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哀傷、榮耀和宿命

徐志摩的哀傷、榮耀和宿命

佛在每個人身上,都寫下了一闕無字經;佛給每一片土地,都設下了一道難解謎。

在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後庭,我沿著美麗的劍河草地,沿著康河,一路輕輕地走過去——我是去拜謁徐志摩的詩碑,也是去細細地感知徐志摩和康橋之間的因果。

1920年的秋天,在美國學習銀行學、經濟學的徐志摩為了追隨英國哲學家羅素,買舟橫渡大西洋到了英國。在這裡,他結識了林長民及其女兒林徽因。1921年,經林長民介紹,他認識了英國作家高斯華綏·狄更生,由其推薦,徐志摩以特別生的資格到劍橋大學學習。

康河、拜倫潭、河岸的金柳、河裡撐篙的人,還有河岸兩旁密佈的濃蔭、如茵的芳草,以及那輛消失在小路盡頭的牛奶車、遠處教堂裡的鐘聲,讓康橋美得不可方物。

置身於如此自然美景中,身邊又有美女林徽因相唱相隨,再加上十九世紀浪漫主義詩歌的薰陶,蟄伏在徐志摩體內的文學靈性、詩歌元素著實被驚醒了,他徹底放棄了美國的漢密爾頓(經濟學家,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開始如痴如醉地仰望英國的拜倫、雪萊、濟慈,並夜以繼日地用詩歌馳騁山河歲月。

一個晚上,徐志摩和林徽因踩著月光和薄霧,漫步在康河岸邊。清風出袖,明月入懷;月照花影移,潭深魚兒戲。多情的詩人深情地望著身旁美麗的戀人,夢囈般呢喃:“徽因,你知道嗎,我的父親送我出來是學經濟的?可是,看到你我卻只想寫詩!”

美好的年華遇見美好的你,“一生一代一雙人”,是花盛開,是水長流,是風無邊。人生真是無言的生動、絢麗和飽滿。

徐志摩的哀傷、榮耀和宿命

然而……然而,這一切竟然是南柯一夢——徐志摩早在1915年已和當時的政界風雲人物張君勵的妹妹張幼儀結為夫妻。

“使君有婦”——春光才現,俯仰闌珊,這對林徽因來說是痛苦、是災難、是打擊、更是艱難的抉擇。儘管她也愛著徐志摩,而彼時徐志摩也在積極地進行著他的離婚計劃,並於1922年與髮妻正式離婚,但林徽因還是不辭而別,跟隨父親提前回了中國。

林徽因這一轉身,恰似“人如風後入江雲”,但她和徐志摩在康河畔種下的戀情,卻也應了“情似雨餘黏地絮”啊!

到底,這個情,是一盤沒有下完的棋……

1928年秋,徐志摩第二次到英國,重訪劍橋。

劍橋依舊,康河依舊,只是,“人面不知何處去”!

物是人非,睹物思人,滿腹多情染恨意,一腔幽思洇愁緒。在歸途的遊輪上,無盡感傷的徐志摩寫出了《再別康橋》。

這本是一首個人情緒濃烈的詩歌,但由於它的真情、美韻、佳境,切實打動了萬千讀者,大眾因此知道了徐志摩,也因此知道了康橋(劍橋)。

艾倫·麥克法蘭是劍橋大學的教授,一次,他到中國旅遊,在長江邊的一個小村莊吃飯,當地人知道他來自劍橋時,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說:“哦,就是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裡寫到的那個地方!”

徐志摩的一首詩竟然讓萬里之外的人們知道了劍橋,這讓老教授特別激動。他覺得徐志摩真是了不起,詩歌真是了不起。

從那以後,老教授開始研究徐志摩。

其實,在這之前,老教授已經知道了徐志摩,但並沒有引起他的特別重視。

那是在幾年前,國王學院打算將康河岸邊的一棵柳樹移走,遭到了反對,原因是徐志摩在《再別康橋》裡提到的金柳,就是這棵。

康河沿岸有很多柳樹,因為是《再別康橋》裡的那一棵就不平凡了。正如天下的蘋果樹有無數,而只有牛頓的蘋果樹才是傳奇一樣。

我不禁驚歎持反對意見的人們的遠見卓識,也驚歎他們對徐志摩才情的賞識,對詩歌影響力的把握,對文學力量的認知。

就這樣,老教授第一次知道了徐志摩。

隨著老教授對徐志摩研究的深入,他越發認為:“在當時的中國,他是一位西方文化的先行者,他把西方的文化帶到中國,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基於這一研究所得,老教授建議學校給徐志摩立一塊詩碑,以紀念這位文化使者。

