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於丹到蒙曼,國學大師淪為“文化小丑”,國學容不得虛妄之語

從於丹到蒙曼,國學大師淪為“文化小丑”,國學容不得虛妄之語

時間是最好的試金石,在它的面前,再高明的謊言也會被戳穿。它是鋒銳的利刃,一劍劈開醜陋的偽裝;它亦是點亮的明燈,驅散迷惑人們的迷霧。

在近來掀起的國學熱之中,時間便化作了拆穿謊言的那雙手,它讓迷惑的人清醒,讓清醒的人看得更清。

于丹和蒙曼兩位國學大師都曾經活躍一時,但在漫漫時光之下,真有“眼見他樓高起,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之感,繁華絢麗過後,只餘嘆息一聲。

國學大師

初識于丹,是在莊嚴肅穆的百家講壇上。她衣著端莊,臉上掛著和藹的微笑。當時從她嘴裡說出的話語,當真如金玉良言,讓人有茅塞頓開之感。

從於丹到蒙曼,國學大師淪為“文化小丑”,國學容不得虛妄之語

繼而試著瞭解她,才知道原來她是北京師範大學的,當真金晃晃一個招牌。她相貌普通,卻趁著國學熱這股東風,在百家講壇的舞臺上徹底火了起來。

在該款欄目中,她總是以溫文和煦的聲音,娓娓動聽地講解著她對於《論語》的心得。

在觀眾心中,于丹講得挺有道理的,要孝敬父母,要敬愛老師,引經據典,洋洋灑灑,蔚為大觀。

就連父母看見自家貪玩的孩子,都要用於丹教育兩句:“一天到晚就知道看電視,有這個時間,幹嘛不去看看百家講壇的于丹!”

後來,于丹名氣越來越大,儼然已經不是百家講壇的于丹,而是于丹的百家講壇。

從於丹到蒙曼,國學大師淪為“文化小丑”,國學容不得虛妄之語

許多人,是衝著于丹,才去看這檔不在黃金時段播出,沒什麼互動性可言的節目的。而於丹也抓住了這個機遇,她開始不斷講課。

在《百家講壇》講,在《文化視點》講,後來還出了書,《論語心得》、《莊子心得》接踵而至,奠定了她在國人心中國學大師的地位。

正當于丹洋洋得意,賺得滿缽滿的時候,卻不知道,夢醒時分,精巧的謊言已經開始出現裂縫了。

跌落神壇

首先讓于丹身價下跌,人氣下滑的,其實並不是被北大學子轟下臺這件事,而是因為她自己的言行不一。

于丹的名利來得太快太容易,對於于丹來講,這不是一件好事,而是讓她變得更加跋扈。

從於丹到蒙曼,國學大師淪為“文化小丑”,國學容不得虛妄之語

一次演講,于丹去了倫敦,為外國友人宣講《論語》心得,但是卻當場撒潑,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她雖住著高階酒店,卻在三天之內連著換了三個房間,對於酒店各種挑剔。

其助理和翻譯上前解圍,反而被于丹各種嫌棄,不斷刁難,甚至當場發飆。這不得不讓人懷疑,那些從她自己口中說出的話,自己能否做到。

至於真正讓于丹跌落神壇的,便是演講時被北大學子轟下臺的事了。于丹的《論語》心得在國內大熱,於是受到北大邀請,前往北大做一次關於崑曲的演講。

在演講當中,北大學子逐漸發現,原來於丹對於論語的理解非常薄弱,甚至有許多不正確的地方,這無疑讓下面這些熱愛國學的學子感到不滿。

當於丹再次嘗試用她雞湯味頗重的話語迷惑大眾時,北大的學子再也忍不了了,直接將她轟下了講壇。

從於丹到蒙曼,國學大師淪為“文化小丑”,國學容不得虛妄之語

這次被轟下臺的事件給了群眾很大的震動。大家開始發現,原來於丹是一個表裡不一的人,對於論語講座,也不過沽名釣譽罷了。

其後,大家又再次發現,由於于丹對於論語的理解淺顯,原來於丹創作的那些解讀書籍,在交稿的時候,是遠遠達不到出版的標準的。

中華書局為了做于丹這本書,專門組織了一個團隊,從章節體例到遣詞造句,裡裡外外給於丹的《論語心得》做了大範圍改動,這本書才得以面世。

但是于丹卻將此書當成是個人的功勞,對待旁人,絲毫沒有感謝謙恭的感情,這才導致觀眾對其越來越冷淡,而她自己也自此真正跌落神壇。

從於丹到蒙曼,國學大師淪為“文化小丑”,國學容不得虛妄之語

大師蒙曼

前有于丹的《論語心得》在前,文化圈子裡漸漸有人嚐到了國學熱的甜頭,於是乎,下一位國學大師蒙曼也就出現了。

她是中央民族大學的教授,靠著在百家講壇上講解武則天,蒙曼也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她的口才極好,口若懸河,講解武則天絲絲入扣,情感充沛,高明又巧妙地將人代入故事情節之中。

武則天原本就是個傳奇人物,講過她的講解,在大眾眼中,其人生更加波瀾壯闊,傳奇瑰麗。而蒙曼也靠著對武則天的講解,開啟了人生事業的快車道。

在百家講壇這個欄目上,其先後講解了隋文帝、隋煬帝、武則天等等一系列人物,後來又參加了詩詞大會,讓人們記住了這位大才女。

從於丹到蒙曼,國學大師淪為“文化小丑”,國學容不得虛妄之語

但是蒙曼摔下神壇卻顯得很突然,僅僅只是因為一首《憫農》罷了。在2016年,蒙曼收到了《中國詩詞大會》的邀請,她在節目中擔任點評嘉賓。

而在節目第五期,恰好需要蒙曼講解一首非常淺顯的詩《憫農》,即“鋤禾日當初,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古詩。面對這樣一首簡單的詩,但是蒙曼的解讀卻出了差錯。

她將這首詩理解成了農民播種,由於個人生活經歷的缺乏,更是可笑地說出了農民不會在烈日下鋤草這種話。此言一出,引發眾人譁變。

從於丹到蒙曼,國學大師淪為“文化小丑”,國學容不得虛妄之語

人們不禁要問,連這樣簡單的古詩都能講解出錯的人,也能當國學大師嗎?從而對她過去講解的知識產生了諸多的不信任。

而在這之前,蒙曼對杜甫的《春夜喜雨》理解也出現了差錯。這一系列的差錯,不得不讓人懷疑,蒙曼的知識水平。更有言辭激烈的網友,揚言要將蒙曼趕出《中國詩詞大會》。

就這樣,大家不再像以往那樣追捧蒙曼,又一顆國學新星隕落了。

國學是一門深厚宏大的學問,求學之人應當腳踏實地,謙虛勤奮。而不能沽名釣譽,為了名利,一次次將國學進行歪曲解讀,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也讓外國友人對國學產生誤解。

從於丹到蒙曼,曾經的國學大師淪為“文化小丑”,其中不乏追求名利,沽名釣譽之輩,如果只是欺騙世人得來的好名聲,終究不會長久。

不管學習任何一門學科,都應該謙虛謹慎,腳踏實地地去學習,不可做虛妄之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