舍及廚房三間,中有後門出入,上有“龍光精舍”四宇篆書。正門經常不開,門楣有“龍躍天衢”四字,為淮安知府滿人福懋所書。閣在正門之內,上有魁星塑像,旁有圉人牽馬,中層祀文昌木主,丁晏亦有聯雲:“旋鬥運輸,乃服文德;握珠懷玉,生育賢才。”上層窗外懸李宗昉書“龍光閣”三字鉅額,中層窗外懸淮安知府新建曹聯桂書“大魁天下”四字鉅額,下面屏風上為孔子六十九世孫孔繼涑書“大學之道”一章。

地方人士每逢重九相率登臨龍光閣,憑欄四顧,不僅三城在望,遼闊肥美的田野也一覽無遺。

這座龍光閣自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修復至一九四三年拆毀,在一百年中一直是地方人士及各地過客遊覽的勝地,題詠甚多,大半散佚。所幸尚存當年照片一幀特加複製俾後之人得窺其風貌。

老淮安網紅地:龍光閣

拍照:淮青

老淮安網紅地:龍光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