老教授的建議很快得以落實,2008年7月2日,國王學院後庭舉行了隆重的徐志摩詩碑安放儀式——“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徐志摩哪裡想到,在他辭世後的77年,他竟以這樣的方式重回英國,重回他心靈的故鄉。

說劍橋是徐志摩心靈的故鄉,不是因為他在《再別康橋》裡吟唱:“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而是因為他在其散文集《吸菸與文化》裡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他又在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橋》中寫到:“我這一輩子就只那一春,說也可憐,算是不虛度……說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認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這些字句,構建了徐志摩短暫一生為之魂牽夢縈的“康橋情結”。

徐志摩詩碑的材質選用的是北京的白色大理石,質地和紫禁城的完全一樣,重達兩噸。詩碑的正面,設計者巧妙地用一條曲線將其切割成兩個參差錯落的平面,分別刻著《再別康橋》的前兩句“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和最後兩句“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這樣的設計彷彿在向人們低訴徐志摩兩次在劍橋的不同心境。那條切割線,宛如省略號,讓4句詩之間的所有,成了船已沒的海面、鳥飛絕的千山;又恰是一方留白,讓讀者自己去感知蘊涵其中的那個有情有愛而終無緣的憂傷故事……

徐志摩的哀傷、榮耀和宿命

在國王學院的後庭左邊,我走上一座石橋,橋下撐篙的人們嬉笑而過,河面波光粼粼,陽光剛剛好。我站在石橋上,橋的左前方就是那棵金柳,金柳依然以它的姿勢依偎著康河。想到它能繼續存在於此盡然是因為徐志摩的詩句,就覺得它已經不單是一棵樹了,而是一個自帶禪意、非同尋常的樹精。它的存在只為等待徐志摩的到來,併為它揮筆題寫:“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不禪不下山,柳拂不自知。世間萬物,各有其相生相剋緣,哪怕隔著千山和萬水,哪怕過了千秋和萬代,它們總會以它們之間的方式完成其生完成其克,完成彼此的成全。

說那棵柳樹是幸運的,遇見了徐志摩;徐志摩何不也是幸運的,遇見了那棵柳樹。

我這樣看著,這樣想著。良久,我轉過身,朝橋的盡頭走去。橋頭左邊是一塊空地,徐志摩的詩碑就被安放在那裡。

我到時,有兩撥遊人在照相。亞洲人。起初我還以為他們是中國人,待他們嘰裡呱啦說話時,我知道了他們是日本人。後來,我又見到了韓國人、歐洲人,還有阿拉伯人都來此拍照。

詩碑上只是中文,想必校方當時也不過只是想到只有中國人才會來。那麼,別的國家的人是被什麼引領來這裡的?

思來想去,那個被徐志摩記住並深深念想著的康橋,不僅是無數名人、文人、學生的康橋,也是大眾心中的康橋,更是能帶給人們無限遐想的康橋。來這裡尋找詩碑、和詩碑合影的人們,一定不是單純地“到此一遊”,一定都懷揣某種嚮往,或者,一定都對這個中國的詩人有著或多或少的瞭解,他們是以自己的方式來告訴徐志摩,他的詩歌美了康橋,美了人們的旅程。

緬懷一個人,有哪一種方式能比這種更好呢?

要知道,國王學院可是劍橋大學內最著名的學院之一,這裡出過太多的傑出人物。有經濟學家、詩人、大學者,甚至還有國王和總統,但是,他們當中任何一個都沒有能像徐志摩一樣,讓一首詩在數億讀者中代代流傳,更沒有哪一個能讓國王學院在其後庭騰出一片土地,專門安放一塊代表他的石碑。

這是國王學院對徐志摩的厚愛,是對他有缺憾的人生的一種溫柔撫慰;更是對詩歌的懂得和尊重!

這不僅是徐志摩的榮耀,也是詩歌的榮耀。

我走近詩碑,用手輕輕觸控著上面的中國字,思緒萬千:康橋,不過是徐志摩的異鄉;徐志摩,不過是康橋的過客。正是這一過,儘管徐志摩的腳步來去都是“輕輕的”“悄悄的”,但還是驚動了佛寫下的無字經,踩醒了佛設下的難解謎,於是,演繹出這段有著宿命意味並不是“輕輕的”“悄悄的”故事……

作者

徐志摩的哀傷、榮耀和宿命

高永踐,教師。文字設計師。業餘村婦。酒婦。著有散文集《不止我愛你》《從匯川出發》。

頂部